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路279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方耀乾、魏聰祺所指導 吳正芬的 臺語詩的美學研究 (2021),提出光明路279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語詩、符號美學、章法、修辭藝術、敘事美學、抒情美學、諷刺美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光明路279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語詩的美學研究

為了解決光明路279號的問題,作者吳正芬 這樣論述:

詩歌,以巧妙的詩語言、精心設計的結構形式、動人的詩意趣,為讀者開啟文學的美學視窗,是探索文學之美最精煉的文體。在文學美學的領域裡,好詩的美學特色,應能呈現文學性、藝術性,甚至凸顯語族的民族性和語言特色。因獨特的臺灣政治歷史,「臺語詩」遲至20世紀末跨入2l世紀之際才逐漸茁壯;與此同時,臺灣的政治歷史,由殖民政治步入民主政治。由於臺灣複雜的政治歷史,以現實為題材,用曾被打壓的母語語言為媒介,書寫「臺語詩」,對臺灣詩人是一大考驗。詩人卻勇於接受挑戰,創作了許多臺語詩佳作。在詩人的筆耕下,跨入21世紀以來,臺語詩在臺灣文學的花園裡,百花綻放,生意盎然。尤有甚者,臺語詩人出席國際詩人節,吟誦其臺語詩

作,獲連連掌聲,甚至獲頒多項國際文學獎。然而,有關「臺語詩美學」的專書論著,至今仍缺,本文因而定下「臺語詩的美學」為主要研究,試圖探索臺語詩的美學奧秘。符號美學家,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視藝術為人類情感符號形式的創作;筆者認為,詩美學的研究重點,應包括詩人創作的詩藝術和讀者閱讀所產生的審美觀感。本文以1960年以前出生的臺語詩人之詩作為主要研究。出生於1960年以前的臺語詩人,成長於臺灣被外來政權統治時期,生命與土生土長的臺灣風土民情有根深蒂固的連結,且親身經歷戒嚴解除前後的時局巨變,對臺灣複雜的政治情境有深刻體悟,反映於其詩作的詩性值得探索,故本文鎖定其詩作,聚焦其

詩寫的臺灣情境與情感,藉以探索臺語詩的創作藝術與內涵、呈現的美學特色,以及所激發的美感。本文以「臺語詩美學」為研究焦點,主要採用文本分析法(text analysis),並輔以相關文獻論述為立論、詮釋的參考與應證。研究旨在:(一)藉由探勘各方美學論述,訂定詩歌審美準則,並建構「臺語詩美學研究」的理論架構;(二)闡微詩人如何詩寫臺灣及創作臺語詩藝術;(三)藉由探勘臺語詩的美學特色與美感,弘揚臺語文學之美並明證臺語的文學性;(四)提供豐富的臺語詩美學導讀,裨益詩的鑑賞、教學、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臺語詩的主題和內容寬廣又豐富。臺語詩人不僅描繪美麗的風景和文化,更述說臺灣故事。透過閱讀臺語詩的審美體驗

,筆者深刻感受到臺灣詩人對土地和人民的愛與智慧,以及其詩藝術創造的美。本文雖是臺語美學的初探,已建構了「臺語詩美學」的探勘準則與研究架構,並藉以闡釋臺語詩的敘事美、抒情美、諷刺美等多樣美學呈現;尤其重要的是,明證臺語語言之美凸顯臺語詩的詩韻魅力,足見其文學性。好詩,是文學與文化的寶貴資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教材。在臺灣進行母語復振、創興的現階段,期許本文研究結果,能彰顯臺語詩的文學之美,能提供臺語詩的鑑賞、教學和學術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