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主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印度教主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偉雯(瑪杜莎)寫的 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 和林志恆‧墨刻編輯部的 印度‧不丹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PCuSER電腦人文化 和墨刻所出版 。

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班 林美容、林建德所指導 陳佩鈺的 阿修羅的神話形象、跨文化比較及當代象徵 (2021),提出印度教主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阿修羅、神話學、跨文化比較、當代象徵、印度、佛教、文化載體、角色形象。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英語文研究碩士班 邱源貴所指導 Vu Thi Hoai的 《火車開向巴基斯坦》的印度教思想與人物發展 (2019),提出因為有 Hindu Trinity、Hinduism、Hero的重點而找出了 印度教主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印度教主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

為了解決印度教主神的問題,作者黃偉雯(瑪杜莎) 這樣論述: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聯合推薦】雅痞書店就諦學堂創辦人   李三財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本書特色】全台第一本談印度文化+印度電影的書近50部寶萊塢、托萊塢、康萊塢+好萊塢印度議題電影印度明星、演藝世家,以及3K天王 ── 沙魯克汗、阿米爾汗、沙爾曼汗 介紹從大銀幕帶你輕鬆認識印度文化,愉快理解舞風情和搖頭式日常!【內容介紹】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

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

印度習俗與甜點。《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好評推薦】有趣又值得一讀……佐上風味獨特的寶萊塢電影,還有那具天分又敏銳的人文視角,絕不可錯過。 ── 劉政暉/換日線、獨立評論專欄作者如果你是電影愛好者,這本書更不容錯過……你將驚奇地發現,世界上還有這樣充滿魔力,有點難解,卻又吸引著人們目光的地方。 ── 盧佩秋/流動瓶子的幸福時光台灣觀眾對印度的認識並不深……作者是少數很早就開始關注印度文化,並持續、認

真在部落格撰寫相關文章的人。 ── 阿曼達林/阿曼達林的撒花俱樂部

印度教主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詳見全文:www.thenewslens.com\post\161498

4/25的尼泊爾大地震造成許多數百年的佛寺和神廟倒塌或損壞,這對尼泊爾這個宗教信仰虔誠的文明古國無疑是極大的災難,彷彿象徵尼泊爾人的心靈支柱遭到動搖。然而,在加德滿都有一座上千年的神廟卻在大地震中屹立不搖,它是親友陪伴亡者走完最後一程的地方,也是陽世和陰世最後的交會處,它能在天災人禍中倖存,賦予了尼泊爾人走過苦難的力量。

尼泊爾有大約90%的人信仰印度教,而這座名為帕蘇帕提拿寺的印度教神廟,已經有大約1600年的歷史,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也是供奉印度教主神─濕婆神的寺廟中,最神聖的一座。

帕蘇帕提拿寺在這次的劇震中幾乎沒有受到損害,這在尼泊爾印度教徒心中是一個奇蹟。在失去親友、流離失所的苦難中,宗教信仰撫慰著尼泊爾人的心靈。他們相信,帕蘇帕提拿寺是濕婆神埋葬自己頭的地方,所以神聖的力量在地震中保護了這座神廟的完整性。

帕蘇帕提拿寺外,緊臨著聖河旁,有一座全尼泊爾最大的火葬場,加德滿都附近,甚至全尼泊爾的人,都會希望死後能到這裡進行火化。由於這座神廟在地震中得以倖存,所以它能夠持續擔負火化亡者的重要角色。在震災期間,總共有數千具遺體被送入火葬場。家屬在陪伴震災死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將他們的骨灰撒入聖河,希望他們能進入天堂,這場莊嚴神聖的儀式給與死者最後的尊嚴和虔誠的祝福,也給與痛失親友的人們安定的力量。

帕蘇帕提拿寺的倖存也有科學解釋。印度的古蹟保存學者說,這座神廟的建築格局方正,重量輕盈,天花板、地板與四周牆壁的連結十分牢固,因此能夠在歷時千年仍維持完好。

阿修羅的神話形象、跨文化比較及當代象徵

為了解決印度教主神的問題,作者陳佩鈺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阿修羅神話的形象描繪為主軸,透過文獻研究法、跨文化比較法,釐清阿修羅名與義的逐步演變,討論其在宗教神話、文藝作品、現代意義中展現的象徵內涵,並延伸至當代意義的反思。阿修羅為印度神話人物之一,於印度吠陀宗教以善神出場,後被稱為惡魔並時常與天神征戰。但在佛教的經典當中,漸漸轉為護法神,又在大乘佛教經典當中,常提及阿修羅王以香華、寶物供養佛,最終由佛授記於未來際成佛,由此演變可見,其神性亦正亦邪,產生多元詮釋的可能。然而,阿修羅神話不僅存在於印度、佛教,隨著人類活動與宗教信仰,傳播於亞洲、歐美等地。在考古文物出土與學者的研究中,可以隱隱看見印度阿修羅與瑣羅亞斯德教的主神阿胡拉.馬茲達,甚至

歐洲神話故事有著近似的象徵。另外,在宗教、史詩神話、藝文創作乃至占星學中,可以看見阿修羅的相關神話成為創作素材,例如日本的動漫、小說中經常可以見到阿修羅,甚至在2009年引發一陣阿修羅風潮。在現實生活當中,印度存在以阿修羅為始祖神的部落,據人類學者民族誌紀錄,其在種姓制度與文化強勢的壓迫下,一直處在劣勢當中。綜觀其鮮明造型與內涵的多樣性,阿修羅一方面有著顯現於外在的特性,旺盛生命力的戰神形象,其內在又具有原始的七情六慾,及衝撞體制的特質,筆者以此討論其在國家、族群、法理與人心之間的象徵及隱喻,發現阿修羅詮釋的變化,與其所處的社會氛圍、當代價值觀有著緊密的聯繫。在時代變遷下,印度宗教信仰中,與阿

修羅相對的「善神」們,很多在近代已失去信眾,僅能在歷史文獻中查閱,而阿修羅的名字卻被大眾記下,成為影視作品或生活中的一部分。

印度‧不丹

為了解決印度教主神的問題,作者林志恆‧墨刻編輯部 這樣論述:

  這本新版本的印度‧不丹,為MOOK最新旗艦系列「自遊自在New Action」,除了必訪的印度金三角:德里、阿格拉、拉賈斯坦之外,更遍及東印度、西印度、南印度精華,甚至較具獨特市場的錫金、大吉領、北印佛教聖地,全書依旅遊市場的需求按比重全境收錄導覽,而快樂國度不丹,更是華文旅遊導覽書首度收錄。這樣全面性的報導,也更能符合多種樣貌的印度‧不丹印象。此外更為讀者做了更有系統、更實用的整理,包括「印度‧不丹之最」、「精選行程」、「最佳旅行時刻」、「印度‧不丹好味」、「印度‧不丹好買」、「交通攻略」、「印度‧不丹小百科」、「聰明旅行家」等單元,不論行前準備或旅行途中,都是最實用、資料最豐富的指南。

  本書維持MOOK旅遊書一貫的實用風格,分區導覽部分,除了最新的交通、費用、吃、住、買等實用資訊,並搭配清晰、好用的地圖之外,也針對印度地大物博的特性,以及不丹獨特的旅行方式,提供了詳盡的交通攻略資訊和申辦訣竅,讓你能以最經濟卻又深入的方式暢遊印度和不丹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度。 本書特色   1.市面上最完整的印度,以及獨一無二的不丹旅遊導覽書。   2.是市面上最兼具大眾旅遊市場口味以及深度自助需求的印度和不丹旅遊書。   3.到印度必看千年古文明,書中每座古蹟解剖詳盡,圖片、文字、地圖並茂,讓讀者一目了然。此外,印度必買的手工藝品,必嘗的美食,還有必看的慶典、卡塔卡利舞劇,以及

必體驗的迴水潟湖、沙漠探險,除了深度知性解說,更傳授選購、體驗秘訣。 作者簡介 林志恆‧墨刻編輯部   相關著作   《土耳其》   《澳洲》   《出發!義大利自助旅行:一看就懂 旅遊圖解Step By Step》   《義大利》   《世界遺產全書》   《歐洲鐵道旅行》 10 歡迎來到印度‧不丹Welcome to India‧Bhutan 13 旅行計畫Plan Your Trip 14 印度‧不丹之最Top Highlights of India‧Bhutan 26 印度‧不丹精選行程Top Itineraries of India‧Bhutan 32 最

佳旅行時刻When to go 34 印度‧不丹好味Best Taste 36 印度‧不丹好買Best Buy 38 印度‧不丹交通攻略Transportation in India‧Bhutan 41 印度‧不丹百科India‧Bhutan Encyclopedia 42 印度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of India 46 印度‧不丹簡史Brief History of India‧Bhutan 48 印度宗教與印度教主神 52 印度佛教聖地 56 幸福國度‧不丹之顏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65 分區導覽Area Guide 66 不丹Bhutan 6

8 廷布Thimphu 86 帕羅Paro 96 普納卡與旺迪佛德朗Punakha & Wangdue Phodrang 106 崇薩與布姆塘Trongsa & Bumthang 118 北印度Northern India 120 德里Delhi 144 阿格拉Agra 160 卡修拉荷Khajuraho 165 瓦拉那西Varanasi 172 東印度Eastern India 174 加爾各答Kolkata 188 菩提迦耶Bodhgaya 192 大吉嶺與錫金Darjeeling & Sikkim 198 拉賈斯坦邦Rajastan 200 齋浦爾Jaipur 212 阿傑梅爾Ajime

r 216 普希卡Pushkar 220 久德浦爾Jodhpur 228 齋沙默爾Jaisalmer 236 烏代浦爾Udaipur 244 西印度Western India 246 孟買Mumbai 260 艾羅拉石窟Ellora Caves 263 阿姜陀石窟Ajanta Caves 266 果亞Goa 276 南印度South India 278 科欽Kochi(Cochin) 284 迴水潟湖區Backwaters 290 沛綠雅野生動物保護區Periyar Wildlife Sanctuary 296 清奈(馬德拉斯)及周邊Chennai (Madras) & Around Ar

ea 306 坦賈武爾與崔奇Thanjavur (Tanjore) & Trichy(Tiruchirappalli) 312 馬都萊Madurai 317 聰明旅行家The Savvy Traveler

《火車開向巴基斯坦》的印度教思想與人物發展

為了解決印度教主神的問題,作者Vu Thi Hoai 這樣論述:

摘要 1947年8月14日,印度脫離英國政府的統治而獲得獨立。但是在承認印度獨立之前,英國政府便將該國一分為二。即,巴基斯坦,其大多數公民是穆斯林,和印度,其大多數人民是印度教徒。這場獨立後的分治使數百萬人無家可歸,並造成許多人死亡。暴力和宗教仇恨無處不在。庫什萬特·辛格(Khushwant Singh)的小說《火車開向巴基斯坦》(Train to Pakistan)記錄並描繪了分治的可怕後果。毫無疑問,作為印度人,庫什旺·辛格運用了印度教神學中的三位一體概念來發展他的角色,這一點在主角賈格特·辛格(Juggut Singh)從“頑劣之徒”(budmash) 轉變為英雄的過程中可見一斑

。其他角色的發展,例如伊卡巴爾·辛格(Iqobal Singh)和胡庫姆·錢德(Hukum Chand),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觀察。 本論文由四章組成,包含了故事發生時的情節以及社會歷史背景,並簡要介紹了印度教、錫克教和伊斯蘭教以及三位一體(Trimurti)的印度教概念。本論文也探索了小說中三個主要角色及其與印度教中三個主神(創造者婆羅瑪,保存者毘濕奴和毀滅者濕婆)的對應關係。最後一章還將分析印度教在賈格特·辛格成為故事中的英雄的蘊藏寓意及印度教在英雄旅程中的意義。關鍵字:印度三位一體、印度教、宗教宗派主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