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照護條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居家照護條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binDeutsch寫的 鸚鵡飼育百科:從品種、安全、健康照護到訓練方法的全面指南!(修訂版) 和郝洛西,曹亦瀟的 光與健康:以實證設計為根基,引領全球光與照明的研究與應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確診輕症居家照護QA一次看同住者留意4件事也說明:符合什麼條件可居家照護? 69歲以下、未懷孕或洗腎的輕症或無症狀個案,且非65至69歲獨居者,可居家照護。 境外移入個案可以居家照護嗎? 1.符合一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一葦文思所出版 。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 施富金所指導 李佩佳的 呼吸器依賴患者的主要照顧家屬對病患自加護病房轉入呼吸照護病房之決策過程困境 (2008),提出居家照護條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呼吸器依賴患者、主要照顧家屬、轉至呼吸照護病房、決策過程、決策困境、照護困境、調適策略、期望、探索性質性研究。

最後網站指揮中心再修訂「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之相關醫療 ...則補充:... 條件-1111221實施. 【疾管署】COVID-19治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第8次修. 延伸閱讀. 轉知疫情指揮中心修訂「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之相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居家照護條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鸚鵡飼育百科:從品種、安全、健康照護到訓練方法的全面指南!(修訂版)

為了解決居家照護條件的問題,作者RobinDeutsch 這樣論述:

  ★從品種、安全、健康照護到訓練方法的全面指南!      美麗色彩、高度智商、有能力說話……   只要給予適當照護、訓練和關注,鸚鵡會是最傑出又熱情的寵物。種種優點讓牠們數百年來一直是人類眼中的熱門寵物。   無論你才剛開始考慮要養鸚鵡,或是已經和鸚鵡相處許久,本書都能提供最完整的指南,讓你把鳥寶照顧得快樂又健康!     ★為想提供最好照護、與鳥寶建立親密關係而努力的飼主,提供最寶貴的資訊:   ‧超過60種鸚鵡品種資訊   ‧討論鳥籠、棲木等用品,包括教你動手製作   ‧安全、飲食、梳理和健康照護相關詳細知識   ‧專業訓練方式預防問題行為,並與鳥寶建立信賴關係   本書特色  

  ◎飼育全面攻略!鳥寶生理與心理全方位講解。   ◎新手容易入門!全彩圖片配合詳細說明清楚易懂。   ◎內容實用豐富!有經驗的飼主也很適合參考。

居家照護條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第一次開口叫爸爸 #口語練習 #新生兒聽覺刺激

茜茜早就不指望星星第一次開口叫媽媽😭
生了三胎,我們家三胎一開口都是叫爸爸😂

打從新生兒從娘胎出生開始,聽覺發展就是寶寶最初的感官發展,甚至在媽媽胎中就靠著聽覺感受著媽媽的心跳聲,所以茜茜在懷孕期間就不斷的跟三個孩子說要「變美、變帥」💕

等著孩子出生也會透過環境的製造,不斷的訓練孩子的聽覺發展,利用各種聲音、玩具,把握每一次跟孩子對話的時候,即便他一知半解,透過這樣的溝通還是能提早建立寶寶對於口語的發展。

除了聽覺訓練以外,茜茜家也會透過模仿孩子,不管是模仿星星大叫或是利用嘴巴發出各種聲音,都會讓孩子盡情的發展,學習他們也讓他們模仿我們,甚至鼓勵他們發出各種聲音,從小就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的學習不受限。

#製造友善聽覺環境❗
#模仿孩子不只讓孩子模仿自己❗
#訓練口語發展也建立良好親子發展❗

/

想要看更多育兒經驗,請訂閱【茜茜與人夫謙】的YT頻道:https://ababa.tw/BnwOb/bf210306
(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

接下來茜茜會持續的拍攝Vlog更新自己的育兒資訊,有什麼值得分享給大家的育兒經驗與注意事項。請大家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記得開啟小鈴鐺,讓茜茜更有動力分享更多!

如果喜歡茜茜家的影片也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喔!對了!記得追蹤instagram和Facebook喔!

#親子關係 #媽媽 #新生兒照護 #神隊友 #爸媽觀念 #親子教養 #口語訓練 #新生兒訓練 #聽覺發展
----------------------------------------

■ 茜茜家影片 持續更新■

【人夫謙Vlog.9】寶寶動作引導訣竅|抬、翻、爬、坐、站|新生兒動作發展|新手爸媽必看系列
這裏看:https://ababa.tw/kNRSV

【懷孕的茜EP.1】懷孕初期產檢|八週聽見寶寶的心跳聲
這裏看:https://ababa.tw/a7zkz/yt210514

【懷孕的茜EP.2】懷孕初期8種症狀|3款孕期必備APP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sO9rI/yt210514

【懷孕的茜EP.4】懷孕初期緩解孕吐五種方法|茜茜舒緩孕吐的小撇步
這裏看:https://ababa.tw/k7L2f/yt210514

【懷孕的茜EP.5】寶寶性別公布|禾馨產檢日常
這裏看:https://ababa.tw/Lw5q6/yt210514

【懷孕的茜EP.9】跟肚子中的寶寶見面|高層次超音波
這裏看:https://ababa.tw/F5y9C/yt210514

【懷孕的茜EP.10】10大不後悔育兒好物|育嬰必備神物
這裏看:https://ababa.tw/oQOww/yt210514

【懷孕的茜EP.12】待產包必備清單|準3寶媽經驗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lX7HN/yt210514

【懷孕的茜EP.13】茜茜生產全記錄|三寶順利出生啦!
這裏看:https://ababa.tw/Gu4ef/yt210514

【懷孕的茜EP.14】剖腹產VS.自然產|五寶媽VS.三寶媽真實經驗談
這裏看:https://ababa.tw/dhUe9/yt210514

【懷孕的茜EP.15】茜茜也曾小產過|懂妳們的難過|期許我們把寶寶生回來
這裏看:https://ababa.tw/E79ci/yt210514

【懷孕的茜EP.16】開箱壹壹產後護理之家|台北頂級月子中心
這裏看:https://ababa.tw/hqR6d/yt210514

【懷孕的茜EP.17】親餵V.S.瓶餵|電動吸乳器分享|奶瓶選購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UmUrD/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8】新生兒哄睡實測|哄睡技巧大公開|新手爸媽必看
這裏看:https://ababa.tw/PlbHv/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開箱!Gogoro 3 Delight優缺點坦白說|告別18年的小奔騰|男人的浪漫
這裏看:https://ababa.tw/2apPH/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4】帶老公體驗生產|痛到懷疑人生|絕對要把老公都騙去
這裏看:https://ababa.tw/TtKzU/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8】兒童房的佈置|生了三寶該如何規劃房間|iloom傢俱開箱
這裏看:https://ababa.tw/b0VBj/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9】為什麼租房而不選擇買房?5年換了4間房!
這裏看:https://ababa.tw/4htvh/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0】月子中心該怎麼選擇?居家月嫂比較方便嗎?
這裏看:https://ababa.tw/hQDmT/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2】老公老婆擇偶條件公開|結婚對象會怎麼做挑選?
這裏看:https://ababa.tw/U1Vo4/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3】月入七萬可以生小孩嗎?養小孩要花多少錢?茜茜家公開養小孩生活開支
這裏看:https://ababa.tw/34PrG/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5】0-3個月新生兒衣服挑選|新手爸媽選衣指南(上集)
這裏看:https://ababa.tw/9nODD/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7】8種育嬰省時省力激推好物|0歲開始用的成長餐椅|嬰兒車界的Rimowa
這裏看:https://ababa.tw/RBND3/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9】8種副食品好用工具|超輕鬆準備零壓力|7天份食材一次備齊
這裏看:https://ababa.tw/TDxWk/yt210514

【人夫謙Vlog.6】8個NG育嬰方式|育兒路上你做錯了幾項?
這裏看:https://ababa.tw/FbRrv/yt210514

-

■ 這裡可以找到茜茜一家■

茜茜的心血結晶|每一篇文都認真用心
官方Web ▶️ https://ababa.tw/iTd0F/yt4

茜茜的大本營|分享給妳親子生活中各種所需
FB ▶️ https://ababa.tw/YnJuI/yt4

窺探茜茜家的日常生活|最真實的呈現
IG ▶️ https://ababa.tw/Cg54c/yt4

無所不在的茜茜|跟你一對一談天說地的好地方
LINE@ ▶️ https://ababa.tw/1fifW/yt4

茜茜揪團瘋好物|生活&育兒好物獨家團購優惠都在這
FB社團 ▶️ https://ababa.tw/cUbzA/yt4

茜茜的三點營業|不踩雷的選品,負責到底的服務,值得信賴的店鋪
FB社團 ▶️ https://ababa.tw/dZt8w/yt4

茜茜的工作信箱|關於各種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信箱 ▶️ [email protected]

呼吸器依賴患者的主要照顧家屬對病患自加護病房轉入呼吸照護病房之決策過程困境

為了解決居家照護條件的問題,作者李佩佳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長期呼吸器使用在近年來有明顯急遽增加情形。在臺灣現在的健保給付制度及有限的醫療資源限制下,醫療院所常以有效整合與應用醫療資源及醫療成本為由,建議甚或要求家屬配合其政策,更改照護地點,雙方因此常發產生衝突。醫療人員若能深入瞭解長期呼吸器患者的主要照護家屬於照護過程各階段所面臨的決策困境及原因,將有助於與家屬的溝通,並進一步發展雙方較能接受的決策與照護措施,提供整體性照護品質,並減輕家屬的心理壓力與實質負擔。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有:1.瞭解呼吸器依賴患者的主要照護家屬對病患自加護病房轉入呼吸照護病房的決策過程、決策困境與影響因素;2.瞭解呼吸器依賴患者入住呼吸照護病房期間,主要照護家屬所面

臨的照護困境與影響因素;3.瞭解呼吸器依賴患者入住呼吸照護病房期間,主要照護家屬的調適策略; 及4.瞭解呼吸器依賴患者入住呼吸照護病房期間,主要照護家屬的期望。研究方法本研究採探索性質性研究,以立意取樣法針對南部兩家呼吸照護病房之呼吸器依賴患者的主要照顧家屬(簡稱家屬)進行收案,以半結構訪談指引進行面對面深入訪談,訪談內容以質性內容分析法整理。研究結果本研究共訪談二十位家屬,其中17位為女性;年齡由38到82 (平均51.8 ± 9.9)歲,75%為40~60歲。研究發現,有關如何安置患者至呼吸照護病房的決策過程,所有家屬皆經歷「被告知期」、「磋商期」、「無奈接受期」、「挑選期」、「決定期」、

「等待期」、及「入住後評值期」等七期階段。無轉出決策經驗且缺乏心理準備的家屬在「被告知期」後→「疑惑期」→「蹉商期」→再進入「無奈接受期」。無轉出決策經驗但有心理準備的家屬則在「被告知期」後→「蹉商期」→再進入「無奈接受期」。各決策階段有其獨特的考慮內涵及困境。在「被告知期」的決策考慮內涵為:(1)由醫療團隊主導、(2)獲得需轉出加護病房的原因與解釋、及(3) 獲得醫療團隊提供的照護資訊。在「疑惑期」的決策困境為:(1) 結果與自我期待不一致、及(2)對病況與照顧掌握的不確定性。在「蹉商期」的決策考慮內涵為:(1)磋商持續留院照顧的機會、(2)衡量居家或呼吸病房照顧之優劣、及(3)醫療人員與重

要他人之建議與勸導。另,此階段的決策困境為:(1)原醫院無長期呼吸照護病房、(2)一般病房無法提供照顧的人力與設備、(3)健保局與醫院對規定說法不一致、及(4)立即居家照護條件不足。在「無奈接受期」的決策考慮內涵為:(1)無奈接受並配合規定與政策轉出、及(2)體認居家呼吸器照護的困難。另,因對家屬來說此決策是充滿無奈且困難重重的決定,故此期的決策考量內涵,即是其決策困境。在「挑選期」的決策考慮內涵為:(1)呼吸照護病房資訊的資訊來源、及(2)挑選呼吸照護病房。另,此期無顯著之困境,家屬以多比較、多參觀的正向態度,來面對挑擇合宜之照護病房。在「決定期」的決策考慮內涵為:(1)主要決策者主導、及(

2)家屬間相互討論尋求支持。另,此階段的決策困境為期望的呼吸照護病房床位不足。在「等待期」的決策考慮內涵為:(1)安排聯絡轉院事宜、(2)解釋並尋求患者配合、(3)調整心態並做好轉出照顧之心理準備、及(4)對呼吸照護病房的期待。另,此階段的決策困境為對呼吸照護病房的照護與聯絡交接資訊有不確定。最後,在「入住後評值」決策考慮內涵為:(1)依患者健康狀況做評價、(2)既已選擇,接受所選、及(3)轉院動機的觸發。家屬於患者轉入呼吸照護病房期間,所面臨的五大照護困境包含: (1)令人擔憂且無措的病況、(2)未符合期待的醫療與照護品質、(3)害怕積極性的醫療處置、(4)混亂的生活與個人角色次序、及(5)

不充裕的經濟與照護資源支持。影響家屬面臨的照護困境的因素有: (1)患者相關因素: 含患病時間長而疾病嚴重程度高、與患者的年紀大; (2)主要照顧者相關因素: 含無法預估處置後結果且不捨患者再多受苦、與對照護問題的理解程度有限; (3)家庭相關因素: 含自我觀念與傳統家庭倫理觀衝突、有限的經濟與家庭支持系統、與家屬間照護信念不一致; (4)醫療團隊相關因素: 含照護人員工作馬虎與態度不良、照護人員工作負荷大且人力配置有限、與醫療團隊缺乏雙向且一致的溝通討論、與病房管理與評價制度不彰; 及(5)社會文化相關因素: 含有華人傳統思想,與社會與論壓力。家屬針對不同照護困境採取的調適策略不同。家屬也進

一步表達自己對病患的病情、對照護、對個人、及對社會資源的期望。整個照護過程中,家屬會經歷病患轉出加護病房、與入住呼吸照護病房兩個時期,兩時期皆含「初始決策階段」、「中間調適階段」,及「結束再適應階段」等三個決策過渡期。當病患轉入呼吸照護病房後,家屬會評價其照護品質優劣,若不符合病患的需求與家屬的期待,可能引發家屬轉院動機,以尋求更符合病患照護需求的呼吸照護病房。結論大多數的家屬多是初次面對不同單位間複雜的轉移決定,主要困境涉及多面向因素。家屬表示常因對照護現狀及經驗不足,而擔心居家自行照護會有困難;然而,醫院表示因醫療照護資源不足需配合健保規定,而建議病患轉至呼吸照護病房,決策過程顯得無奈且匆

促。因此,在決策過程中承受情感面與現實面的重大壓力。而不同決策類型的家屬,其決策過程亦不同:與是否有轉出的決策經驗、及是否有長期照護需依賴呼吸器患者的心理準備有關。因此,亟需醫療人員事先及持續於整個決策過程中,能常針對病情給予完整的解釋與溝通,助其了解病況資訊,持續的澄清其疑慮,並提供及時性、友善性與且可行之照護資訊相關建議,將有助雙方共識的達成。另,可藉由出院清單的建立,讓家屬了解各醫療單位的過渡或轉院進度。如此,將有助於減少家屬對病況的不確定感與無措,進而提昇其對照護品質的信賴。衛生政策如何有更明確且嚴謹的分級照護制度,有效整合照護資源,以助家屬及醫療機構共同達成在各醫療單位的過渡或轉院的

決議,是未來努力方向。故以期本研究之發現,能夠對未來多項衛生醫療政策並行的醫療環境,做為對政府與醫療相關人士之參考。

光與健康:以實證設計為根基,引領全球光與照明的研究與應用

為了解決居家照護條件的問題,作者郝洛西,曹亦瀟 這樣論述:

照明影響健康的時代鉅作 以實證醫學為根基 引領全球光之照明、色彩與健康的權威研究 從住宅、學校、辦公場所、醫療與安養院所乃至都市規畫 創建改變人類光與照明應用技術的全新里程碑   遠古以來,人類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到19世紀末電燈發明;從此以後,人類正式邁入夜生活時代,也開始經歷日夜顛倒、時差、3C藍光導致失眠等健康困擾。   本書奠基於醫學與研究實證,闡明光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既是建築與照明、醫療專業人士的教材,也是學術價值極高的科學研究用書,更提供許多光與照明實際應用設計的專業規畫方案,為建築與照明行業從業人員提供學習參考和創新思考的引導,是為21世紀照明與健康的嶄新里程

碑,提供富有前瞻性與永續性的發展視野。   本書作者郝洛西,現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畫學院教授,亦是全球知名、專門從事與顏色、視覺與照明領域的數位、科學研究和設計工作的專家。她自2014年起便帶領本書共同作者曹亦瀟,一起進行關於全年齡的光與健康研究、設計與應用工作,本書即為兩位作者12年研究之集大成,為人類提出劃時代的珍貴成果——掌握光照,便能掌握健康。   ★ ★ ★   壹、醫學實證光與健康的關係   本書引用近700項國際研究文獻+繪製400張圖表,針對視覺發育、視力健康、生物節律、情緒認知、新陳代謝、免疫調節等方面,提供詳細的醫學理論並設計實驗研究進行分析,是為照明設計改善及促進

人體健康的堅實依據,而如何利用照明技術來積極改善健康,將是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   ■ 控制光照,就能改善健康——以褪黑激素為例   褪黑激素不僅影響睡眠週期,若分泌不足,除了會提高乳癌、攝護腺癌等的罹患風險,也跟發胖和近視有關。實驗顯示,350lx(注:lx為照度單位,表示被照物體表面單位面積之光通量)左右室內照明的光強度,已能使夜間褪黑激素分泌濃度顯著下降,由此可知,不當的室內照明會影響使用者的睡眠節律;反之,由老化、輪班和快速時區變化引起的節律紊亂及睡眠障礙,也能藉由室內節律光照來改善。   ■ 不同光譜的光療效用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若接受積極的光照便可回復健康,最廣為人知的便屬

紅外線光療,除了治療或輔助治療急性與慢性軟組織損傷,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和細胞增生;而偏頭痛採用窄波段綠光,亦具有干預療效。   貳、全面剖析光照對各年齡發展與特定對象之健康影響   了解光對健康的影響之後,了解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運用自然光與人工照明,不僅可避免對健康造成傷害,對於希望採用光療來改善疾病症狀的醫學界人士,更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先驅研究。本書除了逐一分析不適當的自然採光或照明,對不同年齡族群與特定對象所造成的正面與負面健康影響,更提出不同發展階段應注重的照明要點,以及健康方面的改善與治療建議。   ■ 嬰幼兒   因為其眼球藍光透過率較成年人高出4倍,因此藍光可直達嬰幼兒的視網膜,對黃

斑部發育造成影響,必須盡量避免接觸富含藍光的電子設備。但藍光並非百害而無一利,波長390~470 nm的高強度藍光可用於減輕新生兒黃疸狀況,治療效果極佳。   ■ 青少年   光照與經常用眼過度的青少年視力健康及其學習績效有關。除了使用未經認證的健康照明燈具、桌面照度的設置不合理、與檯燈下光亮度對比過大、重點照明燈具布置錯誤、長時間使用平板或手機等,都是普遍導致眩光和視力惡化的問題。而課業壓力亦嚴重壓縮青少年的睡眠時間,也使他們具有晚睡晚起的現象,應關注日間自然採光效果,包括減少入睡後的光線干擾,在光汙染嚴重地區應用窗簾阻檔室外人工光源等方法來防範。   ■ 老齡人口   此階段眼睛功能明顯退

化,包括視敏度及色彩辨別能力、對比敏感度、明暗適應能力都下降,對眩光特別敏感、視野範圍縮小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因此居家環境需提高照度水準、避免眩光、確保相鄰空間亮度的平穩過渡與照度均勻度、良好的光源顯色性、增加對比度,以及採用寬板設計的開關面板與延時開關等,都能避免老人最常發生的跌倒問題,改善整體的生活品質。   ■ 孕產婦   以產婦產程的光照陪伴為例,從產前、待產、分娩、產後各階段,產婦的身心都會面臨極大的變化。因此作者研究團隊提出光照分娩陪伴方案,在宮縮逐漸強烈的第一產期維持暗光,使褪黑激素含量增加,為分娩提供動力,並且在分娩室設計模擬花開時節花朵繽紛的光照意象,以幫助

產婦放鬆、鎮靜。此一方案在廈門的醫院分娩中心實施應用,並獲得了極佳的回響。   ■ 年長病患   隨著社會高齡化與失智症患者的增多,在治療上除了用藥控制,也可以利用高色溫、高強度的光源,在不同時段提供不同照度和方向的方式(早晨7:30採6,500K、8:00前從200lx逐漸達到至少1,000lx垂直照度並維持、傍晚18:00逐漸降低至200lx),來改善患病老年人的畫夜節律,並可能減少躁動行為,使照護上更加輕鬆。   參、不同場域的健康照明規畫   醫療界盡其所能尋求一切辦法幫助患者減輕病痛,提高生命品質,然而除了內外科的用藥與治療,在作者團隊歷時多年的研究下,也開啟了以光照輔助醫療,甚至

達到治療效果的可能性。本書針對各種不同環境的居住健康,包括:住家、教室、辦公室、工廠生產線、醫院手術室與病房、安養機構、地下空間,甚至極地科學考察站等,從波長、色溫、照度、光源位置進行周全的評估分析,包括從牆面、地板到天花板的光線反射、漫射、散射等條件,到照明控制時段與開關設計等細節都考慮在內,提供了建築設計與照明業者最詳盡週全的專業建議。   ■ 教室   小學課堂有較多動手操作,因此需要足夠的直射光照。中學生的學習以讀寫作業為主,教室光環境應強調視覺舒適和緩解用眼疲勞,課桌面在符合標準規定的300lx照度的情況下,應斟酌再提高。而美術教室、電腦教室等視覺作業要求更高的教室,照度值則需達到5

00lx,甚至更高。而為了觀看多媒體投影設備,燈光和窗簾經常是關閉的,學生在黑暗中寫字會嚴重影響視力,因此多媒體投影區和座位區應設立獨立的照明。   ■ 安養中心   以安養中心或長者居室為例,提高照度並增加對比度;減少相鄰空間的亮度差以避免產生視疲勞;浴室、廁所燈則宜採用延時開關等,都能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   ■ 地下空間   地下空間普遍多有封閉、潮濕、通風不良等問題,可以透過諸如將自然光引入地下空間、地下照明模擬自然環境意象、在出入口採用重點照明設計,以避免明暗快速變化時所會引發瞬間盲視或眩光等方法,對地下空間的先天條件不良加以改善。   ■ 手術室   手術與病患性命攸關,因此手術

室中需要最高標準的、最專業化的照明條件。國際照明委員會、北美照明工程協會建議,手術室環境照度均在1,000lx以上;而為了保證手術醫生對病灶組織、血液等色澤變化的辨識和判斷能力,光源顯色指數Ra應大於90,特殊顯色指數R9應大於0,而且這些標準還應盡可能提高。室內環境照明的光源色溫需與手術無影燈色溫相同或接近。手術操作時,為確保避免眩光和陰影以及視野內照度均勻,因此燈具需在手術枱四周以環狀設置。此外,熱能會引起外科醫生的不適,也會使暴露在外的病人組織脫水,盡可能控制800~1000nm範圍內的光譜能量分布。   肆、城市夜景照明的發展與隱憂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了2050年,全世界70%

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之中,也因此,城市的照明規畫與光害防治,亦將隨著人口愈來愈多而更顯重要。   ■ 城市健康照明的進展   近幾十年,城市照明建設發展有著飛躍式的進步。除了照明燈具的品質提升、燈具配光更加合理,使得路面照度更加均勻、大幅減少交通事故。而近50%的傳統光源被LED取代,照明節能也引領了城市的低碳轉型與永續發展。此外,作者也針對建築立面的LED媒體廣告,提出亮度、解晰度、刷新頻率、色彩、內容複雜度,之於觀者視覺與情緒舒適度的影響分析,對於現今為數愈來愈多的LED廣告媒體與城市空間的整合,有著極為關鍵且建設性的參考價值。   ■ 繁榮背後的隱憂與警示   城市中不適當照明將造成光污染

,若不加以重視,將對動、植物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野生動物更甚。諸如昆蟲趨光而被燈具的高溫燒死、夜間建築照明使得鳥類迷失方向甚至撞上玻璃帷幕而亡、建築物和路燈照明也會使兩棲動物無法入睡……等等,都將造成致命且無法彌補的生態浩劫。因此作者亦針對上述提出了分析與警示,希望人類在追求以科技促進健康福祉之餘,也必須關注各界對於其他物種與生態環境的重視。 名人推薦   ★台灣永續建築與健康建築研究先驅   成功大學建築系前系主任   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 江哲銘 特聘教授/博士——專業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