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救國團幼兒課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員林救國團幼兒課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施福珍寫的 台灣童謠園丁-施福珍囝仔歌研究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臺北市立大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郭大玄所指導 黃瓊瑤的 國小故事志工團體之個案研究-以紫精靈童話故事團為例 (2016),提出員林救國團幼兒課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紫精靈、故事志工、學校志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員林救國團幼兒課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童謠園丁-施福珍囝仔歌研究

為了解決員林救國團幼兒課程的問題,作者施福珍 這樣論述:

  《台灣童謠園丁──施福珍囝仔歌研究》共收錄施福珍囝仔歌60首(含詞譜)以及許常惠、向陽、簡上仁、魏水明、何如雲等人對施福珍創作台灣囝仔歌的分析評論,可謂市面上最全面之施福珍囝仔歌研究。 作者簡介 施福珍(1935 ~ )   彰化縣員林鎮人。台中師院普師科,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曾任教於大專院校及國中小學,擔任「台灣囝仔歌賞析」客席講座。於國內外舉辦數百餘場專題講座,擁有「台灣童謠的園丁」、「童謠囝仔王」等稱號。榮獲1988年台灣省第六屆鐸聲獎,「台灣囝仔歌」教唱影集(1997年出版)榮獲第一屆金視獎、1998年台灣省第一屆特優音樂創作獎。 編者簡介 康原(康丁源,1947 ~ )   

彰化人。著有《大師的視界?台灣》、《追蹤彰化平原》、《八卦山下的詩人林亨泰》、《賴和與八卦山》、《台灣囡仔的歌》、《台灣囡仔歌謠》、《人間典範全興總裁》等四十本書。   曾任賴和紀念館館長、青溪學會彰化分會理事長等多項職務,並榮獲2004第六屆磺溪文學特別貢獻獎。現為彰師大台文所作家講座、修平技術學院兼任講師、作家,主持康原文史工作室,策畫主持公益頻道「文化列車」節目。與林明德共同策畫《彰化學》叢書。獲2007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

國小故事志工團體之個案研究-以紫精靈童話故事團為例

為了解決員林救國團幼兒課程的問題,作者黃瓊瑤 這樣論述:

故事志工許媽媽,在故事志工鼓勵下於民國98年創立了紫精靈童話故事團,團體成立至今已滿七年,故事團的成員則由三重、蘆洲等地的國小故事志工組成,目前有三十幾位女性成員。團體組織運作分工有如專業的組織,志工不僅各司其職也能相互幫助,歸功於團體的領導人物許媽媽的知人善任。故事團的故事志工初始參與動機以增進自身說故事技巧為主要考量,經參與紫精靈團隊服務後動機轉變,本研究發現志工持續在團隊服務的動機有下列六點:1.為服務而服務的大愛精神2.團隊革命情感3.獲得成就感4.團體歸屬感5.擴展生活圈6.團長領導風格。志工在服務歷程中,看見城鄉差距,歷經的挑戰累積自信與口語能力,志工之間因長期服務而產生革命情感

,培養似姊妹的感情,隨著校園故事巡禮,志工媽媽的生活圈也逐漸擴大。紫精靈團隊長期在新北市二重國小服務,支援學校晨間故事、特教宣導、輔助學校學生戲劇社團的團務運作,不僅對學校的助益良多,也提升學生的能力與自信。最後,根據研究的結論,分別就「故事志工團體」、「學校」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關鍵字:紫精靈、故事志工、學校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