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學費繳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小學費繳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丹尼爾‧格林伯格寫的 用「自主學習」來翻轉教育!沒有課表、沒有分數的瑟谷學校 和簡綉鈺的 足部反射自然療法:3分鐘啟動全身自癒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繳學費免出門!北市校園推電子支付線上系統一鍵完成 - 三立新聞也說明:109學年度開學,第1學期繳費期間國中、高中、高職為109年9月14日至9月28日,國小為109年9月28日至10月14日,過去繳納學雜費、代收代付費用以紙本四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橡樹林 和蘋果屋所出版 。

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吳正中所指導 許嘉茹的 桃園市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經營策略之探討-以龜山區某國小附幼為例 (2020),提出國小學費繳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經營策略、國小附設幼兒園、SWOT分析、TOWS策略分析、策略地位與行動評價矩陣。

最後網站國立馬公高級中學則補充:學雜費 入口網 · 澎湖考區國中教育會考 · 防治校園霸凌專區 · 圖書資訊查詢系統 · 電子書平台 · 自主學習雲端學院 · 防災宣導網站 · 性別平等教育專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小學費繳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自主學習」來翻轉教育!沒有課表、沒有分數的瑟谷學校

為了解決國小學費繳費的問題,作者丹尼爾‧格林伯格 這樣論述:

「自主學習」實踐經典!美國瑟谷學校創校人的第一手觀察記錄 「不是為了考試成績、不是為了得到獎勵、不是為了合乎規矩, 孩子們主動、認真學習來的東西, 才能在他的生命中具有意義、發揮作用……」 ──丹尼爾‧格林伯格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學生應該學些什麼?孩子能負責到什麼程度?他們應該自主到什麼程度?民主社會中的學校應該如何辦學?對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而言,即使有改革之心,也只能這麼想一想而已;對大部分的家長來說,雖然心疼孩子在傳統教育裡跌跌撞撞,卻也莫可奈何。   ●兒童天生好奇,只要給孩子一個學習環境,他就會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   瑟谷學校(Sudbury Valle

y School)是美國第一家「自主學習學校」,成立於西元1968年。瑟谷的教育哲學植基於對人的信任,和亞里斯多德提出的:「人生而好奇。」   傳統教育體制中,制式化地要求孩子在某個年紀做某些事、以某種特定的方法與速度去學習某些被認定為重要的學科。瑟谷則相信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興趣、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人生目的──他們完全尊重個體自決的權利。   透過本書,讀者將能認識瑟谷過去數十年的部分經驗,包含該校的部分價值觀與執行面:學生法庭、榮譽制度、認為玩得開心比輸贏更重要的體育活動……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參閱的另類模式,書中無負擔又充滿驚喜的教育理念,比方說開放大孩子和小孩

子一起學習的混齡制、讓孩子想學的時候再學……更值得家長深省、落實於親子互動之中。   ●每個孩子都學會了基本學科──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時間表、自己的方式學到的!   雖然沒有人管,孩子們或早或晚都會自己學會閱讀,一般在八歲左右學會,最早的五歲、最晚的十二歲。孩子們到了十一、二歲便會想學算術,一般可以用半年的時間,每週上兩堂課的速度,學完小學六年的所有數學課程。想上大學的孩子,大約花半年卯起來猛K入學的參考書,都能申請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其中許多人甚至進了一流大學。   瑟谷認為,不斷灌輸各種知識給孩子,將導致吸收不了的孩子自覺是笨蛋、吸收得了的孩子自以為優秀,但是誰也不會真正知道怎

麼樣處理人生。瑟谷的學生都顯得有自信,他們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要什麼……他們獨立自主,懂得解決問題。這些能力都不是書本中學得到的,但是這些能力都是他們將來面對人生時最大的資產。 專家推薦   瑟谷學校的故事,看似一則則傳奇,卻是真實發生的歷史,讓我對自由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啟發了我甚多觀念,值得對教育有熱誠的朋友們反覆閱讀。──《心教》作者 李崇建   大部分的大人都以為,如果沒有上下課、沒有課綱,孩子不會主動學習、不會有堅持度。事實上剛好相反:每個孩子都會找到一樣、兩樣,甚至許多樣興趣,無休無止地埋頭苦幹。作者的說法我完全同意!──親職教育作家、資深媒

體人 陳安儀   教育不是商品,每個孩子也都不一樣,無法大量複製,但卻可以造就獨特、有創意的個體。我們的社會需要不同的人才,像瑟谷學校這類體制外學校所培養出的獨特、有創意的個體,正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清枝   ◎親職教育作家、資深媒體人 陳安儀‧專文導讀   ◎作家 李崇建、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清枝‧感動推薦

國小學費繳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私幼超收學費的查核

前陣子有家長反映,學校的收費跟教育局核定的收費標準不同。我介入了解,發現確有其事。依據幼教法,幼兒園收費標準必須要向教育局申報核備,不過以前家長不會知道這個標準,除非自己打去教育局問(但教育局也不見得給資料)。

不過,今年4/1開始,幼教法修法後,教育局應主動公開幼兒園學費的收費標準。也就是說,如果幼兒園假借名義收取收費標準之外的雜費或代收代付款項,家長是可以藉由公開資料核對後,去進行舉發的。我強烈要求教育局,必須落實幼兒園收費項目必須與陳報給教育局的一致。否則很多額外的收費項目,園方會以這些項目非強制收費、或是以年繳改成月繳的方式,來迴避家長的查對及教育局的稽查。

#私幼關園的提前預警機制

最近三民區有一家幼兒園因為土地租約被終止,所以申請歇業。消息一出,家長非常擔心,不曉得接下來小朋友要送往哪裡?後來,我們請教育局協助提供周邊評鑑結果優良的私立幼兒園的可收名額及公幼名額,才讓家長放了心,小朋友有了去處。

三民區2〜6歲的幼童超過14,000人,但是幼兒園核定的收托名額只有7,600個名額,如果扣除即將關園的這所幼兒園,剩下7,000個名額。以目前三民區送托的2〜6歲幼兒,就是7,000人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接下來還有幼兒園宣布歇業,會有家長不知道可以把小孩送去哪裡。

因此,我要求教育局在「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管理辦法」中,要規範業主歇業的提前告知期,讓家長有充分時間可以轉到其他幼兒園,並且對於幼兒及教保人員的安置,要有更具體明確的規範。

#教師兼任午餐秘書、營養師不足

去年九月,教育部國教署修正「補助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所屬公立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充實學校午餐人力要點」,如果學校廚房供餐的班級數少於40班,必須跟鄰近學校合辦,達到供餐40班的標準,才能補助一名營養師。

高雄市目前中小學聘的營養師超過法定員額,不過,市區與偏鄉地區的營養午餐經費,就有一段落差。以那瑪夏某國小的營養師,一個月只有一萬多元的人事費用,根本連專任的營養師都聘不起;此外,學校的營養午餐秘書,大多由教師兼任,必須負擔午餐計畫書、食材管理、製作繳費單、填報校園食材登陸平台…等繁瑣工作,如果校內沒有配置營養師,教師兼任的午餐秘書更需要負擔菜單規劃及採購食材的責任。但其實,這並非教師專業。

我提了兩個建議:

1.營養午餐秘書要回歸專業,如果學校因為經費問題無法再多聘營養師,那教育局得出面協調,把鄰近學校資源整合,成立共同的中央廚房,讓願意承辦中央廚房的學校,有比較多的人事經費可以聘任營養師擔任午餐秘書,來取代教師兼任的情況;

2.中央補助地方中小學營養師的條件,必須要是廚房得供餐給40班以上的情況,但這對偏鄉學校太困難了,並且偏鄉學校與都會學校不同,很難用中央廚房的概念(路程太遙遠),所以,我也建議教育局,主動跟教育部協調,在最近要新訂的學校午餐專法中,必須考量偏鄉學校的困境。

桃園市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經營策略之探討-以龜山區某國小附幼為例

為了解決國小學費繳費的問題,作者許嘉茹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行學前教育政策的發展趨勢下,桃園市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的經營策略;同時,筆者以桃園市龜山區某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為研究對象,針對個案幼兒園進行三階段的研究分析:  第一階段(策略分析):透過SWOT策略分析(SWOT Analysis),搭配戰略地位與行動評價矩陣(Strategic Position and Action Evaluation Matrix),分析出之內部優勢(Strengths)及劣勢(Weaknesses),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及威脅(Threats)。  第二階段(問卷調查):藉由兩階段問卷之「編擬、發放、回收」,統合校內教職員工、在

校生家長、畢業生家長及社區家長之問卷樣本。依據回收之問卷填答結果,將相關指標題項之分數配比適切的權重並加總,統計、量化各項數據資料,確立策略目前定位及未來展望方向。  第三階段(深度訪談):根據研究問題及目的為核心,研究者運用「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向個案學校校長、在校生家長(2位)、畢業生家長(2位)、社區家長(2位)及專家學者(1位),共九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同時,輔以半結構式之訪談大綱作為訪談的指引,彙整各方訪談資料;其後,予以精準、客觀的質性詮析。  綜合上述三階段的研究分析,筆者得出個案幼兒園可採取善用「內部優勢」及掌握「外部機會」的

「增長進取型」策略。最後,筆者統整策略分析、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列舉以下六點主要經營策略之建議:  (一)幼兒園設備新穎,須妥善維護。  (二)後山環境改善,可做為自然教學場域。  (三)與國小端有緊密連結,互助合作。  (四)教師專業增能,參加研習、組織社群,申請園內專業輔導。  (五)教學活動課程的改善,使活動課程豐富、多元,孩子適性發展。  (六)未來增班後,可朝分齡分班規劃,讓幼兒有更適性適齡的學習。  面臨少子化浪潮的衝擊下,社會環境、教育趨勢與家庭結構的改變,如何突破傳統思維,使幼兒園能長期發展並形成精緻創新的經營策略。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期望將來供個案幼兒園(龜山區某公立國小附設

幼兒園)參考、採納,進而幫助個案幼兒園及學校多元發展、永續經營。

足部反射自然療法:3分鐘啟動全身自癒力

為了解決國小學費繳費的問題,作者簡綉鈺 這樣論述:

不景氣的時代,更要懂得照顧全家健康!! 【全家一人會,節省醫藥費】 想揮別憂鬱症、精神壓力、鼻子過敏、胃酸逆流、頸椎疼痛……? 想順利甩掉更年期潮熱、失眠、情緒沮喪、筋骨痠痛和婦科疾病? 足部反射按摩法可以有效改善病症,使病症不再惡性循環。 只要一人學會,就能幫助家人、朋友遠離病痛。   健康就是同時具備氣血充足、氣血暢通、氣血平和三個條件。但是如何才能使氣血保持在這三個絕佳的狀態下呢?   利用足部按摩,是暢通氣血最有效的方法。從腳底到腳踝骨上方,都能找到全身器官的對應反射區。包括腦部、五官、五臟六腑、筋骨關節、淋巴系統、腺體,都各有其反射區。足部的各反射區就像一個個啟動身

體各器官組織自癒力的開關,在足部的反射區上適度地施力按摩,就能啟動身體修護的機制,清除積滯在器官組織上的廢氣廢物,打通經絡和血管、淋巴等氣血循環的通道,使身體恢復內在的動態平衡,使人渾身舒暢。   作者簡?鈺老師,身體長年受到病痛困擾,直到接觸足部按摩後,逐漸改善,並開始投入為別人按摩的服務,結合中醫的理論,深入研究每一個案例,按過無數隻腳,包括頭痛、鼻竇炎、眼疾、頻尿、失眠、筋骨痠痛、水腫、腸胃疾病、胃酸逆流、肝膽疾病、婦科疾病等的案例,無一不受按摩之惠而變得更健康。   而許多罹患中風、癌症、糖尿病、高血壓、憂鬱症、過敏體質、更年期症狀、不孕症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個案,透過正確手法的足

部按摩輔助,也都有明顯的進度與令人滿意的結果。他發現足部按摩可以使身體發揮神奇的自癒力,與中醫學人體的「整體與平衡」的理論不謀而合。   足部按摩值得推廣,也必須推廣,不僅是因為它的效果超乎我們想像,更因為它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懂,可以學會的技能。學會它,靠著一雙手,一兩支工具,不論走到哪裡,隨時都可以啟動我們身體的「自癒力」。 本書特色 1不必死背穴位,一看就懂,立即學會   不受場地限制,不必死背穴位,一看就懂,立即學會。採取「區塊反射區」概念代替「單一部位反射區」。按摩時就以大區塊地按摩,手法正確,力透反應層,就能達到按摩的功效。 2結合「中醫學理」與「太極功法」的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結合「中醫學理」及「太極拳功法」,將經絡、氣血、穴位融會貫通,精準找出病症形成原因,掌握「軟碰硬、硬碰軟」按壓訣竅,按對地方、用對力道,氣血自然就順暢。 3穴位按摩、經絡敲打、簡易健身操的搭配運用   書中搭配穴位按摩、經絡敲打和簡易健身操,和足部按摩一起深入每個人的生活,發揮養生健體的力量。 4三十大類常見症狀全收錄   針對現代人常有的頭痛、過敏、鼻炎、肩頸僵硬、便祕、經痛等,一次解決全家人的症狀。 作者簡介 簡綉鈺    足部健康推廣老師。   民國66年自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於國中、高中任教長達25年,退休後,全心投入研究足部按摩的推廣。 經歷:

曾受邀至苗栗市立圖書館讀書會授課。 曾受邀至桃園縣青溪國小授課。 台北市校園福音團契授課。 曾受邀至台北基督徒退休教師聯誼會授課。 桃園縣府靈糧堂授課。   「體弱多病」是簡?鈺老師從小的寫照,夏天中暑、冬天感冒、腰痠背痛、三十歲不到就出現五十肩症狀,三十二歲得了急性髖關節炎……。在她的前半生,完全不懂得如何養生,只知道不斷地求醫。    爾後,在中醫師的建議下,開始學習太極拳,並在友人的介紹下,接觸了足部按摩,一頭栽入了足部健康療法的學習之路。接受足部按摩後,她發現身體大為改 善,並體悟到,與其去找人按摩服務,不如學會自己按摩,於是又研究出DIY按摩的手法,並且開班授課,

希望能把這技能傳授給更多人。   他 開始替別人按摩,並記錄下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按摩前後的改變,之後再研究個案病情變化的前因後果,尋找更有效的按摩手法。同時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中醫學、 營養學、生理學等,只要能提升足部按摩的效果,他一概接收。這期間,她繼續打太極拳,一面打拳,一面思索如何將太極拳「鬆中帶勁」,以意念引導動作的「運 氣送力」原理,運用到足部按摩手法上。   他不僅融合太極拳與足部按摩,並引入中醫學中,人體的「整體與平衡」的理論,掌握人體氣血暢通、充足和平順的要領,證明了足部按摩確實可以促使身體發揮自癒力而得到不藥而癒的神奇效果。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作者自序  

知其所以然的足部按摩。 Part1 認識足部按摩與反射區  .健康三關鍵,氣血「充足」、「暢通」、「平和」。 .足部按摩,暢通氣血最有效的方法。 .給癌症、重大病症患者的一封信。 .雙腳部位說明。 .腳底反射區全圖。 .腳背肌肉反射區全圖。 .腳背骨頭反射區全圖。 .腳內側反射區全圖。 .腳外側反射區全圖。 .掌握四大要領,輕鬆學會足部按摩。 .按摩工具的使用要領。 Part2 圖解足部反射區 □腳趾部位反射區 大腦.小腦.太陽穴.眼睛.耳朵.鼻子.額竇.頸椎.後頸.牙齦.扁桃腺.頸側.牙齒反射區。 □腳底前段部位反射區 橫膈膜.甲狀腺.氣管∕食道.賁門.斜方

肌.肺部.肩關節.心臟反射區。 □腳底中段部位反射區 腎臟.脾臟.胃.胰臟.大腸.小腸.肝臟.膽反射區。 □腳底後段部位反射區 骨盆腔反射區。 □腳內側反射區 胸椎.腰椎.薦椎.尾椎.膀胱.子宮∕攝護腺.直腸.坐骨神經內側反射區。 □腳外側反射區 腹部鬆弛區.髂骨與髖關節.卵巢∕睪丸.膝蓋.肘關節.上臂.肩膀反射區。 □腳背反射區 淋巴.乳腺∕胸部淋巴.氣管∕食道.喉嚨.肩關節.腋下淋巴反射區。 Part3 足部療法,改善常見病症  1頭脹.頭痛.頭暈  2偏頭痛.後腦脹痛  3鼻涕倒流.鼻蓄膿 4眼睛痠澀.乾眼症.眼睛癢.眼皮顫跳  5鼻子過敏.鼻塞.打噴嚏.氣喘 

   6流鼻血.不明原因皮下出血  7牙痛.牙周病.牙齦腫  8耳朵癢.耳朵痛.耳鳴 9喉嚨發炎.喉嚨緊.聲音沙啞  10打鼾  11肩頸僵硬痠痛.落枕 12五十肩.肩關節炎  13肘關節疼痛.關節炎.脫臼.骨折 14乳房脹痛.纖維囊腫.腋下腫塊  15胸痛.胸悶.胸脹 16背脊與腰椎痠痛.腰背肌肉痠痛  17髖關節發炎.薦椎疼痛.坐骨神經痛 18膝蓋無力.膝蓋痠痛  19水腫  20踝關節受傷 21小腿肌肉僵硬.腳跟痛.腳底疼痛  22尾骨疼痛 23肝臟疾病.膽結石.肝氣鬱結  24胃液逆流  25宿便.便祕 26痔瘡  27小便不順暢.頻尿.遺尿  28 經痛.經血中帶血

塊 29分泌物過多.陰道乾澀  30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腸胃脹氣 Part4 這樣按,改善急性與慢性病症  □運動傷害 跑步時腹痛.手腕扭傷.抽筋。 □急救症狀 腹瀉.胃痛.胃脹氣.噁心.催吐.嗆食.發燒.手指受碰撞瘀血腫大.呼吸困難。 □慢性病 近視.老花眼.痛風.高血壓.糖尿病.血脂肪.更年期障礙.腎結石.過敏體質.失眠。 推薦序 校園福音團契 執行委員會主席  饒孝楫   認識綉鈺是在三十年前,當時的她還就讀於師範大學,雖然正值青春年華,但看起卻是十分柔弱,聊天分享後得知他的身體的確不太好。雖然她的健康在先天與後天條件上有些許不足,但他並沒有任由病痛漫延,而是更

積極正面的學習研究,尋找健康之道。   後來,她接觸了足部按摩,還研究了中醫、太極拳,融合出自己的養生之道,除了幫助自己的健康獲得改善外,她也開始為大家服務,希望以自己成功的經驗,幫助更多曾經跟他一樣,深受病痛之苦的人。   按摩除了需要技巧與體力外,他更多了一分愛心、耐心與關懷,除了對於按摩反應出的身體狀況詳加解釋之外,還會貼心對話,關心生活狀態,找出疾病產生的原因,給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由於工作非常忙碌,又缺乏運動,我和內人的身體都不太好,?鈺主動為我們多次按摩後,我的頸椎痠痛的宿疾得到頗大的改善,而內人的肺功能也大大提升,減輕許多痛苦。   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教人按摩的

書,也是一本他經歷過病痛後所研究的心血,相信一定可以造福許許多多的朋友,帶來更健康幸福的人生。 校園福音團契 執行委員會主席  饒孝楫 作者序 知其所以然的足部按摩 不甘長期病痛的折磨,找尋通往健康的出路   當了二十幾年的國文老師,我最不忍苛責學生上課打瞌睡,因為我從小就是個上課打瞌睡的孩子,非常清楚體力不濟時,無論內心多想振作都難以打起精神。   「體弱多病」就是我的寫照,那時,我根本不知「身體不痛」是何滋味。初中畢業後我就失去了母親,在鄉下自然地生長,先天體質不好的我不曾被刻意滋養過。我知道在困苦環境中,求學是我唯一的機會,即使身體再差、再痛,也要勉力為之,至於家事、農

忙樣樣都得參與。   夏天中暑、冬天感冒、腰痠背痛、三十歲不到就出現五十肩症狀……。我以為只要忍耐便能過關,我沒有刻意去照顧身體,也沒有故意去耗損,但後來,身體還是逼得我不得不正視它。我的前半生,完全不懂得如何養生,只知道不斷地求醫,因為一波波的病痛已逼得我無路可退……。   二十七歲時,我的長子六個月大,有一回我感冒躺在床上,孩子不知為何在娃娃床裡哭了。我想起身看看,卻發現自己怎麼也使喚不了身體,完全起不了身,只能流著眼淚,躺著看孩子啼哭。我第一次感到萬分恐懼:我這樣的身體,能不能陪孩子長大?兒子會不會像我一樣,很小就沒有媽媽?   三十二歲時,有一晚,拖地時覺得髖關節很痠,由於

痠痛對我是家常便飯,也就不以為意。不料到了半夜,劇痛令我喘不過氣,家人將我送去省桃急診,整件衛生衣已被汗水濡濕。醫生說這是急性髖關節炎,幫我打了類固醇,又轉送台北和平醫院做電腦斷層。後來,我整整臥床三週,每天遵照醫囑,忍住疼痛,由先生幫我拉腳,把關節拉開。私底下醫師告訴我先生:「要有心理準備了,五年之後,你太太得換人工髖關節了。」當時,我的女兒只有兩歲,還是需要媽媽牽著、抱著的稚齡。   因為請假不易,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天天拄著柺杖去教書,後來,先生的同事介紹我去看中醫。中醫師一把脈,說我氣血極虛,組織和器官滋養不足,所以冬天無論穿再多衣服還是冷得發抖,動輒中暑、感冒。他說得極為正確,

於是,我展開中醫治療,靠著吃中藥和針灸,三年後,我的髖關節沒有再發炎了,擺脫西醫「預言」要換人工髖關節的恐懼。   為了增補氣血,中醫師建議我學太極拳。每天清晨五點不到,先生陪我摸黑起床,去教練場跟著老師學打太極。打了一年左右,開始感覺手指有點麻麻的,太極拳老師說,我的氣血這時才稍微充足些。 學習足部按摩,擺脫長年病痛的威脅   曾經,腳底按摩很風行,為了健康,我也曾忍痛去做腳底按摩,一週三次的密集按摩,做了四十次,花了大把錢,但是,我的健康沒有改善。我對腳底按摩的療效徹底絕望。   退休那年暑假,我們兄妹五個家庭組團遊三峽,途中兒子中暑,臉色灰白冒冷汗,幾乎休克,一群人手忙腳亂

急救兒子,等他回過神來,我們都嚇癱了。當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得強身健體的技能,救助我和家人脫離疾病的威脅。   回台後,朋友介紹我學足部按摩,她看我興趣缺缺,再三強調:這和我之前做的足部按摩完全不同。為了擁有健康,我頗有走到窮途末路之感,只好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繳費學技能。   學費很貴,一向勤儉的我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努力學習,週日下午上課,週間到處邀人來為他們按摩,晚上勤奮讀相關書籍。三個多月的課程結束後,我已經頗有心得,並且發現這門技能還有發展空間。   我發現徒手按摩效果不佳,於是到處蒐集不同的按摩工具,足跡遍及北台灣,總算找到一些合適的工具,用起來既省力又有效果。我又發現

,與其身體不舒服時去找人按摩服務,不如學會自己按摩,於是又研究出DIY按摩的手法,並且開班授課,希望能把這技能傳授出去。   按摩的手法是決定按摩效果的主要因素,很多學按摩的人卻只在乎反射區的位置。於是,我研究發現「骨頭的反射區在骨頭上,肌肉的反射區在肌肉上,關節的反射區在兩塊骨頭相鄰部位,筋脈的反射區在筋脈上,淋巴的反射區在皮下的組織上。」的通則,幫助學員掌握正確的反射區。   事實上,與其為了記住每個反射區的位置而搞得昏頭轉向,不如採「區塊反射區」概念代替「單一部位反射區」。意思是:記住腳底是臟腑的反射區,腳背是淋巴的反射區,腳內側是脊椎的反射區……等等就夠了,按摩時就大區塊地按摩

,手法正確,力透反應層,才是決定按摩效果的主要因素。只有專業的按摩師才需要知道每個器官組織的正確反射區位置。 將足部按摩融合中醫學、營養學、太極拳等,發揮身體自然療法的功效   學會按摩技能,開始為別人按摩後,我會記錄下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按摩前後的改變,並詢問他們的感受,晚上再研究個案病情變化的前因後果,尋找更有效的按摩手法。於是,我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中醫學、營養學、生理學等,只要能提升足部按摩的效果的,我一概接收。這期間,我繼續打太極拳,一面打拳,一面思索如何將太極拳「鬆中帶勁」,以意念引導動作的「運氣送力」原理,運用到足部按摩手法上,使得按摩也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我

自己萬萬沒想到,當初對腳底按摩的印象極差,後來竟然會如此晝思夜想地一頭栽進這個領域裡。最大的原因是:疾病離我越來越遠了,我家人的身體越來越健康了。   在疾病纏身了四五十年後,我找回健康了!這個事實產生的動力非同小可,我繼續研究,得知不同職業的人容易有哪些不同的症狀,不同年齡層的人比較會出現什麼症狀。並且,我找到最有效的按摩手法,發現許多前輩所忽略的問題,發現不少有效的預防疾病和增進健康的簡便方法,以及治癒頑疾的按摩位置和手法。   我遇過許多有頭痛、打鼾、鼻竇炎、眼疾、頻尿、失眠、筋骨痠痛或扭傷、水腫、腸胃疾病、胃酸逆流、肝膽疾病、婦科疾病等的案例,無一不受按摩之惠而變得更健康。而罹

患中風、癌症、糖尿病、高血壓、憂鬱症、過敏體質、更年期症狀、不孕症等慢性疾病的個案,透過正確手法的足部按摩,也都有滿意的結果。   只要懂得中醫學人體的「整體與平衡」的理論,掌握使人體氣血暢通、充足和平順的要領,足部按摩確實可以促使身體發揮天賦的自癒力而得到不藥而癒的神奇效果,這和流傳兩千多年的中醫學以及歐美流行百餘年的「自然醫學療法」是不謀而合的。   去年和外子旅居昆明後,原本退休旅遊的計畫因當地許多人的需要而延擱了。一年多來,我用我所學所能服事許許多多的人而結識了來自中國各省,全球各國的人士,大大開拓我的視野和生活圈,也讓我省思:我是否應該暫時打消退休計畫,用上帝給我的才能服務更

廣大的群眾,傳授按摩的技能,進一步尋找傳承接棒的人?   感謝蘋果屋出版社成全我的心願,給我一個造福更多人的管道。藉著這本書,我將幫助讀者更明白:足部按摩與中醫學是相通相容的,破除「只求消除症狀而不求根除病因」的盲點,讓大家更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用正確而有效的方法贏得更健康。   另外,大家還會在書中看見一些穴位按摩、經絡敲打和簡易健身操等搭配著使用,和足部按摩一起深入每個人的生活,發揮養生健體的力量。   願神賜福所有愛惜生命的人,喜樂平安。 簡(糸秀)鈺於2008年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