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玄天上帝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台南玄天上帝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奇峰寫的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台南體傳統工藝 和的 大道向前行:後疫情時期宗教的回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武當山廟《台南市歸仁武當山上帝廟北極玄天上帝祖廟、武當 ...也說明:主祀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的武當山廟,根據《台灣省台南縣市寺廟大觀》所記,創立年代遠在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廟名引自中國湖北省武當山,意旨墾拓此地開基建廟的神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宇河文化有限公司所出版 。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柳金財所指導 黃子堯的 從宗教文化看地方宮廟信仰的發展–以孝威村艮安宮為例 (2021),提出台南玄天上帝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宗教文化、地方信仰、文化資本、宮廟管理、艮安宮。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心理學系 夏林清所指導 蔡環如的 安魂曲與土地公廟:在混雜社區裡與HIV感染者的家庭田野 (2021),提出因為有 愛滋、HIV感染者家屬、娛樂性用藥、行動研究、社會治療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南玄天上帝廟的解答。

最後網站北極殿 - 國家文化資產網則補充:N024台南市北極殿(二級)(1) ... 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南玄天上帝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台南體傳統工藝

為了解決台南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謝奇峰 這樣論述:

  從無形到有形,從塑像到粧佛,傳統工藝完整體現——百工司阜心目中最崇敬的那一尊神明。     台灣的行業神明祭祀源遠流長,行業神即百工百業的守護神,也是行業中俗稱的「祖師爺」。在趨吉避凶的心理因素影響下,祭祀者透過祖師爺神靈的庇佑,不僅可在工作上求得順遂心安,並能祈求增進所屬行業的繁榮與發展。本書即蒐羅各行業神明,從行業神明的緣起、沿革,到本身的工藝造像欣賞,帶給讀者迅速了解,百工百業為何而祭祀,尤其是以台南本土閣派工藝美學為重點,從中認識神明造像技藝展現的工藝造詣,以及如何鑑賞神明像造型美學。     「台南體」粧佛工藝的形成,是府城眾多粧佛匠師共同努力積累的成果,從代表人物泉州派西佛

國蔡心、福州派人樂軒林亨琛,至融合泉、福州二派優點的本土閣派陳金泳(派下弟子杜牧河、黃德勝、曾應飛、鄭賢仁、陳世偉等),還有外地來台南落地生根的林秋銘師傅,都在府城粧佛界占有一席之地。尤以台南閣派的工藝美學在消費市場獲得大家的青睞,粧佛師對於神像皮面彩繪細節的要求,以及工藝美術的追求完美與提昇從不間斷。     一尊神像不僅比例要好,氣勢要夠,神韻要佳,神像金身色彩也逐漸繽紛鮮活起來,因此帶動了注重神像彩繪的風潮。另方面,由於網路發達,加上信仰年輕化,新世代的年輕人已是消費市場的主力,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喜歡與眾不同,喜歡分享美學,而閣派追求裡外皆美的神像工藝,很自然吸引了年輕族群的目光,獲得年

輕人的喜愛,即使訂製交期漫長,也寧願等待,台南體細緻的神像工藝,甚至影響到各地粧佛業者,包含中國大陸地區的業者,紛紛模仿,至今成為全台神像指標性工藝。   本書特色     1.行業神即百工百業的守護神,也是行業中俗稱的「祖師爺」。以往在天人合一的古代,以及趨吉避凶的心理因素影響下,透過祖師爺神靈的庇佑,不僅在工作上求得順遂心安,並能增進所屬行業的繁榮與發展。本書即蒐羅各重點行業神明,從行業神明的緣起、沿革,到本身的工藝造像欣賞,帶給讀者迅速了解,百工百業為何而祭祀,以及如何透過各地經典神明造像的技藝,展現神明像的工藝追求。     2.台灣的行業神明祭祀源遠流長,過去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

狀元。」是基於只要努力就能出頭天的意思,但人的旦夕禍福有時候無法預測,對於未知的事情,「有燒香,有保庇」是普遍的心理需求,放到各行各業之中,也成為求得工作順利發展的期望,行業神明的重要性就不喻而明。本書繼《圖解台灣神明圖鑑》之後,針對貼近民生且耳熟能詳的行業守護神,介紹其特殊性與重要性,近距離鑑賞神明像工藝生成的過程與細節,除了讓讀者從歷史面認識神明來歷之外,並對神明造像工藝各面向能有深入淺出的了解。   民俗藝術專家學者 深摯推薦!     百工百業撐起一個繁榮興盛的社會,各行各業守護神庇蔭著子弟生活無虞。本書從台南出發,圖解行業信仰的古往今來。----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所長)     

謝奇峰長期耕耘府城的信仰習俗,經驗豐富而著作迭出。此次的行業神撰述,以實地的訪察紀錄,深具本土性,切合當代台灣的真實面貌。斯土斯神,本書值得推薦大家共賞。----李豐楙(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由等級社會到現代社會,行業識別無所不在。本書一目瞭然,帶你進入社會分工背後神聖與世俗緊扣的祕境。----丁仁傑(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硏究員)     謝奇峰的《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台南體傳統工藝》一書,可說是在神像研究三部曲著作後,另一本再次開拓神像研究新視界的好書。本書結合大量的文物與圖解,深入淺出地勾勒出神像背後所信奉的各行業的獨特性。----李建緯(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

任、文化資產與文物保存研究中心主任)     不只是工藝!不只是台南體!除了精讀府城,更遍覽台灣多種文化資產。言溢於題,物超所值!----邱彥貴(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助理教授)     深耕土地綻放繽紛花朵,長期踏查累積豐碩果實,透過本書多元視角系統性認識台灣行業神文化。----洪瑩發(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臺灣宗教與民俗文化平臺執行長)

台南玄天上帝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次拍攝空拍素材橫跨一年,請安心享用!每周六晚上七點半一起來看看美麗的台灣!

傷好多了,高雄篇正式啟動!這次要去超多故事的蓮池潭,除了經典的龍虎塔,還有超夢幻的啟明堂、超大神像玄天上帝,接著再去現在超熱門的美拍地點果貿社區,來聽聽它們的故事吧!


前十集我從基隆出發,去了桃園的後厝港、苗栗的玉清宮、台中、南投橋聳雲天、雲林金光大佛和五年千歲暴龍公園、信仰堡壘北港朝天宮、嘉義的巨大三國英雄神像,試吃知名嘉義火雞肉飯!後來上了阿里山一探廢棄鐵道眠月線、走進廢棄的學校,遇到了台灣特有的動物,也好好的看了奮起湖和神社遺跡,拍了台南麻豆代天府的巨龍和地獄天堂,然後到了高雄帶大家去吃最厲害的義大利麵,還沒看的話別錯過前十集喔!


- 環島系列的由來 -

你也想過環島嗎?我想了很多次,但是一年拖過一年,擔心這擔心那,也懷疑自己真的能夠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待那麼久不回家嗎?這一次,我不想再拖了,我是怎麼過這些日子的,影片裡好好一點一點的告訴大家吧!有疑問就留言吧。

台灣是我們的老家,藏著許多故事和美景,但卻常常被忽略,太可惜了。

我帶了許多自虐的攝影器材到了那些從小就好奇的城市、遺跡、海洋、山上、建築、信仰,想親自看看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風景和人,跟我一起來吧!

環島共花了近一個月(有些素材則是更之前就拍了),從基隆開始,走桃園、苗栗、台中等一路往南到墾丁再往東,值得去的地方太多,因此很多城市還是無法兼顧,我想以後還會有很多趟吧。


剪輯&broll調色:維尼
https://ethanhung3513.carbonmade.com/


封面文字:寒星
https://www.instagram.com/zizizizichan/
[email protected]

英文字幕翻譯:Cathy
英文字幕製作:Rayjay

喜歡的話記得留下你的感受和問題喔!你的支持,總是讓我很感動。


想看更多:

FB:https://www.facebook.com/XGVocal/ 電競說書人Vocal

IG:https://www.instagram.com/xgbboyvocal/


攝影器材:

機身:Canon EOS M50、iphone7+(成都、重慶vlog)、Canon EOS R(2019/10)、Osmo action(2020/01)

鏡頭:EF-M 11-22mm F4-5.6 IS、EF-M 22mm F2.0、EF-M 55-200mm F4.5-6.3、Bitplay HD超廣角2代(for iphone)、EF 16-35mm F4 IS L、RF 35mm F1.8 IS

穩定器:大疆Ronin SC(2019 8 )、智雲Weebill S(2019 11)

麥克風:Rode VideoMicro


Vocal與他的暹羅貓阿香:


Vol.1 接阿香回家 https://youtu.be/dKP-_PS4auU

Vol.2 同居生活開始 https://youtu.be/UA9xEYmlXzE

Vol.3 阿香吃雞了! https://youtu.be/yaddB1rO-yo

Vol.4 貓生低潮! https://youtu.be/iId1DVu6hdw

Vol.5 陽光小暹羅貓 https://youtu.be/Mcv-CqMh8ZI

Vol.6 阿香平時喝甚麼? https://youtu.be/q5yQrDx1zPA

Vol.7 誰在跟蹤本貓?鬼鬼祟祟的!出來喔!https://youtu.be/hCE-x1JfgTI

Vol.8 小貓的第一次Petree自動廁所(貓砂盆)體驗!再也不用鏟屎啦!https://youtu.be/5XFKUa6qGz0

Vol.9 為了給貓跟我更好的環境,買了小米空氣清淨機!
https://youtu.be/UMb5hdFEzRc

Vol.10 誰說貓就愛吃罐頭的?
https://youtu.be/awvEPVzRdOk


人性系列:

Vol.1 除了加油,你還能怎麼安慰人?
https://youtu.be/QX3Dr6ThkrI

Vol.2 朋友?兄弟?閨密?你可以試試在出事的時候找他們看看。 https://youtu.be/ETB8QO8Td0A


旅行Vlog系列:

Vol.1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台灣人的四川成都風雲大佛之行!錦里吃擔擔麵!
https://youtu.be/yYcRpbZH2Co

Vol.2 穿過你家門口的霧都輕軌!台灣人的重慶「黃金甲」、「變形金剛」場景探險,老火鍋不能錯過! https://youtu.be/hZgN-o3FJyI

Vol.3 警察出來洗地啦!去周星馳拍攝「功夫」場地玩,對比兩個不同年代,三個台灣小夥子的上海旅行!不可錯過的外灘夜景! https://youtu.be/rrnlF6SsRsM

Vol.4 你受的了嗎?比猛獸還猛的孩子(氣)!三個台灣人的上海旅行最終章,超多汁的豫園小籠包!
https://youtu.be/-eViCDDNbgI

Vol.5 外內外跑法之北宜公路靈魂車手Feat小咖!一探隱密千島湖、坪林、基隆中正公園、通堂拉麵~
https://youtu.be/yy_pUDZMTCI

Vol.6 滿滿的台灣味就在這片!基隆人的侯硐貓村、九份、基隆廟口美食之旅。
https://youtu.be/y4LNW-q1qrY

Vol.7 台灣人的深夜驚悚北京上集,吃到平價但好吃的烤鴨!
https://youtu.be/6lC8V920Bh4

Vol.8 終於來到歷史中的帝王神宮紫禁城!三里屯、故宮之旅、懷念老歌金曲之北京下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gjLQ...


電競解說:

Vocal的西安TGA吃雞手遊和平精英決賽解說精華
https://youtu.be/LXF421q1fpM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上集。(PUBG M/吃雞)
https://youtu.be/MyB3IvnfFBY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下集。 Feat 阿梅、美少女宅宅
https://youtu.be/gVGhpszvLbY

從宗教文化看地方宮廟信仰的發展–以孝威村艮安宮為例

為了解決台南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黃子堯 這樣論述:

地方民間信仰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信仰空間的變化,造成地方信眾重新面對民間信仰的認識,居民對土地的關懷、信仰的認同、生活的依賴與民俗信仰的影響,都成為新環境不可逃避的問題。本文從地方信仰的宗教結構、信仰類別、社會資本與現代化轉變,探討地方信仰文化與地方關係的建立、合作與發展。本研究主要探討民間信仰在地方宮廟文化推動之下,社區信眾共同參與宮廟公共事務發展與社區發展活動,在這些參與的過程中,藉由地方宗教信仰力量的認同,作為凝聚社區意識建立共識,透過地方宮廟信仰組織發展、活動參與、公益服務與地方發展,讓居民藉由信仰文化過程,探討在宗教文化民間信仰下,對社區居民、社區發展、社會服務及社區營造行

動帶來的影響。 本研究藉由宮廟在區域的族群融合、社會變化與區域發展過程中,觀察地方民間信仰透過宮廟文化所展現的信仰凝聚力、政策推動力、世代創新力與信眾參與力等面向,驅動宮廟民間信仰的社團化、社福化、市場化與功能化,更有效的帶動地方除藉由產業發展外,結合文化資源發展及新興文創集思,形成更多元的地方資源與特色,吸引青年世代返鄉參與地方發展。針對宮廟信仰文化的發展歷程中,從傳統地方型信仰祭祀的心靈活動,經環境變遷與社會結構的轉型下,在信仰文化管理、政策推動輔導、世代傳承發展與信眾凝聚共識等多面向探討,分別就宮廟文化的社會性、公共性、群聚性與參與性等特徵,討論民間信仰維繫下的宮廟文化對宮廟發展、

信仰環境、社群凝聚、社會服務、地方傳承與文化永續發展等課題,探討所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困境。 本研究運用「文獻討論」、「深度訪談」、「個案研究」及「參與觀察」作為研究方法的手段,以五結鄉孝威村艮安宮推動地方宮廟文化發展的關係人作為研究對象,參與關係人區分為管理單位、行政單位、青年世代與社群信眾進行訪談分析,作為本論文有關資料的蒐集、分析、歸納與討論的架構論述依據。通過對五結鄉孝威村艮安宮廟文化的發展,藉由祭祀圈形成地方信仰的探析發現,透過孝威艮安宮、地方非營利組織、孝威社區發展協會等在地組織文化形成地方認同,轉化為信任、規範、網絡的社會動能,做為社會的無形資本累積。 地方信仰文化透過社

會各型式資本的中介運作,影響地方生活、生產與生態的發展。本研究證實地方宗教信仰文化資源在地方發展中佔據重要位置,某種意義上對地方社會型態變化起部分決定性作用。尤其在 2019年起,作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對地方型社區發展工作尤為重要。研究發現文化資本在台灣農業型社區發展中的作用,區域性宗教信仰帶動地區文化結構的轉型發展,直接或間接影響地方治理發展的關鍵,再透過藉由地方社會資本功能帶來的轉變,俾利地方宮廟信仰的永續發展。研究建議如下:宗教信仰推動行政治理與發展的策進;加強宗教團體溝通輔導與行政效率;推動現代化經營管理及人才培育;地方節慶舉辦應建構在地特色之上,擴大教育宣傳釋放民間信仰的正向能量;建

立完備的宗教管理隊伍,提高專業能力與管理技能。

大道向前行:後疫情時期宗教的回應

為了解決台南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面對瘟疫,承擔天職,尊重科學,道法自然,兼善天下   運用神學觀因應瘟疫   運用眾神之功能處理瘟疫   運用宗教儀式化解瘟疫   瘟疫流行時要如何修行   如何看待政府管制宗教   宗教領袖對瘟疫的論述   今年在 玄靈高上帝關聖帝君聖壽祝壽活動準備時,蒙 玄靈高上帝關聖帝君特別指示,必須輔以現在疫情嚴峻的社會現況與祝壽的真實意義,規劃一系列能幫助眾生在困境中獲得庇佑、獲得利益的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請張家麟教授及其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承辦規劃「大道向前行- 後疫情時代宗教」主題,並邀請宗教學者教授、各宗教的宮、院、堂主事、宗長、宗教前輩,一起上線、討論、發表相關論述。     本

書將線上的論壇刊印成冊出版,提供給各宗教宮、院、堂的主事、宗長、宗教前輩,當作後疫情時代的建議參酌。 編者簡介 總召/陳桂興   現任   玄門真宗教門 教尊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 創會長   台中縣玄門真宗國際尊親會 創會長   中華關公信仰學會 理事長   全球和平聯盟台灣總會 理事   學術展演研究 主持人 張家麟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系文學士   國立師範大學  教育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博士   現任/經歷   真理大學專任教授、淡江大學兼任教授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榮譽理事長/理事長   台灣宗教學會常務監事/理事長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宗教諮詢委員   考試院高考典試、命題委員   宗教哲學社常務理事   6 宗教領袖對談 8 名家點評 10 因應疫情的精進修行與祈願祝禱- 陳桂興 12 祝聖.弘法.避瘟.精進- 張家麟 Part 1-1 奉神之名救災抗瘟:名家點評 16 16 那種「神學觀」適合用在當代瘟疫? / 張家麟 20 宗教如何化解瘟疫/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22 漢人宗教與道教的懺悔觀/ 謝世維 25 基督宗教的「天職觀」/ 王榮昌 30 對宗教神學觀因應當代瘟疫的哲學反思/ 劉久清 34 那裏找「宗教倫理道德」? / 張家麟 36 宗教對抗瘟疫? /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39 從宗教組織管

理與社會互動談防疫/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Part 1-2 宗教倫理生態.科學並重:線上座談 42 42 宗教家如何運用「宗教神學觀」因應當代瘟疫 43 養浩然正氣提升免疫力/ 黃國彰 45 環保生態.精神療養以因應疫災/ 胡萬新 47 宗教職責-救世.救贖.救劫.化瘟/ 陳桂興 50 反思基督教的天職觀與對話觀/ 王榮昌 52 再談宗教生態倫理學/ 謝世維 53 再論宗教對話與宗教理解/ 劉久清 54 實踐儒道思想來修行化瘟/ 王祖淼 Part 2-1 謙卑祈求神祇和瘟:名家點評 58 58 有那些驅瘟、和瘟之神? / 張家麟 63 佛教中的驅瘟之佛? / 劉國威 66 宗教家如何運用眾

神之功能處理瘟疫 ? / 葉雲清 Part 2-2 神祇護國祐民避瘟:線上座談 72 72 宗教家如何運用眾神之功能處理瘟疫 73 祈願關公佑民避災/ 吳光雄 74 祈求溫王爺帶走疫鬼/ 藍德俊 75 啟點浩然正氣燈,祈化解瘟疫,救贖眾生/ 陳桂興 76 醫瘟之神:孫真人、許真人、吳真人/ 胡萬新 77 恩主公是佛嗎? /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Part 3-1 以儀式安心度亡:名家點評 82 82 有那些化瘟、安靈、安民之儀式? / 張家麟 85 瘟疫與鸞堂/ 王志宇 88 同島一命談防疫/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Part 3-2 配合政策作化瘟安民儀式:線上座談 90 90 宗教家如何用

宗教儀式化解瘟疫 91 瘟疫期間宗教營運與救贖眾生之方式探討/ 陳桂興 93 因應疫情,廟宇進化/ 洪榮豊 95 祈求瘟王帶走瘟疫/ 黃瑞吉 97 瘟疫天劫唯靠「天心」化解/ 王祖淼 99 累世業障造成瘟疫;積德行善才能化瘟/ 蘇榮利 100 以懺悔.誦經.點燈.迴向化瘟/ 陳俞嬑 Part 4-1 疫期如平時修行不停止:名家點評 104 104 瘟疫流行,信徒如何自己修行? / 張家麟 108 打打「八段錦」/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111 禪修可以化瘟嗎?可以共修嗎?其意義為何? / 劉國威 114 疫情下的反思︰疫病與道醫養生/ 高莉芬 Part 4-2 閉關精進與線上弘法並重:線上座

談 118 118 瘟疫流行時,我們要如何修行 118 數位產品.宗教儀式與化瘟/ 洪榮豊 121 踐修菩薩道,化解瘟疫/ 林蓉芝 125 閉關修行增進家人情感/ 陳拓環 128 落實五常德修行,以圓滿聖凡雙修人生/ 陳桂興 131 修行即修倫理道德 / 高莉芬 132 以心法治療瘟毒及網毒/ 王祖淼 Part 5-1 瘟疫中求生存:名家點評 136 136 宗教動彈不得? / 張家麟 139 COVID-19 對宗教的衝擊/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142 疫情擴散,宗教家如何看待政府管制宗教(1)/ 張珣 146 疫情擴散,宗教家如何看待政府管制宗教(2)/ 陳韋銓 150 反思「疫情擴散,

宗教家如何看待政府管制宗教」/ 林明華 Part 5-2 防疫政策下謀出路:線上座談 154 154 疫情擴散,宗教家如何看待政府管制宗教 155 疫情肆虐下的宗教經營與閉關修煉/ 陳桂興 157 討論 165 總結 172 天德聖教:疫情期間談疾病觀與精神療養的實踐/ 胡萬新 174 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談地上人與靈人的關係/ 陳拓環 180 中華儒道研究協會:對後疫情時代的回應與管見/ 王祖淼 187 無極御令合發宮:對疫情期間政府管制宗教的回應/ 陳俞嬑 189 天帝教:疫情與誦經、修持的關係/ 沈明昌 195 理教:以宗教宇宙觀、生命觀、科學觀因應疫情/ 胡文中 198 真佛宗: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應疫情/ 蓮歐 200 關公文化與中華文明/ 吳光雄 202 基督宗教的「天職觀」與佛教、道教的「修行觀」/ 黃國彰 206 代天巡狩:驅瘟與降瘟/ 藍德俊 208 大道向前行 宗教精神永不朽/ 莊凱仲 210 瘟疫流行時,我們要如何修行/ 葉俊麟 214 瘟疫、政治與宗教:以台灣COVID -19 擴散後管制宗教為例 241 參與線上學術會議名單 244 跋:共識.功德.迴向.感恩 「大道向前行:後疫情時期宗教的回應」序列完結篇   序1   因應疫情的精進修行與祈願祝禱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尊 陳桂興     今天學術論壇的主持人張家麟教授、線上的各位與談專家學

者,及各宗教、宮院堂的主事宗長、宗教前輩,大家好:     2020年庚子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絕大多數國家對集會都頒佈了禁令。這對於以「人」為服務對象的宗教、宮廟、寺院,產生了重大影響。導致宗教、宮廟、寺院紛紛將慶典活動與聚會…等,宣佈延期或取消。     由於宗教集會的禁令,讓許多原本可以透過活動、聚會來教化眾生的宗教、宮廟、寺院,以及宗教人士們,感到憂心不已。不過,也因為面臨這樣的困境,才造就今天的我們,能夠藉由網路科技來宣揚宗教教義、濟世、儀軌…等。可見線上活動此一方式,已經蔚成風潮,是宗教界不能再輕忽的事情了。也就是說,過去單以實體方式的宗教活動,現在必須思考視情況需要,逐漸

改採網路來進行。     今年在 玄靈高上帝關聖帝君聖壽籌備祝壽活動時,蒙 玄靈高上帝關聖帝君指示,必須符以疫情嚴峻的社會現況與祝壽的真實意義,規劃一系列能助益眾生在起伏動盪的困境中,獲得庇佑與轉機的慶典活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延請張家麟教授及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承辦規劃「大道向前行- 後疫情時期宗教的回應」為主題,廣邀宗教學者教授、各宮院堂主事、宗長、宗教前輩,一起上線來研討並發表論述。     未來,本教門也會將系列論壇內容、研討等出版專書,提供給各宗教前輩們,當作後疫情時代的建議參酌。     再者,要虔敬的邀請各宗教、各宮、院、堂主事、宗教前輩們,一起在 玄靈高上帝關聖帝君聖

壽祝壽期間,再一次以點燈儀式,義結浩然正氣。祈願能得到諸天神聖仙佛,廣發神威庇佑眾生,化解台灣疫災,弭平台灣的疫情。並救贖受疫災的眾生免除苦難,安定人心,社會能無病無災,家庭生活正常,士、農、工、商都能恢復營運,經濟逐漸活絡,讓安康幸福和諧的社會早日運轉回來。     謝謝各宗教、各宮院堂的主事、宗長、宗教前輩們的支持,及宗教學者教授的協助,謝謝大家。   序2   祝聖.弘法.避瘟.精進 「大道向前行」線上系列講座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張家麟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為台灣地區第26 個在內政部合法立案的宗教,在彰化設立玄門真宗總教區─玄門山。於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道場,是一個「

現代型」的恩主公信仰、修行、弘法、度九玄宗教團體。     其教門領袖陳桂興教尊發願,希望在台灣瘟疫期間內,持續弘法佈施。在諸多寺廟院堂無法作為之際,走出一條生路來。以「廟學合作、神人對話」的線上講座,慶祝關聖帝君聖誕1860 歲生日快樂。     我深深覺得陳桂興教尊具有宗教家「永不停歇」弘法、教化子民的情感和眼界,與教尊討論後,設定「2021大道向前行: 後瘟疫時期宗教的回應」主題。預計在農暦6/24( 國暦8/1)恩主公聖誕前夕,從7/26(週一)至7/30( 週五),每天下午三至五時,作五場講座為帝君暖壽,也饗閱聽大眾、信徒。希望此系列講座,能帶來各位身心靈平安,不斷精進法喜,智慧增長

、自度度人。     第一場,以「宗教家如何運用「宗教神學觀」因應當代瘟疫」題。   第二場討論:「宗教家如何運用眾神之功能處理瘟疫」。   第三場從儀式的視角,談「宗教家如何用宗教儀式化解瘟疫」。   第四場希望你我不停止修行,論「瘟疫流行時,我們要如何修行、養身、避瘟」第    第五場,反思「疫情擴散,宗教家如何看待政府管制宗教」,各宗教的困境、回應、發展等問題。     我們邀請陣容堅強的、跨宗教、各大專院校知名的專家學者,分別是: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尊陳桂興、高雄意誠堂主委洪榮豊、台中南天宮主委兼關聖帝君弘道協會總會長吳光雄、基隆代天宮常監藍德俊及屏東溪州代天府主委黃瑞吉、中華佛寺協會

秘書長林蓉芝、省道教會副理事長、宜蘭地母廟林明華、理教總執行長胡文中博士。     另外,尚有全球和平聯盟副理事長陳拓環、三芝錫板智成堂正鸞華雲清、天德聖教台南市念字聖堂胡萬新董事長、天帝教總會副理事長沈明昌博士、中國真佛宗蓮歐上師、无極御令合發宫陳俞嫡宮主、大潭保安宫省修社天恩堂蘇榮利總幹事及中華道研究協會王祖森理事長等宗教領袖。     本地知名的學者: 中央研究院張殉研究員兼所長、國立政治大學謝世維教授與高莉芬教授、高雄師範大學副教授康韋金、逢甲大學王志宇教授、銘傳大學劉久清副教授、故宫劉國威研究員兼科長、真理大學王榮昌助理教授兼主任牧師等宗教學領域之教授。     由我專案負責,陳桂興

教尊、各宮院堂領袖、專家學者等,分別在五場擔任講座、進行對話,共同思考「阮的宗教過去、現在未来如何面對瘟疫及化解痘疫?」這個具跨宗教意義的熱點話題。     希望敬愛、崇拜帝君,關心疫情的朋友,能在7/26-30 日,每天下午三至五點上線,共同參與、學習、修行、精進。     最後,本會及玄門真宗再度攜手,誠摯祈求帝君一本疼惜蒼生救贖眾生的誓願,賜福各位,願各行各業能脫離困境,染疫者康復,健康者免疫,施打疫苗者安康,全球疫情早日止息。     一切祝禱、弘法,皆奉帝君聖名祈求; 也齊聲祝福视生日快樂!   Part 1-1 奉神之名救災抗瘟:名家點評那種「神學觀」適合用在當代瘟疫?真理大學

宗教學系教授 張家麟 瘟疫來臨時,中、外的宗教教主或領袖幾乎都有對此反思。他們提出宗教神學或醫學的解釋、實踐,帶領門徒或信徒化解瘟疫。 早在西元2、3 世紀,西方羅馬帝國流行瘟疫,基督教領袖對此災難提出解釋。宣稱染疫而死的基督徒,是蒙主寵召,獲得永生。躲過瘟疫者,歸因於神的恩典。無論死亡或生存的論述,都來自於上帝的恩典,強化了異教徒對基督信仰的改宗,及主內兄弟對上帝的認同。 至今為止,這種「神恩觀」,仍是基督教徒面對瘟疫的主流信仰。除此之外,到14 世紀歐洲黑死病橫行,基督教領袖再提出「懺悔觀」。認為瘟疫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基督徒唯有自我鞭笞身體,或尋找代罪羔羊,向神表達懺悔,才能獲得拯救。 

前者,類似於漢人送王船儀式中,信徒對王爺行懺悔書文,或用廷扙鞭打懺悔者,亦或是以舉枷遊街象徵向王爺、天神懺悔。西方基督教的鞭笞派已經絕跡,東方的送王船向瘟王懺悔依舊傳唱。至於尋找猶太人當作代罪羔羊,認為他們是瘟疫的淵藪,也被認為不符合人道精神,而加以拋棄。 基督教的神學觀發展到16 世紀,馬丁路德與喀爾文兩位新教領袖,面對瘟疫提出的「天職觀」。 他倆認為,鼠疫侵襲歐洲,傳教士應該承擔上帝賦予的使命,陪同政府官員、醫療團隊、治安人員留守在疫區,照顧染疫者。這種接受神的呼召,類似耶穌扛下十字架的作為,感動了災民。 發展到今天,教宗方濟各在瘟疫期間仍說,傳教士要在疫情期間,投入愛德的工作來彰顯人世間

的正義與和平。如果各宗教領袖及其神職人員、信徒,有此情操、認知與作為,我估計將可感動諸多的百姓及染疫者。 「天職觀」是要求宗教神職人員將宗教當作一項志業。換言之,宗教人士在瘟疫期間如同在平時,皆要「代天宣化」、「代神行公義、好憐憫」、「與民同在」及「同體大悲」。 理解西方宗教的天職觀,至今歷久彌新。再回頭看東方宗教的「懲奸觀」與「驅瘟觀」。

安魂曲與土地公廟:在混雜社區裡與HIV感染者的家庭田野

為了解決台南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蔡環如 這樣論述:

本論文是以行動研究作為探究之方法,呈現研究者與HIV感染者工作過程中,工作方法從心理專業一對一會談的協助角色,移動到與感染者及家屬協同合作的社會實踐者角色。 描述落回家中的感染者小龍,賭出生命以拒絕服藥奮力展演控訴因性向、感染、用藥遭遇的社會性羞辱,然而這本應朝向社會的展演力道卻回擊入家內,抹煞掉主要照顧者小龍媽對家、對小龍的歷史性情感;而小龍媽內心的憤恨、心痛、失望與擔憂,讓小龍媽將來自多重複雜社會、文化的情緒力道爆衝式地重創因同志、感染者、藥癮者的污名落回家中的小龍。社會性的擠壓進入家內,造成家人間廝殺的悲劇活生生地發生。而另一位感染者母親陳媽,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發展不同路徑

,她在陪伴其他感染者的實踐中,逐步釐清性向、感染、藥癮背後的社會、文化的作用。 從本研究可以看到,在協助感染者歷程中,納入感染者的家屬是協助感染者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在工作方法上,研究者身為實踐者,以行動研究、自我敘說、將家視為社會田野的認識論,嘗試以社會治療理論的「所有力量朝向發展」,創造社會田野共學場域,協同感染者在群體中發展自身多重角色與多重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