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都市化程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台灣都市化程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力軒寫的 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 和賴宇亭的 樂桃園:公園玩攻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城市動物系列《引言》與《一》/ 梅立昀也說明:作者:梅立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學生) ... 而隨著都市化程度的提升,城市範圍不斷向外部擴大,依據CIA的世界概況統計,去年的都市化程度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和天立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白仁德所指導 胡迪的 收縮城市的多維度識別、演變特性、驅動因素之分析-以台灣為例 (2021),提出台灣都市化程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城市收縮、人口收縮、多維度收縮、空間自相關、空間異質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陳信木所指導 黃敬恆的 單人家戶的空間差異再探 (2020),提出因為有 單人家戶、空間分布、空間自相關分析、空間異質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都市化程度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灣都市發展史則補充:不斷地經歷高度的經濟成長及都市擴張,1970 年代開始的都會區化現象造就台. 灣地區在20 世紀末期成為世界上都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總計百分之八十. 的台灣人口居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都市化程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都市化程度的問題,作者鄭力軒 這樣論述:

  陳紹馨的名字雖然廣為人知,但學界對他的整體學術生命以及知識關懷卻仍相當模糊。   本書試圖補足這個缺口,將陳紹馨界定為從臺灣而生的古典社會學之子,除了作為本土研究先驅外,更是臺灣現代社會科學重要的創建者。內容追索陳紹馨橫跨多重知識場域的學術生命,從1920年代的啟蒙、1930年代赴日研究歐洲社會思想、1940年代返臺投入民俗學以及參與臺灣文化運動,到戰後初期嘗試傳承戰前臺灣研究成果,並在1950年代與美國學者展開深刻互動,投入包括人口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等領域,最後在1960年代生涯最後的階段,針對不利於臺灣研究的學術環境寫出了影響力巨大的〈中國社會文化的實驗室:臺灣〉

一文。   作者主張陳紹馨這些看似分歧的著述背後共通的知識關懷,是他對臺灣社會現代性的視野;而日後對陳紹馨的遺忘與記憶也與這個視野有密切關係。重探陳紹馨的視野除了還原臺灣社會科學重要先驅者的面貌外,也有助於反思當代臺灣研究與社會科學的發展。  

台灣都市化程度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前年八八風災過後,加快了政府體檢國土環境的腳步,經建會公布全台灣207處環境敏感地區聚落,發現有87處不安全,還有94處有潛在危險,必須快點改善不安全的因子,連都市化程度高的台北市與高雄市都有這樣的地方。

青翠的山景乾淨的溪流,枝頭上還有台灣藍鵲跳上跳下,台北市內雙溪地區的碧溪橋兩側風景非常迷人,但是這裡卻是經建會公布的有潛在危險的聚落之一。

八八風災重創台灣,也促成了經建會委託學者專家體檢全台灣207處環境敏感地區聚落,結果發現只有26處是安全的、有87處不安全、94處是屬於條件式安全,而不安全聚落集中在東部,花蓮24處、台東13處、台中14處,即使是都市化程度高的台北市與高雄市也有少部份有潛在危險的聚落,必須要盡快改善。

經建會強調這份報告只是初步的結果,後續還會有更深入的研究,而相關的資料已經發送各地方政府,針對敏感地區進行補強或改善,希望趕在今年颱風季來臨前能多少發揮警示的功效,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收縮城市的多維度識別、演變特性、驅動因素之分析-以台灣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都市化程度的問題,作者胡迪 這樣論述:

20世紀末以人口流失為核心特徵的城市收縮現象獲得了普遍的關注。2020年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且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危機。本研究依據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數據,運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對於台灣人口收縮的縣市與鄉鎮市區進行識別。對於人口收縮縣市,進行經濟、建成環境、城市活力之多維度收縮再識別。分析收縮之各類特性,探討導致人口收縮之影響因素,最終為收縮治理之可行性提供參考。台灣本島存在11個人口收縮縣市、202個人口收縮鄉鎮市區。最早的城市收縮始1980年,從郊區化階段至再都市化階段都有城市發生收縮。在11個人口收縮縣市呈現出5類空間格局。在大多數人口收縮縣市,人口密度高的鄉鎮市區也不能避免收縮。全

局空間自相關分析表明2000至2020年的戶籍人口變化存在空間正相關性。2005年以後在鄉鎮市區層級,收縮與非收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這11個人口收縮縣市中,2個人口收縮縣市出現建成環境收縮;3個人口收縮縣市出現城市活力收縮;6個人口收縣市出現建成環境、城市活力收縮。兩階段集群分析依據鄉鎮市區之發展現況將全部鄉鎮市區分為4類。各個類型的區域都存在收縮鄉鎮市區,但是收縮鄉鎮市區的比例大不相同。集群分析結合空間分析,最終本研究發現都市化與郊區化都導致了台灣的收縮,但是作用的區域不一樣。大部分收縮縣市的空間格局與都市化有關。基隆市和嘉義市最有可能逆轉收縮。在縣市人口收縮驅動因素分析中,兩組縱橫資料模

型最終都以固定效應模型作為最終解釋模型。縣市戶籍登記人口縱橫資料模型之調整R²為0.643,優於縣市人口總增加率縱橫資料模型的0.272。縣市戶籍登記人口縱橫資料模型分析表明,離婚結婚登記對數、公司登記現有家數、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道路里程密度,對於戶籍登記人口數產生正向影響。老年人口比率、刑案發生數對於戶籍登記人口數產生負向影響。工業服務業發展對於鄉鎮市區人口收縮影響之空間異質性分析結果如下。採用逐步法之最小二乘估計表明,在鄉鎮市區,場所單位數變化率、平均每員工全年薪資變化率對鎮市區戶籍人口變化率產生正向影響;從業員工人數變化率對鄉鎮市區戶籍人口變化率產生負向影響。地理加權迴歸模、多尺度地理

加權迴歸模型表明各個自變數在不同鄉鎮市區不僅影響大小不同,甚至可能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影響因素的空間異質性給收縮治理帶來巨大挑戰。面對收縮的態度、收縮治理策略都應該依據城市收縮的維度決定,並且必須考量影響因素的空間差異。

樂桃園:公園玩攻略

為了解決台灣都市化程度的問題,作者賴宇亭 這樣論述:

  忙的要死哪有時間規劃旅行?   城市放風,給我一個下午就可以   森林/梯田/海岸   滑梯/鞦韆/滑板/獨木舟   每個週末從此有去處,沒打開之前,你沒想過「公園」玩這麼大!   ★收錄全桃園近80座特色公園,從市區到郊區、山間到海邊,出門即達不必準備。   ★桃園限定的種田系公園、森林系公園、試膽系公園、名人推薦系公園……打破你對公園又小又無聊的刻板印象~   這本書獻給誰?   高齡的長輩們!   年紀大了,褪去年輕、壯年時辛勤工作的辛苦,桃園有山、有水、有綠意、交通可及的公園綠地,讓您可以跟家人以及老朋友們好好在大自然的懷抱當中話當年、共享天倫之樂。   偉大的媽媽們!

  每一位媽媽們家中都有集小惡魔與小天使於一身的寶貝,在公園內豐富且多樣的遊戲空間,   除了滿足小朋友在「遊戲」行為的需求之外,看到孩子天然純真的笑容,不也是為人父母最簡單也是最滿足的期望嘛!   年輕的朋友們!   讀書、工作累了吧!生活再忙碌、學業再吃緊,抽個空動動身體,輕極限的汴洲公園、新勢公園、大有梯田生態公園,絕對會讓你們生活中增添美好的樂趣。   青壯的朋友們!   在桃園、你們是重要的一群人,我們明白勞動力充沛的你們,也有著承上啟下的生活壓力。   桃園市政府自縣市升格以來,努力在都市、鄉村把水綠環境以各種形式開闢、更新,積極創造桃園全區域、全方位的休憩環境。假日走一趟小烏

來、風禾公園、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或海岸的濕地、沙丘、藻礁以及石滬,徜徉在自然的懷抱裡,享受天倫共享的氛圍。   未來的主人翁們!   桃園市政府已經為你們準備好超棒的遊戲空間,一起來玩吧!

單人家戶的空間差異再探

為了解決台灣都市化程度的問題,作者黃敬恆 這樣論述:

近十幾年來台灣單人家戶的比例快速上升,截至2010年已有20%以上的家戶屬於單人家戶,成為除了核心家庭以外台灣最主要的家庭結構。而台灣單人家戶的增加不僅僅是反應諸多社會條件變遷的結果,本身亦是無法被忽略的社會變遷趨勢,並已然對社會各層面產生程度不等的影響。本研究的目的即為結合人口普查資料與空間資料,針對台灣單人家戶進行全面性的探索,主要使用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以台灣本島349個鄉鎮市區為空間分析單位,以探索性空間分析中的空間自相關分析為主,釐清台灣本島單人家戶的空間分布模式,爾後進一步使用人口普查資料以及其他資料中的社會經濟指標,對前述空間分析結果進行關聯性分析,分類、解明單人家戶空間聚

集區的空間特色,以及各空間聚集區當中的單人家戶樣貌。研究結果部分,空間自相關分析顯示台灣單人家戶的空間分佈確實存在群聚的現象,關聯性分析結果則顯示單人家戶比例與既有鄉鎮市區分類方式、鄉鎮市區人口結構與社會經濟指標等均存在相當程度的關聯性,結合上述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單人家戶空間聚集區可被分為「老年單人家戶熱區」、「非老年單人家戶都會熱區」、「非老年單人家戶原鄉熱區」等三大類型,其中以「非老年單人家戶都會熱區」在各方面最為優勢,「非老年單人家戶原鄉熱區」次之,「老年單人家戶熱區」則面臨人口結構、社會經濟等全方面的劣勢。三大單人家戶熱區中人口結構、社會經濟條件等特性均存在諸多差異,顯示單人家戶人口

在空間上的明顯異質性。有鑑於不同類型的單人家戶可能面臨相異的困難與產生相對應的社會支持需求,藉由如此分類、辨認單人家戶空間聚集區的模式與其各項條件,應可明確不同地區單人家戶之社會福利需要,作為政策評估與執行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