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補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文化補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俊裕寫的 再東方化: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東亞取徑 和許育典的 公民文化權、文化法治與古蹟保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共藝術補助申請須知 - 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也說明: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共藝術補助申請須知 非現行版本. 法規位階. 行政規則-屬行政程序法第159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行政規則. 制(訂)定時間. 中華民國104年12月9日.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巨流圖書公司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謝政勳所指導 盧憶婷的 從協力治理觀點探討地方創生之推動-以高雄市旗山區為例 (2021),提出文化補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旗山區、區公所、大學、協力治理、地方創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王服清所指導 林奕呈的 我國育養孩童之給付行政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少子化、生育津貼、育兒津貼、給付行政、依法行政、法律保留、社會安全制度、排富條款、社會促進的重點而找出了 文化補助的解答。

最後網站便民服務 - 花蓮縣文化局則補充:補助 資訊 · 2022東海岸悅讀ing說故事計畫簡章及核銷注意事項 · 花蓮縣政府補助辦理假日文化廣場及多元藝術展演活動作業要點(111年修訂) · 111年「花蓮縣藝文出版品補助」徵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化補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再東方化: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東亞取徑

為了解決文化補助的問題,作者劉俊裕 這樣論述:

  「再東方化」是多重而動態的概念,它包括對東方主體的反思、重構、重生、重返與重新詮釋。在亞洲,再東方化取徑必須面對早已內化的西方;而在臺灣,再東方化則不得不面對已經內化了的中國與中華。在全球化的時代,臺灣-東亞的知識分子與文化工作者無可迴避,必須為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知識生產和實踐肩負起在地論述的時代責任。   *** 名人推薦   欣見年輕一輩學者投入臺灣文化政策與治理的在地論述及實踐,大膽主張《再東方化》的政策思想取徑,值得理論與實務界關注。--陳其南.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具體的個體經歷與思維邏輯是如何互為演繹?具備的獨立批判辯證與思考探索研究

又要如何詰難建構?地理上的西方與我們所在的東亞,與抽象的東、西方,尤其歷史中不勝枚舉的帶有種族主義式虛構的修辭說法,今天如何東方化?《再東方化》的立論在於民主公共性的公民過程之對話,試圖凝聚公共力展現的文化價值與共識,一種知識分子的文化主體性的認同。見其取徑不從俗沉浮之論述或足為訓。--陳志誠.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這是一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力作。在東方主義批判論者的圍攻下,在2016年美國國會提議去除「東方人」的事實下,劉俊裕從理論辯證、歷史再釋與在地省思的角度剖解,光是這種勇氣與豪邁,就值得一哂。--廖新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回到亞洲,走向亞非拉/第三世界才是通

往全球化的必經路徑。《再東方化》是大時代變動的推進器。--陳光興.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與《人間思想》主編   《再東方化》並不隨俗,劉俊裕教授無不意在從矛盾衝突中,找尋、確認與定位希望之源,進而以「文化」為論說的幅湊,吐納「經世」(治理)與「經濟」的思辯。--馮建三.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傳播、文化與政治》編委

文化補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隨著時空背景改變
傳統文化保存日益困難
台南傳統技藝文化補助
主要是土城香及西港香
而西港香是由96庄香組成
有文化資產保存資格都能申請補助款
並不是專屬於西港慶安宮的補助條款
也不用透過慶安宮才能申請

台南以文化之都為定位
西港慶安宮是全國第二個
通過國家認證無形文化資產的廟宇
整個西港香96庄香僅33萬8的經費
希望市政府能更用心經營
也希望關心的議員能做好功課更支持我們傳統文化技藝傳承
期望往後全台灣人想到陣頭
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我們的西港香、土城香

從協力治理觀點探討地方創生之推動-以高雄市旗山區為例

為了解決文化補助的問題,作者盧憶婷 這樣論述:

台灣推動地方創生之目的,應是找尋出地方獨有的DNA,從而帶動地方特色、經濟,產生人口回流的結果。本研究以協力治理觀點探討地方創生之推動,並以高雄市旗山區為例,透過參與旗山區地方創生提案過程,地方業者、區公所、大學對於初步地方產業規劃,提出具體建議。本研究探究區公所、大學、地方業者在地方創生提案過程中扮演之角色、定位及服務項目,其在執行面的認知與看法,透過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梳理區公所、大學、地方業者三者間之關係與互動。本研究主要以Ansell and Gash(2008)提出之協力治理理論,探討旗山區地方創生計畫合作之產官學進行研究。本研究共計訪談十位受訪者,並依照協力治理理論之研究步驟進行

分析,了解旗山區地方創生之協力推動階段,包括:(一)經由過去合作經驗;(二)參與地方創生推動的過程;(三)未來再次合作的意願。本研究發現,從協力合作過程了解區公所、大學、地方業者彼此間,推動地方創生之關鍵因素為信任以及過去合作之經驗,從信任基礎建立協力之關係,透過三者相互合作,成為緊密可靠夥伴關係,為地方創生帶來新發展。

公民文化權、文化法治與古蹟保存

為了解決文化補助的問題,作者許育典 這樣論述:

  從2015年2月開始,作者擔任台南市文化古蹟與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委員,這兩年來一直感受到台南市政府與委員會同仁們的用心,在一連串文化古蹟與歷史建築的實地勘查與會議討論中,委員們窮盡時間與心力所貢獻的對象,就是要如何維護台南府城古都的文化古蹟與歷史建築。這些用心與感動促成了作者投入撰寫文化法學第三本學術專論的決心,寫這本文化法專論的主要目的,從專論名為「公民文化權、文化法制與古蹟保存」可知:是嘗試從文化憲法、文化國與公民文化權建構文化法制的憲法基礎,並藉此探討古蹟保存的整體問題。整體而言,本書希望能夠為我國公民文化權、文化法制與古蹟保存的建構,提供一個提綱挈領的藍圖。

我國育養孩童之給付行政研究

為了解決文化補助的問題,作者林奕呈 這樣論述:

我國於2018年已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國發會推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此外,從今年1月至今年5月,已有2個月之出生人數皆低於1萬人,因此今年出生率恐比以往更為低下。如何提升生育率、減緩人口老化速度,仍是不可被忽視之議題。政府針對生育率提升之政策,已行之有年,卻仍難看到人口提升之成效。有鑑於各國生育政策已有社福界學者廣泛討論,本文在此將以不同角度檢視我國之生育政策、法規。首先,探討育養孩童之公法上基礎,即國家是否有育養孩童之責任與義務,若有其責任則所負之責任範圍應為何,以及人民是否具有主觀公權利。其次,評析現行法制是否符合依法行政原則。最終針對相關現行法制給予意見,期望能為少子化之減緩,

提供不一樣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