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acl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急診醫學科- 醫師介紹 - 烏日林新醫院也說明:台灣 重症醫學科專科醫師. ACLS 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導員 ... 澳洲墨爾本The Alfred Hospital急重症醫學主治醫師 ... 台灣外傷醫學會高級外傷救命術指導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 護理學系 李怡娟所指導 蔡沁筠的 探討呼吸照護病房家屬與其護理人員對於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後之感受 (2017),提出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acl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呼吸照護病房、呼吸器依賴患者、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後之感受、家屬與護理師成對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 唐福瑩所指導 洪雅惠的 探討急重症護理人員對心肺復甦術無效醫療感受與困境 (2013),提出因為有 無效醫療、不予心肺復甦術、急重症護理人員、感受、困境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acls的解答。

最後網站轉知社團法人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於108年10~11月舉辦3場 ...則補充:(一)課程名稱: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第6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北區場次] ... (三)課程名稱:108年度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訓練課程時間:108年11月27-28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acl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呼吸照護病房家屬與其護理人員對於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後之感受

為了解決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acls的問題,作者蔡沁筠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質性訪談的成對關係,探詢呼吸照護病房之呼吸器依賴患者的家屬與護理人員對於簽署DNR後之感受,樣本來自新北市某區域與地區醫院內22位家屬與12位護理人員,以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共44次之深入訪談。全程以錄音方式完成逐字稿撰寫,採內容分析方法,分析訪談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家屬對於簽署DNR後之感受有:「考量放手」、「簽署的推力」、「簽署後的感受」、「尋求內心平衡的表現」及「準備好簽署行為的建議」。護理人員對於簽署DNR後之感受包括:「理性放手」、「應該要簽署的理由」、「家屬簽署後的感受」、「簽署後家屬的行為」、「對幫助簽署的建議」。家屬與護理人員對於簽署DNR相異點有三,分別為:

家屬的-掙扎考量放手與/護理人員的-理性放手、家屬未表達-經濟無負擔與/護理人員感受的-家屬體認經濟重不堪負荷及家屬-愧疚不安/與護理人員認為家屬簽署DNR後認為必要時仍希望給予藥物治療。家屬與護理人員對於簽署DNR相同點有簽署DNR後家屬的-照常的晨昏定省/護理人員-家屬仍照常定期探視及家屬與護理人員皆同意應讓家屬具備簽署DNR充分資訊再來做決定/護理人員提出應定期召開家庭諮詢會議。 本研究建議增加放寬給付召開緩和醫療家庭會議之次數標準,並且在召開會議時採用共享決策之溝通元素,同時納入專業共照團隊與主責護理師共同參與。護理人員宜接受安寧教育訓練課程,具備安寧療護中DNR及相關生死議題的

知識與態度。未來研究可從不同家屬的角色及與病人間的關係進行其對於簽署DNR後之感受的探討。

探討急重症護理人員對心肺復甦術無效醫療感受與困境

為了解決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acls的問題,作者洪雅惠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急重症護理人員對心肺復甦術無效醫療的感受與困境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採橫斷式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選取臺灣北部某醫學中心急診及加護單位之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運用自擬式問卷為研究工具,分別以「心肺復甦術無效醫療感受量表」、「心肺復甦術無效醫療困境量表」及「個人心肺復甦術無效醫療經驗」進行資料收集,共發出260份問卷,有效問卷24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5.4%。研究顯示,研究對象在無效醫療照護感受平均得分為3.24±0.48分,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職級越高、經歷無效的CPR次數越多者對無效醫療有較深的感受;其中,護理人員最常歷經的感受為「急救過程只是增加病患痛苦」及「我感覺只是延長病患

死亡過程」,多數認為執行CPR無效醫療是為了滿足家屬的要求。無效醫療照護困境平均得分為3.00±0.56分,大部分護理人員同意在醫療決策權歸屬上感到困境,最常面臨的情境是「末期病患DNR決策太慢,使病患經歷急救過程的疼痛及痛苦」及「是否繼續無效的CPR,主要遵照醫師的指示」。急重症護理人員對無效醫療感受愈強烈,在照護上會有較高的困境感受,兩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r=0.51, p<0.001)。 再者發現,安寧緩和療護的相關教育訓練不足會在無效醫療照護上會感受到較高的困境。當急重症護理人員對生命末期病患的照護知識不足,在照護態度上會較缺乏自信心,也難以與病患及家屬討論有關生命末期照護的議題

。因此,接受安寧緩和療護相關知識,有助於其在面對是否執行無效CPR決策時,能具備溝通能力與正向態度去因應及面對施行無效CPR的衝擊與困境。期望未來能藉由教育及政策宣導,提升護理人員對生命末期照護之相關知識及態度,以因應臨床執行CPR無效醫療所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