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500萬節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年薪500萬節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何宗岳(股素人)寫的 買對保險了嗎?:保險局外人幫你挖出埋在保單的地雷!把錢花在刀口上,讓你買對保險真正保障未來而 不浪費一分血汗錢! 和邱愛莉的 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科創板高管年薪人均919萬元高薪人員節稅有妙招 - 每日頭條也說明: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自曝年薪500萬,各種稅後到手200萬。 ... 節稅建議:當然新個稅法下,又新增了6項專項附加扣除,這些都可以從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文經社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會計所 黃俊杰所指導 侯冠朱的 汽車路線貨運業併購實務檢討-以中連貨運與台南貨運合併為例 (2005),提出年薪500萬節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併購、合併、汽車路線貨運、零擔貨運。

最後網站財訊-掌握趨勢、投資未來|最懂投資的財經媒體則補充:提供最具深度的即時財經新聞,涵蓋投資、財經、金融、科技、地產、生技、健康、政治、危老、都更主題,是台灣最資深也最權威的財經媒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年薪500萬節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買對保險了嗎?:保險局外人幫你挖出埋在保單的地雷!把錢花在刀口上,讓你買對保險真正保障未來而 不浪費一分血汗錢!

為了解決年薪500萬節稅的問題,作者何宗岳(股素人) 這樣論述:

保單中藏了多少地雷,你知道嗎? 直揭業務員絕不會告訴你的關鍵小細節!!!     舉例來說:   投資型保單到底幫你賺錢還是賠錢?   要留心!它極有可能變成「地獄保單」!   真要買投資型保單的話,作者建議你不妨這樣做──純保障壽險+投資金融股     投資型保單有一個內扣的費用,保險成本(簡單的說就是保險公司用來支付理賠的費用)。它是直接由你的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因此你很難察覺這筆支出。如果你的保單帳戶價值,小於保險成本,那麼你就要開始繳危險保費,否則保單就會失效。     保險成本幾乎是隨年齡而成等比級數增加,例如男性60歲的保險成本是30歲的10.3倍,作者初步估算,如果你的投資保

單的投報率是3%的話,保單價在87歲時失效。如果投報率是0%,會在67歲失效。許多投資人沒有弄清楚,到時白忙一場。說它是地獄保單,也許有點誇張,但不是全無道理!作者在書中公開友人的1,000萬元投資型保單,10年共繳了783萬元保費,但是,保單卻依舊失效,保費全歸零!     2019年台灣的人均GDP 25,539美元,全球排行第33,但是,壽險滲透度卻是連續12年全球第一,台灣人平均以五分之一的薪水買保險,不可謂不多!但是據調查自認為已有足夠保險保障的受訪者僅占53.1%。     由上觀之,台灣人的保險觀,明顯出了問題。作者認為以下為台灣民眾買保險的最大迷思。     (1)買保險,保障

項目要愈多愈好。   沒有錯!但是每月保費可能太高而影響基本的生活品質。   (2)買保險,要保障兼投資,一舉兩得。   保障兼投資?絕對是保障成份減少(理賠時方恨少),投資也未必賺錢,有虧本金的風險。    (3)買保險,到期未理賠時,要領回保費。   如果是儲蓄壽險,到期尚可領回比總繳保費稍多的錢(不考慮通膨率),但是,如果附加一大堆的附約,或終身醫療險,則必然領不回總繳保費。   (4)繳費20年、保障終身最划算。   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險公司只不過將保障至110歲的保費,要你在20年內付清而已。     此四項觀念並非完全錯誤,而是有時候正確;但就因為這四項多數人的買保險觀,保險公司才

會投大眾所好,設計許多高保費、低保障的①終身型、②還本型、③投資型、④類全委型及⑤附保證型等保險商品來賺客戶的錢。     其中終身型保單比較貴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目前台灣人平均壽命是80.9歲(男77.7歲、女84.2歲),壽險業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是男81.11歲、女86.64歲(2021/7/1),但是,各保險公司的終身型保單卻依99歲、105歲或110歲年齡來計算保費」。所以,對相同保障而言,終身型壽險的保費,可能是10年期壽險的20倍以上。     作者是保險局外人,寫此書不是和保險公司有什麼過節,一開始純粹是因為小孫女出生後,媳婦要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

,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引發他對保險的興趣。     『直覺上,覺得替「0歲嬰兒」買保險好像怪怪的,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作者重視思考的邏輯。1985年在他35歲,因自感「學然後而知不足」,乃決定放棄11年的工作經驗,前往美國攻讀機械碩士。當時的系主任認為「工程師必須懂統計分析」,規定研究生須到數學系修統計學課程,他選了一門統計分析學(Statistical Analysis),上課第一天,教授列了一些參考書籍,其中一本迄今仍記憶猶新、受益無

窮的書是:《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如何用統計學說謊);這是一本出版於1954年的小冊書,全書僅約150頁,共有10個小單元,書中文圖並茂,列舉了許多玩弄統計數據的案例和利用統計學騙人的技巧。     作者2年的碩士學習生涯中,並未覺得該書有何用途,然而,回國重新就業後,卻逐漸啟發他的「常識邏輯思考」潛能,對於日後工作上的空調節能評估分析,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邏輯思考→比較分析→檢討改善,成為作者研究資訊/數據的三步曲,作者曾以此三步曲,寫過《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等4本理財暢銷書,本書即是以常識邏輯思考,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人身)保險商品之必要性與適用性

。     邏輯思考及常識貫穿全書的內容。作者一位40幾歲友人想買的保單如下,並問作者的看法。     這是○○人壽的「20年繳/終身意外險」,在16歲至50歲買此份「20年繳/終身意外險」的保費,同樣是17,390元/年。保費並無年齡上的差異,20年的總繳保費共347,800元;此份保單給付項目多,還有101歲祝壽金10萬元,看起來很吸引人。     作者告訴他,此是終身意外險,疾病死亡或疾病住院醫療非本保單之保障範圍,而且還得挑假日搭大眾運輸工具而意外身故,家人才能領得到800萬元的保險金,否則只好忍耐活到101歲領10萬元祝壽金,加減算一算,他就改買其他保單了。 姑且以常識邏輯來分析此份

保單:「住院2,000元/日,每次最高6萬元(※即住院30天×2,000元/日),需要住院174天(=總繳保費347,800元÷2,000元/日),才能花完總繳保費,可能嗎?看看自己父母及周遭親朋長輩,有多少人因意外住院超過174天?      本書作者在分析台灣保險市場的怪現象之後,也提出了他的保險觀念。     保險三訣:救急不救窮、錢花刀口上、保大不保小!   更具體而言:   以小於年薪5%金額,買500萬元保障險(10倍年薪)+日額5,000元住院醫療險。   任何想要買保險,或是已經擁有保險的人們,都應當看這本書,以把錢花在刀口上。   本書特色     ★保險業務員不會告訴你的

細節   保險公司開保險公司目的是賺錢,因此設計了許多巧門,來保障自己的利益。只是保險業務員在拉保險時不會告訴你這些。例如:     1.買(還本)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或類全委保單存在一項風險,就是提前解約的損失:銀行定期存款解約時,頂多是利息打7折、8折,不會損失本金,但是,保險若提前解約,多會損失本金。所以,保險商品的DM中,多有一句小字注意事項:「投保後提早解約,將可能不利於消費者」。有些人在需要買房、創業時,可能需要解約一些保險來應急,偏偏保險業務員會說服您不要解約,改以保單借款方式來處理,於是您的保費/利息會愈繳愈多。     2.「終身壽險」是相當高明的保單,壽險公司以100歲、1

10歲來規劃訂定保費。而多數人難免在壯年時,因資金需求而提前解約;此外,國人的平均壽命是81.3歲,壽險公司擺明吃定大多數的要保人撐不了那麼久,由此可知,(投資型)終身壽險是壽險公司的金雞母,保證獲利不吃虧。     3.別以為「繳費20年、保障終身」的保費永遠不變。保險公司不做虧本生意,照樣會調高保費;某繳費20年的「○○終身醫療險附約」,其合約條文中有「續期保費調整」條款:「本保險採平準保費,可調整費率。本附約依實際經驗損失率達到調整保費之標準時,經本公司簽證精算人員評估並於年終精算簽證報告意見書揭露後調整本附約之保險費率,每次調整後之新費率以不超過原費率的20%為限⋯⋯」。     保險

費分為平準型費率和自然型費率。理論上,自然型費率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平準型費率是保險公司依年齡、通膨率等風險因素而精算出的費率,將20年的保險費平均分攤到每一年,所以,每一年的保費應維持不變。但是,仍會視狀況調整。     ★保險相關知識一次說明   保險有許多專有名詞,如果沒有相當的了解,很難看懂保險契約的真義。如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     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多會揭露在保單DM中,只不過宣告利率字體大,而預定利率字體小,可能要在注意事項或備註中仔細找找看。通常,當實際的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保戶可獲得增值回饋金/分紅金等;若實際的宣告利率低於預定利率時,就沒有增值/分紅回饋金,對保險公司

是利差損,此時,保單價值準備金只能以預定利率計息增值,所以,預定利率又被視為保單的保證最低利率。     ★不只挖出問題,也提出明確的建議   作者並不否定保險商品的效用。只是要正確的運用。本書在最後兩章,提出明確的具體的建議。讓你把錢花在刀口上。

汽車路線貨運業併購實務檢討-以中連貨運與台南貨運合併為例

為了解決年薪500萬節稅的問題,作者侯冠朱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企業併購」於國外早已行之多年,而我國因相關法規對企業併購存有諸多限制,一直以來未受企業重視,直至併購六法相繼修法或立法後,開啟我國併購新頁,提升企業競爭優勢,並提供快速轉型與成長之機制,同時企業亦可透過此機制,重新建構組織架構,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對於企業而言,迫於內外在經營環境的激烈競爭,併購不失為提升績效與快速成長之直接手段,但是「併購」並非企業的一帖特效藥,若企業不為謹慎評估,將會減損併購效益,甚至導致併購失敗,因此企業併購必需考量與企業發展策略相結合,事前規劃與尋求妥適標的,併購期間的談判與實質審查、事後整合等都需要嚴密規劃與確實落實。自民國九十一年企業併購法施行以來,迄今已

滿4年餘,根據經濟部統計至民國九十四年底止,併購件數逾500件,金額達2,100多億元,其中以電子、營建及金融業居多,綜觀國內相關併購議題之研究,大多以單一議題,如法制面探討、併購策略研究及合併綜效之衡量,且個案之實證研究皆以金融及電子業為主。本文以國內首宗「運輸業-汽車路線貨運」合併為例,先分析該產業特性及現況後,針對個案合併過程作一全盤性之介紹說明,從內在與外在各種不同面相加以檢視觀察,以探討研究個案進行合併過程中,每個成本P失敗之重要關鍵因素,同時檢測相關法規配套之不週全,以期將本研究結果提供路線貨運業者日後併購之參考。關鍵詞:併購、合併、汽車路線貨運、零擔貨運

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

為了解決年薪500萬節稅的問題,作者邱愛莉 這樣論述:

高房價、爛經濟,她如何靠房地產讓資產大翻身? 短短5年,從OL晉身小富婆,資產3千萬以上! 人氣講師邱愛莉首度出書, 8個買房賺房公式一次公開!   你知道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也有SOP嗎?   你知道如何正確幫房子估價?如何談高貸款成數嗎?   買房圓夢不再遙不可及,專家幫你找出被低估的好房!   她從一個完全不懂的房子交易的門外漢,到創立House123網站專業買屋平台,房地產人氣講師邱愛莉,年紀輕輕卻早已坐擁好幾間房子當包租婆,並且開辦購屋課程,分析各種房市走向及現況,從一位上班族到踏入房地產叢林,屢屢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她是如何辦到的?   目前30多歲的上班族、首購族、

小家庭,誰不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但面對高房價、不景氣以及節節高升的生活開銷,買一間好屋變成是難以負擔的夢想嗎?邱愛莉表示,房子是人生一筆重要的開銷,別傻傻交出大筆冤枉的學費,只要買對房子,它不是你一輩子的負擔,而是幫資產增值最穩當的選擇。      「你知道房地產為何能幫你增值?」邱愛莉認為,觀念一定要改變!她分享一個重要的概念:「如果你買一間1000萬的房子,三年後增值到1200萬,相當於一年成長6%,請問你的投資報酬率有多少?20%嗎?錯!答案是100%!」   為什麼?因為買1000萬的房子,可以貸款800萬,等於是用200萬的自備款賺200萬的增值空間。「這就是房地產的迷人之處

,有什麼投資可以讓銀行用相對低的利息借給你,你出20%,銀行出80%,而且還提供寬限期。」   邱愛莉以自身經驗為例,當年大學畢業從業務助理做起,一直到工作的第四年熬到產品經理,每年睡不到三小時,周末也在工作,不過工作深受肯定,薪水也從二萬多慢慢調整到年薪150萬,也開始累積第一桶金。   ●還沒理財,先學會理債   就在工作漸上軌道時,2006年她接到電話,得知家人因股票投資而損失負債,一開始以為是100多萬,後來陸續再發現有80萬、50萬…好多筆,累計共有400多萬。這早已超出邱愛莉能支付的,她先進行債務協商、整合,把自己先前的存款70多萬都拿出還債,剩下的金額,她每個月要負責還3萬,

過年再包8萬、10萬給爸媽。   面對突如其來的債務狀況,並沒有擊敗她,7年後,她和家人提早把債還完,「我心裡也會憤恨不平,覺得賺的錢都在還債,後來回想覺得慶幸這發生在工作升遷的時候,債務還沒大到讓我無法負擔,幸好在剛出社會時,就教了我一課,讓我提早面對理財的重要性。」   在還債的期間,工作已上了軌道,邱愛莉的收入還算不錯,扣掉每個月協助家裡的款項,還有一些存款可以進行投資,包括:股票、基金、期貨……等,卻始終小賺小賠,沒有起色。   某一次,因為好朋友的邀約,一起去上了房地產的課,也開始勤勞看屋、認真的做功課,「我對看房子有一種莫名的狂熱,每天下班就約好仲介,安排去看房子,周末一整天

可以看7~8間房子,累積到現在應該看了超過500間房子。」   因為個性保守,邱愛莉先和朋友合資,陸續合買了一間預售屋、兩間公寓隔套房收租、一間中古華廈整層收租,一方面強迫自己儲蓄,一方面培養自己的經驗和膽量。「在合資的過程中,我第一次體驗到收租金的感覺,也讓我興起想要獨資買一間房子隔套房給媽媽收租的念頭。」為了能讓辛苦工作40幾年的媽媽退休養老,獨資買一間隔套房讓媽媽收租的想法就愈加堅定。   ●先賺房租,再賺增值,OL樂當包租婆   三年多前的某一個星期五傍晚,她收到一位熟悉仲介的簡訊,表示找到合適的物件:30年左右的公寓,3樓的黃金樓層,權狀約38坪,地點是在中和遠東ABC園區附近。

因為邱愛莉曾經在那一帶工作兩年,也有租屋的經驗,熟悉地緣環境。隔天早上看屋,中午下了斡旋出價680萬,沒想到下午1點半屋主出來議價,期間的3個小時,僅加價10萬,從看屋到簽約不過六個半小時!在房價已高的那個時間點,她僅以一坪僅18.2萬買到第一間獨資的黃金屋!   邱愛莉花了近180萬裝修之後,隔成5間寬敞的大套房,每間都有對外窗和獨立洗衣機,每月收租約47000元,扣掉房貸利息(約9000元)、第四台、網路、水費和給物管(代租管)的管理費(租金的10%)後,還有三萬多的進帳,順利讓媽媽退休收租。   有了前面這些合資和獨資的經驗後,她接著陸續合資買了五間隔套收租的房子、七間預售屋,去年年

底決定讓中和這一間收租套房獲利了結,在網路上刊登才不到2個月,就順利找到合適的買家,以約1100萬出售,而其他房子有幾間到了設定的價格,也陸續獲利了結。   去年她買了自住換屋的房子,今年年初又和親友合資買了一間汐止的預售屋,算一算增值後的資產扣掉房貸,也有近3000萬,房地產成為她強迫自己儲蓄、投資最好的動力。   以賺「價差」又賺「租金」的方式,才三十多歲的邱愛莉目前不僅有幾間穩定收租的房子,投資的房子也都能增值。這是五年來努力看屋所累積的心得,而她都把每次看屋的心得做成完整的筆記,到現在已經有幾十本的房產筆記,從中她歸納出一套買屋增值的SOP模式,用這套模式操作,至今無往不利。  

 ●年輕人一定要存第一桶金   邱愛莉表示,一定要在本業的工作上做到卓越,很快就能存到第一桶金,接下來就可以用來做理財規劃,而她特別喜歡房地產,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房子不只是投資標的或金錢,它最大的價值代表人們對於幸福的憧憬和家的期待,她雖然年紀輕輕也同意老一輩的人說「住者有其屋」才能安身立命的觀念。   很多人因為覺得房價過高,對買房望之卻步,邱愛莉說:「關鍵不在於房價的高低,在於找出被低估的房子,並且重視買屋細節,才能買得安心、穩賺不賠。」   House達人邱愛莉的投資心法   1.若要投資,一定要讓房子自己養房子!   2.買屋時,預計持有的時間比進場的時間更重要。   3.買屋前,

先調出謄本資料,只花20元看透屋主的成本。   4.便宜的定義,分為「現在看起來便宜」和「以後看起來便宜」。   5.議價時先口頭出價,往合理價下殺1成以上。   6.別只依賴實價登錄,一定要對區域行情做好功課。   7.銀行核定的貸款成數,往往表示這房子的真正價值。   更多購屋心法資訊……盡在House達人邱愛莉的新書《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 本書特色   看懂房子的真正價值,   10年後你會感激現在的決定!   上班族OL費時數年,以親身經驗及理性分析精神,完成這本專業的評估報告,實戰經驗豐富的房市達人,從挑選地點、預算坪估、看屋策略、議價技巧、省錢裝潢、包租策略、優惠房貸等8個角

度切入,輕鬆淺顯的文字、詳盡的各式圖表,完整說明常見的購屋問題與迷思,不論你是否第一次買房,也能挑到「會增值」的好屋,把自己的好宅變成豪宅!   ★最受好評的平民房產專家首度出書!   最受信任的人氣講師,教你買一間會增值的好房。   ★第一次就買到增值好房祕訣大公開!   避開新手外行容易忽略的要點,剖析投資客的看房祕訣。   ★統整買賣房屋時8大關鍵問題,完全解答!   關鍵8個問題,挑地點、看屋、買屋、裝潢、貸款流程,一本就搞懂。   ★賺租金又賺價差,雙贏投資法,通通告訴你!   整層收租、隔套收租,以房賺錢,讓你獲利出場!。 專業推薦   「愛莉的streetsmart結

合booksmart,若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實用度100%!」──紅色子房(知名房地產專家)   「面對高房價、爛經濟,建議大家好好研究本書!」──夏韻芬(財經節目主持人)   「很難得看到架構清楚,條理分明的購屋教戰守則!」──莊孟翰(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   「愛莉將血淚經驗化為文字,對於想買房的人,絕對有幫助!」──張家銘(雋永R不動產創辦人)   「我將這本書列為房地產主題的Top3書單之一,我強烈建議你也這麼做!」──許耀仁(暢銷書作家)   (依姓名筆劃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