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團隊,劉采艷寫的 15大國民用藥事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廖錦文所指導 黃雅惠的 某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倦怠之關係研究 (2018),提出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教學倦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綠色能源學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劉世鈞所指導 呂鳳嬪的 環境友善醫院之廢棄物探討--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環境友善醫院、源頭減量、醫療廢棄物、碳排放的重點而找出了 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5大國民用藥事典

為了解決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的問題,作者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團隊,劉采艷 這樣論述:

  本書以國人的健保藥費支出和藥物銷售等統計資料,歸納整理國人最常使用的十五大類藥物,以藥物作用、副作用、用法用量、實際案例,分門別類清楚介紹,提供正確用藥常識,達到人人都有自我照護能力的目的。 作者簡介 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   現有五十四位專業藥師,在醫院裡負責確認與評估醫師處方適當性,依標準流程調配藥品、交付病人手中、給予用藥指導。並肩負東臺灣醫學中心藥師之責,承擔東部醫護人員的用藥教育訓練;而社區民眾的用藥安全,也是這群藥師樂於承擔的社會責任。   《十五大國民用藥事典》是花蓮慈濟醫院十四位藥師共同執筆,針對國人常用的前十五大類藥物,以藥物作用、副作用、用法用量、實際案例,分門別類清

楚介紹。藥劑部內永遠的大家長──謝維清主任,是慈濟醫療志業第一位藥師,二十七年來堅守崗位,這本書也是部內所有藥師祝福謝主任恢復健康的最佳禮物。   從社區宣導到出版書籍,慈濟醫院藥師希望民眾擁有正確用藥常識,達到人人都有自我照護能力的目的,使藥物成為國人的救命利器。

某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倦怠之關係研究

為了解決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的問題,作者黃雅惠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某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倦怠之現況,同時分析不同背景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倦怠之差異,並進一步研究其相關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改編之「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倦怠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針對某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施測。研究執行期間為108年五月至六月,問卷總發放數為250份,有效問卷為21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4.8%。問卷回收後,進行問卷編碼,所得資料採用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與討論,最後獲致本研究之結果。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綜合歸納之結論如下:壹、某

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感受呈現中等程度,其中以「工作負擔」的壓力感受最高。貳、某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教學倦怠感受呈現低趨於中等,其中以「低成就感」的倦怠感受最高。參、教學資歷淺、自覺健康狀況尚可(含不好)及無兼任主管職務之女性西醫指導教師於整體工作壓力感受程度大。肆、教學資歷淺及無兼任主管職務之女性西醫指導教師於整體教學倦怠感受程度高。伍、某醫學中心西醫指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其教學倦怠有顯著正相關,工作壓力感受越大,其教學倦怠感越高。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相關之建議,並提供予西醫指導教師、醫學教育行政單位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以提供其正向之因應方式降低教師工作壓力及教學倦怠感受,並藉以提升醫

學教育之品質。

環境友善醫院之廢棄物探討--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健康促進醫院 五大 標準的問題,作者呂鳳嬪 這樣論述:

於1986年健康促進醫院(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s, HPH) 國際網絡大會頒布之「渥太華憲章」(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提出健康促進的五大策略,其中以調整健康服務的取向為健康促進醫院發展的重要基礎。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無害健康照護(Health Care Without Harm)合作提出「健康醫院-健康地球-健康人(Healthy Hospitals- Healthy Planet-Healthy People)」。建議醫療機構可從環境友善之7大面向,能源效率、綠建築設計、替代能源、交通運輸、食物

、廢棄物、水資源著手策略,邁向氣候友善進而產生社會、環境及健康共益。本研究進行探討環境友善醫院7大面向中之廢棄物,在「垃圾是錯置地方的資源」的概念下,透過「人力管理」、「行政管理」、「操作管理」及「經濟效益」的管理,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再使用及再生利用等方式,將資源有效循環利用。經本研究結果顯示,有害的醫療廢棄物以門診區產生量最少,住院區產生量最多。在住院區有害醫療事業廢棄物於一般病房0.292 kg /日床,加護病房0.454 kg /日床;經分類出可高溫高壓滅菌廢棄物後,分別降低為一般病房0.19 kg /日床,加護病房0.295 kg /日床。醫療服務所產生的廢棄物

也可能會逐年增加,然而這些廢棄物到哪裡去了?是焚化處理,還是回收再利用?經由源頭分類、減量後,一般事業廢棄物經由焚化處理,產生熱能汽電共生回收再利用,平均每年可轉換電力為3,469,334 kw-h,進而可減少1,834,588 KgCO2e / 度碳的排放;資源回收物部分2010~2014年共減少399,996 KgCO2e /kg,平均每年可減少80,000 KgCO2e /kg的排碳量。經分析2010~2014年每人次來院減少碳排放成效, 1.599、1.512、1.535、1.486、1.470 KgCO2e /kg;因此,將「錯置的垃圾」放對位置,是可有效減少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