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白話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客語白話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烈師,陳龍田,梁廷毓,劉柳書琴,羅文君,IbanNokan寫的 qmul rhzyal Tayal?開山打林?逆寫北臺灣客庄形成史 和李敏勇的 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2: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和九歌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黃季平、李台元所指導 劉芳妤的 客語新詩作品漢字使用分析 (2019),提出客語白話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客語文學、客家文學、客語新詩、客語漢字、客語白話字、客語語料庫。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客語白話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qmul rhzyal Tayal?開山打林?逆寫北臺灣客庄形成史

為了解決客語白話字的問題,作者羅烈師,陳龍田,梁廷毓,劉柳書琴,羅文君,IbanNokan 這樣論述:

搶奪泰雅土地?還是開發山林? 在眾多以客家為主體的地方論述中,如何重新定義原住民?     這是一部關於土地控制權的轉移歷史,一場原客展開新對話的文化運動,行動者大至世界體系下的傳統王朝、殖民帝國或當代國家等不同形式的政權統治者,中經具有武力的聯合拓墾組織、非武力的跨國公司或部落村社家族等,小到掙扎求存的個人。     本書從方志書寫、集體記憶與空間聚落等三個視角,重新檢視北臺灣原客交界聚落之歷史及其書寫,以回應原客互為主體的呼籲。書名採泰雅語與客語並列,泰雅語「qmul rhzyal Tayal」意謂搶奪泰雅土地、客語「開山打林」為開發山林之意,期透過此表達以揚棄漢人

中心開發史觀,使原客互為主體,傳遞本書重新共同書寫客庄聚落形成史的企圖。     「逆寫」一詞,則是後殖民文學理論的語彙,被殖民者以殖民者的語言書寫殖民經驗時,不得不力求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障礙,重建自身文化主體。對臺灣原住民族而言,固然是藉由「逆寫」建構自身文化主體性;對客家而言,「逆寫」則是擺脫開發史觀。本書之所以逆寫,即是為了反思在眾多以客家為主體的地方論述中,如何重新定位原住民族。     ▍逆寫視角     1. 檢視方志原住民族書寫的前因後果,並據此「史蹟保存」與「史觀重構」的原客互為主體敘事建議。     2. 蒐集北臺灣近山地區與山地提及或描寫與原住民族

相關事蹟的公眾文字資料,發現指涉原住民族的用語呈現的樣態。     3. 以泰雅耆老口述為主要材料,探討昔日原漢通婚、交易、衝突的互動,反思泰雅耆老對獵首記憶的觀點,及其在當代族人詮釋中的意涵。     4. 關切一百多年前尖石前山的重大歷史事件,在山地國家化過程中的應變身影,地景改造為何能淡化衝突記憶?     5. 旮旯牌(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內)作為在山地治理框架下應被排除的特例,其居民如何在制度與經濟開發計畫的結構縫隙間求生?     6. 以三峽大豹社為例,闡述從「蕃地」變成漢人街庄的過程,進而主張原住民族領土觀念來思考,我們需要一部高於/等於憲法層次的

鉅觀視野,重新逆寫客家重點發展區之各客庄形成的歷史。

客語新詩作品漢字使用分析

為了解決客語白話字的問題,作者劉芳妤 這樣論述:

20世紀80年代台灣本土意識興起,客語新文學創作開始發展,迄今已有30個年頭,其中,客語新詩已經累積一定的作品數量,在客語新文學中頗有發展。客語要從口說語言提升至文學語言,在於口語如何完整書面化,而客語書面化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被認為有音無字,目前尚未出現標準用字規範,長久以來各個創作者對於客語創作的文字有不同的表記方法,本文欲從客語新詩文本中整理出不同作者對客語詞彙的用字差異,建立客語新詩語料庫,探討目前客語與漢字的互動情形。客語長久以來被認為是漢語系統,故創作者多數會以漢字來書寫,但遇到有音無字的問題,則使用借代字、創字等方式來處理,但也因此產生許多困擾。本文藉由新詩作品詞彙使用的分析,發

現同樣的發音用不同的漢字來表記,而同一個漢字也可以代表複數意義,並且客語裡更有許多虛詞本無漢字可寫。當不同作者選取同一個漢字來表記不同詞彙,容易使讀者產生混淆。從這些語料的分析當中,我們也可以理解到,漢字並無法完全與客語詞彙做對應,百家爭鳴之下不利於書寫系統的穩定,客語書面化的發展勢必不能完全依賴漢字系統,對客語以漢羅字混用書寫的規劃刻不容緩。

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2: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為了解決客語白話字的問題,作者李敏勇 這樣論述:

  戰後的台灣現代詩,走過了政治氛圍壓抑噤聲的年歲,綻放了複雜紛呈的樣貌。李敏勇繼《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後,延續對現代詩的觀照,再度以詩人為經、詩作為緯、詩社詩刊為線索,探討台灣現代詩發展的多元面向。   不同於前著中提及的詩人遇到跨海、跨語言的困境,這批一九三○、四○年代詩人面對的是與前行世代不盡相同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條件。本土意識成長茁壯,在一次次的論戰與寫作實踐中長養出自身的文學脈絡;詩人們閱讀、譯介西方作品,也為詩壇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萩與楊牧皆致力於漢語白話的鍛鍊,一個走入社會、嚼生活之桑葉吐詩之蠶絲,一個立足學院、在經典中吟詠詩意的綢

緞。鄉土詩代表的林宗源和吳晟專注土地書寫,也流露出批判與擁抱兩種各異其趣的意識。理工背景的非馬和李魁賢,剔除過剩的修辭,精簡行句形塑特殊語言風格。????虹和席慕蓉一個由紅塵到空門、一個從大眾取向至原鄉認同,發出各具特色、不容忽視的女性聲音。汪啟疆、拾虹以自身特殊的海洋經驗為詩作養分,喬林的山林風情畫則捕捉原住民在山地部落的生活情境。曾貴海、鄭烱明、江自得同為醫生詩人,卻在作品中以不同方式展現對於現實或社會的關心。   詩人們身處台灣社會的轉變時期,用詩歌藝術為自己撐開思想空間,也用文字積極與時代對話,展演出不同的生命風貌。身兼評論者與詩人身分的李敏勇,觀察、記錄文壇前輩與朋輩的身影,為戰後

台灣現代詩史添上獨具視野的在場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