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生 研究計 畫 題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南華大學 自然生物科技學系自然療癒碩士班 陳嘉民所指導 徐惠琳的 探討瑜伽對傳統整復推拿從業人員身心健康之影響 (2021),提出大專生 研究計 畫 題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瑜伽、輔助與替代療法、推拿、肌肉骨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互動設計系 陳圳卿所指導 劉昀臻的 運用語意及遠距聯想策略於兒童圖示設計—以兒童圖書館應用程式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語意聯想、遠距聯想、圖示設計、兒童認知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專生 研究計 畫 題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專生 研究計 畫 題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瑜伽對傳統整復推拿從業人員身心健康之影響

為了解決大專生 研究計 畫 題目的問題,作者徐惠琳 這樣論述:

  背景及目的:隨著國內傳統整復推拿產業人力的快速成長,以及傳統整復推拿人員在職業類別中的特殊性,其肌肉骨骼在長時間、反複使用下,容易造成累積性肌肉骨骼傷害(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 CTD)(潘儀聰、劉俊杰等,2015)是罹患肌肉骨骼疾病之高度危險群。研究指出,台灣推拿師高達64.9%有肌肉骨骼不適的狀況,其中腰部症狀和下背痛最為普遍,其次是手和手腕的不適症狀,有53.5%的推拿師自認為其症狀與工作有關(王振宇、黃仁濠、張淑如,2010)。本研究目的是透過每週一次,每次 90 分鐘,連續執行12週瑜伽課程後,探討透過12週瑜伽課程對於傳統整復推拿從業人員肌肉骨

骼、體適能和生活品質之效益。  材料及方法:本研究透過海報張貼進行招募,對象為從事傳統整復推拿工作ㄧ年以上之工作者共33人,實驗組 (n = 16) 介入12週瑜伽課程,對照組 (n = 17)不介入瑜伽課程。透過每週一次,每次90分鐘,連續執行12週後,以簡易肌肉骨骼症狀調查表、國民體適能檢測表、WHOQOL BREF生活品質量表為前後測,以SPSS進行統計分析,包括項目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等方式分析。  結果:本研究在12週瑜伽課程的介入後,實驗組肌肉骨骼症狀前後測效益比較分析發現,實驗組多項肌肉骨骼之症狀達顯著改善效果(p值均小於0.05),在「坐姿體前彎」(p

運用語意及遠距聯想策略於兒童圖示設計—以兒童圖書館應用程式為例

為了解決大專生 研究計 畫 題目的問題,作者劉昀臻 這樣論述:

兒童對於詞彙的認知程度與成人有所差異,多數兒童對於應用程式的使 用尚屬於摸索的階段,並不像成人擁有對於圖示(icon)的既定意象和概念。 在進行設計時若能將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和概念融入 icon 設計中,能使兒童更容 易理解。本研究之目的為透過語意擴散與遠距聚斂聯想之策略,探討如何設計 出符合兒童認知的圖示,並將其運用於兒童相關應用程式之圖示設計。實驗共分為三階段進行,實驗之第一階段為「兒童語意聯想測驗」、第二階 段為「兒童遠距聯想測驗」,透過兒童中文詞彙的語意擴散與遠距聚斂聯想,蒐 集適合作為目標詞彙之圖示代表物的詞彙組。並透過第三階段的「兒童圖示辨識 度與偏好研究」,驗證使用此聯想策略所得

之代表性詞彙設計的圖示,是否能有 效提升兒童對於圖示之認知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兒童聯想結果具有一致性,且對於詞彙的認知,多是來自於 自身的生活經驗,運用兒童語意聯想測驗所得出之代表性詞彙,在經過兒童遠距 聯想測驗之驗證之後,確實能有效降低兒童對於不熟悉之詞彙的認知負擔,並有 助於理解題目詞彙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