全國各縣市公共污水處理廠回收水取用資訊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朝陽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章日行、王順成所指導 沈淑芳的 下水污泥再利用之病原菌及相關毒物安全評估 (2018),提出全國各縣市公共污水處理廠回收水取用資訊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污泥、污泥再利用、病原菌、重金屬、農業廢棄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李育明所指導 葉珈妘的 水資源利用與食物系統循環之都市代謝分析 (2018),提出因為有 都市代謝、都市食物系統、資源生產力、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點而找出了 全國各縣市公共污水處理廠回收水取用資訊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全國各縣市公共污水處理廠回收水取用資訊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下水污泥再利用之病原菌及相關毒物安全評估

為了解決全國各縣市公共污水處理廠回收水取用資訊彙的問題,作者沈淑芳 這樣論述:

隨著工業及經濟迅速發展,下水工程接管率提升及污水處理廠的興建,污水水質雖有明顯改善,但污水污泥量也相對增加,因此污泥回收再利用議題受到重視,污泥中通常含有病原菌及重金屬,若不經處理,可能直接或間接威脅人類健康。本研究除檢測石岡壩水源特定區水資源回收中心之污泥中病原菌及重金屬外,尚探討如何先將污泥中重金屬含量降低,以利污泥再利用。試驗結果顯示,污泥經實驗室之高溫高壓滅菌釜,以121℃滅菌10分鐘,以及添加農業廢棄物於其中,並以130℃高溫發酵2小時,其病原菌皆符合法規標準,惟原污泥之重金屬銅及鋅含量較高,藉檸檬酸結合電動力法及利用均質機配合EDTA進行污泥重金屬去除試驗,其結果顯示,添加檸檬酸

之污泥萃取液中之重金屬濃度雖有上升趨勢,但乾污泥中重金屬濃度無等比例減少;而污泥添加0.5M EDTA,各重金屬含量皆有明顯下降,並符合管制及監測標準,但推測原因為EDTA濃度過高,溶劑尚殘留於污泥中,導致干擾儀器分析,無法確切得知污泥中重金屬含量,且污泥經處理後,其廢液回收及成本是往後污泥研究之要點,農業廢棄物加入污泥中,增加其有機物質和降低重金屬含量亦是往後研究重點。

水資源利用與食物系統循環之都市代謝分析

為了解決全國各縣市公共污水處理廠回收水取用資訊彙的問題,作者葉珈妘 這樣論述:

2050年時,世界上人口將會突破90億,其中超過七成會居住在都市,勢必將對周遭環境與資源帶來極大的壓力。快速增長的都市人口會集中於非洲與亞洲,然而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勢必要提升都市之各項資源生產力,擺脫線性經濟的資源利用方式。本研究首先回顧都市代謝發展歷史與案例、循環型社會與台灣處理水資源與廢棄物之演變,並探討台灣都市食物系統,最後以新北市為研究對象計算該市水資源及糧食生產力,溫室氣體則計算密集度(生產力之倒數),並輔以IPAT方程式分析水資源與糧食各因子在2013年至2016年之變動率。探討台灣之都市食物系統後,發現大台北地區糧食自給率不足一成,蔬菜與稻米之自給率更僅在3%以下,且都市在食物

的能源消耗量大,新北市在都市農業上因地形關係有較多元的方案,包括復育水梯田、市民農園及可食地景等;境內有多座污水處理廠採近自然工法處理污水,每日提供21,113噸之再生水供民眾使用,污水下水道接管率也為全台之冠。新北市水資源生產力從2013年到2016年,分別是8510.24元、9805.16元、9988.86元及9781.68元;IPAT方程式各因子變動率上,人口與產值四年來增加了0.6%與3.2%,但技術上則下降了13%。新北市糧食生產力2013年到2016年為:1798.60元、1809.31元、1854.18元與1857.21元,IPAT方程式之技術因子變動率下降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