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住院 名單 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中正大學 犯罪防治所 楊士隆所指導 吳正博的 犯罪矯正機構附設醫療專區成效之研究 (2006),提出台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住院 名單 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犯罪矯正機構、醫療專區、成效。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住院 名單 ,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犯罪矯正機構附設醫療專區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住院 名單 的問題,作者吳正博 這樣論述:

過去矯正機關面對罹患尿毒症,或重症慢性病犯,多以拒絕收監或保外監治方式處理,因此造成此類收容人有恃無恐,亦使矯正機關受到社會輿論批評的聲浪不斷;再者,收容人戒護外醫,每每耗費戒護人力甚鉅,往返奔波之外,尚須顧慮收容人串通脫逃,劫囚之意外,惟對戒護外醫的謹慎小心,往往會造成延誤就醫,甚或發生醫療糾紛等情事;並且犯罪人因觸犯法紀入監服刑,而失去自由,並不意謂各種權利亦應受到剝奪,依聯合國在監人處遇最低標準規則可知,矯正機關對於受刑人在監之各種基本權益亦應予以保障。職是之故,我國法務部矯正司為改善收容人醫療的障礙、加強矯正機構醫療設施、提昇診治服務品質,遂擴大與台灣各地公私立醫院及私人診所、國軍醫

院簽約設立專屬病房以及延聘醫師實施診療,並於91年4月在台中監獄成立中區醫療專區,提供門診、住院、手術等醫療照護,希望藉此使收容人得到較佳的醫療品質,並減少收容人戒護就醫時的風險。其中設置醫療專區,更使得我國矯正醫療實務呈現重大改變。此項政策實施至今己逾4年,研究者認為似可從事成效探討,以進一步提供此項政策未來變革的基礎與參考。本研究為能完整探討我國矯正機構附設醫療專區之成效,除以成本效益的觀點評估醫療專區外,亦採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方式對收容人與職員(管教人員、醫療人員)蒐集資料,進行分析。量化研究的樣本是以實際從事醫療專區業務之醫療、管教人員為對象,共145名,回收有效問卷為142份;質化研

究的參與者為:監獄管教人員10人、醫療專區醫療人員5人、收容人20人。期藉由完整的資料,以深入分析及探討我國矯正機構附設醫療專區之成效。從成本效益評估結果可知,醫療專區以94年度為例,可節省之人事、藥品、耗材費的有形效益達新臺幣74,100,298元,戒護外醫比率(戒護門診人次/收容人數)從各監平均的.282降至.095,減少約1,062戒護門診次數,無形效益則具有提昇政府施政成效、降低戒護風險、保障收容人健康等成果;量化分析結果則發現,受訪者在三十個子題中,對醫療專區的效益均呈正向,即持肯定支持的態度,並同意醫療專區具有防止劫囚、脫逃等戒護事故的弁遄A再從服務年資與年齡交叉分析亦得知,服務年

資愈久或年齡愈長的受訪者對醫療專區的成效愈肯定;根據質化分析的資料則發現,不論是管教人員、醫療人員或收容人均認同醫療專區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適切性、連續性」,並可兼顧戒護安全與發揚教化輔導,尤其此人性化的處遇使收容人對管教人員有正面的感受,而心存感激、改悔向上,使其刑罰發揮明刑弼教、刑期無刑之目的。根據前揭研究結果謹提出以下建議供未來犯罪矯正機構附設醫療專區建置及改革之參考:一、依地域性分別增設北、南、東各區犯罪矯正機關醫療專區;二、加強與醫療資源合作;三、獄政醫療系統軟體工程之強化;四、規劃長期照護屬性療養房;五、收容房舍專門化;六、收容人納入全民健康保險,回歸使用者付費公平原則;

七、提高醫療專區醫事人員之名額編列;八、加強醫療資源利用,訓練專業照護人才;九、增編醫療專區心理、社工暨職能治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