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1年度常態第2期藝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系研究所 徐千偉所指導 周亭妤的 數位治理下的文化行政: 以陳澄波數位展覽為例 (2019),提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1年度常態第2期藝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陳澄波、數位展覽、文化行政、政策執行、數位治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林瑞明、翁佳音所指導 李瑞源的 從單社到社群:十七世紀Sideia之形成 (2014),提出因為有 西拉雅、Sideia、新港語、民族誌研究、Kuva走婚社會、地域社群的重點而找出了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1年度常態第2期藝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1年度常態第2期藝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數位治理下的文化行政: 以陳澄波數位展覽為例

為了解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1年度常態第2期藝文的問題,作者周亭妤 這樣論述:

本研究就我國推動文化行政的數位治理,聚焦於有關畫家陳澄波的三個數位展覽,分別為線上數位展覽、實體數位互動展、VR虛擬實境展。經由探討數位展覽之出現,對於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行政相關之執行單位於運作執行之影響,以及對於參訪者在參與藝文展覽經驗之影響。本研究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時,係採用次級資料分析法和深度訪談法兩種研究方法,根據訪談資料進行歸納予整理。就本研究建構的五個變項,包括「理想化的政策」、「執行者意象」、「資源配置情形」、「組織間的溝通」、「標的團體」。以辦理陳澄波數位展覽的文化行政部門,以及文化行政相關的執行單位,和有參訪本研究中的陳澄波數位展覽之觀眾為研究對象,共15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

。根據研究發現,辦理數位展覽的執行者皆認為藝文展覽的數位化是不可擋的趨勢,亦認為辦理數位展覽確實能促進民眾觀展意願。同理可證,受訪觀眾因為數位展覽的趣味性、訊息易理解等特性,於參訪不同形式展覽之後,更偏好參與數位展覽。然則,數位展覽的軟硬體成本皆相較於傳統展覽高,於藝文內容的應用時需支付昂貴授權費用,因此多數數位展覽多由政府主導辦理,民間單位較難主動辦理。技術團隊產製數位展覽需耗費長時間,公部門以年為計畫週期的運作方式,在公私部門運作模式的差異下,使得執行單位於辦理數位展覽時,在籌措資源和辦理過程增加困難。關於陳澄波相關數位展覽能順利辦理的原因,文化行政部門、技術提供者的執行者們認為圖文典藏單

位意識到藝文內容數位化之重要性,並積極執行,且對於自身藝文內容深入鑽研和加以推廣,使社會大眾對其藝文內容相對於他者更加熟悉,皆對於數位展覽的辦理與推廣有所助益。茲將訪談資料進行彙整與分析後,於本研究文末提出五項建議,作為未來政策執行時之參酌。

從單社到社群:十七世紀Sideia之形成

為了解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1年度常態第2期藝文的問題,作者李瑞源 這樣論述:

西拉雅,當代呼聲最高的平埔原住民「族」候選人之一,是經過長期外來殖民力量作用下的歷史產物。回到17世紀時空脈絡,以個別村社自我認同為中心,攻守同盟村社之間互相廝殺獵首,成為常態;時至1640年代中期,荷蘭公司檔案已出現Sideia專有名詞,表明荷治中期村社關係已有區域性橫向連結,一方面投射荷蘭人政治勢力擴展、一方面反映部分土著生計漸趨困窘,使單社突破傳統格局,依循荷蘭人政治、宗教、經濟網絡,尋求新村社認同以共享獵場土地資源。這過程如何發生、單社如何過渡到社群、社群如何被整合暨呈現固定或浮動狀態?是否完全對應20~21世紀西拉雅(Siraya)?以上提問成為本文問題意識。 為掌握

地表環境對人類活動的結構性影響,及17世紀外力統治前臺南平原村社內外部樣貌,亟需借力地質學、考古學、民族學知識,整理史前到原史時代人地關係,目標是建立各社民族誌,做為歷史延續性和觀察文化變遷的一個原點及辨識基準。據此,研究方法上,除歷史文獻學考證外,兼採考古和民族學跨學科應用、民族誌研究和現地田野調查,全面探索從單社到社群的內外部機制。 除序論、結論外,論文分三大部、六章節。第一部「史前到原史時代台南地區的人地關係」,整理考古學、17世紀民族誌等資料,加註民族人類學解釋,先期建立人地關係的歷時脈絡。第二部「主權競賽與荷蘭人統治」,切入荷蘭人對臺江沿岸各村社的主權競爭、村社回應及作戰同盟,

經歷各階段征服過程。第三部「身體政治、認同浮動與重組的Sideia」,探討公司對臺江沿岸村社實行村社視察、土著動員、地方會議、教區劃分、贌社制度、獵場規劃等項政策,成為個別村社尋求外部資源的荷蘭人網絡,促進區域社群互助契機,同時也是村社認同經歷浮動與重組時刻。史料運用方面,主要利用已刊荷蘭VOC檔案,如熱蘭遮城日誌、長官書信集、決議錄等各項文獻,輔以教會檔案和私人著作,這三類資料各有特色,帶出不同層次土著文化評價;為免陷入殖民者或歐洲人觀點,部分內容不時引註民族學論點加以平衡,更貼近土著思維,提供可能性思考。 論文研究成果,首先是民族誌研究:建立新港、灣裏、蕭壠、麻豆社民族誌及比較社會組

成異同,呼應史前時代不同文化人群並存臺南平原,呈現地緣村社「趨同演化」面貌;重寫新港人生命史並針對其社會型態,另闢新說,認為更符合Kuva走婚社會,Kuva和走婚交織各年齡層社會生活圈,一緊一鬆,成為特色,其中婦女墮胎問題,從聚落人口規模推論,應為走婚衍生亂倫禁忌之解套方法。其次,從土著立場探討近代初期歷史:1550年以降中國海寇與荷蘭人先後騷亂黑水溝,臺江沿岸村社激起一連串內外部效應,強烈生存危機令土著有意識地串聯行動,本文以「村社關係」階段化1550~1636年外來者挑戰,突顯土著社會能動性。再者,描繪單社中心到浮動社群過程:荷治中後期,公司透過地方會議、教區劃分架構村社統治階層,助益跨村

社頻繁交流,跨村社關係一旦建立起來,勢將激發多元對象的溝通談判、互助合作機會。荷蘭人儘管政治上對土著採取保護,經濟上卻模擬兩可,促使資源短缺的村社向外尋求奧援,最終引發麻豆社獵場事件,1650年公司依各社狀態制定獵場開放規則,見證村社認同浮動又加以重組過程。最後,Sideia語言對應和意涵:經過比對新港語和Sideia語,發現荷蘭人使用Sideia語,概念上並未超出對新港語的認知與應用,平行移接後者第二、三類語法,推論當於1636~1648年間出現,擁有三個不同層次語言地理分佈—核心區域有新港、麻豆、蕭壠、灣裏社;外圍區域是大目降、大武壠社;浮動邊界為哆囉嘓、諸羅山社。分析語料文獻結果,語出南

路的Sideia,極可能是荷蘭人採用南路人對北方村社群的他者稱呼,特別是大木連社所屬塔加里揚社群,意思為北方、上面,或因早期村社敵對關係下帶有偏見的貶抑描述。 總結而論,Sideia背後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個名詞解釋,它承繼新港語被擴大應用的荷蘭人政治、宣教史,以及大員鄰近村社被統治歷程。17世紀Sideia的形成,正面意義是突破單社格局,朝向群體認同互動、開放村社資源,形成更大單元地域社群,儘管社群沒有固定對象,隨荷蘭人政治、宗教涉入程度,產生不同層次組合,這從Sideia語流通「非固定」村社範疇可據以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