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藝匠轉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韓國藝匠轉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박하익寫的 死者的審判 和方太初的 浮世物哀:時尚與多向度身體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韓國藝匠的優惠價格- 飛比有更多連身/洋裝/套裝商品也說明:另有韓國藝匠婚紗攝影、韓國益生菌、韓國義式焦糖千層酥。 ... 韓國藝匠合約轉讓訂金5000 ... 百變配飾韓國藝匠樣片同款森系復古風純白色玫瑰漿果仿真新娘手捧花.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最後網站韓國藝匠負評則補充:【介紹【轉讓】韓國藝匠Korean Artiz Studio韓式婚紗攝影合約1. 通过大众点评找到了韩国艺匠与grace kelly,这两家店合作,一站式提供婚纱摄影和婚礼服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韓國藝匠轉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死者的審判

為了解決韓國藝匠轉讓的問題,作者박하익 這樣論述:

本書榮獲大韓民國數位作家獎,評審委員一致票選通過   人類的罪與惡,該以何種形式來審判?   為何即便處罰了犯罪者,兇殘的犯罪事件依舊層出不窮?   對於殺人兇手,社會能給予的「完美審判」為何?「罰」的目的是教化?抑或是處罰本身?我們必須原諒加害者嗎?   世界各地頻頻傳出枉死的人突然以生前模樣從靈界歸來,只為了進行「死者的審判」,在找到殺害自己的加害者並且親自殺掉之後,就會自行消失。媒體稱呼這些人為「犧牲復活者」。儘管這怪異現象令人恐懼,但受害人含冤而死的真相得以破解,也同樣大快人心。   然而,七年前遭扒手刺殺身亡的崔明淑卻與其他犧牲復活者不同。她沒有去找殺死自己的扒手,而是攻擊

自己的兒子。國家情報院與CIA把尚未消失的「犧牲復活者」當成研究對象,得知只對兇手出現反應的明淑攻擊自己的兒子振宏,懷疑蘇振宏就是案件的真兇。他們拘留了振宏與明淑,對兩人進行各種心理檢查與交叉詰問。另一方面,刺殺明淑的兇手也遭到逮捕,三人聚首一堂。隱藏的真相開始逐一浮出水面……   用手所犯下的罪行,就用手來償還!   以腳所犯下的罪行,就以腳來償還!   拿性命犯下的罪行,就拿性命來償還!   痛苦的不應該是被害者遺屬,是犯罪者才對!但「以牙還牙」這樣的正義真的能讓犯罪者感受到痛苦嗎?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個源遠流長的命題在本書中深刻探究,它很真摯地丟出一個前因後果,來探討給予

犯罪者的刑罰重量。或許小說的結尾無法帶來最終極的解答,但它確實拋出了我們必須加以思考的問題與訊息。   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即便是處理如此沉重的題材,閱讀起來卻毫無滯礙。作品具有縝密的結構、快速的劇情開展以及意想不到的反轉妙趣;結合科幻、懸疑與推理,以死而復生的想像題材,探討現實感十足的議題。   本書尚未出版之前便已決定拍成電影。電影由實力派演員金來沅與金海淑主演,於2017年10月在韓國上映,成為備受矚目的話題。 名人推薦   蔡東杰(中興大學教授)   這絕對是一本讓各位愛不釋手、想一氣呵成讀完的小說,無論是發人深省的嚴肅討論主題,具高度想像力的創意概念,緊湊明快的劇情節奏,充滿

視覺感的場景描述,還是最終那段高衝擊性的逆轉式結局,這部作品都稱得上是頂尖傑作。   李舜源、姜桂淑、金道彦、李光浩、許潤鎭(第六屆大韓民國數位作家獎審查委員)   《死者的審判》具有接二連三的反轉,不讀到最後便無法罷手。作品不僅有穩固扎實的情節與可讀性,也展現出關於人類的存在論與政治哲學思維。「人類的罪與惡該以何種形式來審判?」這個形而上的問題與饒富趣味、別具匠心的小說設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此作品亦是所有審查委員一致票選的大獎作品。   徐美愛(韓國推理小說女王)   這故事太扯了。可是每翻過一頁,故事便宛如沼澤般令人深陷其中。在流暢開展的劇情中,原本認為荒謬至極的故事,化成了伸手即可觸

及的現實。一旦全神貫注地投入故事之中,便會無止盡地好奇這部小說的結尾。不負眾望的結局,予人觸電般的戰慄感。打從短篇作品開始,作者便打造出別具一格的故事,吸引住眾人的目光,而此部長篇登壇作品也比任何作品都要趣味盎然、令人耳目一新。 韓國媒體評論   「兼具縝密的安排與反轉的妙趣。」──《每日經濟》   「在推理小說中探討罪與罰的沉重主題。」──《京鄉新聞》 韓國讀者評論   *趣味橫生、接二連三的反轉,讓人無法停歇地閱讀下去。它既是驚悚小說,亦是科幻小說,同時也有令人窒息的動作場面。此外,它蘊含了社會問題,拋出了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   *從題材開始就很吸引人,死者竟然起死回生了!起

初以為是鬼魂現象之類的,但其中蘊含的訊息,還有刻劃犯人的過程都很細緻而有趣。   *越讀越陷入故事之中,直到闔上書為止無法鬆手。最後的反轉讓人驚愕不已!電影《靈異第六感》之後,第一次遇到這種反轉,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透過本書,再度思索起現今社會發生的殘酷犯罪事件,以及關於犯人應得的懲罰。……許久沒碰到一口氣讀到最後的書了,這是一本很有魅力的小說,完全可以理解為何尚未出版就已決定拍成電影。   *最後的反轉一下子解開了所有疑問,或許可以說是瞬間覆蓋一切疑問的最佳結論?!真的是一本獨特又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小說。   *這本小說介於推理小說與科幻小說之間,談到了關於威脅這個美麗世界的精神

病患、人類心中善與惡的存在、人類的罪該如何審判等,閱讀時充滿趣味。  

浮世物哀:時尚與多向度身體

為了解決韓國藝匠轉讓的問題,作者方太初 這樣論述:

時尚,何嘗不是存在於初見與最後一瞥之中? 一瞬如永恒,大概也就是時尚的真諦。   物哀,對「物」有所感,而有所哀。   時間的消逝體現在時裝上,穿衣者以衣飾體現生死哀戚,如同物哀。   香港作家方太初書寫時尚,也書寫了衣飾與人如何穿梭在不斷流動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一眾設計師都在衣飾裡體現時間的痕迹,一如三宅一生的禪意,一如川久保玲刻意鬆開織布機的螺絲,使成品無法估計其最終面貌,一如馬丁‧馬吉拉在細節顯露過往不被知悉的製作過程。表面指涉衣服的不完美,最終也回歸穿衣者自身:身體本非完美與不朽之物,此所以川久保玲的設計千瘡百孔,此所以馬丁‧馬吉拉老在耍透露時日痕迹的小

把戲。」   東方與西方兼論,古典與當代互涉,一本融合了詩學、美學、哲學與文學的時尚之書。   正如葉輝所說:「她嘗試穿越穿衣者的『衣道』與『物道』,穿越一切的生死哀戚,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她與浮世萬象無數瞬間的『凝視』──時時刻刻與人、與物、與詩、與藝境多所『凝視』,互有所感而互有所悟,乃有《浮世物哀》這本書。」 本書特色   ★一本與人,與物,與詩,與世界共感的時尚之書。 名人推薦   ★名作家葉輝+胡晴舫+楊索+楊佳嫻 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方太初   她已經忘了為什麼叫太初。   她想得太多說得太多,於是她寫,慢慢整理,她害怕口不擇言。她寫,寫回憶的現在的尚未誔生的,

慢慢整理然後歸結成形,她所信仰的人生。她寫,寫最好的最壞的最不堪的最難過的,她就此預見,沒有什麼更好了更壞了更不堪了更難過了。她的狀態,也不過如此。   而這也終將過去。   *方太初,香港作家,著有《隱物:The Untold Lie》、《穿高跟鞋的大象》,即將出版《另一處所在》。作品收入香港及韓國等地的小說選集,曾於報章雜誌撰寫「浮世物哀」、「薄物細故」、「一物兩寫」等專欄。獲選香港書展「香港作家巡禮2010」當代及新晉作家之一。 序 活於浮世,乃有物哀/葉輝 【輯一 此身雖在堪驚】  森女―歲月靜好  珠寶粉盒―浮光掠影舊時夢  從流離到永恒的記憶  多向度的身體

 高地巫女還魂記  PM 2.5下的時尚  戰爭與和平  噤聲與自由  西西里―叛逆南方小島  權力的新衣  面朝廢墟的抒情詩人  【輯二 歲月長衣裳薄】  衣之皺摺與迷宮之城  地下水道與城市游擊  物哀―桃花難畫  幽玄之美  舊衣―垢之明暗  萬人如海一身藏  當椅子變成空凳   【輯三 更衣對照亦惘然】  更衣對照亦惘然  精神病房裡的身體  瘋癲與時尚  外化的狼  超市時尚學  眼鏡―矛盾共同體  【輯四 形象的叛逆】  T恤―不只是一件衫  Gothic―永遠的變奏  時尚與媚俗  時尚與時間―懷當下的舊  從民族服飾傳承到高訂時裝   【輯五 衣亦有感】  衣服―竊竊

私語  觸動心靈的舞衣  Alexander Wang―物/人合一  標籤是給衣服的?  別針的尾巴  鈕扣夢幻曲  與毛粒和平共處  寫字及打毛衣  雨天往事  大衣―冷暖人間  時尚打了結 【輯六 女子有穿 女子有寫】  蕭紅―女子有寫 女子有穿  魯迅與不調配衣著  旗袍往事  咆哮時代的民國女子  那些穿旗袍的女子  旁觀Susan Sontag的風格  Susan Sontag―橋那邊的女子  吳爾芙―身體的房間  辛波斯卡與川久保玲之身  煙迷你的眼  【輯七 用針腳寫詩】  梁秉鈞―詩與衣的想像  Antonio Marras―你與宇宙同光  在宇宙與身體之間  宇宙的衣裳

 Alasdair Thomson―石化之衣  過渡之身  Umit Benan―土耳其之歌  Jean-Michel Basquiat―知識份子的原始主義  Keith Haring―早逝之歌  Stella Jean―南方粗礪 東方婉約  Christopher Kane―隱秘花兒  山本耀司―只及裙襬的高度  McQueen的亞特蘭蒂斯  Craig Green―最新鮮的創作時刻  J.W. Anderson―醜陋之美  Fiction/Fashion―穿苦艾色的女子 附錄 翻譯對照表 序   活於浮世,乃有物哀   一   話說二○一二年底,我忽爾覺得閒得發悶,於是再到媒體

上班;有一份報章容許方太初撰寫時尚與文化的專欄,名為《浮世物哀》,她所寫的正是衣飾與文化的「越界之思」—從衣飾到日常之「物」,從文化、抗爭、電影、音樂、繪畫到詩,我每回簽核大版,都會驚覺她的文字每有一些稍縱即逝的日常微光,如今成書了,重讀之時猶約略有點雖在堪驚。   《浮世物哀》每每在有意無意之間開顯不同地域的文化交錯,當中有衣飾的「根」(roots),遍佈文化交流的「徑」(routes),而兩者交互辯證的,如今想來,豈不就是文化想像的「越界之思」嗎?   「根」,說來大概恰如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里(Félix Guattari)所論的「地下莖」(Rhizome),

在大地之下,廣伸著無定向的「徑」,交匯而成永不止息的城市文化游擊戰—也許不必深究「徑」(或「莖」)是甚麼,讀者諒可想像,《浮世物哀》所書寫的正是開放而縱橫散瀉的地下空間,所指涉的文化系譜亦非「純種」,倒是混雜著廣義的文化變體—有所啟蒙,交融、啟發,由是蔓莖處處延伸,無有終極。   時尚萬變,然則始終不離其宗,信是人與衣、與物無數瞬間的凝視(gaze),時而緩慢,有若「會登凌絕頂」而「一覽眾山小」;時而急驟,有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而驟然「捲起千堆雪」;時尚之為「物」,總是與時俱變,或如方太初所說的「衣之皺褶與迷宮之城」:一切衣飾之「皺褶非平滑,所以不是一,而是眾多細細的褶痕,細細的漩渦,收

納著陰影,也收納著你所不知道的奧秘」;是以世間萬物,皆為皺褶,「如蝴蝶折疊成毛蟲,毛蟲伸展為蝴蝶。種子舒展其褶則長出了樹,我們的大腦打褶,所以收藏回憶與思想」。   我其實不大懂得時尚,心想,那該是衣飾的想像吧,因而想起,法國理論家所鍾愛的布朗修(Maurice Blanchot)剛好有此說法:「想像就是轉譯內在源源不絕的低吟聲,讓創意聽到它的回音。」時尚美學的散播亦作如是觀,於文化與想像的交匯之處,每有想像力的傳輸轉譯,隱隱然構建了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論說的「辯證影像」(dialectical image),展現出多重交錯的意義:「過去與現在恰如閃電般交匯而成星陣」,

「辯證影像」也者,則是「由疏離之物與正在到來但也正在消失的意義所組成的星陣」,在所有意義失去界限的瞬間,總是對觀看者的想像力多所考驗。   時尚乃是不同風格、物料與文化的拼貼組合,所有影像俱可在一瞬間掙脫歷史之覊絆與限制,故此亦必然為緊貼時代的產物,從而探究如何掙脫城市消費的覊絆與限制,重新構建身體與慾望的想像力;方太初每從微物說起,比如有感於在電影《胭脂扣》片尾,「如花對縮在角落、早已老去頹敗的十二少說:『這個胭脂盒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盒中有一個小吊墜,揭開,內有小鏡,「還有如璀璨年華般的胭脂」,當中所收藏的,「是浮光掠影裡的舊時夢,也是繁複龐大、體系複雜的歷史裡,

承載個人小史的遺物……」   《浮世物哀》老是嘗試穿越不同的邊界而恍然有悟(或乾脆執迷不悟),比如從藤田嗣治的故事,說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巴黎畫派」(Ecole de Paris),再說到貓與狐的心象;又比如從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說到本雅明,從時裝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說到瑞士畫家保羅克利(Paul Klee),繼而再說到鏡子的隱喻:「麥昆擅於把兩種相反的特質揉合在一起,這樣在一體中互有矛盾的最佳例子就是鏡子」;波德萊爾將玻璃匠叫上樓,質問他為何「沒有讓人把人生看成是美好的那種玻璃」?   二   時尚萬變,或如張小虹所言,總是關乎穿衣者的「幸福與沉淪,相識

與離散,因輾轉,或繾綣,衣服堆裡日月長」;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嘗言「凡是女人皆為戀衣狂」,如此說來,一切的「壓抑」(repression)、「否認」(disavowal)乃至「無視」(scotomization),都無法擺脫迷戀之物;是以張小虹有此說法:「衣性戀者的精神分裂,也分裂在深情與嘲諷的距離擺盪。理論與耽溺、批判與濫情,往往是一體之兩面、矯枉而過正」,因此時尚大師所言說的大都會,大概都有越界的意思吧,他們「談跳蚤市場舊衣慈善店,談復古懷舊千禧未來風,都是這些年來流目顧盼的深情所託,想從衣飾窺看大千世界……」   「時尚」之「時」,許是希臘文化所說的「史」,就像本雅明

所言:「時尚確定了商品希望被人崇拜的方式……同時擴大了它對日用品的左右能力,就像把時尚的統治延伸到宇宙一樣」,超乎日常需求(need)而源於欲望(desire);或一如蘇珊‧巴克―莫斯(Susan Buck-Morss)所言:「時尚規定了儀式,通過它使商品被崇拜……時尚以活潑的儀式慶祝新奇,而不是循環,在當中人們不需要記憶……時尚是藥劑,在公眾的範圍內彌補了遺忘過去的巨大影響。」   蘇珊‧巴克―莫斯也提及本雅明的觀點:「時尚不僅是現代時間的尺度,它展示了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聯繫,這是由商品生產方式的改變而帶來的新法則,在時尚中商品的幻覺效應和外表緊密聯繫。」是的,本雅明嘗言,過去的時代存在著很

多不曾兌現而等待相認的期盼,故此時裝遺留了諸多秘密標示,乃有好一些堪可解破歷史的線索,乃有將之解開以尋找烏托邦的可能。   三   時尚萬變而千面,猶如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小徑分岔的花園》(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所言,時間乃是一座迷宮,「因你每作一個決定,時間就分岔開去,你前方的命運也就不同了,如像迷宮般有了各種可能」;由是方太初寫道:「那麼城市呢?此城如此小,但無論人心、街道皆如迷宮,兜兜轉轉,那就不妨想,我們不是坐困愁城,而是開放了無數可能性,那些皺褶一直延展,讓我們思索,讓我們兜轉,讓我們成了那隻手,在人生之衣上捏起皺褶

」。   博爾赫斯所述說的迷宮許是彌賽亞(Messiah)一樣的歷史—某些時刻的某些事情必須被救贖,被圓滿或不圓滿地完成,或被審判,或如走入或走出不同的迷宮,皆因彌賽亞歷史一如迷宮,所有歷史時刻俱可能有不同的彌賽亞降臨或已然降臨,如同人生之衣延展著各種皺褶。   此所以方太初也有此說法:「時尚總是承諾著未來的鏡像(你穿上時裝就會變成怎樣、你穿故你在),西西里乃「叛逆南方小島」:「當地或許曾遭受多種入侵、多種拉扯,但無妨當中世代而活的人,至今依然保有自己的身份與個性,也許這就是這個叛逆的南方小島最為可貴的精神」,再讀下去,也許就可以解破時尚如何顛覆王室形象,如何諧謔宗教權力吧。   在《浮

世物哀》,時尚不僅僅是「衣道」,更是「物道」,當中老是牽纏著藝境的想像:諸如電影、音樂、舞蹈、繪畫、抗爭與詩;在方太初看來,萬物總是與人相近,猶如衣之別針或鈕扣,互為穿透或通融,比如她曾引述波蘭詩人賀伯特(Zbigniew Herbert)一首叫〈鈕扣〉的詩:「只有鈕扣從不屈服/目擊罪行而克服死亡」,是故鈕扣從不屈服,一切抗爭亦從不屈服。   方太初筆下的舊衣暗藏「垢之明暗」,故亦旁及日本的幽玄美學、陰翳禮讚,乃至攝影師奧諾黛拉(Yuki Onodera)《舊衣畫像》(Portrait of Second-handClothes)的光影體驗,那就恰若蘇軾所言的「萬人如海一身藏」,當中說到波蘭

青年攝影師維爾尼克(Natalia Wiernik)的系列作品,說到「就是關乎人如何淹沒於大背景之間」,最終則說到「舊衣堆成一座山,用一架紅色的吊臂車,將舊衣吊起又拋下,當舊衣落在山堆上,它就只是當中無名的一件,如千千萬萬其他舊衣一樣。但當它在空中舒開之時,它的獨特性、它曾經的故事,才忽爾展開」。   她有時從一張空椅子說到「物道」,比如援引梁秉鈞的〈靜物〉:「本來有人坐在椅上/本來有人坐在桌旁/本來有人給一盆花澆水/本來有人從書本中抬起頭來」,然後,「人去樓空,椅子、桌子、花盆、書本全都靜默」,〈靜物〉於是追問悖理的世界:「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在〈瘋癲與時尚〉一文,方太初寫得特別

有意思:「瘋癲是一個統一的詞語,在這詞語下大多人的面孔都被歸類為一種(一如在「正常」這標籤下,我們都失去自己的臉孔)……」許是她早已意識到時尚乃齊美爾所論的「精神生活」,當中亦不免滲透了城市的憂鬱與焦慮,因而每每浮現出意想以外的震驚,或失神。   四   這就明白了,難怪《浮世物哀》這本書的啟首,援引了齊美爾在《時尚的哲學》的一段話為引子,當中或可透析時尚與「精神生活」的某些洞見:「時尚的問題不是存在的問題,而在於它同時是存在與非存在;它總是處於過去與將來的分水嶺上,結果,至少在它最高潮的時候,相比於其他的現象,它帶給我們更強烈的現在感。」   齊美爾在《大都會與精神生活》(_e Met

ropolis and Mental Life)說得好,大都會街道縱橫,高速而多面向,將大都會與鄉鎮的精神生活區分:「為了適應變化以及各種現象的比照,理智並不需要任何衝擊和內部劇變,它只是利用這些劇變使得更保守的心理狀態可以適應都市生活的節奏」,城市人的生活正是無數變種的綜合體,因而「發展出一種器官來保護自己不受危險的潮流」,乃至棲居其間之人免於被毀滅性的外部環境所威脅,幸存者也許就只能以「頭腦代替心靈來作出反應」。   方太初書寫時尚與文化,以另類觀點論說呂碧城、蕭紅、張愛玲等民國女子,也旁及她們的「衣道」與「物道」,乃至「精神生活」,她也許不會忘記,張愛玲在〈更衣記〉曾這樣說:「古中國的

時裝設計家似乎並不知道,一個女人到底不是大觀園,大多的堆砌使興趣不能集中,我們的時裝的歷史,一言以蔽之,就是這些點綴品的逐漸減去。」   民國女子的時代早就遠去了,幸或不幸,方太初存活於現今的「浮世」,認識「物道」,於是乃有「物哀」(Mono no aware)—「物哀」也者,那就是對「物」(mono)有所感而有所哀(aware),從而對「侘寂」(Wabi Sabi)之真相,多所體會而多所闡發:殘缺、無常、不圓滿,乃有此說法:「由是將『物哀』與侘寂美學放在時裝上,穿衣者是主體,衣與物是客體。穿衣者以衣飾體現生死哀戚,如同物哀」。   方太初又說到電影《東尼瀧谷》,「與日和民族的『短暫美』一

脈相承」,時間流逝,無有盡期,「體現在時裝上,是另一種物哀觀」;她嘗試穿越穿衣者的「衣道」與「物道」,穿越一切的生死哀戚,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她與浮世萬象無數瞬間的「凝視」—時時刻刻與人、與物、與詩、與藝境多所「凝視」,互有所感而互有所悟,乃有《浮世物哀》這本書。 葉輝 【面朝廢墟的抒情詩人】最明白時尚本質的詩人,大概就是法國的波德萊爾。他於巴黎喧鬧的街道上,遇上一位叫他一見難忘的陌生女子:她穿一身喪服,在人群來往中擺動裙子的彩色花邊;詩人就於電光一閃間,在這一波波裙襬的波動中愛上她,可是在這一瞥之後,女子隱沒人群之中,不再復見。一瞬如像永恒,由是詩人寫下〈致一位過路的女子〉,讓百多年來

眾人一再思慕,那穿黑裙的女子有何種風采,叫詩人如此難以忘懷。一瞬如像永恒,大概也就是時尚的真諦?波德萊爾此詩收進他的詩集《惡之花》裡,一本有關世紀末巴黎的詩集──現代城市之「惡」,在於本質上不停前進,不停拋掉舊有物事,但正是這種「惡」,展示了頹廢與憂鬱,開創了另一種美學。詩人就在種種逝去之物之中追憶與懷舊(nostalgia),書寫其時的巴黎風貌。也就只有在如巴黎般的大都市中,詩人才能於瞬息萬變的人群中,偶遇讓他一生難忘的女子―又或許該這樣說,唯有迷失在城市的萬花筒中,一見鍾情成了love at last sight,才讓那陌生女子顯得如此可貴。● 失序時代的憂鬱男子時尚又何嘗不是存在於初見與

最後一瞥之中?時值世界急速變化的十九世紀,巴黎男子波德萊爾深深憂鬱,將新世界的拾荒者、娼妓、邊緣人與城市風貌一同書寫,疏離之「惡」與厭絕之「惡」,由是成就了巴黎風光,此所以猶太哲人本雅明稱他為「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始,我們來到另一種發達資本主義時代,世紀末的華麗與狂歡,重疊著沒法融入新世紀的恐懼與頹唐,因而有了另一個新時代的抒情詩人―他用時裝去寫詩,他一樣將世人在急速進展中未能完全過渡到新秩序的各種複雜思緒,以詩化的時裝表現出來;又或者該說,他與波德萊爾一樣深陷於時代的漩渦中;此人就是英倫早逝時裝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這兩個憂鬱男子同樣留意社會上的邊緣人與畸零人。波德

萊爾在〈每個人的怪獸〉裡描述過一種駝著背前行的人,他們「被一種不可控制的行走的慾望推動著」,這些慾望與迷失成為他們背上巨大的怪物,他們在前進中被背上的怪獸壓成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