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育成、蕭瑞綺寫的 台灣的木建築:與自然共舞的林中居所 和林芳怡的 建築向前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北當代藝術館 - 臺北旅遊網也說明:台北當代藝術館 為古蹟建築,紅磚表面,木造屋架,垂直長條型的窗,黑瓦洋風斜屋頂,在日據時期是臺北市建成小學校校舍,臺灣光復後為臺北市政府辦公處,1994年臺北市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幼獅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班 廖仁義所指導 郭芷維的 小型美術館的展覽策略與實踐-以台北當代藝術館為例 (2010),提出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策略、展覽實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 謝鴻均所指導 黃甯的 時間感、趕時間 (2009),提出因為有 時間感、錄像藝術、錄像裝置、單頻道、多頻道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的解答。

最後網站【小遊記】台北當代藝術館@ 愛德華散步則補充:在1993年以前,台北市政府還沒搬到現在信義區的市政府大樓時,市府的老家一直位在長安西路39號上,這棟南北座向,有兩層樓高的紅磚建築物,在路上總是格外引人注目。 再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的木建築:與自然共舞的林中居所

為了解決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的問題,作者洪育成、蕭瑞綺 這樣論述:

現代木建築具耐火、抗震、防颱、環保、永續五大特色,是二十一世紀台灣最亟待發展且最符合人性的健康居所。  2004年夏天,六種不同型態的實驗木屋在南投鹿谷的「鳳凰茶園」精采落成。這群表情豐富、肌理多樣、混以省產台檜、台灣杉、柳杉、相思木及北美進口材的小木屋,在台灣山林裡恣意地伸展、呼吸,象徵著從森林到住屋,一種祥和寧靜的生態系統循環、人與自然曼妙共處的地景重現,以及綠色健康建築的理想實踐。  承接本案設計規劃的洪育成建築師,長年關注木建築在台灣推展的可行性,曾投入大量心力於提升台灣木建築的施作技法上,亦曾多次參與本地木建築的實地規劃。本書透過深入淺出、步驟分明的圖文解說,從觀念和實務平行入手

,佐以名詞解釋、樹種介紹、木建築常見Q&A等單元,釐清一般人對木建築的既有成見,全方位掌握木建築在台灣發展的現況、動向及各種新契機,足作為業界及一般人士重新認識木建築的實用指南。本書特色  第一本介紹台灣木建築的專書,包括針對一般讀者而設計的「木建築常見Q&A」、名詞解釋,並提供相關書籍、機構、網站資料。相較於混凝土和鋼骨,木材是最環保的一種建材。樹木從成長到製作成材的這段過程中,因為進行光合作用而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遠多過它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木材的導熱性低、隔熱性佳,所以木建築室內一向冬暖夏涼,是非常舒適的居住環境;木材也具有吸濕和脫濕的功能,有助於室內保持穩定的相對溼度。在

同樣強度的結構中,鋼骨和木材比鋼筋混凝土輕,且木材的耐震力較鋼骨和混凝土為優,所以木材是非常適合地震地帶的建材。木材在燃燒時,表面會形成一層碳,木材的斷面要是超過一定尺寸,這層碳反而會變成絕佳的阻隔層,足以保護內部的木材不再燃燒。木建築的改建及增建因為屬於乾式施工,而且木材加工容易,不需要重型機械;在擴充或改建時所產生的噪音及污染較少,施工期也較短。策劃者簡介  林芳怡,1965年生,台灣省台北市人。成功大學建築學士,曾任《雅砌》月刊採訪編輯、《室內》雜誌企劃主任、創興出版社企劃編輯、《建築師》雜誌主編,現為「禾怡國際文化」主持人,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秘書長。參與策劃、執行多項建築文化活動,包

括2004年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繁殖計畫-──從台灣台南到義大利威尼斯」藝術行政、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新紀元──加州當代建築師作品展」專案經理(2002)及宜蘭厝活動,並兼任《建築Dialogue》雜誌編輯顧問、《建築師》、《台灣建築》雜誌編輯委員,編有《台北大街風情》、《空間啄木鳥》(以上均由創興出版)、《寧靜的地景革命──第二期宜蘭厝建築圖集》(田園文化)、《永續綠建築》(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出版)。作者簡介洪育成,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美國國家建築師考試及格、美國密西根州註冊建築師和美國建築師公會(AIA)會員。專長為木構造建築設計、綠建築、生態景觀設計、舊建築

再利用。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Engineering Service、ROSSETTI ASSOCIATES、MOORE RUBLE YUDELL及國內「欣祥工程顧問公司」、「楊明雄建築師事務所」專案建築師、東海大學建築系講師、逢甲大學建築系講師,現為「考工記工程顧問公司」負責人和台中技術學院室內設計系講師,已發表作品散見於各建築專業期刊。蕭瑞綺,1976年生,成功大學建築學士、東海大學建築碩士。曾任《建築師》雜誌採訪編輯,現為「禾怡國際文化」專案。參與採訪、編輯《2050創意台灣v.1》(遠流文化即將出版)、《桁間巧師──李重耀的建築人生》(重耀建築出版)。

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台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者前方不遠處,無數個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poe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上是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 我在你左右
作品透過男性畫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刻畫,呈現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 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藝術家透過猩猩作為在都市正常運作之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在都市興起的治理實踐下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 人-人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 塵埃落定時
作品試圖呈現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又或只是內在狂放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 1.2.3魚你躲好了沒?
作品將魚缸中的觀賞魚比擬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人在自身主體性的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的孤獨感。

黃淑蓮 Sometime 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作品回應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所產生的極大矛盾中內在強烈的衝突不斷,將人們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刻。該如何明確知道自身定位及最佳舒適的姿態為何?及「我是誰」成為最大的提問。

陳嘉壬 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日期 Date|2021/08/0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小型美術館的展覽策略與實踐-以台北當代藝術館為例

為了解決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的問題,作者郭芷維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成立的時代背景切入,旨在了解歷任館長對於藝術展覽的策略與執行,並且反思當代館的資源限制,分析歷任館長在有限的條件下,如何掌握、開發、整合當代館的資源並促其展覽實踐。 資料蒐集、參與觀察以及訪談為本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架構,訪談對象則為謝素貞、賴香伶和石瑞仁三位館長。研究者以資料分析為基礎,並且使用參與觀察法了解當代館的外部建構,輔以訪談法了解歷任館長對於展覽策略與執行的內在觀點。本研究從歷任館長的執行理念出發,希望藉由歷任館長執行的實際經驗,提出小型美術館在展覽製作上的問題,並透過執行過程中的分析,期待從中提出建議方式,在可執行的面向下,建構

出小型美術館在展覽策略與執行上的完整系統。 另一方面,研究者則反思當代館在展覽上的資源限制,分析歷任館長在有限的條件下,如何掌握、開發、整合當代館的資源並促其展覽實踐。探討範圍包含尋求展覽的合作與贊助,建立團隊的組織,以及提出在資源連結的概念下,邀請獨立策展人參與當代館的展覽製作。研究者以當代館歷任館長在展覽執行上的經驗,提出在展覽製作過程所遇的問題,並探討可執行方式,同時,對於展覽資源的尋求與開發提出建議,期待對於人力、空間以及經費上資源不足的小型美術館,作為日後在展覽製作上的參考。

建築向前走

為了解決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的問題,作者林芳怡 這樣論述:

  《建築向前走》從基本的空間審美原則開始,到建築案例的引介欣賞、房子是怎麼被蓋起來的、「建築」這個行業倒底有哪些內容、為什麼我們都住在水泥森林之中、要如何來欣賞享受我們身處的都市……。住在台灣的我們,從小就不曾被教育如何欣賞、體驗、享受我們的生活空間與周遭建築,這本書讓大家輕鬆的「入建築的門」。本書特色◎一本了解建築,欣賞建築的一本書◎也是一本關於美學教育的書籍◎圖片豐富作者簡介林芳怡  台灣省台北市人。成功大學建築學士,曾任《建築師》雜誌主編,現為「禾怡國際文化」主持人,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祕書長,並兼任《建築Dialogue》雜誌編輯顧問、《建築師》、《台灣建築》雜誌編輯委員。參與策

畫、執行多項建築文化活動,包括2004年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繁殖計畫--從台灣台南到義大利威尼斯」藝術行政、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新紀元--加州當代建築師作品展」專案經理。編有《台北大街風情》、《空間啄木鳥》、《永續綠建築》等多本書。

時間感、趕時間

為了解決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的問題,作者黃甯 這樣論述:

時間感、趕時間-黃甯創作論述 此創作論述以2006年我的第一件錄像雕塑作品「生理需求:時間與我」到2009年錄像裝置「殺時間」等作品作為研究範圍,探究我在創作歷程中與時間蹉砣、交互影響的原因與狀態,並以「時間感、趕時間」為主題,分五大章節論述個人創作背景與作品內涵。 本文的開始,主要為闡述自己為何以錄像形式對「時間」一題執迷表達一事,做追根究底的分析,屬於研究背景及動機。接著,就作品所涉及的技術與創作形式轉變的思考脈絡(從錄像雕塑到錄像藝術乃至於錄像裝置等),並與其他相關藝術家的作品做來回對照與反觀,從中尋找、敘述屬於自己「時間感、趕時間」的創作論點與思維,將創作的「形式」說清楚

。並且,也將自己創作背後所藏的「內容」,透過文本來說故事。最後,將2006-2009年的個人創作,做結論式的描述,並思考數位媒體(數位影像拍攝、後製剪輯)在未來創作的可能性。 為創作寫一份文本,從中發現在創作路途上立伐下一步的力量與繼續前行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