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票金歷史走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淡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邱建良、吳佩珊所指導 詹淑年的 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台灣金融類股及法人買賣超影響 (2015),提出國票金歷史走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民幣、匯率、金融類股、法人。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龔尚智所指導 李秀蘭的 人民幣開放對臺灣財富管理的影響與發展分析 (2014),提出因為有 人民幣、人民幣離岸中心、財富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票金歷史走勢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票金歷史走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台灣金融類股及法人買賣超影響

為了解決國票金歷史走勢的問題,作者詹淑年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人民幣存款之擴張極為快速,至2014年11月已經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元是所有外幣存款排名中之第二位,亦是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資金池。但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放任人民幣重貶,引爆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導致美股與台股狂跌,且狂跌之台股中又以金融類股跌幅最深。故本研究以2010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13日(共1,483日)國內29檔上市金融類股為樣本,使用PSTR(縱橫平滑移轉迴歸模型)模型,探討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台灣金融類股股價及機構投資人行為影響。實證結果顯示,2012年3月13日之前,法人對金融類股之買賣超金額與金融類股股價報酬不具顯著性影響,顯

示在此日期之前人民幣匯率對金融類股並無影響;而在2012年3月13日之後,人民幣匯率對金融類股有顯著之負向影響,顯示人民幣匯率之變化於近年來對本國金融類股之重要性日愈增加。此外,本論文實證發現當人民幣升(貶)值超過0.0582%,法人買(賣)超金融類股報酬顯著上升(下跌),因而法人會有積極買賣金融類股之行為,且此行為之敏感度,以投信最大、自營商次之、外資最小。究其原因,乃投信法人因業績壓力,操作上傾向於短期交易、追漲殺跌,故而其因人民幣升(貶)值而調整金融類股持股之行為,為三大法人之最。

人民幣開放對臺灣財富管理的影響與發展分析

為了解決國票金歷史走勢的問題,作者李秀蘭 這樣論述:

台灣隨著內外部經濟的快速成長所提供的理財需求產生變化,過去金融業以存放利差為主要收入來源,但隨著利差縮小金融業開始進行組織策略的調整,改善其經營結構大力拓展財富管理業務,提昇本身的兢爭力,而創新產品及服務的財富管理業務日益成為金融產業主要的獲利來源之一。人民幣國際化帶給台灣金融業財富管理的契機,不僅改寫台灣金融歷史,更開創全民理財新紀元。本研究以香港人民幣財富管理現況及發展,探討台灣的金融業在人民幣開放提供人民幣創新產品提高獲利能力,並有利台灣財富管理客戶資金重新配置,擴大台灣金融市場發展爭取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研究結果雖然人民幣財富管理充滿商機,人民幣商品對投資者是一項新的選擇,但是投

資者還是必須了解商品內容及風險分散,尤其大陸政策、法律、市場波動變化大潛在風險仍高,政府及金融業者還是要注意及審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