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天公廟在哪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台中天公廟在哪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943寫的 神住宿:超值星級體驗,精選全台13間寺廟、教會 和孫少英的 九二一傷痕孫少英素描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佩文韻府: 106卷拾遺106卷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 興詩——與賢人相举英国書成专世何安出以父子封-朝题——陸游蒔再拜謝天公無功唱—— ... 出穉嗟 1 中新米不知侨商以李泌們初有 머니 颗台中 코 國術 CHER >> op 自在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圓神 和盧安藝術文化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劉柳書琴所指導 呂政冠的 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口述傳統的現代性轉轍:以傳說與印刷媒體的關係為中心 (2021),提出台中天公廟在哪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口頭傳統、口頭檔案、民間文學、文類、傳說、現代性、楊乃武、嘉慶君遊台灣、廖添丁。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高承恕所指導 葉守禮的 世界經濟與山城農業: 長時段中的台灣小農經濟 (2020),提出因為有 世界經濟、地方社會、小農經濟、園藝農業、商品鏈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天公廟在哪裡的解答。

最後網站天公廟台中 - 1070-1071.ch則補充:天公廟台中. 本宮奉祀三尊大帝(無極聖祖、玉皇大天尊、乾侖聖祖) 本宮地址:台中市大里區永興路89號歡迎十方善信大德來到本宮奉香、參訪、指導祝大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天公廟在哪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神住宿:超值星級體驗,精選全台13間寺廟、教會

為了解決台中天公廟在哪裡的問題,作者943 這樣論述:

  「因為疫情不能出國,在國內又不知道該去哪裡玩、該住哪裡,真困擾!」   「唉~手頭好緊,但又好想去玩,要怎樣在有限預算裡安排旅遊行程……」   「每次下榻的民宿、飯店都大同小異,好想住住看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百國玩家美食旅遊俱樂部會長、省錢旅遊達人943,帶你用1星價格聰明換到5星品質,為大家精選CP值最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全新旅宿路線──來去寺廟、教會住一晚!   享美景∥享受美景,為靈魂之窗帶來絕佳感受!   搭纜車飽覽美景,還能住到可遠望台北盆地美景的「祈夢房」?   住在全台最美校園中,即有可媲美歐美及澳洲公園的林蔭步道?   國際飯店級團隊服務,一

出房門就有月世界奇景和超人氣博物館?   遠塵囂∥遠離塵囂,獲得「最高品質靜悄悄」的靜心享受!   出城不遠,就能進駐保佑《包青天》等明星成名的廟宇住宿清幽套房?   花500元就能住到套房、有免費小吃還能俯瞰大台中夜景?   由鋼鐵人、變形金剛等電影英雄鎮守的關公廟,有3D彩繪地景還能免費住宿?   好超值∥CP值超高的旅宿,民宿價格卻能住到國際潮旅等級住宿?!   香客大樓也有星級酒店規格的獨立筒床墊、羽絨枕被、自動感應沖水馬桶?   知名設計團隊親自操刀,有五星級飯店等級浴巾和浴袍,還能免費借單車的財神居?   雅緻清淨套房費用隨喜,還有各種藝文活動可參與?   滌身心∥洗去身心靈

的塵囂,煩惱憂愁一掃而空!   營養師設計餐點,還有40餘台按摩設施、SPA水療、健身房和泳池?   中醫師調配養生美食,搭配現採園區內種植的無毒蔬果、還能泡藥浴? 本書特色   ★報復性旅遊適用!隱藏版高CP值住宿!   沾財氣、求姻緣、增福慧,後疫情時代與神同住最安心!   ★特別收錄:省錢旅遊作家943精心設計,台灣北、中、南各兩條兩天一夜走跳行程,讓你不用絞盡腦汁安排,用最低的預算,享受最高的旅遊樂趣。 名人推薦   ★廣播主持人/李秀媛、旅遊節目主持人/朱芳君、世界文化史博士旅行家/眭澔平──好神推薦。  

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口述傳統的現代性轉轍:以傳說與印刷媒體的關係為中心

為了解決台中天公廟在哪裡的問題,作者呂政冠 這樣論述:

論文摘要口述傳統曾經是民間社會傳遞訊息、交流經驗最重要的媒介;但是當口述傳統遇到名之為現代性的文化場域時,為了適應受眾結構的改變,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二十世紀初期是印刷媒體報紙頻繁地介入口頭傳播軌轍的時期,其中又以傳說文類最為明顯。因此本文將以傳說和印刷媒體的關係,進行其媒介轉轍的現象描述,並從中思索口述傳統的現代性意義。本文選擇了三個傳說案例,來說明三種口述傳統的現代性意義。第一則是「楊乃武」,約莫是在1920年前後以商業戲劇的形式傳播至台。這則渡海而來的傳說為我們展示現代語境底下,口述傳統亦會透過商業與人口移動,得以加速傳播,並擴大傳播範圍。「楊乃武」在傳說形成到傳播至台的過程中,經歷

多重轉轍的過程,在傳統冤案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司法的感性敘事,並使其在無傳說物依附的情況下,得以在台持續流傳。多重轉轍是現代口頭敘事的必然情況,但是本文舉出「嘉慶君遊台灣」為例,透過該則傳說形成的歷史記憶與地方起源說詞,藉此說明口述傳統在遭遇文字媒體時,並非全然的失守。一個仍保有活潑的傳講潛勢的傳說,證明了口述傳統在現代語境下仍然保有其生命力。最後,本文以「義賊廖添丁」的傳說生命史為例,指出亦有由文字流向口傳的「反向轉轍」的狀況。而這種反向轉轍的發生,必須同時建立在傳統框架的穩定敘事,與民間反應現代想像(或殖民想像)下的情境關係。因此本文認為「廖添丁」應該算是台灣第一個大型的當代傳說。最後本文

則以「口頭檔案」與「文字媒介」的觀察,去思考文字/口頭之間的相同與差異,並指出文字的侷限性,及其反應講述語境的可能性。

九二一傷痕孫少英素描集

為了解決台中天公廟在哪裡的問題,作者孫少英 這樣論述:

《九二一傷痕孫少英素描集》921地震20週年再版紀念 | 地震素描 世界唯一 |   是孫少英水彩畫家用其生命之筆關懷台灣人的痛,他的圖像和文字充滿對家鄉的愛與關懷,歷史影像在他的素描畫中歷歷在目,提示了災難的可怕,卻也藏著許多溫暖的故事,鼓勵著我們要在危難中成長,讓我們看見藝術力量的偉大。   作者簡介 孫少英   經歷   1931      出生於山東諸城   青島市立李村師範肄業   1949      來到台灣   1955      政工幹校藝術系畢業   1962~68   光啟社負責電視教學節目製作及電視節目美術設計   1969~91   台灣電視公司美術指導及美術

組組長   1991~迄今 移居埔里,專事繪畫及寫作水彩畫,個展五十餘次   開場詩 / 福 ‧‧‧‧‧‧‧‧‧‧‧‧‧‧‧ 作者序 ‧‧‧‧‧‧‧‧‧‧‧‧‧‧‧‧‧ 作者在報刊發表作品選樣 ( 一 )‧‧‧‧‧‧ 作者照 ‧‧‧‧‧‧‧‧‧‧‧‧‧‧‧‧‧ 作者在報刊發表作品選樣(二)‧‧‧‧‧‧‧ 再版序 ‧‧‧‧‧‧‧‧‧‧‧‧‧‧‧‧‧ 作者在報刊發表作品選樣(三)‧‧‧‧‧‧‧ 九九峰 ‧‧‧‧‧‧‧‧‧‧‧‧‧‧‧‧ 牛耳藝術公園 ‧‧‧‧‧‧‧‧‧‧‧‧‧ 牛耳公園花之宴 ‧‧‧‧‧‧‧‧‧‧‧‧ 埔里酒廠儲酒庫 ‧‧‧‧‧‧‧‧‧‧‧‧ 埔里民眾服務站 ‧

‧‧‧‧‧‧‧‧‧‧‧ 埔里陽明大廈 ‧‧‧‧‧‧‧‧‧‧‧‧‧ 陽明大廈另一角度 ‧‧‧‧‧‧‧‧‧‧‧ 危樓壓頂 ‧‧‧‧‧‧‧‧‧‧‧‧‧‧‧ 夫妻罹難 ‧‧‧‧‧‧‧‧‧‧‧‧‧‧‧ 扭曲變形 ‧‧‧‧‧‧‧‧‧‧‧‧‧‧‧ 幸虧在夜晚 ‧‧‧‧‧‧‧‧‧‧‧‧‧‧ 大樹下上課 ‧‧‧‧‧‧‧‧‧‧‧‧‧‧ 蚊帳教室 ‧‧‧‧‧‧‧‧‧‧‧‧‧‧‧ 埔里城隍廟 ‧‧‧‧‧‧‧‧‧‧‧‧‧‧ 埔里醒靈寺 ‧‧‧‧‧‧‧‧‧‧‧‧‧‧ 埔里靈巖山寺 ‧‧‧‧‧‧‧‧‧‧‧‧‧ 埔里包公廟 ‧‧‧‧‧‧‧‧‧‧‧‧‧‧ 埔里中華市場 ‧‧‧‧‧‧‧‧‧‧‧‧‧ 中華市場另一角度 ‧‧‧‧‧‧

‧‧‧‧‧ 超商不見了 ‧‧‧‧‧‧‧‧‧‧‧‧‧‧ 埔里鯉魚潭一夜夢碎 ‧‧‧‧‧‧‧‧‧‧ 一品軒大廈 ‧‧‧‧‧‧‧‧‧‧‧‧‧‧ 一品軒大廈開始拆除 ‧‧‧‧‧‧‧‧‧‧ 一品軒大廈拆除中 ‧‧‧‧‧‧‧‧‧‧‧ 暫時停業 ‧‧‧‧‧‧‧‧‧‧‧‧‧‧‧ 鴻褔超商 ‧‧‧‧‧‧‧‧‧‧‧‧‧‧‧ 農民銀行 ‧‧‧‧‧‧‧‧‧‧‧‧‧‧‧ 中小企業銀行 ‧‧‧‧‧‧‧‧‧‧‧‧‧ 埔里西安路 ‧‧‧‧‧‧‧‧‧‧‧‧‧‧ 埔里榮民醫院 ‧‧‧‧‧‧‧‧‧‧‧‧‧ 埔里基督教醫院 ‧‧‧‧‧‧‧‧‧‧‧‧ 不漲價 ‧‧‧‧‧‧‧‧‧‧‧‧‧‧‧‧ 土角厝 ‧‧‧‧‧‧‧‧‧‧‧‧‧‧‧‧

我的工作室 ‧‧‧‧‧‧‧‧‧‧‧‧‧‧ 集集車站重傷了 ‧‧‧‧‧‧‧‧‧‧‧‧ 親切也哀傷 ‧‧‧‧‧‧‧‧‧‧‧‧‧‧ 集集鎮武昌宮 ‧‧‧‧‧‧‧‧‧‧‧‧‧ 千斤頂救廟 ‧‧‧‧‧‧‧‧‧‧‧‧‧‧ 廢墟裏種菜 ‧‧‧‧‧‧‧‧‧‧‧‧‧‧ 林淵的家 ‧‧‧‧‧‧‧‧‧‧‧‧‧‧‧ 日月潭教師會館 ‧‧‧‧‧‧‧‧‧‧‧‧ 天廬大飯店 ‧‧‧‧‧‧‧‧‧‧‧‧‧‧ 九份二山 ‧‧‧‧‧‧‧‧‧‧‧‧‧‧‧ 形象改觀 ‧‧‧‧‧‧‧‧‧‧‧‧‧‧‧ 白布條 ‧‧‧‧‧‧‧‧‧‧‧‧‧‧‧‧ 大里市元寶天廈 ‧‧‧‧‧‧‧‧‧‧‧‧ 一江橋 ‧‧‧‧‧‧‧‧‧‧‧‧‧‧‧‧ 可以扶正 ‧

‧‧‧‧‧‧‧‧‧‧‧‧‧‧ 帳蓬村 ‧‧‧‧‧‧‧‧‧‧‧‧‧‧‧‧ 埔里實驗林帳蓬 ‧‧‧‧‧‧‧‧‧‧‧‧ 洪先生一家 ‧‧‧‧‧‧‧‧‧‧‧‧‧‧ 路邊帳棚 ‧‧‧‧‧‧‧‧‧‧‧‧‧‧‧ 法治村臨時安置中心 ‧‧‧‧‧‧‧‧‧‧  野外露營 ‧‧‧‧‧‧‧‧‧‧‧‧‧‧‧ 陶藝家林伯端 ‧‧‧‧‧‧‧‧‧‧‧‧‧ 新家 ‧‧‧‧‧‧‧‧‧‧‧‧‧‧‧‧‧  水彩畫家沈政瑩 ‧‧‧‧‧‧‧‧‧‧‧‧  雕刻家的貨櫃屋 ‧‧‧‧‧‧‧‧‧‧‧‧  貨櫃屋用處多 ‧‧‧‧‧‧‧‧‧‧‧‧‧  埔里鎮公所 ‧‧‧‧‧‧‧‧‧‧‧‧‧‧  一兵田洋雄 ‧‧‧‧‧‧‧‧‧‧‧‧‧‧  瓦礫堆中仔

細找 ‧‧‧‧‧‧‧‧‧‧‧‧  尋覓牠們的家 ‧‧‧‧‧‧‧‧‧‧‧‧‧  災後畸形屋 ‧‧‧‧‧‧‧‧‧‧‧‧‧‧  救災的巨無霸 ‧‧‧‧‧‧‧‧‧‧‧‧‧  埔里元寶大廈 ‧‧‧‧‧‧‧‧‧‧‧‧‧  高高在上 ‧‧‧‧‧‧‧‧‧‧‧‧‧‧‧ 樓上瓦礫運下來 ‧‧‧‧‧‧‧‧‧‧‧‧  無限淒涼 ‧‧‧‧‧‧‧‧‧‧‧‧‧‧‧ 原地站起來 ‧‧‧‧‧‧‧‧‧‧‧‧‧‧  災後攤販多 ‧‧‧‧‧‧‧‧‧‧‧‧‧‧  為災民日夜趕工 ‧‧‧‧‧‧‧‧‧‧‧‧ 排長陳猛裕 ‧‧‧‧‧‧‧‧‧‧‧‧‧‧  平頂組合屋 ‧‧‧‧‧‧‧‧‧‧‧‧‧‧  婆婆媽媽之家開幕 ‧‧‧‧‧‧‧‧‧‧‧ 

大地要呼吸 ‧‧‧‧‧‧‧‧‧‧‧‧‧‧  環境美化 ‧‧‧‧‧‧‧‧‧‧‧‧‧‧‧  醫療中心 ‧‧‧‧‧‧‧‧‧‧‧‧‧‧‧  走出陰霾 ‧‧‧‧‧‧‧‧‧‧‧‧‧‧‧  施工檢查 ‧‧‧‧‧‧‧‧‧‧‧‧‧‧‧  學生義工 ‧‧‧‧‧‧‧‧‧‧‧‧‧‧‧ 美籍義工 ‧‧‧‧‧‧‧‧‧‧‧‧‧‧‧  有朋自遠方來 ( 一 )‧‧‧‧‧‧‧‧‧‧  有朋自遠方來 ( 二 )‧‧‧‧‧‧‧‧‧‧ 日本青年盡心意 ‧‧‧‧‧‧‧‧‧‧‧‧  大專青年聯誼會 ‧‧‧‧‧‧‧‧‧‧‧‧ 補給站 ‧‧‧‧‧‧‧‧‧‧‧‧‧‧‧‧ 理想社區 ‧‧‧‧‧‧‧‧‧‧‧‧‧‧‧  地震紀念 ‧‧‧‧‧‧‧‧‧

‧‧‧‧‧‧  建築師陳明雄 ‧‧‧‧‧‧‧‧‧‧‧‧‧  大愛村 ‧‧‧‧‧‧‧‧‧‧‧‧‧‧‧‧  為住戶寫門聯 ‧‧‧‧‧‧‧‧‧‧‧‧‧  心眼 ‧‧‧‧‧‧‧‧‧‧‧‧‧‧‧‧‧  埔里情慈濟愛 ‧‧‧‧‧‧‧‧‧‧‧‧‧  重建過渡期 ‧‧‧‧‧‧‧‧‧‧‧‧‧‧  殘牆壁畫 ‧‧‧‧‧‧‧‧‧‧‧‧‧‧‧  初版序文 / 保池與我 ‧‧‧‧‧‧‧‧‧‧  初版序文 / 莫如沒有 ‧‧‧‧‧‧‧‧‧‧  初版序文 / 大地無情 人間有愛 ‧‧‧‧‧  初版序文 / 平靜面對繁難事 ‧‧‧‧‧‧‧  初版序文 / 孫少英的地震素描 ‧‧‧‧‧‧  初版序文 / 災後記事 ‧‧‧‧‧‧

‧‧‧‧  孫少英簡歷 ‧‧‧‧‧‧‧‧‧‧‧‧‧‧   推薦序 福 孫少英 / 開場詩   山有起伏 海有波浪   人生   有平順   有挫折   「無爭無求享清福,有筆有彩富一生」   平順時   我會自娛   「平靜面對一切繁難事,安康相隨所有達觀人」   挫折時 我會自勉   諺云   平安是福   其實   平淡也是福 作者序 危難中成長   盧安藝術公司要再版這本《九二一傷痕素描集》。我再翻閱一遍,特別仔細閱讀了幾位好友為我寫的序文,他們深情的記述,令我無限感動,數度淚下。   林耀堂老師是埔里人,對家鄉的災難特別關懷,在他的序文中有這麼一段:「還記得多年前,當我

倦遊思歸時,在家鄉埔里見到孫少英老師,他甫自台灣電視公司退休,移居埔里,日子的安排,除了教教學生外,就是四處寫生,生活安排得閒適又充實,當時曾向他提過一個建議,希望由他來描繪家鄉的景物,出版一本畫集」。我的《埔里情素描集》就是在耀堂的鼓勵下完成的。沒想到書剛出版,就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許多景物,一夕劇變,當我再去畫這些熟悉的景物時,大多殘破傾倒,成了廢墟。現在我再讀耀堂的序文,他用的標題是〈莫如沒有〉,我想想當時我畫災區素描時,也的確是這種心境。   涂進萬主任在序文中說:「地震後的埔里山城宛如浩劫後的煉獄,破碎的家園帶走了原有的歡樂和希望,一百位鄉親竟在瞬間天人永隔,悲苦、哀痛、無奈充斥在

每個人的心裡。地震後的第二天,想到了孫老師是否安好?在埔基受創之下,意菁的醫療是否受影響?和小孩騎機車去探望,映入眼簾的景象,令人心碎。古厝已是斷垣殘壁,昔日充滿溫馨笑語做為畫室的土角厝已倒塌。孫老師也因意菁的醫療而奔波」。   進萬與女兒地震次日來看我,我陪意菁到台中洗腎,不在家,進萬看到倒塌的畫室中堆滿了剛印好的《埔里情素描集》。這本書進萬幫我寫序,他深有印象,我雖不在家,他主動找來朋友全部幫我搶救出來,我從台中回來,已是晚上,看到進萬對我如此熱誠厚愛,不禁熱淚盈眶。   廖嘉展董事長在序文中這麼記述:「一直和孫老師在埔里生活的小女兒意菁,一度因血糖升高危及其他器官,必須面臨洗腎與否的

抉擇。看著痛苦的意菁,我相信,在慈父的心中,是何等的不忍,但孫老師總是堅強、鎮定;家族中有人洗腎後,狀況並不是很好,讓意菁陷入極度的低潮。真不知道,那時候,這一家人是怎麼走過來的。   「最後在埔基醫療人員的鼓勵與開導下,意菁終於答應去洗腎。『嘉展,意菁去洗腎了!』在電話那頭隱約傳來孫老師略帶興奮的話語,他好像鬆了一大口氣。   「等意菁好轉後,不管晴天或下雨,孫老師總是騎著他那部老摩托車,定時的載著愛女到埔基的洗腎室報到。父女深情,是我看過最美的一幅畫!」   我再讀這段序文,記述的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二十年後,我再重溫嘉展對我的真切關注,現在想想,嘉展對我,從前如此,現在依然,真是

值得我深深珍惜。   嘉展在序文中還有一段更使我感動:「地震過後半年,危屋大都已被拆除,地震的影像只能印記在心海裡。素描本身,已成為極佳的歷史紀錄。看見這些集結成冊的素描集,內心泛起的竟然不是恐懼,而是一股力量,一股與土地相愛的人,所煥發出來的堅韌力量。他將鼓舞著更多的人,懷抱著信心與希望,投入重建工作。   「『無爭無求享清福,有筆有彩富一生』,這對地震前孫老師自撰的對聯,展現了這位『默默地做一個有作品的愉快人』的風格;地震後在他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他寫下:『平靜面對一切繁難事,安康相隨所有達觀人』自勉,更祝福別人。」   每年春節,我都是自撰對聯貼在門上,自娛也自勉,沒想到嘉展這麼細心

,把我的春聯一字不差的記下來,寫在序文裡。說實在話,要不是再讀嘉展的序文,這兩幅對聯我完全不記得了,什麼是知己朋友,我有了深深的體認。   俗語說:「危機就是轉機」,我在多位好友的關注下,度過了多次危難。我雖已年邁,在危難中也是會成長的。意菁病況穩定後,我開始了系列寫生計畫,二十年下來,完成了二十本旅遊寫生圖文繪書,舉辦數十次水彩素描個展。再版的書有兩本,《九二一傷痕素描集》再版之外,另外一本《從鉛筆到水彩》已三次再版。二十年來還有一個最大的收穫是「旅遊寫生」促進了我的健康;雖已暮年,仍有許多想法可實現,仍有許多年輕畫友一起寫生,這就是「有筆有彩富一生」啊!   孫少英 再版序 鳥兒也在

尋覓牠們的家   20 年過去了,九二一地震那劇烈的102 秒震動在我的記憶中還是常常 湧現。那時候我住埔里,整個小鎮像是戰爭後的電影場景,空中的直升機趴 達趴達地響;軍用卡車、挖土機匡噹匡噹地挖;滿鎮的塵土飛揚即使戴上口 罩,一到夜晚鼻孔比礦坑還黑。鎮公所的水車除了送水給居民使用,為了抑 制飛塵還有噗哧噗哧的水聲。再加上公所宣導服務的廣告車,告訴鎮民哪裡 有用品發送,哪裡有送餐賑災;也因全鎮中小學全倒,學童放空在家或在帳 篷區玩耍嬉鬧聲充斥;這些混雜刺耳的聲浪、塵土漫漫的街道、成山坡高的 瓦礫、扭曲變形的鋼筋和鐵皮,把場景時間都凍住了。地震後在埔里真不知日子是怎麼過的,坐困瓦礫廢土,每天想

的就是生 存問題,圖個溫飽平安就謝天謝地了,好像與外界都斷了音訊一般;也想不 起來再一次看到文明的報紙到底是地震後幾天的事兒了。   震後各大媒體出動最頂尖的團隊深入災區報導,生動的照片帶來很大的 震撼,引起海內外的矚目。當時在這些報紙媒體的篇幅中,讓我最為驚豔的 報導是在《勁報副刊》看到孫少英老師的地震素描連載;很奇怪的感覺是看 照片容易感傷,看素描反而產生了藝術轉化悲傷情緒功能。後來陸陸續續 《新生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甚至雜誌都刊登了孫老師的素描 和文字稿。這種駐災區藝術家第一手的寫生圖文刊在各大報副刊的報導方 式,還真是最接地氣的藝術紀錄,放眼全世界真是一個創舉;後來在20

00 年孫老師還集結所有圖文出版一本《九二一傷痕 - 地震災後素描集》。   素描集中有一張〈尋覓牠們的家〉的素描,孫老師文曰:「這是埔里北 澤街的一棟奇特老屋,他前面的樓震倒,也被清運走了,這棟老屋雖已殘破, 但卻傲然屹立著。老屋的頂上和周圍飛滿了燕子,也有鴿子在盤旋,牠們似 乎是在尋覓牠們的家,牠們破碎的家。」畫面上天空中,左右散佈不對稱的 短線和折線象徵著幾隻鳥,盤旋在殘骸和老屋上空仿彿在找牠們的家一般; 這種聚焦式的構圖,讓空中的鳥群顯得特別孤單無助,作者以鳥兒為主角來 描繪地震後的惶恐與無助,這張素描不只是素描,早已達到一個人文關懷的 境界了。      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內

(Oscar-Claude Monet 1840 年 -1926 年 ) 曾經說過 :「風景只是一個印象,每個時刻都在變化。」 (The landscape is just an impression, it's changing at every moment。 ) 的確如此,一個畫家在現場寫生,光影物像是持續在改變移動的,畫家當下要搶時間去構圖,按部就班去安排 主從順序,抓住所要表現的情境,所以才會有印象派的產生。     時光倒轉 20 年,想像年近 70 歲的孫老師在地震災區街頭,無視混雜刺 耳的聲浪、瀰漫的塵土,只顧搶時間埋頭寫生。救災現場的場景是動態的,光影是混亂繁雜的,當下根本

沒有甚麼印象不印象的問題,應該就是家鄉落 難了,捲起袖子,當一個藝術家就該用最擅長的方式為家鄉做點事兒。於是他每天帶著素描板、礦泉水、口糧,騎著機車就出門寫生去了;坐把小凳子, 在巨大瓦礫堆前,倒塌大樓邊,日以繼夜地畫災後各地的素描。素描集裡每 張畫作下筆強烈、篤定、線條帶勁有力,張張都是動態素描的神品。畫作包 含有禿了頭的九九峰、倒塌的埔里酒廠、滿是帳篷的國中操場、救災一兵、 外籍義工等等;不只地景地貌,連人物都畫得極為傳神,百多張素描全都是 現場寫生的作品,真是台灣人的珍貴藝術文化資產。這批珍貴的藝術文化資 產後來由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收藏,最後捐贈給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納入 永久館藏,也說

明了這批素描畫作在台灣近代藝術史的重要地位。      今年是九二一地震的20 周年紀念,盧安藝術再版《九二一傷痕 - 地震 災後素描集》之際,特別感激孫少英老師的授權;我們也保留了初版時,林 耀堂老師、涂進萬主任、廖嘉展董事長的序文、潘樵老師的文章和孫老師對 保池先生的感謝文,感念諸位先進對孫老師的深厚情意。再版是因為我們要 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台灣有一位藝術家孫少英,他是用生命之筆來關懷台灣人 的痛,台灣土地的傷痕;透過最單純的黑灰白素描讓我們看到藝術力量的偉 大;讓我們知道家雖破碎,家還是在這裡,遇到災難,就捲起我們的袖子為 家園再造打拼吧!      鳥兒都知道盤旋上空尋覓牠們的家,更

何況是我們人哪!   盧安藝術總經理 康翠敏

世界經濟與山城農業: 長時段中的台灣小農經濟

為了解決台中天公廟在哪裡的問題,作者葉守禮 這樣論述:

不同的研究尺度,可能帶來不一樣的詮釋意義。本研究希望透過「世界經濟」與「地方社會」兩個重要的觀看尺度,重新詮釋「山城農業」的經濟特質與社會基礎,討論台灣農業1960年代以來「園藝農業轉向」與「園藝作物爆炸」的歷史意義,拓寬我們對於台灣小農經濟的理解。「山城」是一個台灣中部重要的高附加價值多樣化園藝作物產區,也是一個客家人的生活圈,橫跨東勢、石岡、新社、和平和卓蘭等五個鄉鎮。通過對於「地方農業經濟圈」的長時段歷史考察,我們可以瞭解世界經濟與地方社會的辯證運動,如何一次又一次帶動農業商品鏈的組織、斷裂與轉移,反覆重塑這個地區的農村地景與作物面貌。我們希望指出,由於農業流通與生產網絡中介機制的不同

,小農經濟也可能展現出不一樣的社會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