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研究所推甄11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財務金融技術學系 陳俞如所指導 廖珈蓉的 商管群高職畢業生核心就業力架構研究-層級分析法之應用 (2018),提出中原大學研究所推甄11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核心就業力、就業力、證照、專業技能、高職、畢業生、層級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 王建智所指導 俞瑋婷的 發展以數據為基的分析架構於實習推薦模式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校外實習、關聯規則、決策樹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原大學研究所推甄110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原大學研究所推甄11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商管群高職畢業生核心就業力架構研究-層級分析法之應用

為了解決中原大學研究所推甄110的問題,作者廖珈蓉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商管群高職畢業生核心就業力架構,研究者廣泛地蒐集政府出版品、學術論文、與研究報告等,針對「核心就業力」、「就業力」、「證照」、「專業技能」、「高職」、「畢業生」的資料進行統整歸納,以作為整體研究架構之理論基礎的參考,結果顯示所建構之商管群高職畢業生核心就業力架構內含五大構面十三項指標,進一步邀請十六位學者專家(八位學術界、四位業界主管、四位業主),進行問卷調查,以層級分析法獲致五大項十三細項之能力指標與其相對重要性程度,並分析學界與業界對各衡量指標之差異。研究發現:一、經由權重排序,商管群高職畢業生核心就業力指標分為五構面:「個人特質/態度」、「學習/思考」、「人際/社會」、「

證照」、「職涯發展」。二、整體階層指標間,最重要的前六名分別為:自我管理、品格與公民素養、問題解決、團隊合作、表達溝通、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證照。三、學界與業界對衡量指標具有差異性的分別為:「創新應變」與「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證照」。關鍵詞:核心就業力、就業力、證照、專業技能、高職、畢業生、層級分析法

發展以數據為基的分析架構於實習推薦模式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原大學研究所推甄110的問題,作者俞瑋婷 這樣論述:

  隨著教育普及與產業結構變遷,產學落差導致多數學生就業力不佳。教育部要求大專院校開設實習課程,改善就業力問題。專業能力是否符合職務需求,是影響實習成的關鍵。因此本研究提出科學化以數據為基的評估機制,透過實習成效與專業能力表現,發展實習推薦模式。本研究 根據系所畢業發展將實習職務分成 N 類,整合 CART 與 MSApriori 演算法建立預測規則,透過預測使用者在各類實習職務選擇後的成效,由高至低進行職務推薦排序。實證分析以某校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 97 至 102 學年入學且完成實習課程的學生為例。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實習職務專業科目 能力表現會影響實習成效,其中以 Production s

ystem 與 Information system 最具影響力。使用者 根據推薦進行實習職務選擇,有 82.12%機率可獲得預期甚至更好的成效。本研究開發使用者介面提供查詢實習職務推薦排序,學生與校學也可以利用分析結果進行職務訓練課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