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捐贈限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公司捐贈限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妙香寫的 租稅申報實務 和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的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九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營利事業對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之捐贈,得於限額內列報 ...也說明: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於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對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之捐贈,得依政治獻金法第19條及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79條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陸書局 和永然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蔡明誠、林仁光所指導 曾莕雅的 智慧財產證券化之研究 (2020),提出公司捐贈限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財產、智慧財產證券化、智慧財產融資、金融資產證券化、不動產證券化、無形資產鑑價、估價。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碩士班 郭大維所指導 齊文安的 企業社會責任下公司捐贈法制之探討 (2019),提出因為有 企業社會責任、目的外行為理論、企業慈善捐贈、公司政治捐贈的重點而找出了 公司捐贈限額的解答。

最後網站節稅說明 -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則補充:類型, 捐贈途徑, 現行抵稅上限, 列舉扣除額(法規). 個人, 直接捐贈予萬芳醫院, 綜合所得總額×20%, 第①類‧捐贈(所得稅法§17 ). 營利事業 (公司), 直接捐贈予萬芳醫院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司捐贈限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租稅申報實務

為了解決公司捐贈限額的問題,作者陳妙香 這樣論述:

  本書係因應考選部「記帳士」考試科目之一「租稅申報實務」而編撰,根據命題大綱,包括綜合所得稅申報實務、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實務及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申報實務三大內容。     由於該考科命題方式採申論題與計算題並列,是以,本書之編排,先整理相關考試稅目法令兼俱理論與實務之內容,結合記帳士歷年考題搭配問與答方式呈現,讓考生容易充分了解各稅之應試重點,熟讀本書除可增進參加考試作答能力,並可提升職場上所得稅及營業稅的實作知識。     本書將配合最新稅法之修正而調整,以下為近期修正重點與112年即將實施之重要政策:     一、所得稅相關     (一) 個人及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2.0於110年7月

1日起實施。     (二) 營利事業受控外國公司(CFC)於112年實施。     (三) 所得稅法第4條之4第3項規定營利事業直接或間接持有國內外營利事業過半數股份或出資額之認定標準。財政部111.01.25台財稅字第11000633640號令說明。     (四) 修正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10-1條不可抗力災害之適用範圍[111年2月21日公布]     二、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一) 個人受控外國公司(CFC)於112年實施。     (二) 110年度起新增個人出售未上市饋證券交易所得併入基本所得額計算。     三、營業稅相關     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15、18條自動販賣機應

按逐筆交易開立統一發票交付買受人。     四、其他相關法令     (一)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第10-1條〔111年2月18日公布〕   1. 展延智慧機械及第五代行動通訊(5G)系統。   2. 增訂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投資抵減。     (二)新增運動產業創新條例26-2條   中央主管機關為促進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之發展,得設置專戶,辦理營利事業捐贈減除事宜。     (三)111年開始實施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     (四)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   1. 藝術相關動產及不動產捐贈政府者,沒有限額限制。   2. 增訂文物或藝術品透過展覽、拍賣活動交易之財產交易所得採分離課稅。

智慧財產證券化之研究

為了解決公司捐贈限額的問題,作者曾莕雅 這樣論述:

目前智慧財產占國際企業總體財產比重已超過80%,顯示其已躍身一變成為企業最重要資本之一,世界各國無不致力推動無形資產融資,協助呈現其真實價值。臺灣於2017年修正產業創新條例時,特別涉及無形資產評價之人員、評價基礎、資料庫建立等規定,其中第13條第1項第4款明示無形資產證券化交易之推行,應由經濟部會商金融主管機關及其他相關機關辦理,顯見我國對智慧財產證券化推動之決心。 現今智慧財產之相關融資方式及工具,包含自行經營與投資、權利移轉、擔保工具、群眾募資、公司法特殊籌資方式及創投事業資助等,惟鑒於擔保市場向來以有形資產為主,為避免過度受市場波動性影響,考量智慧財產權人仍得保留權利,盡其最大效用

之目的,智慧財產證券化仍有其實益。 本文藉由概述比較法智慧財產證券化之規範,分析相關案例實務運作所遭遇之挑戰及經驗,且探究臺灣智慧財產證券化制度法典化之可能性。又基於智慧財產證券化源於資產證券化相關制度,除針對現有金融資產證券化法制進行調整外,亦建議增訂智慧財產相關法律之專章規定。 對金融資產證券化規範之修正,主要係針對金融資產標的範圍之明確化、破產隔離法制建構議題,及特殊目的公司現行法制等爭議,而於專章規定,包含一般性之總則規定、智慧財產證券化之適用範圍、證券化標的之考量因素、證券化架構之設計、資訊公開之要求、信用增強之補足、現行鑑價制度概況及智慧財產擔保法制配套等事項,以期本文對臺灣智

慧財產證券化立法、制度化,以及其在學理及實務應用有所助益及參考價值。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九版)

為了解決公司捐贈限額的問題,作者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 這樣論述:

  記帳、報稅,是合法企業應盡的義務之一,但身為公司財會人員或記帳人員,是否仍因對稅法的了解不夠或不小心的失誤,而讓公司苦嚐補稅、罰款的滋味?本書精挑公司行號記帳、報稅時常犯的160種錯誤,依問題、法源、建議、處罰四階段編寫,教您從他人的錯誤中汲取寶貴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而付出慘痛代價!本書深入淺出,閱讀容易,是企業會計人員及記帳士最佳工具書。

企業社會責任下公司捐贈法制之探討

為了解決公司捐贈限額的問題,作者齊文安 這樣論述: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持續影響著商業社會。許多國際組織都透過不同的面向去定義該理論,嘗試將該理論描述得更為具體。企業應致力於在公共議題上做出更多貢獻,方符合社會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下,各國法制上也做出了相對的因應。 在現今社會中,公司捐贈財產或現金已成為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理解公司捐贈之基本概念與可能發生之理論爭議,但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如何同時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若是政治捐贈,則牽涉更廣,甚至影響國家政治廉潔。本文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探求公司捐贈在不同狀況下所面臨的問題,並介紹各國法制,可供我國借鏡。 最後,簡要介紹我國現

行法下對於「目的外行為理論」之解讀,及了解關於公司捐贈制度下的相關規定,分析其利弊,並闡述本文之見解,希冀能提供我國未來修法時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