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大專校院教師升等多元自主機制及申訴處理之探析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報告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臺北市立大學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吳清山、黃旭鈞所指導 張堯雯的 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評估之研究 (2019),提出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多元升等、IPA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何希慧所指導 莊彩荷的 我國大專校院推動教學型升等制度之現況分析 (2015),提出因為有 大專校院、教師多元升等、教學型升等的重點而找出了 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專校院教師升等多元自主機制及申訴處理之探析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報告

為了解決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教育部自80學年度起至106年3月止,授權72所大學自行審查各職級教師資格;自95學年度起,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部分教師資格。教師若認其升等權益遭受違法或不當之侵害,得提起申訴、再申訴、訴願、行政訴訟等行政救濟。本研究以文件分析及比較研究探究各國教師資格審查現況與作法,瞭解我國教師升等多元自主機制之政策實踐,以及升等申訴處理情形。

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的問題,作者張堯雯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之實施現況,進而分析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中可持續及優先改進之項目。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採用研究者自編之「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評估調查問卷(IPA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我國連續參與「102-105年度教育部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試辦計畫」之18所大學為主,從中抽取102至107學年度成功升等之教授進行問卷調查,共計抽取350位,回收有效樣本為246份。資料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IPA分析(散布圖)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及處理。本研究之研究結論,以下分述之:一、大學教師知覺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實施現況成效普通,但在教學實踐研究升等

及及技術應用升等部分成效良好二、教學實踐研究升等教師知覺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之整體及各向度高於一般研究升等教師,技術應用型升等教師在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之整體、「可行性」及「適切性」高於一般研究升等教師。三、科技大學校院教師知覺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之整體、「效率性」及「適切性」在統計上顯著高於一般大學校院教師。四、私立大學教師知覺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中教學實踐研究升等之「適切性」向度及技術應用升等之「效率性」向度高於公立大學教師。五、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能確實發揮教師專長,但仍需加強引導教師專業分工及提升教學實踐研究成果重要性。六、學校在推動大學教師多元升等政策之制度及作法有其成效,但在結合學

校發展方向上仍有改善空間。最後根據結論,本研究提供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大學校院之建議,做為政策推動及實施之參考,此外,亦針對後續研究提出研究變項及研究內容之建議,提供學界做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我國大專校院推動教學型升等制度之現況分析

為了解決教育部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行審查教師資格作的問題,作者莊彩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大專校院推動教學型升等制度之現況,瞭解目前大學在推動教學型升等制度實施現況的法令與組織面、執行與管理面及問題配套面三個面向;分析目前學校在推動教學型升等之現況,比較不同學校背景在教學型升等制度實施現況的差異情形,以及各校實施教學型升等制度提供之支持系統與資源投入情形。本研究採文件分析法與半結構式訪談法,以102學年度和103學年度通過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校計畫』之北、中、南部具代表性公私立大學為研究對象。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自編半結構性的訪談大綱作為研究工具,訪談四所個案學校,共五位教師及行政人員接受訪談,所得訪談資料及相關文件進行分析研究,

獲致以下結論:一、個案學校行政端推動教學型升等制度之法令與組織面已趨完備,但執行管理面及問題配套面學校仍須積極整合及推動。二、不同大學對實施教學型升等制度之作法不同,而教學型大學在行政支持系統提供較多支援與輔導,並使教師職責回歸至教學。三、多數教師表示實施教學型升等制度後,能改善校內教學風氣,使教師更願意投入精神與時間在教學上。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做為教育部與學校端及未來研究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