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睡前狂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一歲寶寶睡前狂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伊莎貝爾.費歐沙寫的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和吳維寧的 聽懂孩子的話:養出不畏權威、理性對話的虎刺巴小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寶寶睡覺時出現突然大哭或委屈哭?看完這5個原因,你就踏實了也說明:思思(化名)的寶寶已經10個月了,思思常在寶媽群里說最近寶寶總是睡著睡 ... 新手爸媽都遇到過寶寶睡眠中哭泣的現象,輕微的可能哭個一會抱起來就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三采所出版 。

最後網站BabyMother - [寶寶] 1歲半不肯睡覺大哭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則補充:目前懷著二寶,在孕吐地獄崩潰中但大寶一歲半晚上不肯睡的問題,實在太 ... 凌晨了不陪同他去客廳玩,他自己可以去玩,只是沒有爸比陪)他就會狂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一歲寶寶睡前狂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為了解決一歲寶寶睡前狂哭的問題,作者伊莎貝爾.費歐沙 這樣論述:

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其實是我們與自己的距離。 學習做個不完美的父母,找到屬於你的教養力!     ★法國暢銷教養著作首度在台灣問世   ★作者著作已翻譯成26種語言版本,全球熱烈發行。     教養是一場巨大的冒險。做父母的總是對孩子懷著期待,希望教出優秀的孩子,又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然而現實的親子生活卻往往充滿了怒吼、傷害及埋怨。     對教養感到無力的父母,有的對自我產生懷疑: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像別人一樣優秀 ?一定是我不好!   .我也討厭對孩子怒吼的自己,會想到小時候,我母親就是這麼對我。     有的父母則認為全是孩子的錯 :   .我也不想揍小孩,都是被逼的!錯不在我!

  .我可是警告過了,這個懲罰是他自找的!     其實,親子之間的衝突,全是來自父母。若要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教養,則是從父母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     作者伊莎貝爾.費歐沙集結了她40年的心理諮商案例,逐一向讀者揭示在教養衝突中,父母感到挫敗、焦慮不安的真正原因。書中探討的親子問題從新生兒至青少年、成年後的各個年齡層,作者在深厚的專業背景下,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引導讀者直視問題的真相,並且提供有效的解方。     此書出版至今,長期盤踞法國親子教養類暢銷書榜,獲得許多父母口碑推薦,稱它是療癒的靈藥,能讓父母面對真實的自我,與過去的苦痛和解,進而擁有更好的親子關係。   各界名人推薦    

 沈雅琪(神老師)資深教師 專文推薦   徐若瑄 Vivian創作歌手 ‧ 藝人 │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劉宗瑀(小劉醫師)乳房外科醫師 │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簡嫚書 演員、導演     好評推薦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我們期待社會是多元、每個人是獨特的,但神奇的是,對於父母,卻希望每位都是一樣的。這些『施加於父母身上的完美形象』,經常讓已經因照顧孩子而手足無措的我們,心慌意亂。在本書中,作者以鮮活的實例敲醒我們,教養沒有標準,更無所謂完美的父母。唯有用更人性的角度,務實地看待每個家庭的能與不能,幸福方能成為現在進行式。     魏瑋志(澤爸)/親職

教育講師   我們都是有了孩子,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的。我們在長大過程中,是如何被對待的方式,成為了唯一的參考值。可惜的是,我們並不喜歡,但又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於是產生了後悔的迴圈。     重新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理解到我與孩子是在親子路上,一同學習與成長的夥伴。找到最適合彼此的溝通與管教方式,尊重而不放縱、同理而不溺愛、規範而不打罵。我想,這就最好的教養了。     小劉醫師(劉宗瑀)/乳房外科醫師   這本書誠實的說出為人父母其實很無助,面對教養的各種焦慮,無形中負擔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與幸福?!     它誠懇的「面對家長」,關心著家長,聆聽著家長,而非從家長身上透視、遙望遠方,談孩

子未來的路線,談教育方針、十大守則……     為人父母,首要是先為人;關心則從自己先開始。自我沉澱,察覺內在,面對自我,不必計較成功與否。   真實,是唯一的方法。     「這本書可以使我們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幫助理解為什麼孩子帶來問題時,我們有時很難正確、積極地做出反應。它寫出很多難以跨越的世代溝通,帶給我們相當重要的啟示!」——巴黎,泰絲     「你必須讀這本書!它寫得很好,每個人都適合來讀。它讓你了解自己,甚至清楚你想成為的是哪種父母。它也讓我們意識到,童年對於個人的培養確實至關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對父母可能會構成一定壓力,但也帶給我們另一番省思——謹慎對待孩子幼小的心靈。」——

馬賽,艾琳     「作者寫得簡單易懂,卻讓我們深刻理解自己在面對孩子時,為何做出那些反應,也讓我們知道如何改善親子關係。我從中發現了許多很棒的技巧,而且數度落淚,因為我曾經是那個絕望的母親!推薦給所有迷惘與挫敗的父母!」——巴黎,澤雅特 作者簡介   伊莎貝爾.費歐沙(Isabelle Filliozat, 1957~)     法國心理學家,擁有近40年經驗的心理治療師、情感教育專家。她是法國提倡「正向教養」的主要人物,長期從事兒童及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研究,為父母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目前有30本著作,從出版《心靈智慧》(L’intelligence du cœur)(1

997)、《孩子的心靈情感》 (Au cœur des émotions de l’enfant)(1999)引起巨大的迴響,至今仍有多本著作長期盤踞法國親子類暢銷書榜,並於全球譯成26種語言版本,在美國、日本等地皆擁有許多書迷。她的教養書是法國父母口中的療癒靈藥,20幾年來引導無數的法國父母擁有更好的親子關係。     2019年9月,在法國政府推展「積極育兒」的政令下,伊莎貝爾.費歐沙獲馬克宏總統任命為「初始1000日」(從母親懷孕到孩子2歲)委員會的副主席,持續在親職領域發揮影響力。   譯者簡介   周昭均     曾旅法十一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音樂學博士學位,研究主題為當代音樂。留法

期間曾任駐法代表處科技組科研訊息特約專案譯者,返台後從事法語翻譯與音樂教學。譯有《沒有景點的四大洲晃蕩》。  第一部 當我們面對孩子時 1, 你有誇大嚴重性的傾向嗎? 2, 爸爸和媽媽的管教方式不一樣? 3, 自我的形象與罪惡感的重量    4, 這一切,都是不由自主的……   5, 當衝動變成強迫性 6, 你看不到的認知失調 7, 關於那些侮辱和貶低 8, 我忍不住動手了 9, 只因為他處於劣勢的地位 10, 他就是愛跟我作對! 11, 小孩就是任性! 12, 誰有權力? 13, 是在保護孩子,或是侵犯隱私? 14, 就算你偏心了,也沒關係…… 15,愛他,比愛另一個孩子難 16, 有時會

激怒我們的那種性格 17, 你對男孩或女孩毫無偏見? 18, 他太像我,或不夠像我? 19, 去愛,真的不容易……   第二部 是什麼讓我們失控了? 1, 精疲力竭的母親 2, 父親真的在崗位上 ? 3, 其實,我們都難以承認那些欠缺…… 4, 荷爾蒙的影響力 5, 當生活的考驗消耗了我們的精力 6, 「所有我不想要的」都在他身上! 7, 那些一再重演的經歷 8, 是真的忙碌,或是為了逃避痛苦? 9, 當你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 10,受傷的關係需要修復 11,為什麼我對孩子有這種幻想? 12, 無力見證者的傷痛 13, 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競爭 14, 無意識的報復 15, 這一切,都是對家

庭的忠誠   第三部 不同年齡的孩子 1,已經充滿存在感的胎兒 2,分娩,一次極端的經驗 3,建立依附關係的最初時刻 4,那些讓母乳分泌的話語 5,嬰兒的哭聲 6,睡得像個寶寶一樣 7,一歲的孩子 8,一歲半到三歲 9,四到十二歲 10,青少年 11,有一天,他們會離開   第四部 23種自我練習 1, 不帶罪惡感地觀察自己 2, 為了不再有罪惡感 3, 他人的眼光 4, 我很緊繃,有壓力 5, 我生氣? 6, 他在哭 7, 聆聽 8, 溫柔的語言 9, 懂得說「不」,懂得說「好」 10,競爭 11,我愛自己嗎? 12,面對問題、不好的結果或輕微的偏差行為 13,我受不了他 14,控制憤怒 1

5,戰勝過去的無意識行為 16,你犯下無法補救的錯誤? 17,我無法愛我的孩子 18,寫信給孩子 19, 他用指責攻擊我 20, 跟胎兒說話 21, 告訴孩子他出生時的事 22, 修補錯誤從來不嫌晚 23, 最後的自我觀想 作者序     為人父母是一場巨大的冒險。那非常美好……但是,讓我們勇敢說出來吧,無論在體力上或情緒上,都是相當大的考驗。每個人都對孩子有美好的幻想,然後他們出生了。如果孩子能讓我們感到如此幸福,獲得了超出期望的滿足,我們也有可能陷入絕望和無能為力當中。新手父母在面對困擾他們的種種強烈情感和所踏入的複雜新世界時,常常感到無助。     蘿倫絲是保姆,她從沒想過自己會如此慌

亂。與別人的孩子在一起時,她有耐心、樂於服務且游刃有餘。面對自己的女兒時,她卻發現自己常在發怒。她無法把自己一直盡力給予他人的給予蘿拉,並為此感到絕望,對自己做出了負面評價:「我不是個好媽媽。」     父母肩負了好多責任,他們必須為教育孩子、保護孩子和孩子的健康負責;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必須要保障孩子的幸福和成功。     而當人們知道你的子女順利完成學業也結了婚,常會驚嘆:「你真好命!」彷彿這件事輕而易舉。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父母,包括那些看起來「很好命」的,都曾感到痛苦、質疑,遭遇過反抗期、危機和失敗。再加上許多文章闡述「如何像成功做出巧克力蛋糕一樣,成功塑造孩子」,似乎都在直指「父母懂得如何

塑造完美子女」絕對不是神話。     如果孩子無法滿足我們的期望,如果他不完美,我們可能會對他們心生怨懟,因為他們反映出來的,是我們自己的扭曲形象。畢竟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孩子是我們的鏡子。我們常會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延伸,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我們將現在的自己投射在他身上,期望他能成為我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他背負著我們理想化的自我,不知不覺間,我們給了他修復我們形象的任務。也因此,每次的失望都會深深影響我們。我們對於孩子的成功或失敗特別敏感,我們不一定總能察覺到,但我們有時難以保持必要的距離來面對孩子的要求、荒唐行徑或違抗,甚至是他們的需要。我們的行動未必總是合適、有教育性的。       所以,教

育一點都不輕鬆。在這份工作中,「專家」也沒能幫上什麼忙。有些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以一副內行人的姿態,強迫推銷某些「定論」——某些隨著潮流而變化的定論。舉例來說,「安頓寶寶的藝術」[1]會隨著時代改變。「要讓嬰兒趴著睡」、「千萬不要,他可能會在枕頭上窒息」、「不不不,應該要讓寶寶仰睡」、「怎麼可以呢,如果溢奶會很危險的,所以要讓他側睡」……日常生活的每件事,像是怎麼背他、餵奶、睡眠等,也都一樣。當我們不遵從正在流行的囑咐時,就很容易產生愧疚感,再加上看到其他父母竟如此得心應手——看他們的家庭看起來如此和諧,看他們的小孩很可愛、很乖、功課很好……完美子女的神話又再度逼近!媽媽們尤其

容易與他人比較,並感到自責。至於做爸爸的,大致只會意識到自己身分改變,而即使他們越來越常照顧寶寶,也越來越能承擔責任,他們卻鮮少覺得自己必須全盤瞭解和掌控全局。     時代不同,教養也不同?   在以前,教養這件事很簡單:孩子必須服從。如果他不服從,就會受到懲罰。父母用力量來約束孩子。他們打小孩、懲罰小孩,也認為這麼做是對的。打和羞辱並不被視為暴力,而被看作正常的管教方法。以前之所以很簡單,是因為我們不曾質疑「父母有權體罰,也應該體罰」。我們繼承了暴力的教育傳統,這種方法確實能有效地讓人變得具攻擊性或憂鬱——總之,它讓人變得不幸。針對這項作法的殘酷及它糟蹋人類的後果,少數起而反抗的聲音都被化

為沈默。只有「以前的孩子比較乖」這種想法遺留下來。     而今,常常有人說:「可依據的標準消失殆盡了。」然而,這些過去所謂的「標準」,不過就只是無知,甚至盲目。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我們越瞭解兒童的心理,我們就越無法下定論。兒童的需求隨著他們的成長而改變,他們的需求相當多元,他們的心理現象也比我們想像的複雜許多。以前,嬰兒被當作成天只有吃喝拉撒需求的物體,如今,我們懂得將他們視為「人」,但可惜的是,有時並沒能把他們當成「人」來對待,儘管我們知道自己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會弄痛孩子,也對孩子不好;儘管我們越來越難相信「狠狠打屁股」的辦法,也不再能想像我們施予的懲罰會有任何功效。     有些人

說以前的小孩比較安靜、聽話、服從……但應該正視事實吧:父母抱怨孩子缺乏尊重和忘記傳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的世界已經來到一個關鍵的階段,孩子不再聽從父母的話,世界末日應該不遠了。」     大約兩千年前,一位埃及的祭司如此說道。在龐貝城的牆上,還可以看到侮辱教師的字眼。而在更久遠前,蘇格拉底也曾經批評當時的年輕人:「缺乏教養,根本不把權威放在眼裡,對於長者也沒有半點尊重;看到老人走進屋裡,不懂得起身致意。他們愛跟父母頂嘴,整天只知道瞎扯而不求上進。他們就是這麼糟糕。」由此可知,其實我們今天所面對的校園暴力、年輕人不尊重年長者……這些完全不是新的現象。而從古到今的成年人,也一直都在抱怨這些事。

    事實上,「以前比較好」這種普遍的想法也只是觀點的問題,是幻覺。以前,孩子被獨自丟在一旁,只有幾塊積木和小狗相伴,這難道會比現在給他的電腦、電動、電視和其他螢幕產品更有建設性?以前,學校裡頑皮的孩子會以「您」來稱呼老師,但也一樣愛打彈珠,會用下流的圖畫弄髒廁所的牆面,會把女孩困在洗手間。三、四十年前,只有少數孩子的需求會被聆聽與尊重;而在二十年前,這現象沒什麼改變;直到現在,這麼久以來,我也還是聽到許多孩子經歷受冷漠、受到傷害與深陷苦惱的遭遇。     在今天,當個中學老師並不容易。這是事實。以前的年輕人會在成人面前噤聲,現在的學生則有更多期待:他們不是只想聽老師講課。如果他們感到無聊

,就會動來動去。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因為父母沒有為他們設下規範。     每個年代都認為自己正在經歷權威的危機,經歷「小霸王」症候群。有些父母因為信念而選擇自由作風,有些因為缺乏決斷力或參與不足而過度寬容,然而以法國來說,大部分的家庭仍是專制的。依數據顯示,百分之八十四的法國家長仍會為了讓小孩服從而打小孩,百分之三十更會嚴厲體罰!研究結果甚至說明,因為母親的壓力與過勞,父母的暴力有增加的趨勢。     現今,所謂的寬容態度常被群起圍攻:我們太尊重孩子了,把尊重孩子和害怕孩子反抗或害怕孩子的情緒混為一談。許多兒科醫師,甚至精神科醫師,都開始倡導恢復權威,甚至恢復體罰。他們的論點不盡周全,但這並未妨礙

他們取得一定的成功。接下來,我會帶著你們瞭解箇中原因。     如果確實有權威危機,那涉及的是我們缺乏內在權威和自我意識,而不是缺乏權威體制。我們將會看到,越專制的父母對自己越沒有信心。以前的小孩在恐懼中成長,現在的孩子則不再那麼害怕,這是真的,他們接受了更多資訊和刺激,他們完全不需要父母變得更加專制。     孩子的教養,不止跟父母有關   孩子的心理生活是複雜的,成人的心理生活亦然,兩者之間的關係則更為複雜。我們的孩子在告訴我們關於我們自己的事,他們是誰?他們的故事從我們的故事開始。孩子背負著一整個家族譜系,乘載了未被意識到的家族歷史,有時會表現出已經被壓抑了好幾代的情緒。面對他們,我們無

法做出中立的反應。無論是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緒,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我們對他們有所行動,他們則做出反應,我們又對他們的反應做出反應……要了解孩子與我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就不可能不去考慮這個循環。     如此一來,所有像是「應該要、我們必須」這類過度簡化、忽略了潛意識層面的學說,都值得懷疑。父母與孩子之間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在主張回歸權威者的分析中,通常都只考慮了現象學層面,也就是可觀察到的層面。然而,孩子的教育牽涉了許多人。我們以為這是父母兩人的事,但至少有另外四個人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孩子,也就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誰不曾突然發現自己正在使用跟自己父母一樣的權威語氣,說出相同的辱罵或貶低人的話語

,說出這些如此傷人而我們曾努力絕不讓自己說出口的話語?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做出不由自主的舉動,而就在面對自己的反應時,我們往往感到無能為力。     提供育兒建議的教材中,經常忽略這種綜合性的層面。我們不只應該討論與子女的關係,也要討論父母之間的關係,討論父母與他們的父母和與對方父母間的關係。更別忘了還有潛意識、心照不宣之事、祕密、壓抑的情感、怨恨和家族中未被表達的痛苦等種種的力量。這些都有所影響。     父母內心的孩子——也就是父母小時候的樣子——也有所影響。我們面前的孩子讓我們回想起自己曾是怎樣的孩子,即使我們並未意識到。孩子的出生讓我們又得重新面對自身錯綜複雜的經歷。我們的情緒混雜在一

起:一個一直沒有意識到的傷口也會變成難解的心結。至今為止默默放過的事,如今在我們心中吶喊。我們自己的童年如回憶畫面般再次出現,或是更麻煩的,以我們未察覺的方式,改變我們的感知,影響我們對自己孩子的態度。     是什麼主導了我們的教育風格?   世上父母千百種,有些願意面對孩子使他們面臨的迷惑深淵,有些則把問題簡化,選擇了權威主義,並且百思不解:「我當初怎麼沒想到,自己竟會成為這樣的父母」。     是什麼主導著我們想要實行的教育風格?從孩子出生到十八歲,教育一直是獨占對話內容的話題。有些人熱烈支持打屁股,有些是有節制地責罵,有些則宣揚要聆聽孩子的話。有些人會懲罰,有些則偏好制裁和讓孩子負起責

任。有些人設了嚴格的規定,有些則推崇家庭民主。有些人任小孩哭泣,有些則馬上跑去安撫。父母教養的景象千變萬化,該如何找到標準?怎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     事實上,比起過去,我們現在掌握了更多參考標準。對於成長、兒童的需求、他的大腦、智力、甚至是情感,我們都有大量的知識。在實驗室裡,科學家們進行了許多觀察與實驗。他們的發現打擊了老舊的信念,也證實了不同教育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不過,這些研究結果似乎未被閱讀或聽取。而當它們被閱讀或聽取時,也經常被人以嘲諷的態度排除在外。所以很多人認為科學帶來了麻煩,我們不想要這些新的標準,它們質疑了我們的習慣,有時讓我們感到自己很糟糕。我們寧可繼續依附我們的信念,

詆毀研究人員獲得的結果。     很少有哪個領域會傳播這麼多過時的陳腔濫調。在教育圈,非理性仍舊具有主導的地位,甚至那些我們以為會更具科學精神的專家,像是小兒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也一樣。每個人都從自身的分析出發,然後發表某些彷彿顯而易見的法則,但他們竟然都忽略了針對相關問題的統計數據與比較研究。不過,比起相互批判,讓我們更進一步來瞭解這個現象吧,這個狀況是有原因的。     關於教育,每個人都有既定的想法,雖然這些想法在一生當中很可能會經歷多次改變,特別是對有小孩的人來說。對於日常生活的每個舉動,都會有「贊成」和「反對」的意見。在伴侶關係中,這就是衝突的主題。有時,這些歧見甚至會導致離婚。這個

問題同樣影響著孩子父母與伴侶的父母之間的關係。每個人確信不疑的信念或許在客氣的沈默中表現出來,或是引發激烈的討論,甚至讓這個主題變成家族聚會時的禁忌。我們無法平靜的討論,彼此的立場似乎難以妥協,也花費了過度的精力在為自己的立場辯護。然而,討論的激烈程度令人驚訝,為何火藥味會這麼重?我們將會看到,在理論之外,這還涉及了我們自身的歷史,如此激烈的情緒必然有其原因。     確實,作為父母,我們的教養行為是由當代潮流、兒科醫師指令與其他正在流行的心理學學說所形塑,但這只是表象。在我們的主張與我們的作為之間,常有一道鴻溝。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教育態度鮮少與科學、經驗或理性有關聯。有些人因而受苦,因此會

去閱讀、尋找資訊和研究;其他受過更深的傷害,或尚未找出自已所受傷害的人,因為無法面對由這種落差造成的不適感,因此壓抑自己的情緒,並組成了統一的戰線來抵抗情感。我們看似依照自己的價值觀行動,但事實上,我們在宣揚依照我們行為方式調整過的價值。     我們在教養中的壓力、沮喪、不安……   有時,一切順利,家人們沈浸在共同的幸福中。突然間,氣氛變得緊張,孩子的一個舉動或一個字掀起了一場風暴:「我怎麼會有像你這樣的小孩?」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充滿了這樣令人暈眩的高低起伏。我們會喜悅地與朋友、家人分享高點,但對於低點卻多少都會保持沈默,因為那令人愧疚也太過痛苦。     因為沒有能夠讓人訴說傾吐且不做評

斷的對象,容易衝動的父母很可能會堅守祕密,並陷入可能將他們推向虐待行為的動態中;其他拒絕暴力的父母則可能因為發生的事感到沮喪。有些人決定展開心理治療,也有些人不會對自己訴說內心的想法——對,甚至連自己都不說。他們只是逃離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堅守嚴苛的教育方針,陷入憂鬱當中或加倍投入工作。     沒錯,我們的小寶貝有時會把我們逼瘋。還是嬰兒時,他們不會按時睡覺,會溢奶,會原因不明地哭上好幾個小時。稍微長大一點,他們在地上滾來滾去、拒絕穿鞋子、咬自己的弟弟。上學後,他們則帶回來可怕的成績單和老師不悅的評語。自始至終,他們的房間永遠亂七八糟,有時甚至會蔓延到客廳。到了青少年時期,荷爾蒙也來摻一腳,我

們接收了一連串的壞心情,而後他們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把音樂開到最大聲……     這些我們都知道。我們曾告訴自己,我們會做得比別人好,比我們自己的父母好——但最後只是失望。有孩子的生活讓我們的神經面臨嚴峻考驗。孩子哭叫的聲音、混亂的狀況、孩子永遠無法滿足的需求、孩子對於我們要求的抵抗,這些全都很累人。的確如此。但是,是什麼使我們與孩子疏遠到光是孩子的存在都能令人感到壓力?愛一個孩子並非如此容易。有許許多多複雜的動力交雜在一起,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我們其實應該要從這個問題開始,沒必要再多寫一本塞滿「應該要」和不切實際作法的教育書籍。首先,應該要釐清這些控制我們的潛意識動態。面對蠢事、失望、違抗,

還有孩子的情感與需求時,在我們做父母的人身上發生了什麼?     父母必須面對平常閉口不談的問題   作為母親,我觀察了自己,也對此提出質疑。作為心理治療師,我則聽過各種極端的父母反應。有對於暴力的激烈程度感到無助的父母,他們有時也被這些暴力控制,有因為自己的態度而驚訝的父母,有因為對教育問題意見相左而關係破裂的伴侶,有哭泣的父母,有憤怒的父母,有擔憂的父母……我想在這本書中談一談平常閉口不談的事。重演自身的歷史是廣為人知的現象,但我們卻鮮少談論它。我們通常會去斥責那些「不好的父母」,但我的論點不同:比起評斷自己究竟是好是壞,更需要去瞭解在我們身上到底是什麼在搞鬼,阻止我們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父

母。這本書的目標是提供一些線索,好讓每位父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行為。     (未完)     [1] 來自珍納維耶芙.德來西.德巴瑟瓦(Geneviève Delaisi de Parseval)和蘇珊.拉勒蒙(Susanne Lallemand)合著的作品《安頓寶寶的藝術》(L’Art d’accommoder les bébés)。   推薦文      我與當年那個曾經不愛孩子的自己和解 資深教師 沈雅琪(神老師)     一邊看這本書,一邊回想著生養三個孩子的這十幾年,好多書上寫的就是一路走來的經歷,有時沉溺在回憶裡,想起當時痛苦的過去,但是更多的是釋懷,原來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很多

人必經的過程。     生第一胎的時候是期待的,跟工程師交往那麼多年,好期待看看我和他生下來的孩子長什麼樣呢?     因為胎位不正,剖腹產的第二天麻藥退去,傷口的痛、排惡露的痛,真是痛到要人命,住院五天,我應該是愛孩子的吧?受不了一天只看孩子幾次,一直吵著要回家去。     回到家,才是惡夢的開始。     孩子一直哭鬧不停,明明搖睡了,放下去就又醒了,餵奶半個小時,把孩子搖睡,我清洗奶瓶整理東西,才剛躺下來要休息,孩子又起來哭了……沒能好好休息,身體又不舒服,大熱天的得一直穿著長袖的衣服、餵了給孩子母奶,得一直喝補湯、吃藥膳……好多的身不由己,讓我都快瘋了。     出院第一天開始,我每天

都得開車出去漫無目的地繞兩個小時,在車上狂哭發洩後才能回家面對他。一回到家又得面對一直哭個不停的他,對照同一天生產,一起做月子的姊姊,我真的是一個非常不盡責的媽媽,用了最好的擠奶器卻擠不出幾滴,姊姊的孩子一哭就耐心地搖著哄著,我卻只想把他給丟掉!     那時不知道自己是產後憂鬱症,每天都在憂鬱和自責中度過,覺得自己好沒愛心,覺得自己怎麼會這麼討厭小孩……覺得自己好沒用,不管用什麼方法他都要哭,到底是要怎樣才不會哭?他哭,我也跟著哭……     我常常打電話給遠在新竹的工程師說:我們把孩子送人好嗎?我快撐不下去了,我看到他就生氣,我一定帶不大他……一邊哭訴,一邊繼續替他換尿布、泡牛奶,每天以淚

洗面。     只不過是生個孩子,別的媽媽都散發著滿滿的母愛,對孩子細心呵護,為了孩子都能忍耐身體的疲憊,都可以當個好媽媽,怎麼我就不行?別人都可以有母奶好好餵養自己的孩子,我空有脹到一碰就痛徹心扉的胸部,一整天下來卻擠不到他一餐的量,疲憊、挫敗、無助、愧疚、悲傷、自責……有時還加上想離開人世的念頭。     狂亂的以淚洗面過完整整一個月,產後憂鬱症慢慢退去,我的情緒才漸漸平穩下來,終於覺得他笑起來好像也還蠻可愛的,看著他喝飽睡足後張大眼睛東張西望,我這才能開始享受生了個孩子,當媽媽那種無法言喻的美好。     為了彌補自己不愛孩子的這段黑歷史,我非常在意兒子的感受,總是想盡辦法滿足他的需要,

想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給他,在他受委屈時恨不得替他承受……把他的壞脾氣全怪罪到我對他不好的那一個月,那滿到溢出來的愧疚感,讓我對他幾乎有求必應,無止境的包容。     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只要不對等,久了就會開始變質,我對她的母愛,讓他變得完全的依賴和任性,直到他第一次罵我三字經時,我才恍然大悟,再繼續用愧疚對待他,不只毀了他,也毀了我自己。我開始收起不必要的關心和干涉,在孩子需要幫助時一定陪伴著他們一起度過,有困惑時我和工程師跟孩子聊聊,提供經驗和想法,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承擔後果。     正如書上寫的:我與自己的情緒和解。我與當年那個曾經不愛孩子的自己和解,成為最好的自己以後,才能成為適合

孩子的媽媽。 1. 你有誇大嚴重性的傾向嗎? 晚餐時,賓客打翻了酒杯,我們急忙過去擦拭,告訴他「沒關係」,讓他安心。如果這發生在孩子身上呢?老實說吧,我們比較可能會指責他:「你不能小心一點嗎?」 「看吧,還嫌不夠麻煩嗎?」 「你以為我除了清掃,沒別的事要做?」在家裡,打翻杯子馬上就會成為一場大災難。 事實上,只要事關自己的孩子,所有事情似乎都有了不同的嚴重性。我們習慣原諒或最小化別人孩子的行為,並放大自己孩子的行為。朋友的九歲小孩在開始放洗澡水時忘了塞住浴缸排水孔,半小時後,洗澡水顯然一直還沒放滿,因為水就這樣一點一點流掉了。你原諒了他,並抑制他爸爸想懲罰他的強烈慾望,你甚至替孩子辯解:「沒

關係啦,難免的,他沒注意。」但你的同齡孩子做了相同的「蠢事」,你會因為他的粗心而惱怒。我們必須承認,當別人做出我們無法接受自己孩子做出的行為時,我們可以馬上原諒他。對於其他人,我們的反應通常會更有分寸、更有智慧,也因此更有效率。 無論是孩子們做的「蠢事」、他們的成績、他們的行為,大部分的父母常會無法正確評估事情的嚴重程度。一次糟糕的成績就讓留級甚至失業的陰影籠罩我們的心頭,他沒擺餐具、他把鞋子隨便脫在玄關、他把外套忘在學校、他把數學課本忘在學校而無法寫作業、他挑食不吃青豆或魚、他用電腦的時間超過了允許的時間……然後就是怒吼:「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孩子!」

聽懂孩子的話:養出不畏權威、理性對話的虎刺巴小孩

為了解決一歲寶寶睡前狂哭的問題,作者吳維寧 這樣論述:

  巴菲特說:「如果要去中東找石油,可以跳過以色列;   但若要找人才,勢必得從以色列下手。」   8百萬人的小國,竟在20年誕生10位諾貝爾獎得主?   這個「不體罰」、「快樂學習」的國家,   究竟如何讓孩子「贏在終點」?     <給家有0-12歲孩子的你>   以色列認證幼教師、台灣媽媽 吳維寧,第一手觀察,台灣小孩和以色列小孩,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現場】   表達能力不強的3歲小男孩,在公園一個人玩,一位小姐姐來逗他,想拿走他手上的東西。男孩媽媽心想:「書上說,要讓孩子自己與同儕互動,建立遊戲規則。」結果,男孩不懂如何表達氣憤,便將玩具丟向對方,女孩被砸中嚎啕大哭。  

  反應A:押著兒子~快跟人家說對不起!   反應B:保護孩子~妳先欺負我兒子的。   反應C:由大人表達歉意,引導兩個孩子消弭衝突。   →教育沒有標準答案,重點是「聽懂孩子的話」,孩子未有充足的溝通能力時,大人要看懂狀態,介入並示範如何解決衝突。   【以色列現場】   4歲小女孩在餐廳裡丟球,隔壁桌大人上前阻止,告知這邊有熱食,玩球很危險,小女孩說:「你是誰?憑什麼叫我不可以在這裡玩?」   反應A:餐廳就是不可以玩球!妳媽媽在哪裡?   反應B:蹲下身,和小女孩一起討論不能玩的原因,還有哪裡可以玩。   →想要孩子理性溝通,就要透過身體力行的互動,讓小孩學習如何展開協商?如何找到

雙贏之鑰?   什麼是虎刺巴?   虎刺巴(Chutzpah)是猶太人特有的「個性品牌」,代表勇敢、不畏權威、大膽。猶太人能在沙漠立國,並成為新創產業的天堂,便是靠「猶太文化」與「科學幼教」的融合,創造出「正向虎刺巴」精神。以色列父母相信,聽懂小孩的話、培養安全感,小孩就會聽懂大人的話,成為開啟雙贏局面的小小贏家。     <虎刺巴小孩溝通模式>   談判一:勇於表達觀點   談判二:理解對方思維   談判三:提出雙贏模式   「聽懂」孩子的話,為何重要?     從兩歲開始,孩子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很多父母都會有「我的寶寶怎麼突然變壞了?」或「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的驚嚇。其實,這是孩

子學習溝通的第一步。   以色列教育揉合了腦神經學、幼兒發展理論、感官統合等學說,融入猶太人獨有的「虎刺巴文化」、「哈柏露塔學習法」,經過教改實戰,開發出獨一無二的「中介學習」對話模式。   先「聽懂」孩子的話,便能教出「聽懂話」的孩子,學會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解決衝突,對於未來的各種學習都將受益無窮。這就是以色列成功的祕密。   讓孩子「快樂」又「成功」,有可能發生嗎?     •沒有聯絡簿:在以色列,教育者相信需要從小讓孩子瞭解「完成學校、老師交待的事情」是學習的一部份,得要自行負責。   →重點不在「完成」,而是「自行完成」學校交待的事情。   •看回家作業:導師不用檢查小孩是

否抄寫到所有回家功課項目,家長也不用簽名。小孩有義務與責任完成功課,並且告知父母學校的要求。   →要小孩保持學習的熱情和投入,必須給予一定的自主權。   •沒有成績排行榜:老師會仔細地和父母談論小孩每一科的學習,然而,沒有分數、沒有排名。父母只能知道小孩的學習狀況好不好,而非在班上第幾名。   →不催促也不阻擋孩子的學習,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   當你將「學齡前全科班」註冊好,以色列幼教卻是將「孩子的身心」準備好。   本書特色     以色列強大的祕密,藏在教育裡!   【理論 ╳ 案例 ╳ 練習=三管齊下】   安全感→能力感→自主性→獨立感→冒險心→溝通力   通通GE

T!   你是否也有以下疑問?   →小孩哭不停,大人到底該不該介入?   →孩子不愛念書,怎麼辦?   →小孩講不聽怎麼辦?   →放手?不放手?怎麼做才對?     你還不知道嗎?讓以色列科學幼教告訴你:   .寶寶不哭,並非因為「變乖了」,而是「放棄與外界的溝通」!   .人都有天生的求知慾,大人過度干預才會捻熄它!   .「不聽話」正是理解孩子的良機!   .孩子有自己的時間表,準備好、再上路!     重點不是以色列有多好,而是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多好!   嫁入以色列的台灣人~吳維寧,擁有12年以色列幼教經驗,帶領台灣家長進入「中介學習法」時,發現台灣父母缺的不是教養論,而是「看懂孩

子」的信心。她相信,就算對孩子吼叫,也不會變成壞媽媽,別再被口號逼死自己,教養這條路,是孩子與父母共同走出的道路,放下焦慮,就能看到最真實的孩子。 名人推薦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Asher Yarden 游亞旭   ◎兒童學習力專家 ▎張旭鎧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黃瑽寧   ◎到府育兒顧問 ▎趙崇甫(大樹老師)   (按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簡介 吳維寧   ★以色列認證幼教師執業中   ★台灣大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高中老師   ★修畢以色列Kibbutzim College全希伯來文早教課程,獲頒「出生到三歲教育」課程證書     台灣

雲林人,1972年出生。     2005年遠嫁以色列,重新學習新語言與新文化,並細心觀察以色列的教育哲學與風土人情。夫婿為猶太人,育有三女。目前為以色列幼教教師,教導四個月至大班學齡兒童,管理園內行政與帶領新教師等事務。     2005年起於台灣媒體平台撰寫有關以色列教育、文化、風土人情及政情文章。著有《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猶太媽媽這樣教出快樂的孩子》等書。為「人本札記」、「商業周刊」網站、「英語島」雜誌、「親子天下嚴選部落格」、SOSReader 、kidsplay親子就醬玩……等專欄作家。     2017年於台灣開辦兩場以色列特有教學法「中介學習教育(mediation educ

ation)」工作坊,大受歡迎。目前開設「中介學習教育」共學小組的遠距教學課程,以一個月一次遠距視訊方式為台灣父母進行教學。   推薦序 自序 幼兒是未完成的「人工智能」?   Chapter 1. 看懂真實的孩子,而不是想像中的孩子 ▍幼兒身體裡,裝了什麼樣的靈魂?   人性本善 VS. 人性本惡?/從科學來看人之初/換一個角度,重新解讀孩子/以色列幼教,允許孩子亂丟東西? ▍先看到你的孩子   用一種方法養百種小孩,對嗎?/「客製化」適合寶寶的作息表 ▍從感官統合開始,讀懂寶寶的狀態   給予足夠刺激,孩子就能自我學習/好處1. 避免環境刺激過度或不足/好處2. 協助大

人看懂孩子的「壞行為」/好處3. 協助幼兒平衡發展,贏在起跑點 ▍孩子的「原有程式碼」~天生氣質   九大氣質,判斷孩子原始碼 /需要花力氣養的小孩?/接受孩子的天生氣質 ▍世界在孩子眼中的模樣   幼兒到底聽不聽得懂人話?/出生到兩歲──感覺動作期/兩歲到七歲──前運思期 ▍不用當完美媽媽   媽媽犯錯,才能讓孩子適應真實世界/安全依附寶寶/非安全型依附寶寶/為什麼安全依附很重要?   Chapter 2. 沒有壞小孩,只有需要幫助的小孩 ▍寶寶,你為什麼哭不停   聽懂哭鬧背後的需求/神奇的感統處方箋/當能力跟不上發展 ▍是尊重,還是放縱?   直升機父母 VS. 放任派父母/觀察1. 是

累了?還是使壞?/觀察2. 高估孩子的理解能力?/觀察3. 孩子聽得懂你的話嗎? ▍處罰,行不行?   比處罰更好的方法/重點不是處罰,而是冷靜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   情緒該被控制嗎?/四步驟,讓情緒自然流通 ▍給小孩「暴走」與「排毒」的空間   孩子在課本上罵老師!怎麼辦?/小孩的負面情緒,不用禁止嗎?/情緒發洩,讓大人看懂小孩痛點所在 ▍離不開媽媽的小孩   看見陌生人就狂哭/相信孩子,他已經建立「安全依附」/哭,是因為大人的期待 ▍乖小孩隱藏的大問題   觸覺敏感造成父母誤解/乖巧是一種退縮   Chapter 3. 克服挫折,讓孩子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 ▍跌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

路   讓孩子在自然中成長/不走樓梯,發揮創意下樓 ▍當孩子跌倒時,父母該做的事   從小鼓勵冒險的以色列教育/學會面對危險與害怕/在旅行中學會互助合作/你會鼓勵小孩走不同的路嗎? ▍同儕團體中的求生之道   別人皮,為何我小孩要遭殃?/五方法,讓孩子發展生存之道 ▍慢慢來比較快   幼稚園的留級制度/分班不抽籤,不關說/小孩準備好了嗎?/準備好,再上路/家長心態是關鍵 ▍放手,讓小孩自己去學   小孩有自己的時間表/孩子只想玩,可以嗎?/資優班,學什麼?/大人適時推一把 ▍沒有成績單,可以嗎?   沒有家庭聯絡簿,可以嗎?/想像力比零錯字重要/給小孩魚,不如給魚竿/沒有分數的成績單 Cha

pter 4. 聽懂孩子的話,開啟正向未來 ▍怎麼讓小孩「聽話」?  聽不懂話,和安全感有關/「不聽話」是理解孩子的良機/要小孩聽話,大人該怎麼說才對?/聽懂?還是乖乖聽話? ▍學會和小孩講話  二戰後,以色列的教育突破/  什麼是「中介學習」對話模式?/創造一個可以溝通學習的環境/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從日常生活拓展知識/讓孩子感受「自己做得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些講不聽的孩子   講了沒用,怎麼辦?/聽不進話的小孩,正在求救/創造「聽得進去」的環境 ▍難以處理的老大情結~手足糾紛   永遠達不到的「公平」/誰讓誰,與年紀無關/讓老大成為神隊友 ▍讓孩子相信「我可以」   讓小孩看到自己

的能力/比耍賴更好的理由/放手,同時也要守護 ▍養出虎刺巴的小孩   拿回自己的權利/小孩可以這樣說話嗎?/雙贏談判這樣做 ▍鼓勵吵架,反而學會「正向溝通」   大人不要當法官/五步驟,帶孩子正向溝通/面對衝突,大人該不該介入? ▍思辨是創新的開始~從「聽懂話」到「哈柏露塔」  「哈柏露塔」,從挑戰「經典」開始/去除威權關係,才能啟發思辯/「哈柏露塔」與創新     自序   幼兒是未完成的「人工智能」?   我在台灣念的是社會學,碩士則考上了台大教育學程,拿到「中等教育教師證」。來以色列之前,對幼兒教育完全沒有概念;來以色列後,開始學習新語言,並進入了幼教行列,雖然上過地方教育局的短

期幼托課程,當時重點仍在幼兒照顧和健康,對於幼嬰身心發展懂得並不多。     而嫁來沒有多久,老大小雅就出生了。     我和老公「雅爸」就像所有新手父母一樣,既興奮又緊張,花了大把銀子準備嬰兒房和玩具。     產假過了三分之二(以色列的產假為十六週),小雅偶爾會躺在以色列稱之為「大學」的嬰兒遊戲墊上玩耍,遊戲墊上方掛著兩、三個顏色繽紛的玩偶,吸引寶寶視線,寶寶常常伸手揮打懸掛眼前的布偶。     有一天,雅爸坐在遊戲墊旁跟小雅玩耍,看到小雅努力地想要伸手打玩具,成功率不高卻百試不厭,雅爸突然對我說:   「妳看寶寶多像是『人工智能』中,有自學功能、但尚未寫完的程式啊?」   「啊?什麼

意思?」電腦工程師的雅爸天外來的一筆,我卻是一頭霧水。     「妳看,人類嬰兒的身體和腦子,並沒有發展完全就出生了,像是沒有寫完的程式,不像大部分的動物出生幾個鐘頭或幾天,就可以行走奔跑。嬰兒卻至少得依賴父母到兩歲,才有初步的自主能力,距離養活自己、生育下一代又更晚了。」     雅爸進一步解釋:「但這個程式是有自學能力的,嬰兒出生後並不知道自己有手、腳、身體。腦子沒辦法好好控制身體,而是經由嬰兒每次的不自主運動打到或觸碰物品,觸碰點的肢體透過神經傳訊給大腦,告訴大腦碰到了東西,大腦再透過神經回覆手腳要怎麼反應。寶寶腦子就是透過這種過程,逐漸學習身體的界限和各部位在哪裡,以及如何控制身體去進

行大腦要它做的事。」     哇!我這個念教育學的人,突然被讀電腦的工程師上了一堂「幼兒神經學」。這種解讀令我覺得有趣極了,開始對這門學科充滿興趣。     「發展過程中偶爾會展生『bug』,例如寶寶神經接受訊息的能力,可能比一般人敏感或脆弱,對於光線或聲音的反應會不太一樣。這時可能要透過物理或職能治療來『debug』。」雅爸繼續說:「看懂寶寶的程式碼,並且給予正確的刺激與輸入,對於寶寶的發展一定會有很多幫助,讓孩子成長得更快樂而聰明,以色列幼教很強調這個部分,這應該也是妳學幼教的重點吧?」     是的,以色列的幼教強調早療,職能治療師、幼兒心理師和語言治療師經常在幼兒園裡穿梭。而且不只針對

高風險或發展有問題的幼兒,而是觀察全體孩子及「點狀治療」。用雅爸的話來說,每個人的感官統合發展本來就有差異性,幾乎人人身上多少都有一點「bug」,連大人也一樣,例如有人距離感不佳,容易跌倒、平衡感極差,無法走直線、對聲音或衣服質料極為過敏......而許多小問題,若是幼師提早發現,常常只要短期治療,就可以處理。     雅爸當時的一席話,完全點燃了我對幼教的熱情,給了我全新觀點看待幼兒教育這件事。當下突然瞭解,養育幼兒不該只是回應生理和心理需求(白話一點就是:吃喝拉撒睡抱玩),而是站在「科學角度」,透過腦神經學、認知發展,心理發展,行為發展來瞭解「寶寶是如何從一個『未完成品』長成一個獨立自主的

人類」。     所以,寶寶不再只是觸動母愛情懷的柔軟小可愛,而是會根據本能和特質,透過環境刺激而學習成長的人類,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寶寶是「可寫入的」,而學齡前寶寶的「可寫入性」又比學齡後高上許多。和寶寶的相處,觸動了我的人類學研究興趣。每個寶寶有什麼不同的個性和特質?為什麼對同樣刺激有如此不同的反應?為什麼有寶寶特別愛哭?為什麼有寶寶喜歡打人?如何讓寶寶更有安全感,更能學習?……等問題都渴望深入研究。     同時我也好奇,以色列這個國家,自從西元2000年由最高法院判定「父母體罰違法」,教師和父母被逼著放下鞭子之後,各級教育體系,父母和社會,面對孩子的成長問題,有多少理解和解決能力?如

今,我在幼教現場待了超過十年,這仍然是讓我覺得充滿趣味和挑戰的部分。     這幾年來「人工智能(AI)」發展快速,全球電腦工程師都在努力寫出能夠自我學習 、糾正錯誤、分辨事物、精確分析資料的「人工智能」。而大家也漸漸瞭解,與其寫出一個像大人腦袋的程式,不如設法寫出一個像三歲幼兒腦袋的程式。因為幼兒的腦袋更加靈活,對於新資訊有適應力和解決力,不像大人腦袋已被既有的知識所侷限。     然而幼兒和「人工智能」還是非常的不一樣。到目前為止,雖然科學家知道人這個有機體,由神經,肌肉,水,細胞,血液所組成,但仍搞不清楚人類的「意識(sense)」如何發展起來。人類嬰兒的天分不只是從環境中學習(這也有其

他動物可以做到),嬰兒還能感受到周圍人的情緒,並解釋他們的意圖。在情緒表達和需求上,「人工智能」完全無法與人類嬰兒匹敵,在可見的未來,瞭解幼兒的情緒和學習能力,仍有一條極為漫長的路程。     從這一點開始,人類嬰兒和一般人工智能能完全分離。     科學家發現,寶寶在十五個月大之後,「共同分享」和「共同關注」是人類有意識學習的出發點。而寶寶對於大人情感和注意力的要求是一種生存本能。這從五○年代開始,英國心理分析師約翰鮑‧爾比提出了「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他假設嬰兒不能調節自己的感覺,所以當他們飢餓,悲傷或孤獨時容易感到不安,需要照顧者幫助「共同調節」自身感受。在早

期關係能妥適回應孩子的父母,才能養出有安全感的小孩。這種小孩長大後,就算再度面對飢餓,悲傷或孤獨,早期父母的支持經驗會讓小孩習得「自我協調」的能力。這類小孩將更能面對人生中的重大困難,並且有自信能克服挑戰,相信自己終有機會再次獲得幸福和滿足。     相對的,如果大人沒有做到這點,寶寶的心思和注意力就會全放在害怕、追求情感關注,變得退縮且缺乏探索世界的自信,長大後則相應產生情緒困擾、人際關係低落等問題,並且較沒有餘力去學習、創造和好奇。     慶幸的是,近十幾年來以色列心理學者在研究幼兒到成人階段的「安全依附」時提出,雖然早年的幼兒經驗十分重要,但在每個階段人類都有再學習和補救的能力。我們的

「安全依附機制」也會促使我們繼續尋找可以給我們安全依附的人、事、物。如果不是父母,可能是祖父母、鄰居、學校老師……甚至是床上的布偶小熊。只要能夠注意到自己的安全依附類型,並且加以學習,仍有很大機會可以從早期親子關係中脫離出來,重新建立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     這幾年以色列的幼師研討會,也討論了幼師如何協助那些無法和幼兒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父母。畢竟,沒有什麼是來不及,一旦父母察覺到了自己與幼兒的互動問題,通常互動就會開始改善!而我們也提到,幼兒是「未完成又有自學能力的人工智能」,只要「輪入」開始改變,「輪出」也會跟著變化。     由於以色列早教(出生到三歲)系統成熟,2010年後甚至把義務

教育向下延伸到三歲(幼兒園小班)。寶寶四個月大後,父母和幼師會有非常多的聯繫和討論,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在教養諮商和幼兒發展問題上投注經費、引入專業。加上猶太的傳統文化,因而我們看到以色列養出來的孩子非常「虎刺巴(Chutzpah)」:不怕權威、厚臉皮、不怕犯上,有冒險和開拓的精神,有創新能力,對於自己想要和覺得對的事情非常堅持,勇於面對困難和問題,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我們按照科學角度來教養小孩,如果希望「輸出(output)」的是:聰明,有彈性,學習力,創造力的小孩,那正確的「程式輸入(input)」必須是:給予小孩安全感、幸福感、快樂感!     顛覆一般「痛苦學習才能換來競爭力」

的既定印象,讓以色列在烽火蔓延且環境困難的狀況下,仍然可以養出既快樂有安全感,又充滿活力和新創能力的下一代。     換言之,你要一個未來較聰明,情緒穩定也有競爭力的孩子?那給予孩子充滿安全感的幸福快樂童年,是最事半功倍的方式!而不管你之前的教養方式是什麼,從今天起,隨時都可以改變,也一定都來得及。   推薦序 以色列的文化特色:勇於冒險、不怕失敗、挑戰權威   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Asher Yarden游亞旭     謝謝出版社給我機會為《聽懂孩子的話:養出不畏權威、理性對話的虎刺巴小孩》寫推薦序,我雖然沒有教育專業的相關認證,但在以色列這個特別的國家出生,度過童年,長大成人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教育系統中長大。     為什麼以色列孩子在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會有特別的表現呢?為什麼他們跟其他地方同年紀的人如此不同?提出這類疑問的人也許跟回答的人一樣多,不過我想如果你曾經跟以色列人接觸過,都會同意以下的看法:     首先,以色列小孩年紀尚輕時,就知道生活、行為教育對他們非常重要,他們體認到學習是邁向成功的關鍵。這可能跟歷代猶太家庭都會把幼小兒童送至猶太兒童宗教學校(Cheder) 或塔木德妥拉學校(Talmud Torah)有關,這個教授猶太教義跟希伯來文的傳統初級學校,對於奠基猶太文化很重要。猶太男孩三歲起就開始學習希伯來文,五歲進入這個學校。除了學習,這個

行為也傳達了微小但具有影響力的資訊:學習很重要,是全體責任且沒有人可以被排除在這個任務之外;當你是小孩,更要開始努力學習,因此猶太人識字率非常高。     另一個瞭解以色列教育成就的關鍵字就是「虎刺巴(Chutzpah)」。如果你查字典,會看到負面的意涵:厚顏無恥、無禮的,但在現代的希伯來文中,它有正面訊息:打破既有規則、用不拘泥成規的方式來獲取成功。以色列的幼童從小就被鼓勵要「虎刺巴」,當面對困難阻礙時,用他們想得到方式來達到目標。「虎刺巴」的合理性跟越界之間通常只是一線之隔,但一般來說當幼童展現「虎刺巴」的特性時,通常都可以被接受。     「冒險」和「不怕失敗」是兩個以色列文化的重要元素

,且直接跟教育有關。對於以色列幼童來說,在「吃冰淇淋」或是「攀爬可能會跌落、受傷的梯子」中二選一,是很簡單的選項,但如果是「爬到梯子最上方,然後吃冰淇淋」呢?多數以色列父母會情願他們的孩子嘗試並勇於達到有意義的目標。他們也理解嘗試跟冒險有時伴隨失敗,但這是可以接受的,就像我們理解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經驗學習。哪個學步兒不是在跌倒多次以後才學會走路?反覆試驗永遠是獲得知識跟經驗的有用途徑。人在失敗後便能學會什麼不該做,要如何不造成這樣的後果,對學習者來說,不就是很有價值的資產嗎?     最後,以色列不同於東亞文化的特色是──鼓勵小孩、學生問問題,以及挑戰權威:家長、老師,未來生活中的指揮官

、教授,甚至是老闆。這雖然聽起來很怪,但實際上在多次經驗中,我們意識到小孩提出了較佳的創意、方法、解決方式。不只我們得到了更好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也增進了孩子的自信,不論男孩或女孩都會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被認真聽見。     這本書著重上述的要點,並提供更豐富的資訊。我很確定讀者在閱讀過後,可以從這位對台灣與以色列有深刻認識、專業經驗充足的吳維寧身上,同時得到理論與實務上面的知識。 虎刺巴的小孩  「虎刺巴(Chutzpah)」是猶太人的特有「個性品牌」,指的是「勇敢、不畏權威、大膽」,也可以是「厚顏無恥、公然冒犯」。這個字一體兩面,在行為上的呈現也是如此,在以色列這是個packege deal

(套裝方案),需要整體收下,很難只挑戰單一面向。 這些年來,我常常被問到:「以色列教育和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以色列教育強調的自由,開放,尊重等等,其實和大部分歐美國家主流的教育原則相去不遠。若真要細究,我會說最大的不同在於「大人和小孩講話的方式」,以這種方式養出來的孩子,往往不畏權威。 以色列人常說自己的孩子「虎刺巴」,這個字既是讚美也是責罵。但是,就算小孩有時會被養得沒大沒小、厚顏無恥,他們卻寧願繼續保持下去,畢竟小孩能「不畏困難與權威」、「勇於批判並面對問題」是猶太人極其重視的生存之道。 拿回自己的權力 我們家三個小孩都出生在以色列、養在以色列,家中父母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則是台灣人。生

活周遭除了我之外,一個華人都沒有,成長在猶太人包圍的環境中,三個小孩一個比一個「虎刺巴」。 老三大約三歲半時,因為換新的幼兒園,安全感有些不足,接連幾天吃飯的要求很多:有一天煮義大利麵,她要我用筷子把麵條捲起來餵她;又有一天吃晚餐時,不肯用刀叉,硬要我把煎蛋、沙拉、雞肉全部切成小塊,裝進碗裡一口一口餵她。 以色列基本上是不主張餵小孩的,我們家老三也從八個月大就開始自己進食。我知道她的能力,所以不擔心發展有問題,就當她是撒嬌,餵她吃了幾餐。沒想到,隔了兩天,我認命地拿起湯匙要餵她,她突然用憐憫的眼神望著我:「伊媽,妳知道我已經很大了喔,不是小寶寶,很久以前就會自己吃飯,妳不用每天餵我啦.....

.」邊說邊一手拿走湯匙,「伊媽,妳要認真吃自己的飯啦。」說完便自顧自地吃起飯來。 我哭笑不得地望著她,虎刺巴的孩子在需求獲得滿足後,會清楚確切地從大人手中拿回自己的權力,不讓父母侵犯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