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正隆寫的 世紀病毒:必讀防疫英文知識與詞彙 和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湖南省精神醫學中心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應激研究團隊的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防護知識200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武漢肺炎》自主健康管理能不能出門? 居家隔離 - 信傳媒也說明:除了自主健康管理可以外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都不得外出,民眾需注意以免未配合防治遭裁罰。(攝影/郭怡君).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對於有被傳染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和龍時代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陳正根所指導 郭晏甫的 法律保留下的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措施─以人身自由為中心 (2021),提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傳染病防治法、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法律保留、授權明確性、法律明確性、人身自由、新冠肺炎。

而第二篇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公共安全研究所 宋筱元所指導 張謝佛的 新冠疫情與新型態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國與新加坡應變機制之比較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非傳統安全、大規模傳染病、新冠病毒、人類安全、經濟安全的重點而找出了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竹縣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民眾通訊診療流程則補充:請家屬或代理人至醫療院所完成手續. 刷健保卡、繳交費用、交付居家隔. 離、居家檢疫通知書或自主健康管理. 注意事項影本及領藥. 備註:有關健保申報問題,請醫療院所洽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紀病毒:必讀防疫英文知識與詞彙

為了解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問題,作者蘇正隆 這樣論述:

2020 必備知識英文工具書,帶你了解防疫英文與知識!     世紀病毒 COVID-19 隔離了人類社會的生物距離,   卻阻擋不了人類同心防疫,互相關心的距離!     在COVID-19爆發後,各國之間重點時事、新聞的關鍵詞彙,都圍繞著COVID-19的疫情。面對攀升的世界疫情,人們除了恐懼,還能做什麼來應對世紀病毒COVID-19?     可以安心就學,經濟活動不必停擺,成功的防疫經驗,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合作,有政府的政策宣導,更多的是民眾自覺自發性配合。     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全球防疫概況,而成功的防疫經驗更需要與國際分享交

流。   零號病人、超前部署、居家檢疫的英文怎麼說?   小兵立大功的防疫必備神器─口罩,有哪些種類,英文該如何表達?   核酸檢測、抗原檢測還有抗體檢測,英文都有Testing,到底哪裡不同?     不必再用網路土法煉鋼翻譯一堆傳染病用語,也不必再用中式英文解說各種防疫措施。學習正確的公衛詞彙和防疫用語,《世紀病毒-必讀防疫英文知識與詞彙》將成為您最快速、實用的工具書!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疫情警戒降二級,卻有航空機組員接獲幼兒園通知,如果家長必須自主健康管理,小孩也不可上學,有空服員表示,如果教育部的防疫指引規範不改,她的小孩可能近兩年都無法送托。指揮中心和教育部表示,將修正指引,除非是幼兒本身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才不能到幼兒園。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8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法律保留下的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措施─以人身自由為中心

為了解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問題,作者郭晏甫 這樣論述:

「法律保留原則」是現今「法治國」下最重要之原理原則,本文的研究角度是從法律保留主義之內涵,進而探討「法律明確性」及「授權明確性」等重要子原則之歷史淵源、核心規範目的或基本規範精神如何掌握及詮釋,以探討於各基本權下,應以何種基準加以審查,進而於大法官歷來解釋下,針對探討限制人身自由之基本權,應如何操作及面對「法律保留原則」,而此項原則,係現今法治國家中,任何行政作為,皆須面臨之適法性檢驗,更是危急時刻,更須重視法律原則之落實及保障,才係現代民主國家之理念。自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我國政府在面對如此嚴重之全球性挑戰時,雖然成效卓越,屢屢登上國際媒體,媒體無不加以歌頌防疫措施之成效

,然採取之各種劇烈防疫措施,是否符合法治國家之法律規範與期待,實屬可議。各項防疫措施中,又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命令下之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隔離治療等措施,影響人民人身自由權最直接,進而導致國家進入半鎖國之狀態,惟上開措施,是否符合法律保留及人身自由保障之底線,仍有爭議,故本文以「人身自由保障」之角度,探討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以及隔離治療等影響嚴重人身自由措施之法制是否符合「法律保留原則」。依據大法官所揭示之層級化法律保留為最上位階概念,檢視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隔離治療法制面上,各規定所涉及之基本權干預及干預程度為何、是否屬絕對法律保留事項、該規定是否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以及授權行政機關做成補

充規範時,法規命令是否符合「授權明確性」之要求。以逐一比對各項防疫措施之合憲性與適法性,亦提醒立法者針對嚴重干預人民基本權利事項,更需恪遵「法律保留原則」,不得以「尊重專業」、「緊急危難」及「重大公益」之大旗,過度授權或讓渡立法權予行政機關,因而做成顯失比例之行政作為,尤其在人身自由之領域立法者更需履行該憲法義務。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防護知識200問

為了解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問題,作者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湖南省精神醫學中心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應激研究團隊 這樣論述:

  本書以有效防治疫情擴散為中心,通過問答的形式,圖文結合的方式,專業而生動地解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問題疑惑,從疾病基礎知識、個人預防知識、公共預防知識、場所控制知識、發現治療知識、消毒處理知識六個部分,引導公眾正確認識、科學防控、理性應對。特別是針對人流聚集的公共場所、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各類高風險場所如何開展疫情防控,提供了專業、細緻、可操作性強的指導。是一本適合大眾、企事業單位、防疫專業機構進行疫情防控不可多得的科學普及圖書。 本書特色   ◎最專業:由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湖南省精神醫學中心、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應激研究團隊聯合編著

。   ◎最詳盡:從新冠病毒的基礎知識、個人預防、公共預防、場所控制、發現治療、消毒處理、心理防護等七大主題,引領讀者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最易懂:採用問答的形式,以簡潔的文字,專業的指導,逐一說明應對新冠疫情應有的正確觀念。   第一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問答 第 1章 基礎知識篇 1.什麼是呼吸道病毒? 2.什麼是冠狀病毒? 3.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哪些? 4.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致病力如何? 5.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6.新型冠狀病毒抵抗力如何? 7.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嗎? 8.新型冠狀病毒通過什麼方式傳播? 9.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有多長? 10.哪些人容易感

染新型冠狀病毒? 11.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特點有哪些? 12.潛伏期有傳染性嗎? 13.病例和隱性感染者的傳播力如何? 14.如何區分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肺炎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15.蒼蠅、蟑螂、老鼠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第2章 個人預防篇 1.個人日常如何預防? 2.個人防護裝備有哪些? 3.什麼時候需要佩戴口罩? 4.如何選擇口罩? 5.特殊人群應該如何選擇防護口罩? 6.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7.摘口罩時要注意什麼? 8.使用後的口罩如何處理? 9.N95 口罩適合大家佩戴嗎? 10.何時需要更換口罩? 11.一次性口罩可以用 75% 酒精或吹風機加熱消毒後再次使用嗎?

12.洗手有什麼作用? 13.生活中哪些場景需要洗手? 14.如何正確洗手? 15.疾病流行區居住旅行歸來需要注意什麼? 16.飲食有什麼要注意的? 17.疫情流行期間能否去戶外散步或運動? 18.如何防範隱性感染者造成的傳播? 19.老年人、兒童等體弱人群如何防護? 20.心理調適有什麼用處? 21.如何做好個人心理調適? 第3章 公共預防篇 1.公共場所還能去嗎? 2.出門搭公車、地鐵、計程車要注意些什麼? 3.私人汽車要注意什麼預防措施? 4.去樓下散步,還能搭乘電梯嗎? 5.農貿市場如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6.流行期間就醫需要注意些什麼? 7.社區防疫怎麼做? 8.社區內有病例,我

們該怎麼辦? 9.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一般診所可以對疑似病例進行確診嗎? 10. 家中有人居家隔離,其他人要怎麼辦? 11. 在超市工作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12. 在辦公室工作需要注意些什麼? 13. 人與人交談,保持多遠的距離比較合適? 14. 醫務人員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15.家庭成員出現可疑症狀時有什麼建議? 16.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17.聚餐能參加嗎? 18.未來開學後,除了戴口罩,學校還應採取哪些防疫措施? 19. 寵物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第4章 場所控制篇 一、人員密集場所體溫檢測 1.哪些地方有必要開展體溫檢測? 2.什麼時間開展體溫檢測最合適? 3.何時可

以終止體溫檢測? 4.在哪裡開展體溫檢測? 5.體溫檢測使用什麼工具? 6.手持測溫儀是什麼? 7.使用手持測溫儀要注意些什麼? 8.哪些情況可能導致體溫測量偏差? 9.如何養護手持測溫儀? 10.如何減少漏檢? 11.在體溫檢測的同時還要做些什麼? 12.體溫檢測異常者如何處理? 13.醫務人員如何處理發燒人員? 二、室內公共場所 1.室內公共場所關閉後或未開放前該做什麼? 2.室內公共場所開放後、營業中應該怎麼做? 3.室內公共場所入口處應該注意什麼? 4.室內公共場所衛生怎麼做? 5公共場所工作人員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6.電影院、KTV、網咖等人流密集、流動性大且通風不良的場所還

需要做什麼? 三、畜禽養殖、運輸、屠宰場所 1.畜禽養殖、運輸、屠宰場所關閉或未營業前應該做什麼? 2.畜禽養殖、運輸、屠宰場所常規防控措施有哪些? 3.當場所內出現病、死畜禽時該怎麼做? 四、農貿交易市場 1.市場關閉後或未營業前應該做什麼? 2.農貿市場的「三個一」「一個零」是指什麼? 3.農貿市場的「三清一消」是指什麼? 4.進行清洗消毒時個人防護怎麼做? 5.如何安裝病媒生物防制設施? 6.如何降低市場內病媒生物密度? 7.如何對農貿市場進行有效監管? 五、公共交通工具 1.公共交通工具如何做好通風消毒? 2. 乘務人員需要哪些個人防護? 3.乘客如果出現發燒、咳嗽、乏力還可以搭乘公共

交通工具嗎? 4.公共交通運輸公司應增加哪些防疫措施? 5.乘務人員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怎麼辦? 六、火車站、高鐡站、捷運站、汽車客運站、機場和港口碼頭 1.交通樞紐如何通過通風換氣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2.交通樞紐在疫情期間應加強哪些設施設備配置? 3.交通樞紐消毒的重點部位是哪些地方? 4.如何保持交通樞紐的環境衛生? 七、托幼機構、小學、初高級中學及職業技術學校 1.托幼機構、小學、初高級中學及職業技術學校開學前的工作清單有哪些? 2.開學前需完善哪些傳染病防控制度? 3.開學前如何落實後勤和衛生設施保障? 4.開學前如何做好環境衛生的維護? 5.開學前如何加強健康監測? 6.

假期去過湖北的師生需要隔離嗎? 7.學校開學後如何開展晨(午)檢? 8.開學後學校如何加強通風消毒? 9.出現發燒、乏力、乾咳等症狀的學生怎麼辦? 10.如何加強復課管理? 11.還能舉辦全校或全園性的室內集會等活動嗎?  八、大專院校 1.大專院校需要開展哪些傳染病防控工作? 2.大專院校應如何加強監測? 3.出現發燒、乏力、乾咳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學生怎麼辦? 九、企事業等集體單位 1.企事業等集體單位復工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2.集體單位復工前傳染病防控制度和應急預案的要求有哪些? 3.集體單位復工前如何落實後勤和衛生設施保障? 4.集體單位復工前如何做好環境衛生的維護? 5.集體單

位復工前如何加強健康監測? 6.集體單位復工後需要開展哪些防疫措施? 7.有員工出現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還能上班嗎? 8.出現發燒、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員時如何處理? 9.後勤人員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10.還能舉辦全單位的室內集會等活動嗎? 十、養老院 1.養老機構如何開展日常預防控制工作? 2.如何開展晨檢工作? 3.外來人員探訪需要落實哪些防疫措施? 4.如何設置後備隔離房間? 5.養老機構出現發燒、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人時,除做好日常防疫措施外,還應採取哪些措施? 十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觸者隔離所 1.隔離所應該如何選擇? 2.隔離所

如何分區? 3.隔離所工作人員包括哪些?有哪些職責? 4.隔離所應配置哪些設備和器材? 5.單間隔離的要求為何? 6.隔離醫學觀察期限為多久? 7.居家隔離期間應記錄哪些內容? 8.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期間檢測陰性可以解除隔離嗎? 9. 居家隔離期間,密切接觸者一旦出現前述症狀時如何處理? 10.密切接觸者的嘔吐物、排泄物應如何處理? 11.居家隔離期間,被隔離者還應注意哪些事項? 12.如何保證隔離所的飲食飲水衛生? 13.隔離所汙水如何處理? 14.隔離所糞便如何處理? 15.隔離所如何通風? 16.隔離所產生的廢棄物如何處理? 17.實施醫學觀察的工作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十二、社區發燒

病人集中留觀場所 1.社區發燒病人集中隔離所如何選擇? 2.發燒病人集中隔離所管理人員如何配置? 3. 隔離所需配備哪些設備和器材? 4.社區發燒病人如何管理? 5.發燒病人隔離觀察期限是多久? 6.如何開展居家隔離? 7.實施發燒病人醫學觀察的工作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第5章 發現治療篇 1.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出現哪些臨床表現?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預後如何? 3.如何判斷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4.懷疑自己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該怎麼辦?需要馬上去醫院嗎? 5.哪些情況需要停止居家隔離並馬上就醫? 6.懷疑身邊的人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該怎麼辦? 7.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8.

被告知是密切接觸者後該怎麼辦? 9.為什麼要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 14 天? 10.有藥物或疫苗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嗎? 11.有中醫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處方嗎? 12.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三者如何區別? 第6章 消毒處理篇 1.如何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 2.居民日常佩戴後的口罩如何消毒? 3.日常手部衛生消毒如何做? 4.如何做好日常生活中餐(飲)具的消毒? 5.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需要消毒嗎? 6.地面需要消毒嗎? 7.手機(電話機)需要消毒嗎? 8.錢(文件、書)等需要消毒嗎? 9.家庭的空調需要消毒嗎? 10.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如何消毒? 11.日常的織

物需要消毒嗎? 12.家用汽車需要消毒嗎? 13.公共區域需要消毒嗎? 14.消毒時如何防護? 15.如何配製有效氯濃度 500 mg/L 的消毒液呢? 16.75% 酒精消毒液如何使用? 17.空氣清淨機能當消毒器用嗎? 18.如何進行家庭「預防性消毒」? 19.學校如何對空氣進行消毒? 第二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防護知識問答 前言 第1章 疾病常識篇 正確認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消除恐慌的第一步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哪些主要臨床表現? 2.如何識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3.何時就醫? 第2章 心理調適篇 一、疫情的心理壓力反應及應對方式 1.疫情與精神壓力有何關聯? 2.

疫情的心理壓力反應有什麼表現? 3.疫情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有哪些? 4.心理應對的「六要素」是什麼? 二、普通大眾的心理調適建議 1.如何保持生活作息規律? 2.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3.出現什麼樣的心理感受或狀況,要趕緊就醫或求助? 三、居家隔離的人心理調適建議 四、住院隔離的人心理調適建議 五、身邊的人隔離時的心理調適建議 六、自己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的心理調適建議 七、鄰居出現疑似症狀的心理調適建議 八、因被隔離而遭受排斥的心理調適建議 九、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調適建議 1.心理調適的一般原則有哪些? 2.心理調適的具體策略有哪些? 第3章 實戰技術篇 一、焦慮抑鬱情緒的自我評估 1.健 康

問 卷 抑 鬱 症 狀 群 量 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Items,PHQ-9) 2.焦慮情緒自我評估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 二、常用的減壓放鬆技術 1.呼吸訓練(腹式呼吸和想像) 2.漸進放鬆訓練 3.蝴蝶拍技術 4.應對卡技術 5.讓心變大:挑戰壓力練習 6.替代呼吸法 7.釋放緊張感和提高覺察的呼吸 三、三種基本冥想法 1.瑜伽語音冥想 2.打坐冥想 3.呼吸計數冥想 四、通過運動來減壓 1.有氧 / 心血管類運動 2.伸展和健美運動 第4章 案例展示篇 1.有同事情緒崩潰時應該如何應

對? 2.普通人在目前階段應該防範何種心理問題? 3.參與一線危機干預的人本身會遇到心理上的問嗎? 4.對於所謂的「逃跑者」應該如何進行危機干預? 5.媒體記者、心理諮詢師使用專業技能,是不是個人情緒的自救? 6.如何理解當前疫情下,心理援助志願者多求助者少的現象? 參考文獻 後記   第1章 基礎知識篇 1.什麼是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為侵入門戶,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組織器官病變的病毒。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有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 2.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子顯微鏡下

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截至2020 年 1 月底,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神經系統疾病。 3.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哪些? 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 6 種,包括 HCoV-229E、HCoV-OC43、MERS-CoV、SARS-CoV、HCoV-HKU1 和 HCoV-NL63,其中致病力比較高的是我們熟知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 4.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致病力如何? 既往常見的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如 229E、NL63、OC43 和 HKU1 型)通常會引起輕度或者中度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症狀較輕,主要包括流鼻涕、頭痛、

咳嗽、咽喉痛、發燒等。 MERS-CoV 和 SARS-CoV 常引起嚴重症狀。MERS 症狀通常包括發燒、咳嗽和呼吸急促,嚴重者發展為肺炎,病死率約為 34.4%。SARS 症狀通常為發燒、畏寒和身體疼痛,嚴重者發展為肺炎,病死率約為 9.6%。 5.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武漢病毒性肺炎疫情中發現的新病毒,經過專家組檢測病原,病原體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2020 年 1月 12 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 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 60~140 nm。其基因特徵與 SARSr-CoV 和MERSr-Co

V 有明顯區別。截至 2020 年 1 月底,研究顯示與蝙蝠 SARS 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達 85% 以上。體外分離培養時,2019-nCoV 96 小時左右即可在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內發現,而在 Vero E6 和 Huh-7 細胞系中分離培養約需六天。 6. 新型冠狀病毒抵抗力如何? 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30 分鐘、乙醚、75% 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7. 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嗎? 截至 2020 年 1 月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都跟武漢有關係,從一些聚集性病例的發病關

聯序列和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判斷,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有效的人傳人。 (未完待續……) 

新冠疫情與新型態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國與新加坡應變機制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問題,作者張謝佛 這樣論述:

2019年開始流行的新冠疫情對人類造成嚴重衝擊,各國政府均全力應對,本文從非傳統安全視角比較我國及新加坡疫情應變機制,目的在探討新加坡防疫成功的經驗及方法,作為我國之參考借鏡。新冠疫情最初出現於中國,鑑於兩岸民間往來頻繁,唯恐疫情流入蔓延,我國在初期採取嚴密邊境管制,雖頗具成效,後由於民航機組員染疫而出現防疫缺口,進一步造成我國本土社區感染擴散而進入三級警戒階段,後續在疫苗政策、採購及施打上又因劑量不足,施打覆蓋率也低於新加坡,導致疫情擴大。新加坡在Delta及Omicron病毒流行期間,雖然初期邊境管制不彰,後續進入社區感染又爆發移工問題,但星國政府鼓勵大眾接種疫苗且進行例行篩檢,並進行阻

斷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以及疫苗接種差異化措施,鼓勵施打追加劑以因應疫情變化,至2022年4月26日已全面開放施打三劑疫苗的國內外人口出入境,進而使經濟活動復甦,人民得以如常生活。有鑑於病毒仍在不斷變異中,未來我國政府仍應謹慎應對,並參考國外成功經驗,才能確保衛生安全同時兼顧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