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都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城市都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安齊寫的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和吳秉聲的 行於尋常:關於臺南城市與村落空間的思考與寫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都市城市的價格推薦- 2022年1月| 比價比個夠BigGo也說明:都市城市 價格推薦共2668筆商品。包含2202筆拍賣、209筆商城.快搜尋「都市城市」找出哪裡買、現貨推薦與歷史價格一站比價,最低價格都在BigGo!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沃時文化有限公司 和詹氏所出版 。

逢甲大學 建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劉立偉所指導 鍾明珊的 都市設計審議實踐都市計畫理念之探討-以臺中市都市計畫為例 (2021),提出城市都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都市計畫、都市設計、都市設計審議、臺中市。

而第二篇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李彥頤所指導 李佳穎的 環境質量評估系統對應開發地塊前期建築配置之應用探討-以高雄市港灣新興開發區為標的 (2020),提出因為有 都市熱島、微氣候環境、低衝擊開發、評估指標系統、專家問卷調查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城市都市的解答。

最後網站任泽平: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 - 新浪财经則補充: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城市都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為了解決城市都市的問題,作者鄭安齊 這樣論述:

閱讀德國轉型正義的紀念史,重審台灣百年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   如果暴政的受害者已然消逝,我們該何從哀悼?   如果加害者的面目模糊,我們該如何指認?   如果不義的塑像已被高高豎起,我們的選擇是否只剩拆除?   如果受難者的紀念碑遲遲無法建立,我們怎麼一起合作?   閱讀本書,重新審視台灣百年的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藉由德國轉型正義中的文化實踐案例,作者走訪、爬梳、研究,嘗試指出一種可能的方向:一個不再需要紀念碑的時刻。 名人推薦   ──共同思索未來,跨領域推薦必讀──   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何欣潔/作家吳音寧/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駐德自由記者林育立/中山社

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林傳凱/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邵允鍾/轉角國際專欄作者阿潑(黃奕瀠)/作家馬翊航/不義遺址研究者張維修/C-LAB 策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莊偉慈/新加坡電影節前策展人、台灣國際人權影展選片人郭敏容/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陳佩甄/東吳政治系教授陳俊宏/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虹穎/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同運三十》作者喀飛/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RCA員工關懷協會組織工作者賀光卍/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黃丞儀/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舒楣/台灣文化法學會理事長、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廖凰玎/藝術家、台藝大雕塑學系助

理教授劉千瑋/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劉文/策展人、東海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蔡明君/陽明交大人社系副教授蔡晏霖/鄭南榕的女兒、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劇作家、大慕影藝內容總監簡莉穎/《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蘇致亨/北藝大助理教授、作家顧玉玲/策展人、南藝大藝創所副教授龔卓軍 推薦文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我一直相信,轉型正義工作除了是法制工作、政治工作之外,更必須是一個文化反思運動,才有可能藉由重新面對歷史記憶,重建正義觀,讓整個社會的民主脫胎換骨。《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為我們指出,人如何可能通過藝術與文化的實踐,不斷與遺忘搏鬥,又會在其中遭遇什麼挫折,對轉型正

義之路從來顛簸的台灣而言,宛如一種「堅持到底」的召喚與提醒。   何欣潔,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從各種意義、各種尺度上看來,現在都是最適合閱讀《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的時刻:台灣史上首度官方設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將在2022年5月底退場,留下諸多未竟之業;國際戰雲密佈,俄烏戰爭迄今未歇。隨著「冷戰」重返人間,威權的陰影也再度籠罩世界各角落。盤整人類對抗威權的記憶,我們不只需要文字,更要讓記憶長出形狀,變得看得見、觸得著、得以身在其中,長出全新的思想與行動的力氣。   黃舒楣,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BLM運動影響跨界,曾推倒邱吉爾雕像而引發爭議。然而紀念碑、

銅像相關的記憶政治絕非新聞。鄭安齊這本細緻的考察研究,以德國歷史脈絡為主的探索,呈現了紀念碑在19世紀之逐漸增加,如何有效地協助建立了國家和人民之間的認同關係,透過物質及特定藝術形式,象徵物如何具體化記憶敘事,間接促成了政治的美學化,維繫政權更迭存續正當性相關的歷史敘事之延續或斷裂。所謂「過去」不一定很遙遠,如此書清楚指出,1951年,戰後西德首座紀念碑,與其說是追憶不過三年前之「過往」,更像當時呼應冷戰進行中的物質主張。   這本書即時出版,可讓難以自外於「記憶安全(mnemonic security)」、記憶武器化的華語圈讀者們提供很好的參照,畢竟不論是興建紀念計畫或重訪舊廟堂,人們的熱情

表達或冷漠忽略,都直接或間接地回饋了公共記憶的「形狀」如何存續。      顧玉玲,北藝大助理教授,作家──   記憶是多重且流動的,紀念卻不免壟斷、排他。本書以詳盡的歷史考查,搭配具體影像,並設計生動的圖表,呈現德國記憶工程的文化實踐與實驗,進一步追問:由下而上的紀念協商是可能的嗎?對於當下的台灣特別受用。以碑為鑑,民主化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   邵允鍾,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   紀念碑的創作作為一種介入記憶政治的藝術行動,背後複雜的辯證在本書獲得淋漓盡致的討論。作者積累多年的研究成果一次呈現,除了知識含金量極高,書中針對具體個案的評論也往往蘊含深刻洞見,為德國的轉型正義提供了獨特而珍

貴的觀察視角。   張維修,不義遺址研究者──   紀念碑是權力鬥爭的結晶,在空間中傳達意志、記憶與價值,它們從來都不中性,而紀念碑是目的,還是達成目的的手段,不妨從本書爬梳紀念碑如何形塑共同體的德國歷史經驗,民主與極權、甚至納粹如何利用紀念碑來治理國家。   喀飛,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同運三十》作者──   對抗遺忘,才能讓迫害的歷史不會一再上演。德國透過紀念碑/紀念標誌面對記憶、回應受迫害者的經驗、反省歷史。其中包括了戰後半世紀1993年才開始倡議、2008年揭幕的「納粹時期受迫害同志紀念碑」。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深入各紀念碑/紀念物建立過程的權力角力

和辯證、民間意見進入決策歷程,讓人看到德國社會投注於平反和修復的豐富論述與經驗。對於近年高喊「轉型正義」、最常被關注的仍僅是政治犯平反的台灣,如何指認、平反白色恐怖期間同志遭遇的迫害,本書有相當的啟發意義。   賀光卍,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RCA員工關懷協會組織工作者──   正如同在台灣30年的工傷/殤運動中,工傷者與亡者家屬企圖用工殤碑,來重省、尊重、提醒壓迫歷史的存在,讓傷痛與怨恨推動社會朝向和諧共存前進。透過此書,讓我們參照與梳理受難者的紀念模式,並提醒我們持續由下而上的實踐,才能避免階級壓迫的記憶被遺忘。   林木材,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作者以強烈的觀察

意識,從東西德合併前後,以紀念碑、紀念館、歷史遺址、藝術機構等為主體,探索暗藏其中的歷史故事與創傷痕跡,成為一扇我們思考轉型正義的重要明鏡。   莊偉慈,C-LAB 策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   紀念碑所代表的意義,遠超過造形所能揭示的內容,而人們多半很難一眼看穿背後錯綜複雜的歷史脈絡。   鄭安齊透過深入的研究與書寫實踐,帶著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紀念碑的設立,如何重構人們的記憶。特別是這些被建構出來的文化記憶,多半具有受調控或被簡化的疑慮。雖然紀念碑總被視為一個能填充歷史記憶的憑弔之所,但鄭安齊的文字也提醒我們:紀念碑的出現並非轉型正義工作的終點,相反地,在揭幕的那一刻,相關歷史事

件的處理工作,才正要開始。   陳佩甄,政治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   此書基於台德間的參照與「紀念的形式」探討歷史轉型,並不以單一國族論述、範式化的形式為準則,而是呈現有機連動的語言、藝術、性別、情感如何塑造出紀念的形狀。以紀念為引,此書細緻地重讀20世紀德國重要的歷史事件,將已知的資訊作為記憶之線,編織出未知的心靈之所。   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如何「哀悼」威權的記憶並不只是一個歷史的問題,而是當代民主政治的核心議題。在戰爭持續燃燒的歐陸,這片必須處理同時納粹與蘇聯共產壓迫的現場,紀念碑並非單一敘事的傳承,更是錯綜復雜的創傷生命的延續。   陳虹穎,政治大學創新國

際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透過本書,提供都市、景觀、建築、政治、社會與藝術文化愛好者,一場生動的德國紀念地景的紙上走讀。透過他深入淺出的梳理,讀者將能一同思考:紀念碑/物如何書寫東西德從對立激化到統一的歷史?紀念碑/物的空間設計與物質化,如何為(創傷)歷史提供索引?甚至,紀念碑/物的生產或取消,如何反映德國社會為「轉型正義」求解的民主化過程?   蔡晏霖,陽明交大人社系副教授──   多年前,我還沒在街頭認識本書作者鄭安齊,就已經先認識他以藝術介入社會的精彩作品。多年後,我讀了《不只哀悼》,更驚豔於安齊能將德國社會透過藝術「處理歷史」的複雜歷史,梳理得如此清晰有力。原來,為轉型正義賦形的過

程,即便在德國也一路崎嶇。本書有脈絡、有方法,更有反思,值得每一位關心轉型正義的台灣讀者借鏡。   蔡明君,策展人、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我的台灣啟蒙,來得非常晚,那是在27歲隻身到國外求學後,透過許多對話與觀察感受到文化衝擊,且很大一部分是對自己的文化。期間去到德國旅行的經驗更是帶來巨大的震撼,當時參觀紀念碑與博物館,讓我想進一步探索台灣做了些什麼。在序言最後,作者掠美紀念碑藝術家約亨.蓋茨的概念說到:「願我輩會是最後一個需要研究這樣事務的世代[...]。當社會自集體至個人,都能常對歷史持警醒態度,並將公益實踐於現世之時,那就再也不需要任何的紀念碑了。」   本書從歷史發展、

案例分析來到當代討論,細膩整理出這些文化工程與歷史、政治、生活以及藝術創作者之間的複雜關係,每個篇章都發人省思,提醒作為藝術文化工作者的我們,在轉型正義與人權議題上擔負著開啟更多對話的角色,需一起繼續努力,朝向不需要紀念碑的那一日前行。

城市都市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們又獲得一次讓全世界看到新北的機會👍!

新北市擁有401萬人口,智慧友善的宜居生活與豐沛多元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國際媒體好奇與關注,日前加拿大媒體製作公司 @RE:SOURCE MEDIA 主動與 #新北市政府 聯繫,希望能加入製作 #TheFutureCode 系列節目,和 首爾、杜拜、舊金山 共同組成 #TheFutureOfCities 專題,並在全球影音串連平台巨頭 #AmazonPrimeVideo 上播映。

在節目中,#侯Sir 分享新北市未來的願景藍圖,希望以🎈「智慧友善宜居生活」與🎈「豐沛多元自然環境」的角度透過鏡頭向全世界介紹新北市,歡迎大家來旅遊、移居與投資。

這裡是一座多元又富含文化底蘊的城市,都市和郊區都有屬於自己的人文風情。在 #智慧科技 與 #產業 上我們也積極發展,努力與國際接軌,#永續環保企業 #興采實業 ,與受全球矚目新興 #區塊鏈 企業 #奧丁丁集團 等,展現新北市產業創新及市府在創新育成上的努力。賺錢重要,環境也很重要,在成為更有競爭力的城市前,我們也依然把 #環境永續 放在心上,以 #低碳節能 為目標不斷進步中。

市府團隊會繼續加油,讓新北市站上國際舞台,在各個領域上展露頭角,成為每位市民朋友的驕傲。

💻 Amazon Prime Video影音串流平台有多厲害?擁有高達1億2千萬訂閱人次,訂閱人數僅次於 #HBO 及 #Netflix,服務超過200個國家地區,尤其在歐美十分盛行,在社群媒體 #Facebook、#Instagram 及 #Twitter 等也有龐大粉絲群。

#新北侯塞雷 #安居樂業 #侯友宜

都市設計審議實踐都市計畫理念之探討-以臺中市都市計畫為例

為了解決城市都市的問題,作者鍾明珊 這樣論述:

都市設計是整合調節都市計畫與建築管理之間的專業領域,以塑造「都市環境」及維護「公共利益」為目的,期自相關設計規範控管建築基地開發設計之樣貌,形塑都市風貌、提升生活環境品質,並引導都市整體環境合理性發展。都市計畫考慮一致性,建築設計考慮獨特性,在剛性制度與彈性設計之下,每一宗建築基地即使受到相同法令規範,也會因基地條件不同,產生不同規劃設計結果,甚至開發結果不如都市計畫所預期;都市設計居於其中,是否透過審議機制落實都市計畫理念,又該從何改善。本研究以「臺中市都市計畫」為研究範圍,從臺中市都市計畫歷次通盤檢討幾項重點議題切入,透過文獻回顧、列舉開發案例,並與都市計畫與都市設計專家學者進行訪談,剖

析都市設計審議未能實踐都市計畫理念之因素與建議改善措施,期許為都市計畫規劃過程與都市設計執行層面提供政策改善建議。本研究認為都市設計審議未能實踐都市計畫理念之因素如下:1.都市計畫內容對都市設計內涵著墨太少、2.都市計畫檢討辦理期程太長,以致與市場脫鉤、3.都市設計審議尺度較小,都市設計委員權限不足、4.通案性管制規定或設計規範未能因地制宜、5.都市設計審議機制缺乏反饋都市計畫之檢討程序。因此本研究建議改善措施如下:1.都市計畫加強檢討都市設計內涵、2.都市計畫檢討過程以3D模擬發展權總量、3.視實際發展需要訂定較嚴格之土地使用管制規定、4.因應都市發展政策,於土管要點納入建築管制事項、5.審

議平台確實發揮協商機制、6.適時將區位條件納入審議項目、7.彈性調整既有管制工具之檢討方式、8.將審議情形定期回饋都市計畫,作為都市計畫通檢之參考。

行於尋常:關於臺南城市與村落空間的思考與寫作

為了解決城市都市的問題,作者吳秉聲 這樣論述:

  《行於尋常》是一本聚落之書,也是一本行走之書。     一直以來,臺灣建築聚落研究之所以能建立豐碩的成果,一方面源於善用實體史料、轉譯匠師知識等建築專業,另一方面則在於眾多學者對於鄉村聚落的本質提出了「建築史式的理解」,以「社會文化環境與實質環境之間的關係」為核心,從1980年代開始累積研究經驗,並逐漸在1990年代確立有系統且具體的研究調查方法。     進入2020年代,本書企圖對於1990年代以來建築史研究對象逐漸從單體建築延伸到聚落之脈絡提出反思,冀望在30年後的今天,面對世易時移的當代社會,如何更好地理解並掌握「聚落」。     本書作者吳秉聲以現今臺南市範圍內城市與鄉村聚落為關

注對象,一方面討論城市/都市核心街巷空間的謀生與信仰面向,另一方面探討鄉村聚落的土地與維生議題,嘗試以「俯視/行走」兩種不同高度的視角,重新建構更貼近真實的聚落生活樣貌。 作者簡介   吳秉聲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碩士、博士,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UCL)訪學研究。2007-2008年駐地主持位於瓜地馬拉的世界遺產安地瓜古城維護計畫,2008-2011年任教於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2011年起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領域為建築歷史與理論、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理論,並教授近代建築史、臺灣建築史、建築史之研究方法等課程。     任教期間,

同時擔任臺灣建築史學會常務理事、臺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臺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以及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董事等專業服務工作。 推薦序:俯瞰是為安心.行走是為滿意╱國立成功大學 蘇慧貞校長 推薦序:穿梭時空,悠遊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徐明福名譽教授 自序:我的邊走.編寫 導論:在聚落書寫的行前思考 一、過往的路徑:臺灣聚落研究的回顧 二、尋常之行:關於本書的章節內容 第一部分:城市與都市之間的往復 第一章 重返的意念 一、從眾志之城到重疊城市 二、對過往城市的探究與再現 第二章 謀生的景致 一、起於一條計畫道路:冀望看見過往的真相 二、身處鬧熱區:依業種分析的

經濟活動分布 三、行經兩町路:都市計畫和經濟建設的面向 四、走在本町路:舊紋理與新結構的並存 五、穿越米街:看見謀生的「社會經濟-都市空間」 六、視而再現:「居民謀生」觀點做為視點 第三章 信仰的面貌 一、普濟殿:思考當代都市裡廟境意涵的起點 二、概念:廟境與角頭 三、重塑:都市擴張下的廟境變遷 四、層疊:居民的「社群信仰-都市空間」 五、連續重層:宣告與認同交織下的信仰面貌 第二部分:返抵草地溪埔 第一章 從單聚落到多聚落 一、回到鄉村的研究路徑 二、多聚落架構下的經濟活動與都市空間 第二章 維生的草地 一、水土之順服:麻豆曾文溪溪埔的地形與土質 二、歷史於其中:溪埔村落群的建立與農業

生產 三、村落的樣貌:街、村型態的聚落與建築空間 第三章 寄盼的所在 一、跨域:溪埔聚落群的信仰關係 二、界定:五營與繞境 三、相依又獨立:信仰關係建立下的各自歸屬 第四章 行就將軍 一、鹽滷地的淨化 二、將軍的聚落空間 三、將軍的宗教信仰 暫歇:再動身前的思忖 一、沿途繁花井然 二、往返於都市與草地之間 推薦序   穿梭時空,悠遊臺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徐明福名譽教授     1986年留學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後,我返國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至2018年退休,31年多的教學研究服務生涯中,我一共指導過104位碩博士生撰寫論文,並取得碩博士學位。1988年受到英國愛丁堡大學衛培理指

導教授的論文Architect and community: traditional processes and modern products啟迪,我開始從事臺灣傳統建築與聚落之研究,以教學相長的心情,指導臺灣傳統聚落研究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共計31本,其中以1988年與會承兄共同指導梁宇元從事北埔聚落之研究首開其先。     秉聲的碩士與博士論文亦為此31本中的2本,由碩士期間關注的「臺南五條港區」到博士期間以「臺南都市」為討論對象。如今秉聲為臺南聚落著書乃是立基於其碩、博士論文的研究基礎上,更進一步透過2010至2018年一系列針對臺南聚落學所進行的研究,包括他近十年來的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

以及科技部(國科會)之專題研究計畫等,重思聚落中「空間、時間與人」的關係,有系統地爬梳集冊出版,可說是他為「臺南學」貢獻其心力的具體成果。     「行於尋常」即是此書以穿梭時空的方式引領讀者悠遊於不同時期的臺南,來深入了解不同時期的臺南人如何生活於他們的聚落內,由「城、市區或都市」到「鄉村或地區」,進而理解到其間人群的聯結關係,以及人群關係所延伸而成的生活角色與其所居住的土地環境之密切關係。如此構成一幅臺南的生活網路及其結合的力量。臺南人的「臺南學」在現今終於成形,本書所呈現的即是一部分重要的歷史。     聚落本來就有「中心」及「邊陲」之分,「中心」亦有其自身的「中心」與「邊陲」之分,若從

權力關係來看,此乃必然的現象,因為人群角色的關係本來就會因權力關係而構成一幅集體的生活網絡,並落實於集體居住的聚落關係上。清代臺灣府城及其周邊聚落的關係即是如此,而府城內部的府城大街與其他街道的關係亦若是。或許本書第一部分的第一章〈臺南都市歷史空間復原與再現(1875-1945)-以數位化之1920年代地籍圖為建構基礎〉一文即可讓讀者穿梭回到此70年間府城的中心與邊陲之間,聚落與人群之間,關係與角色的演變。若說中心將邊陲融入而形成新的中心亦無不可。如今的臺南已不再是過往清代的府城或日治的臺南市了,它已在時空之中蛻變成新的臺南。     再現臺南的視角是由中心居民的「謀生」觀點來切入,行業的分布

與結構性關係代表著中心為何成為周邊邊陲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使得中心與邊陲的居民彼此透過維生結構產生鏈結的關係。這又與執政者透過都市計畫與經濟建設的政策來強化中心之所以成為中心的優勢性與必然性。第二章的「維生系統」在解析詮釋構成人群關係與其所居住環境關係之間的空間性聯結結構關係。     在清代的府城基於城防的關係,將廟境視為一種結合「信仰」和「防禦」的雙重角色,而試圖將「信仰的人群」與「社區的人群」結合成一個特殊的關係,也因此人、信仰與空間結合成「境」。隨著時間的遞變,此「境」隨著現代化的腳步而有了新的面貌。第三章即在詮釋「人群關係」在信仰領域間產生宣告與認同的矛盾關係。     原屬於清代府

城周邊的聚落,隨著都市化的結果,使得城與鄉的關係產生無可避免的依存關係。這種關係之解讀可在第二部分透過多聚落的研究,從「經濟」「農業生產」和「信仰」等角度分別來印證,先前論及的中心與邊陲間的多重關係所形成的相依又獨立的面貌。     相信本書可讓讀者細嚼慢嚥,穿梭時空悠遊於臺南,來了解臺南人與聚落之間的故事。此乃秉聲「行於尋常」的目的,得以啟發讀者重新理解「臺南學」的一部分,進而認識臺南一部分重要的歷史。 尋常之行:關於本書的章節內容 過去,在我的碩士論文中以清領時期臺灣(臺南)府城五條港區域為對象,嘗試修正了漢人聚落研究的四個分析面向,以較符合都市聚落的樣態。在「擇址的生態面向」上,認為港

區作為貿易轉運空間而言,貨物運輸的便利性,要更甚於居住擇址的考量;在「維生的社會經濟面向」上,關注焦點是行郊的貿易經濟運作方式;在「宗教活動組織面向」上,討論港區廟宇的境做為信仰領域的分布與互動關係;在「鄉治組織之政治社會面向」上,呈現府城防務形式轉換下,官民勢力的消與長。亦即,同樣是探究地理、經濟、宗教、政治四個面向,但實際上在社會環境與經濟條件不相同的都市聚落與鄉村聚落間,研究內容就出現不同的考量。 比起單單思考清領以來府城五條港區的空間變化,日本殖民時期臺南市的政治、經濟、社會與空間上的互動問題更顯複雜。鄭安佑等(2013)特別深化都市聚落中社會經濟面向的研究方法,以政治經濟取徑來討論日

治時期在臺南市所推行現代化的空間計畫和經濟建設的狀況,這裡面的有力者利用政經軸線及經濟區位變動的機會,在公設市場附近規劃商場,在新式街道兩旁設立銀行,投資百貨大樓並建成了店鋪住宅。也藉由市政中的稅收預算制度得以將私人資本的產出與行政機關的投入連接起來。這種取徑在「經濟」上側重現代化的產業變遷、財稅制度建立及商業組織運作。 事實上,所謂「聚落中的經濟與空間指的究竟該是什麼」的思考一直持續不斷,特別是有力者(或稱殖民者)與無力者(或稱被殖民者)與空間之間的關連性究竟為何?殖民的空間是否戲劇化地翻開新頁?抑或背後有著其他的樣貌?其真相(truth)究竟為何?

環境質量評估系統對應開發地塊前期建築配置之應用探討-以高雄市港灣新興開發區為標的

為了解決城市都市的問題,作者李佳穎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港市合一的密集發展,高雄市都市熱島效應日趨嚴重,於2020年更出現高達38.2℃的高溫,建築高層化及大量體開發往往導致高樓風衝擊抑或是屏風效應,對都市熱島之減緩毫無助益,甚至衍生其餘負面影響。在都市規劃快速發展下,高雄市亞洲新灣區周邊原港區變更為都市更新地區,該區重大公共建設也於2020年逐步完成,其最受矚目的港灣新興開發區-第三種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之相關計劃連帶影響周邊商貿活動及建案興起,可謂近期極具指標性之開發案。  都市更新案之土地開發之於其周邊環境有著相對程度的影響,於建築開發型態的管控與配置極其重要,故本研究將承續前期研究成果與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推動之低衝擊開發評估

研究等方向,以港灣新興開發區為對象進行探究。  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彙整出都市環境及熱島效應相關之內容,結合專家訪談以分析擬定環境評估指標之評估因子及評估基準,並採用「專家問卷調查法」進行綜合調查以確立環境質量評估系統之項目及權重;再透過計算流體力學電腦模擬分析(CFD)與參數化設計針對風環境、溫熱環境等進行運算驗證。綜合微氣候環境與低衝擊基盤兩大面向進行相關項目評估,以研擬並確立出對應開發地塊前期建築配置之環境質量評估系統,此系統可供決策者及設計者了解環境現況優劣,於配置規劃及建築設計階段提供參考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