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淨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三淨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勍寫的 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況調查 和郭明義的 道的體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三淨肉是否能吃@ 吃素救地球, 萬惡淫為首, 百善孝為先 - 痞客邦也說明:梁武帝名蕭衍,虔信佛教,曾三度以身捨佛。因其對佛教經典熟稔於心,深谙佛理,他根據佛經《梵綱經》的規定:“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不得食五辛:大蒜、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允晨文化 和慈鼎所出版 。

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 許鶴齡所指導 釋顯僧(曾潤麗)的 臺灣素食文化的形成與特色 (2017),提出三淨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素食、五辛、梁武帝、蒜、印度種姓。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哲學系 嚴瑋泓所指導 藍紹源的 「肉食」或「蔬食」? ─佛教倫理學觀點的批判反思 (2016),提出因為有 動物權、佛教倫理學、道德抉擇、肉食、蔬食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淨肉的解答。

最後網站詞語:三淨肉(注音:ㄙㄢㄐㄧㄥˋ ㄖㄡˋ) | 《國語大辭典》則補充:《國語大辭典》中詞語“三淨肉”注音為ㄙㄢㄐㄧㄥˋ ㄖㄡˋ,拼音為sān jìng ròu,意思是佛教上指眼不見其殺者,不聞其殺者,及不疑其為我而殺者,此三種肉,稱為「三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淨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況調查

為了解決三淨肉的問題,作者周勍 這樣論述:

  一個真正的提問是:當代中國正給人類帶來什麼?——楊煉   沒有痛感,就會被淘汰——周勍   從中國三鹿毒奶粉,到果子狸引發的sars ,我們到底吃進了什麼?   2006年,獲德國尤里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Lettre Ulysses Award for the Art of Reportage 2006)優勝獎   2007年,獲日本《產經生活新聞》「期待暢銷書」銀獎   2008年,獲澳大利亞國際學者基金會政論獎   世界各大媒體競相報導:英國BBC、《經濟學家》周刊、美聯社、日本NHK電視臺、法新社、丹麥《貝林時報》、美國 CNN 電視臺、《新聞周刊》,法蘭克福彙報、《明鏡周刊

》、米蘭《晚郵報》……。   劃時代的鉅著,經典重版再現,振聾發聵   周勍的長篇文學性報導《民以何食為天》,活生生揭示了這個現實的噩夢。某種意義上,透過最具體的人物、事件、時間和地點,這本書堪稱一部挑戰想像力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它直逼「現實」一詞的底蘊,猶如在卡夫卡筆下,芸芸生存著的小人物,構成一片茫茫人海,他們灰暗得甚至不會被外界留意。但正是他們,卻不得不自己留意一件事:那就是「開門七件事」之首的那個「食」字,古往今來「民以食為天」裡那個「食」字。「食」是一個入口、一個地基,從這裡,我們步入了一個毒液四溢、卻無從逃避的魍魎世界。用這本書,周勍寫下的,不是我們吃什麼,而是我們想什麼?或什麼

也不想,乾脆集體投入這場毀滅競賽,醜陋的錦標正是麻木!每個人嘴裡,至少咀嚼著三重毀滅。一、政治的:權力專制縱容下的官商勾結、貪贓枉法;二、道德的:物欲橫流中被徹底背棄的人格和信義;三、人性的:文明標準的急速崩潰和野蠻底線的瘋狂下滑。一個真正的提問是:當代中國正給人類帶來什麼?   周勍用一本紀實文學,突破了新聞封鎖和法制殘缺,承擔起當代中國社會裡新聞記者、社會公訴人、受害者辯護律師和伸張正義的法官等多重角色,而這一切,賦予一個詞以最高榮譽:作家。——楊煉   作者簡介 周勍(1965年1月3日~)   長安人,現居柏林。作家、口述史學者和紀錄片編導,獨立中文筆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

會會員,作品翻譯十餘種文字。曾就讀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與西北大學作家班,六四事件被中國當局判刑兩年。曾任西安倉頡文化研究所所長、《歷史故事報》和《經貿報》總編輯。   先後出版《終南山的傳說》(1985年)、《都市的誘惑:脫離戶籍女性訪談錄》(1988年)、《走不出的圓圈》(1995年)、《國內流亡》(2003年)、《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對剪掉舌頭年代紀念物「文革手抄本」的一次總結與表達》(文化藝術出版社)、《也是民族英雄——抗戰陣亡的國民黨將軍們》、《中國最大的人權案——現行戶籍制度》和《民以何食為天》等作品。   長篇紀錄片《我記不清了》(2018年8月)。   獲獎   

1、1986年,《千古功過巧評說——民間口傳史中對秦始皇的定位》,獲得陝西省文聯本年度「開拓獎」一等獎   2、《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況調查》在2006年9月底獲得德國尤里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Lettre Ulysses Award for the Art of Reportage 2006)優勝獎   3、2007年,《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況調查》,獲日本《產經生活新聞》「期待暢銷書」銀獎   4、2008年,獲澳大利亞國際學者基金會政論獎   5、2008年12月,獲國際筆會中文獨立筆會自由寫作獎   訪問   1999年在俄羅斯從事「蘇聯國家社會主義瓦解後金錢在政黨體系

中的演化趨勢」研究一年。   2007年9月,在日本進行《民以何食為天》日文版的簽售活動。期間接受《讀賣新聞週刊》、《朝日新聞》、《產經新聞》等多家報紙和雜誌的採訪。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應德國綠黨波爾基金會邀請寫作訪問。   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慕尼克駐市作家。   曾應邀在美國、法國、義大利和瑞典等多國大學和文化機構演講。   第一章:「天」被撕破了 一、中國老百姓的宗教—「天教」或者「吃教」 二、食物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成長史 三、系於口舌之間的民族命運 1. 傳統飲食中的「吃嬰兒胎盤大補」 2.「吃鞭補鞭」陋習下的變態個案 3. 食物引發兒童性早熟

4. 避孕藥—海鮮養殖業界的秘密武器 5. 男人將會喪失生殖能力—不安全的飲食,已使他們的 精蟲降低了 50% 以上 6. 中共維持統治的兩把刀子—驚察和軍隊的食品安全竟 然也出了問題 7. 辛德勒的名單是一次人性的救贖,而中國食品安全事件 的名單,羅列起來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 8.「民工糧」的最大消費者很有可能不僅僅是農民工 9. 在中國延續千百年「小吃」的變異 四、上帝還能給饕餮且貪婪的人類多少次警示?   第二章:在「流奶與蜜之地」以外 一、4:3:229:300000;一組詭異的數據 1.槍斃了拿走牛韁繩的,放了偷牛的。提升了肇事的官員, 抓捕了受害兒童的家長。 2.三鹿毒奶粉事件:是一

隻解剖中國現實社會的麻雀 3.「三鹿毒奶粉事件」帶給我的詭異與感動 4.「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因緣,使我的兒子逃過了「毒奶粉」 之劫 二、一個頭,兩個大? 三、安徽阜陽劣質毒奶粉事件,其實只揭開了冰山的一角 1.開除的責任人仍在上班,下臺的官員重獲要職 2.有錢能使黨推磨—一個女嬰的命價 12000 元,可法官仍敢伸手索要 四、利用毒奶粉作秀的中國總理溫家寶:不僅殘忍而且蠢笨 1.前蘇聯的車諾比核洩漏 PK 中國的毒奶粉   第三章:肉食者…… 一、肉在中國古代既是維繫貴族階層的紐帶,又是當權者的標誌符號;而《見了肉,我就不要性命了》的民間故事,則 是對其重要性的民間解讀 二、活體注水的豬,待宰

前難以想見的肆虐、虐殺,使得一直嗜食豬肉的我,在寫完這本書有四、五年再沒有吃過一口 豬肉了。 三、瘦肉在中國是這樣變成精怪的? 1.在當知青時,邊吃生豬肉邊喊香的習近平,是中國省部級官員中第一個在公開場合提出「瘦肉精」的,可是…… 2.打開天堂之門的鑰匙,往往同時也能撞開地獄之門 3.香港人的嘴,保住了大陸人的命 4.愈是農民工和流動人口聚集的區域,就愈是瘦肉精事件高發之地 5.而在被視為「中國臉面」的北京,早就發生過瘦肉精中毒事件;而發生在重慶等地的瘦肉精販賣案,情節就像電視劇;而可怕的是在雞和魚的肉中,均發現了瘦肉精。 6.運動員因食肉而遭禁賽 7.生物高科技領域,是中國幾乎所有重大食品安

全原罪和腐敗的「高危地帶」,而那些有著海外留學光環的所謂專家、教授們,既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始作俑者,又是由之掠獲巨額利益和聲名的既得利益者 8.中國高科技領域裡的現狀:跑步前進=跑部錢進 9.一個數百萬人的省會城市裡,科研單位竟找不到一份沒有餵過瘦肉精豬的陰性尿樣!而「瘦肉精」只有成規模的施用才能獲得暴利,大超市的豬肉更可怕,就連那些世界著名的跨國大超市也不例外 10.直接負責官員在養豬廠所持的「乾股」,是卡在消費者咽喉的魚骨 11.我採訪「瘦肉精」中時的細節,就像是稽毒大片 四、被集體領導著的豬們   第四章:甕裡中國 一、在甕裡發酵著的中國 二、轟動世界的北京紙餡包子 1.偌大的北京,盛

不下一個包子 2.紙餡包子砸到了誰的利益? 3.除了飯館賣飯的農家妹,就是這些臨時記者最沒有任何保障了 4.手大捂不住天:對食品安全領域裡開放傳媒,是扭轉食品安全現狀的唯一有效方式 5.訾北佳不構成犯罪—法律人聯名質疑「紙包子」案一審判決   第五章:地球大村莊 人胃化工廠 一、被雞蛋碰破了的地球 二、從動物腸胃轉化到人胃裡的化工廠 1.雞肚子變成染色車間的秘密 2.雞蛋裡面竟然挑出了骨頭 ?! 3.1500 只貉子死於受三聚氰胺污染的飼料 4.一條從英國「游」到中國就變了種的魚 5.勇敢的定義: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到敢吃螃蟹的人 三、人類的胃裡能盛多少添加劑? 1.我們的生化胃囊 四、地球越來

越像個大村莊了,東家犯感冒,西家註定就要跟著打噴嚏 1.被餃子打傷了的胡錦濤的日本「暖春之旅」與因細菌超標的速食麵而淪為俄國「光頭黨」頻頻襲擊和警察勒索對象的旅俄中國商人們 2.一個從北京打到斯德哥爾摩的噴嚏 3.為了美國寵物貓狗而被槍斃了的中國最高食品安全官員 4.安全心理公式:10000-1=0   後記:沒有痛感,就會被淘汰 關於這本書 我為什麼寫這本書—不願作共犯 其實人類就像一棵樹   後記 沒有痛感,就會被淘汰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舊約.申命記》   1.關於這本書   一部作品和一個孩子一樣,出生前父母可以在有限的範圍裡決定其是否面世的幾率,可一旦出生其命運和發展就

要各安天命了,先天的遺傳基因對其發展故然有作用,可造物主後天匪夷所思的造化手段,往往則令人錯愕。   我的這本小書,眼下看來似乎像已經成人了的孩子般較為光鮮、成功:小書出版後在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地連連獲獎,各種不同的文本也在陸續出版,且其它文種出版後的銷售也算不錯,僅日文版已經賣過了七萬多冊,經濟上也有了些收入。   隨著近年來中國毒食品波濤洶湧般的發案, 英國的BBC、《經濟學家》周刊、美聯社、日本NHK電視臺、法新社、丹麥的《貝林時報》、美國的CNN 電視臺、《新聞周刊》,法蘭克福彙報、《明鏡周刊》、米蘭的《晚郵報》和日本、義大利等世界幾乎所有主要媒體都頻繁地訪問,再加上近來歐盟主

席巴羅左等政要對這本書的義大利版的關注,一時間似乎應驗了中國清朝的著名詩人趙翼《論詩絕句》中「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的詞句。可伴隨這浮華背後咒語般的林林總總,卻難為外人所知曉。就如同外人看著一個已經長大成人且頗能給你帶來自豪感的孩子 ,而忽視了他成長過程中帶給家長的種種不快,甚或災難。   2004 年7、8 月間,這本書稿完結,正趕上1980 年代在中國最有影響的紀實性刊物《報告文學》雜誌試探市場化的發展路子,我的稿子和他們一拍即合,主編吳雙先生破天荒地在他們刊物當年第九期上發表了八萬多字,一時間引起轟動。在當年的9 月初,我接到中國中部一個省會城市工商局的電話,電話裡誇讚說他們

看到了我的文章,非常及時云云,力邀我去他們那裡參加以我的書名命名的食品安全研討會,並說他們工商局買了幾百本刊登載我的文章的雜誌要給與會的食品加工業者分發學習,機票也給我報銷,我自然欣喜答應下來。可就在我要動身前往的前一天,突然又接到他們的電話,讓我不用來了,機票仍給我報銷。   事後我才知道,原來私下出錢資助當地工商局召開這次會議的金主,正是我書中揭露過的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業,他們非但要脅當地工商局若在會上分發刊登我的文章的刊物就不再提供贊助,而且說我若去了這個城市,他們不能保證我的人身安全!所以這次行程就無疾而終。而這家企業之所以出錢贊助這次會議,其實是借政府的相關主管部門的權威與影響,為

他們不久前發生的食品中毒事件洗白,僅此足見中國食品領域官商之間的貓膩。   特別是2004 年9 月,大陸專給最高當局成員看的《書報文摘》摘錄部份我的文章之後,幾乎所有的現任中國最高層的高官都看了並且批字嚴查改善食品安全,可結果是食品安全現狀愈來愈壞,足見這個官僚機制已經是何等地鏽死了,而中國社會和中共所面臨的最大問題—行政失效也凸顯無餘。這同時也證明了中國整個社會糟糕的程度,原本一個不計成本的專制政府的效率本來應該是相對高的,無論幹壞事還是好事,所以我真的是悲從中來—1900 年代美國的一本《屠場》改變了美國的食品安全現狀,作者也成為美國著名的揭醜作家。而我從2002 年下半年開始至今,持

續三、四年多的時間跟蹤採訪,在這期間我僅看過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書籍和資料就有兩千多萬個漢字、堆起來足有一兩米高寫成的《民以何食為天》,帶給我的卻是秘密警察藉此就可以判我三年牢的威脅。   2007 年10 月初的一天晚上,我陪好友在奧運主會場鳥巢附近的一家小飯館吃飯上廁所時,衝進三個操東北口音的男子,掄起酒瓶不由分說就往我頭上狠揍。當我醒來已被救護車送往附近的醫院,其結果是左臉被碎酒瓶豁開。   而這次在北京亞運村著名的鳥巢附近被不明身分人暴打,在醫院昏死幾個小時醒來之後,第一感覺真正的是頭大如豆—僅臉上兩處傷就縫了三十多針,而兩眼也腫脹得看不見東西。無意間偶爾用舌頭一舔口腔內壁,當舌尖觸

到因大夫縫合我那從嘴角到臉頰被對方用破碎酒瓶徹底豁開成兩半的傷口所留下的線頭時,我的絕望和孤寂如同口腔裡的線頭一樣的如絲如縷,其感受遠遠超過了自己這大半生幾乎所有的時段,甚至在死囚牢房關押或者坐暗無天日的禁閉室!但激勵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確實來源於在採訪中結識的那些用自己的自由和性命為代價,前仆後繼的披露食品安全事件的普通得有點卑微的平民英雄,而為了他們的安全,我又不能將他們的事蹟寫出來,其困苦與無奈就可想而知了!   更可怕的是報警後,警察頗有深意的說:你不是我們的作家……至今沒有破案。而當時我為了繼續採訪,不讓受訪對象擔心而拒絕採訪,一直都說是意外出了車禍。   在這裡之所以要說出真相

,就是受最近發生在北京非常相似的一樁惡性事件的引發—北京最敢直言的《新京報》年輕維權記者之一徐來,也是在飯館的廁所裡,被兩個陌生人用刀子猛捅腹部住院,情形唯一和我不同的就是來人在下手前多說了句:我們是替人報仇的。   假若說中國也形成瞭如現在的俄羅斯一樣,只要媒體人敢觸動了官僚機制的利益鏈條並和這個利益鏈條上任何有關聯的部份發生衝突,你就會死無葬身之地的話,那麼當局的統治成本將會大大地降低,而整個社會的潰瘍也會急速加劇。因為在目前中國那樣一個社會裡,你反對共黨或者任何只要不是專指某一個利益團體的抽象的集團反倒沒什麼事,而惹禍的是你膽敢觸動且已經觸動了某個具體的既得利益集團。   2008

年6 月1 日我應德國政府農業部之邀考察德國的食品安全,行李都上了飛機人卻被北京的相關人員攔了下來,其結果就是海關人員輕描淡寫的一句:接上級命令,限制你出境。至於上級是誰?屬於哪個部門?就不得而知,看著當時北京為舉辦奧運而新擴建的T3 航站樓上如歐洲電影鏡頭中奢華的景象,你真不知身在何年?只可惜白白地浪費了德國納稅人的機票錢。   2008 年9 月,中國三鹿奶粉事件爆發,三十萬兒童腎結石!我高調會見各國駐北京媒體,特別是就「三鹿奶粉事件」公開批評北京政府,使我真切地感到了俄國女作家安娜死亡的氣息和遇害的緣由。而在隨後的10 月份來德國前,我在北京幾次晚上為毒奶粉事件去見記者結束後,獨自一人

回家時真切地感到了害怕與膽怯,儘管沒有發生任何事。   真正的恐懼和危險,就是那種你隨時都能感知到卻還一直沒有發生過的事兒,而發生過,反倒就不算是危險了。除了道義,我很脆弱,人有時很強,韌性十足,有時候又像風中的蘆葦,很容易折斷。當你一個人去走近黑幕時,有時就是這種徹骨的孤獨和無望的抵抗。   中國有句老話叫:秋後算帳!我自己也做好了一切準備—因為這是我1989 年「六四事件」後在中國大陸出的第一本書,而下如此大工夫寫這本書,是為了所有人的飲食安全和生活品質相對的有所保障,這當中自然包括那些秘密警察和他們的家人。我真不是有勇氣的人,這就像我看見前面有一個坑,有人掉下去把腿摔斷了,或者把命喪

了,我屬於那種眼睛閉不下來、也不會硬狠心說自己沒看見陷坑的那種人,而我又沒有能力去填掉這個坑。那麼就得跟後面人說「這兒真的是有個坑,你得繞著走」,僅此而已。   第一章:「天」被撕破了一、中國老百姓的宗教—「天教」或者「吃教」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如天之天者,斯可以。—管仲其實我們老幾輩人傳承下來的生活諺語,也有其本身經驗主義的侷限性和遮蔽性。比如中國古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果100 多年前飛機火車還沒有發明,你要是說一個人每日可行幾千公里,在人們眼裡你不是講神話,就是大腦不健全。可眼下這一事實對三歲兒童來講,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常識了。因而人類的短視與狹隘是顯見的,而宗教的前瞻性

和預見性卻著實了得,起碼在食品安全領域裡是如此—比如說世界三大宗教在飲食禁忌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給我們人類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舊約.利未記》中說:耶和華告誡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若吃什麼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自死的,或是被野獸撕裂的,不可吃。」同時在《舊約.申命記》又藉先知摩西之口反覆強調不可吃血,也不可將血與肉同吃,要把血倒在地上,如同倒水一樣。還特別囑咐要心意堅定。而作為另一大宗教的伊斯蘭教,也有明確的戒律:即豬肉、血液、自死之物和「誦非安拉之名而宰殺的動物」不可食一項。而以現在的食品安全常識來看,動物的血液和內臟是其全身引發病變

率最高的部位。且兩大宗教的教義中反覆強調的禁食「自死的動物肉」的要義就更明顯了—自死的動物其肉易傳染病毒,那就更是常識了。而作為另一大宗教佛教的傳教士—和尚、尼姑們,不僅要禁絕一切葷腥,終生茹素,就是其信眾若食肉也只能是「三淨肉」: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所殺。而不殺生、不吃眾生肉,更進一步還要救生、放生,如此才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佛教的這些戒律,以今人的眼光看也是非常超前和實用的了:只要按其戒律如此去做,不但規避了飲食的不安全因素,且從醫學實踐也證明了食素對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還不說素食對環保、能源和全球性氣候變暖等溫室效應的功效與貢獻。在《詩經》中所有囊括的三百多首流傳於周朝的詩歌中

,數百次都提到了食物的類目,其中44 種可確定為食物性植物,而《聖經》只指出了29 種。

三淨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你知道其實早期的佛教是沒有規定不能吃肉這件事...
和尚為什麼要吃素,是因為不殺生嗎?
和尚必須齋戒吃素,又是誰造成的呢?
佛祖竟然沒有阻止僧侶吃肉?
這個令漢傳佛教全面吃素的人竟然不是和尚?
一起來瞭解一下吃素的由來吧~~

#素食 #三淨肉 #漢傳佛教
================
|活動主持|演講座談|節目邀約|
|燈光音響|活動規劃|影音製作|
|多幾直播|轉播車5Glive|
📮歡迎私訊洽詢喔📥
安導愛講古FB👉 https://reurl.cc/4ylLNX
安導愛講古IG👉 https://reurl.cc/WEb08x
強尼創意行銷FB👉 https://reurl.cc/1gpyLV
這梗怎麼賣👉 https://reurl.cc/7yW5vQ

臺灣素食文化的形成與特色

為了解決三淨肉的問題,作者釋顯僧(曾潤麗) 這樣論述:

素食文化在目前世界已成潮流,透過自然科學的普及、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視與個人健康理念的訴求,素食不再僅局限於宗教的茹素,如何吃的安心並兼顧節能減碳,是現代人文素養的重要課題。有「素食者的天堂」之稱的臺灣,因不同時期各種移民的遷入,在融合中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及優異的烹調技藝後,為世界帶來素食料理的傳承並激發多元的餐飲創新。源自印度的非漢傳佛教區,因為環境或教義不同,飲食上並沒有嚴格遵守素食。2500年前跟隨佛陀托缽乞食的修行僧侶,不挑撿食物,肉類來源基本規範只要不自殺、不聞殺、不教他殺的三淨肉都可食用。當被生長在同一國土不同族群的馬來人、印度人問起,蔥蒜明明是蔬菜,卻不能食用的疑惑時,自己提出

的解釋無法讓非佛教背景的人理解和接受,可能影響其他文化的人們,錯失認識釋尊的教義。 中國的素食習慣,源自於農耕社會的生存條件,及儒、釋、道、民間宗教團體的推廣,相當深遠的影響著臺灣的素食文化。除了禁肉,對於五辛的組成及忌食,追溯源頭,可見於北魏國師寇謙之時代的道教經典《三洞珠囊》。部派佛教律典《四分律》、《十誦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中只有對「蒜」的記載;或許是因兩千多年來印度《摩奴法典》,以「蒜」來區別種姓階級的潔淨程度有關。中國在南朝梁武帝宣揚《梵網經》後,佛教也開始明定五種辛菜的禁食。蔥蒜等五辛植物類的佐料能增加素食的多樣美味,降低動物性食材的依賴。基於不殺生的推廣及五辛營養價

值,或許透過文獻,制定規範從當時的時空背景理解,試著理解制定者的考量;釐清宗教對五辛禁忌背景,可能源於印度社會區隔賤民的方式,或道家為了法術、咒語的成就而嚴格限制蔥蒜的佐配。臺灣禁忌五辛的素食特色,如果跨越現有的觀念,從素食到蔬食的養生考量,可以改變目前肉食的飲食習慣,讓臺灣美味蔬食推廣到各地。臺灣過去素食的主要推手源自宗教,若五辛禁忌破解,蔬食意願的擴展是可預見的。筆者從民俗信仰,醫學、科學等方面知識,希望藉由追朔東方的飲食文化演變,讓身邊的朋友,可以消除疑惑,並揭開佛教素食文化的意涵,讓佛陀的教義較完整的再呈現,使其他區域的素食者,作為接觸佛法的橋樑,有機會親近佛教,是本論文研究的核心。

道的體驗

為了解決三淨肉的問題,作者郭明義 這樣論述:

  一般人對於天道總是有許多疑惑與不解,   常會問「天道道統有誤嗎?」   「求道後一定要素食否?」   「天道為何沒有經典?」   「苦行能成道嗎?」…   作者以自己多年的經驗,   一一深入解析這些問題。   緣起——序/001 拔箭——談道統/027 道統是心傳不是歷史/029 心法舆歷史有何不同?/030 我們是道統的血脈 道統在我們的血液/031 黃葉止啼—道統説的由來/0 3 3 何處覓金葉?/036 拔去無明的毒箭吧!/039 君子遠庖廚——談清口愿/045 為什麼要吃素?/048 我肉眾生肉—黃庭堅的見證/051 持齋乃返本面目亦是修行之本/054 彌勒宏慈、白陽弟

子之福報/055 三淨肉可吃嗎? / 058 什麼是清口愿?/062 為什麼不食五葷/064 為何戒煙酒?/066 如何才能立清口願/068 如何是背願?/069 和光同塵/070 無生老申的眞諦事/0 7 5 中道思想-源遠流長/079 緣起性空,真空妙有/084 無生老申乃諸佛之母/087 無生老申即是「自性本心」/091 無生老申的致用/098 無生空觀,無生法門/104 苦行不能成道/10 7 畜牲、地獄最苦/111 諱疾忌醫是不是修行?/118 以「忍辱」取代「苦行」/120 報冤還鄉,無怨無悔/124 天道為何沒有經典/1 3 1 天道無經典/133 朝聞道夕死可矣/139

吾道一以貫之/142 求道有得「道」嗎?有得「法」嗎?/144 無字真經無上妙法/146 無字真經是語言文字嗎/151 為渡眾生願學一切法/153 乃至無有語言文字/ 158  

「肉食」或「蔬食」? ─佛教倫理學觀點的批判反思

為了解決三淨肉的問題,作者藍紹源 這樣論述:

近代人道主義關懷的影響,促使人類對自身生存環境與行為進行全面性的道德反思,當這股思潮作用於肉食習慣時,基於動物與人類擁有相似生物特徵的基本立場,如何面對牠們遭受的剝削行為即成為吾人不可避免的難題。西方動物權爭論主要圍繞著權利與效益問題進行,動物權論者共同致力於調整人類現行的倫理學架構,強調人類與動物的相似之處,呼籲人類應當授予動物道德地位,以作為兩者共享道德規範保障的橋樑,而反對者就兩者之間不可跨越的差異性,及道德規範蘊含的契約性質為由,反對將人類專有的道德概念應用於陌生領域。對於這般交鋒於形式層面的衝突矛盾,筆者試圖以佛教倫理學的角度回答之。由於佛教五戒中的不殺生原則,普遍地被大眾認為其應

當拒絕肉食並極力奉行素食主義,這個期待可在中國大乘佛教得到相當的呼應,但其他同屬大乘佛教系譜的藏傳與日本佛教卻對於僧人的肉食行為有所通融,並於印度早期佛教也未見要求僧眾茹素的戒律,其中原因在於佛教基礎的教義內涵,賦予其兼具彈性與文化融通性的特質。透過回顧早期佛教的基礎戒律,針對各方佛教一致接受的規範原則,吾人得以理解佛教倫理學立場之核心內涵;其圍繞緣起法則所構築的世界觀,使其於道德目的上得出不同於西方邏輯思辨脈絡的結果,對佛教而言,眾生苦樂問題不僅僅涉及感官層面的損益,更與其精神品質密切相關,而精神品質的優劣則基於主體對因緣和合的認知程度而定,因此一切主體受到的痛苦乃根源於未識萬法真實樣貌的迷

惘狀態,這使得主體過份執著於外在現象並為自我中心主義之一大成因。透過佛教內部肉食議題與西方動物權論的對比,我們能認識到佛教倫理學具邏輯性又超越二元辯證的特質,使其於倫理學難題上全面地檢視對象、行為、動機與後果等條件,避免僅取一項條件作為論述中心進行極端化推論。這些特質展示出佛教思想不單純是種文化或宗教,更可為西方倫理學提供一些不同觀點。而根據其重視主體動機以進行道德判準的立場,佛教對於葷素抉擇問題並不特別評判優劣,且不將戒除肉食直接等同於道德實踐,這並非刻意規避責任的投機主義,考量到情境脈絡之差異對於行為道德評價的影響,僅採用表面形式的一致性作為道德判準的依據並不恰當,另一方面,佛教倫理學要求

行為主體專於內在智慧的成長,使其正確無誤地認識行為及其後果,並以健全的心態承擔後續效應。關鍵字:動物權、佛教倫理學、道德抉擇、肉食、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