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 博覽會 門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班 吳光庭所指導 林芳怡的 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開東合西」(1985年)以來的案例研究 (2008),提出台北當代藝術 博覽會 門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展覽、建築展覽、策展人、再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當代藝術 博覽會 門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開東合西」(1985年)以來的案例研究

為了解決台北當代藝術 博覽會 門票的問題,作者林芳怡 這樣論述:

建築展覽是發表宣言或建立建築思潮與風格推演的平台與媒介,歷史上重要的建築展對當時與其後的建築發展經常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展覽透過作品發表、評論、出版、媒體等周邊活動與建築專業圈密切互動,進而產生影響,形成專業界間的競爭或合作關係;展覽就像是建築事件或知識生產的動能引擎,推動著建築圈不斷創新前行。本論文研究探討的「建築展覽」案例主要針對台灣現(當)代建築之設計與創作藝術有關,核心議題為建築、都市等空間環境之範疇,表現形式手法不拘,但排除技術與商業展、教學或專案競圖成果展、國外引進之巡迴展等;並以1985年底台灣第一次舉辦的國際建築師聯展「開東合西—台北/東京建築師聯展」為研究之起始。本研究試圖為

1985年以來的台灣建築展覽進行基礎資料之整理,歸納分析其發展歷程與趨勢轉變,並為台灣建築展覽的未來發展提出可能之建議。收集台灣近25年相關專業雜誌之建築展覽報導內容,展訊新聞、展覽活動報導、策展內容自述、展覽評論與延伸活動(如座談會等)之記錄刊載等,更包括刊載展覽一手基礎資料的展覽圖錄、相關網站與參考書籍,做為文獻與案例之參閱來源。並以訪談方式針對重要展覽與事件的關鍵人物進行口述記錄,了解各別展覽計畫或事件之執行過程、部份緣由或企圖。依研究範疇與方法蒐羅29件國內展覽案例,16件國外參展案例,總計45件。前者從「展覽企圖」與「策展意識」分為「建築個展」、「建築聯展」、「建築前輩回顧展」、「官

方推動建築展」等四類進行討論;後者則依舉辦國家地點與時間,分類討論。最後再針對筆者曾參與操作之展覽案例,提出經驗回顧與檢討。研究結論中整理出:一、台灣建築展覽與策展之演變過程與檢討,包括建築師自我角色認知與扮演的轉變、「策展」概念與「策展人」的興起、展覽議題與意識的轉變、展覽形式與手法的轉變、展演空間與機會的全面開拓、展覽衍生出版的多元化與蓬勃。二、建築獨立策展在台灣之展望,說明了台灣建築展覽命定必然的獨立策展、還有建築獨立策展的挑戰與展望。三、台灣未來建築展覽之策劃、推動、執行之建議,包括應鼓舞建築人對展覽的熱情、推動機制與相關支援系統,並需真實面對展覽是另一個專業,學習相關技術。四、對本論

文後續研究之方向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