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杜拉克名言做對的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彼得杜拉克名言做對的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紀坪寫的 懶 經濟:不瞎忙、省時間、懂思考,40則借力使力的聰明「懶人學」 和陳宗賢的 滾石的啟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找人才管理名言相關社群貼文資訊也說明:提供人才管理名言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管理金句、彼得杜拉克創新、人才管理名言相關禮物資訊或書籍,就來禮物貼文懶人包.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舟文化 和致鼎人資管理顧問公司所出版 。

最後網站如何成為「好」的領導人?掌握優秀領導者必扮演的3種角色則補充:「不創新,即滅亡」,是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名言之一, ... 創新心法:做為優秀的領導者,帶領團隊時懂得在不同的創新週期,扮演不同角色,才能讓.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彼得杜拉克名言做對的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懶 經濟:不瞎忙、省時間、懂思考,40則借力使力的聰明「懶人學」

為了解決彼得杜拉克名言做對的事的問題,作者紀坪 這樣論述:

懶不是廢,是一種思考方式! 為了想偷懶,所以思考如何能更省力; 為了想讓客戶偷懶,所以思考如何提供讓客戶更輕鬆的產品與服務!   世界上所有的產品,大多起於「懶」──   懶得走,所以有飛機,去哪都省時;懶得算,有了電腦,分析更精確;懶得查,有了智慧型手機,資訊不漏接!「懶」才是王道,因為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催化力!    為什麼TED的演講時間僅有18分鐘?為什麼iPhone款式的選擇如此少?   在夜市中受歡迎的攤位,為什麼是只賣少樣產品的?   在網路上受歡迎的懶人包,為什麼是3分鐘內就能看懂的?   惰性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無論是產品、文章或演講,如果得耗費太多成本,就難以讓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千萬別小看懶人,   因為推動著地球旋轉的,正是這些懶腦袋!   研究指出,具有懶人特質的人在簡化任務及流程上最具創新力,為了減輕工作負擔,他們願意先投入時間及腦力找出好方法後,再好好享受新方法所帶來的好處。   勤奮的人習慣用加法做事,在效率固定的情況下,用增加投入來創造產出。   懶惰的人喜歡用乘法思考,總是思索著如何減少投入,藉由效率的提升來創造產出。   聰明的懶人不會把時間填滿,懂得留白才有進步的空間。   聰明的懶人不會拘泥於目標,懂得適時的捨棄與轉彎。   聰明的懶人不會安排太多的「雜務」及「雜物」,懂得簡約才能創造更大的效率。   惰性是人們與生俱來

的,觀眾的注意力及時間有限,東西再棒,如果需耗費人們太多的成本,很難有印象。   不少的管理評論指出,具有懶人特質的人在簡化任務及流程上最具創新力,為了減輕工作負擔,他們願意先投入時間及腦力找到好方法後,再好好享受新方法所帶來的好處。而事實證明:   領導人重視效能,追求目標及結果的達成。   勤奮人重視投入,埋頭苦幹付出時間精力。   懶惰人重視效率,尋找方法減少自己麻煩。   比爾‧蓋茲說:「我讓懶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任務。」   賈伯斯曾引用達文西的名言說:「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彼得‧杜拉克說:「效能是做對的事,而效率是把事做對」。   蘋果電腦

創辦人賈伯斯發現,市場上的產品種類型號過多,會讓消費者在挑選時傷透了腦筋。   IKEA的創辦人坎普拉發現,流程的簡化絕對是創業成功的首要任務。   創造效能及效率,是身為一個聰明懶人必須的,用最少的投入時間創造最大的產出,人氣專欄「記帳士的商管筆記」作家紀坪認為,最具有影響力、創造力的成功者,都是擅於為自己、為他人,找到偷懶好方法的人;想簡化工作、讓事情變得更簡單,讓產能「效率高」,請先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懶人」!   懶人學必學心法   1.創意型人才懂得留白,找到獨處的時間及空間,留給自己。   2.如果想要創造最大的效能與效率,就要提供一些滿足人們惰性的機會。   3.知識經過融會貫

通後能創造價值的,就是人的「智慧」。   4.正因為懶,才會去找好書、找好老師、找好的專業,找出最輕鬆的途徑完成目標。   5.沒有雜物,才能物盡其用;沒有雜務,才能人盡其才。   6.要當一個聰明的懶人,就別費神費力的過度冒險。   7.聰明懶人最失敗的,不是獵不到新顧客,而是留不住老顧客。   8.唯有敢於重新歸零「轉彎」,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9.當一個聰明的懶人,不是逼自己為勤奮而勤奮,而是順應興趣所在,找到可發展的競爭優勢。   10.情緒是一種成本,無論是與人衝突、互相批評、聽人抱怨或是說教,都是機會成本的付出。   11.創新從來就不是真正的創造新事物,只不過將過去人們

沒有聯想的兩個元素連接在一起。   12.當一個人,將大部分的時間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控的範圍時,就會變成主動型的人。 本書特色   1.圖解化──每篇的內容在文章開頭先點出,讓讀者一目瞭然。   2.主題創新──偷懶有理!其實是能空出更多的時間來創作與發明。   3.內容有用──透過許多知名成功者的實例,讓讀者不要讓忙變成盲。 名人推薦   李錫錕(POWER錕,台大政治學系教授)   走路痛(知名YouTuber,宅文創說書人)   姚詩豪(「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郭瑞坤(中山大學公事所教授兼所長)   盧希鵬(台科大專任特聘教授,《C2B逆商業時代》作者)   齊聲推薦(以上順

序按首字筆劃排列)   我這個人很簡單,但連我這種懶人都可以讀完的懶人學,一定不簡單。――知名YouTuber走路痛   單純、簡化、換位思考或許是一道良方,也是「懶哲學」的極致精髓。――中山大學公事所教授兼所長郭瑞坤 ​   菁英們,要記住,世人多半是懶的,絕對不要假設群眾都跟你們一樣勤快與上進;如果你不懶,你無法了解群眾在想什麼,如果你不懶,也無法設計出占大多數的懶人想要的科技。――台科大專任特聘教授盧希鵬 作者簡介 紀坪   紀堡記帳士事務所、紀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碩士。不喜歡標準答案,喜歡把腦袋放在不同位置思考問題。文風

幽默風趣,總能從隨手可得的簡單故事中,發現令人驚艷的奇妙觀點!現為《商業周刊》、《天下雜誌》、《今周刊》、《大數聚》等網路媒體專欄作家。   《商業周刊》goo.gl/25xRC7   《天下雜誌》goo.gl/aMbSMF   《今周刊》goo.gl/xxjuzK   《大數聚》goo.gl/SCwVxf PART1  懶人摸魚學──想要抓大魚,先學會摸魚 1-1  效率──懶人用乘法思考,提升效能與效率 1-2  留白──適當的留白,才有進步的空間 1-3  簡單──簡單又能聚焦,才會被人記住 1-4  簡化──重組與簡化,一勞而永逸 1-5  簡約──扔掉「雜務」及「雜物」,容納新

思維 1-6  避險──管理風險,不輕易冒險 1-7  口碑──耕耘老顧客,建立「好口碑」經濟 1-8  目標──要有放棄的勇氣,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目標 PART2  懶人定位學──找對方向,少走冤枉路 2-1  定位──找到正確的位置,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2-2  興趣──順應自己的興趣,發展競爭優勢 2-3  天賦──發掘專長與天賦,方能事半功倍 2-4  學歷──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能否轉化為實力 2-5  經歷──經歷就是資源,別浪費曾走過的路 2-6  強項──改善弱點,不如強化強項 2-7  破綻──消弭破綻,才能走得更遠 2-8  選擇──做對選擇,比勤奮更重要 PART3  

懶人職場學──弄對角色,少浪費力氣 3-1  跟牛頓學職場「慣性」、「加速度」及「反作用力」 3-2  跟達爾文學職場「天擇」、「地擇」、「性擇」 3-3  「點、線、面」思考,決定你的價值 3-4  善用「豬、狗、貓」人才,事半而功倍 3-5  要當個旁觀者、找碴者,還是收穫者? 3-6  「幹話」人人會講,結果大不相同 3-7  把握「權力」範圍,才能避免「越權」 3-8  「利他」或是「利己」,找到最有利的平衡點 PART4  懶人幸福學──情緒是成本,既貴又不值 4-1  懂得計算「情緒成本」,才不會勞心又勞力 4-2  活用「衝突管理」,才能激盪創新火花 4-3  無謂的批評,只是

在浪費時間 4-4  過度的抱怨,影響的是人際關係 4-5  分享而不說教,溝通零障礙 4-6  善意的謊言減少了衝突,還是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4-7  懂得拒絕,不要被牽著鼻子走 4-8  快樂經濟學,掌握幸福競爭力 PART5  懶人經濟學──創新的動力,原始於懶惰 5-1  經濟──開發懶人思維,找到創新經濟的動力 5-2  創新──不需無中生有,但要打破既有框架   5-3  創意──與其大手筆投入,不如開創有趣話題 5-4  可控──專注於可控範圍,才能帶來最高產值 5-5  深耕──處處蜻蜓點水,不如深耕經營 5-6  槓桿──用最小的力氣,達到最大的行銷效果 5-7  動腦──

體力活是加法,腦力活是乘法 5-8  標籤──別被成見所困,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 推薦序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性多半是「懶」的 盧希鵬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作者是我的學生,本來不想為這本書寫序的,因為懶。但是翻了一下,發現這本書好有趣啊,讓人欲罷不能,因為他寫出人性的深處,就是個「懶」字。   這本書很有意思,強調懶惰才會成功。其實不動腦筋的懶人是不會成功的,懶人會成功,是因為會獨立思考,動腦筋的懶人,才會有聰明的辦法。譬如,這本書描述,貓、狗與豬看起來都懶懶的,但是他們的懶,卻懶得不一樣。豬懶得動腦,只能算是個人手;狗懶卻忠心,是個人才;貓的懶,卻有著自己的獨

立思考,是個人物。   我從小就不喜歡愚公移山的故事,因為愚公是個勤勞的笨蛋,愚公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子孫。勤勞不是不好,而且非常重要,只是如果用了愚蠢的辦法,勤勞只會加速悲劇的發生。懶惰也不是美德,只是這是人性,如果你不懶,就無法了解人性,為了要滿足人性,必須想出聰明的辦法。   如果我來改寫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我就會說有一天愚公發懶,覺得用鏟子移山太累了,就去台灣科技大學讀研究所,學會了火藥與機械移山的方式,於是轟的一聲,山就給炸平了,還學了創新創業商業模式,從此,他的子孫不僅僅不用移山,靠著愚公的技術專利,過著榮華富貴的日子。這個故事的結局,總覺得比原本愚公移山的結局好很多。   我

跟學生說,天底下有四種人,愚公算是勤勞的笨蛋,常常誤事還沾沾自喜,有點像海綿寶寶,為人熱情,但常毀了別人;還有一種是勤快的聰明人,這種人是最好的幹部,是稀有動物,要好好珍惜;第三種是懶惰的笨蛋,這種懶,將讓你一事無成,但是對組織社會沒有什麼殺傷力;而第四種是懶惰的聰明人,這種人就是個人物,因為要懶,所以就要聰明。   我在台灣科技大學時常提醒學生,你們是一群不正常的人,因為你們必須要考到所有學生的前百分之五才能進來,前百分之五是菁英,菁英都是一群不正常的人,因為他們勤快、上進、聰明。但是不要忘了,這個社會是由另外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組成,而他們,多半是懶惰的人。所以菁英想出來的辦法,這個世界多半

都無法接受。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都是懶的,所以成功的科技一定要滿足懶人的需求,必須要將科技的使用做到毫不費力,讓懶人也學得會,也愛用,這是科技滿足人性的關鍵。菁英為什麼愛講「幹話」,因為他們以為世人都像他們一樣勤快與聰明,懶人聽起來心中自然想罵髒話。菁英們,要記住,世人多半是懶的,絕對不要假設群眾都跟你們一樣勤快與上進,如果你不懶,你無法了解群眾在想什麼;如果你不懶,也無法設計出占大多數的懶人想要的科技。讓我們一起學習發懶吧,了解懶人的想法,你就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PART1. 懶人摸魚學──想要抓大魚、先學會摸魚 1-1  效率──懶人用乘法思考,提升效能與效率 壞人、窮人、

懶人,哪一種人最具有績效創造力? 有人認為是壞人,因為壞人不擇手段,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有人認為是窮人,因為窮人對成功較具企圖心。然而,如果依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說法來看,或許懶人才是當中真正的黑馬。 比爾‧蓋茲說:「我讓懶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任務。」 過去工廠的搬運需仰賴人力,於是有個「小懶人」就在木板上裝了輪子,發明了手推車,大大減少了搬運的力氣,但手推車還是有些費力,於是又有一個「大懶人」在推車上裝了引擎,發明了拖運車,但拖運車的操作有些費時,於是又有一個「超級懶人」發明了電動輸送帶,從此工廠的營運從傳統人力轉化為全自動機械力,效率及效能因此

大大的提升,而這個進步的催化力,就是懶人們的惰性。 人們懶得到聚會場所去社交,所以有了facebook臉書。人們懶得到市場上去購物,所以有了eBay網購。人們懶得到圖書館找資料,所以有了Google搜尋。人們懶得到書店裡去買書,所以有了Amazon書城。人們懶得到電影院去看片,所以有了YouTube影音。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正因為人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負擔。正因為懶,所以才有動力去思考,找到能夠創造最大效能與效率的方法。 有人問我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寫作?又為什麼開始寫專欄?「有什麼特別的願景或故事嗎?」「想透過文字去影響更多

的人嗎?」 都不是,我沒那麼了不起,其實起心動念就只是想要免費的廣告,懶得挨家挨戶去發名片,懶得費神做關鍵字廣告,懶得每次認識新朋友都還要辛苦的自我介紹,而有了自己的專欄與文字,不就省事多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懶…… 聰明的懶人創造效能與效率 愛迪生說:「天才是一%的靈感,加上九十九%的努力。」千萬別被這句話的語法騙了,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重點在於你必須有那一%的好靈感,九十九%的努力才可能有價值,如果你只有九十九%的努力,卻少了那一%的靈感,那麼你就只是個幫人打工的。

滾石的啟示

為了解決彼得杜拉克名言做對的事的問題,作者陳宗賢 這樣論述:

  一個人可以4個月就從基層升副理嗎?他做到了。   一個人可以6個月就從副理升經理嗎?他做到了。   一個人可以3年內讓公司業績成長130倍嗎?他做到了。   一個人可以同時督導8家企業的營運決策嗎?他做到了。   學學他的方法,你可以做得比他更好!    講者簡介 陳宗賢   現為國內知名的經營管理名師,也是國內唯一擔任超過70家企業的專業總經理與執行長,通達企業全方位運作實務和理論架構的專業顧問師兼講師,輔導顧問案超過3000多家企業,涵蓋各行各業。近年來更獲得企業界給予「亞洲的彼得杜拉克,華人界的經營管理大師」美譽。手中主持或輔導過的知名企業有:   1986-1996 寶島

集團:由 65 家連鎖拓展至500家以上,完成小林眼鏡併購案   1989-1992 昆盈企業:帶領昆盈成為世界第二大廠,併購世界滑鼠創始廠MSC   1990-   阿瘦皮鞋:成為鞋業連鎖的領導品牌   1992    一之鄉:建立蜂蜜蛋糕形象   1992-2000 旗標出版:電腦圖書雜誌代表企業   1993-1995 明安國際:成為國際高爾夫球桿領導品牌   1994    美體小舖:美化生活   1995-1997 優派國際:成功打造為國際知名品牌   1998-2001 奇威名品:帶領服飾為主的奇威行成為台灣第一大連鎖的奇威名品   1999    曾記麻糬:網路行銷   2000

-2002 味丹:提升行銷效益,建立品牌通路   2002-2004 詩威特:成功重塑品牌定位   2002-2004 歐德傢俱:成為系統櫥櫃傢俱領導者   2005-   康普森:從小貿易公司成長為台灣最大保健食品進口商   2005-   大毅科技:成為集團經營模式,並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子零組件廠   2007-2009 大學光學:由眼科診所成為眼科醫美眼鏡時尚連鎖集團   2007-2015 戰國策集團   2007-2015 鼎鼎集團   2009-2015 豪紳纖維科技   2010-   正成集團:成功佈局大中華區市場   2010-   聯維集團:由有線電視發展為數位匯流   20

10-2015 景明化工   2014-2016 睿澤企業   還有諸多不勝枚舉的企業,在陳宗賢教授的輔導下、授課中,企業呈倍數成長。 楔 文 做自己的主人 第一輯 滾石跑道 01 起跑衝刺的熱身 02 有心求職的機會 03 展現才華的喜悅 04 打通工作的瓶頸 05 盤算前途生涯路 06 踩著成長的油門 07 向上管理的竅門 08 團隊相處的技巧 09 轉換工作的省思 10 持續充電的躍升 11 創造時間的效益 12 多職生涯的跑道 第二輯 滾石生苔 01 願景策動實踐 02 負責顯現績效 03 承諾換得信任 04 挑戰加深精實 05 共享擁有團隊 06 正道累積口

碑 07 價值決定價格 08 變革創造卓越 09 智慧源自知識 10 加項提升格局 11 整合超越自限 12 寬厚勝於計較 推薦序一      發現一幅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發現一位好作者,令人眉開眼笑     發現一位好老師,令人茅塞頓開      陳宗賢教授就像是我在企業經營中的一盞明燈、一位好老師,也是一位好作者。      前陣子收到陳教授的邀請,希望我能幫他的新書《滾石的啟示》寫推薦序,我立刻義不容辭馬上答應,希望更多人能夠多多認識這本好書。      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像一顆有稜有角的石頭,有大有小、有方有扁……。      在人生與企業經營的道路上,就如同滾石一般,不斷

地遇到重重的阻礙。有些石頭在半路上就被路上的障礙或自己的稜角所卡住了,有些石頭則是經過一路上種種的磨練,漸漸變成圓滑的、磨練過的圓石,速度愈來愈快,披荊斬棘,往成功的目標邁進……。      坊間有許多企業管理的相關書籍,但真正對於企業經營者有實質幫助的並不多,陳教授將自身的經歷與體悟,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讓所有的讀者都能一目了然,重複咀嚼書中的內容更能領悟出新的道理與想法,往往困難的問題迎刃而解、茅塞頓開:      原來,這麼簡單     一個轉念,問題就解決了     很多簡單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知道不等於做到,做到才是真知道     沒有「用」就是「沒有用」      如果閱讀完

一本書會使人掩卷嘆息,也許是因為看見了世界,也照見了自己;如果閱讀完一本書心中會有所激動,應該是心嚮往之,與戒慎恐懼之。      以上謹序,願讀著這本書的你,也有精彩的發現。      台灣歐德傢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都   推薦序二      陳宗賢教授是華人企業中最能洞察趨勢,又能徹底解析各產業未來,並能身歷其境,親自深入未來,為中小企業必勝經營的樣貌,做完整接軌詮釋的管理大師。      我在此向讀者鄭重推薦及介紹,這位唯一擔任過71家企業專業總經理及執行長,輔導顧問涵蓋各行業,超過3000多家企業。      既是「企業策略、目標管理、年度計畫、責任中心」實作的管理大師,有「亞洲的

彼得.杜拉克」之美譽,也是華人界的經營管理大師,更是我跟隨20多年在經營管理上教導我很多的恩師,畢生所出版的第一本自傳《滾石的啟示》。      「贏家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樣」,上班族想「贏」得上級主管或老闆的賞識而獲得升官、發財、更多收入,各企業經營者想「贏」得市場來拓展版圖,「贏」得更好利潤、更豐碩財富讓事業體與組織更茁壯繁榮。然而,成功致富不是靠運氣,但也是靠運氣。      當你拿到這本《滾石的啟示》時,又看到這行我寫的推薦序,根據「吸引力法則」,此時的你絕對是一位能隨時熱身衝刺,又肯持續充電,願意負責,顯現績效,挑戰加深精實,加強提升格局,來創造卓越的傑出優秀人士。      陳教授的這

本《滾石的啟示》就是來帶領你超越自限,打通工作瓶頸,踩著成長的油門,共享擁有團隊「贏」得滿滿好運氣、滿滿好財運、滿滿好商機的行動思維。      這本書所寫的兩個單元:○1滾石跑道;○2滾石生苔,幾乎是陳教授集40多年在課堂上傳授經營管理理論基礎、實證心得的所有實務經驗總整理,也是我跟陳教授在課堂上學習20多年,教授為多數企業經營者、高中基層主管、基層人員,解決工作上、經營管理上疑難雜症的解方及處方。      看完《滾石的啟示》,可以說,你已經透過本書,快速又很有重點地在跟陳教授學習了!      贏家或成功者都知道「複製仿效別人做對了哪些」就能避開別人犯了哪些錯,再配合自己所處的產業環境條

件和組織,就能在《滾石的啟示》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必勝之道,降低失敗率,來讓自己及企業日益精進,永續發展,成功轉型。      現今外在環境變動愈發快速,中小企業就像暴風雨中的小船闖過一個大浪後,還有無盡的風雨在後面等著,此時恩師陳教授出版這本《滾石的啟示》,正好給台灣中小企業精心備妥面臨「乘長風破萬里浪」時最安穩的護身符!      利堤亞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朱鶯   推薦序三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理論是經驗的累積,經驗是理論的基礎,人生及事業閱歷豐富的陳教授出自傳了!      接到邀請寫推薦序時,心裡是很惶恐的,因為以陳教授這麼優異且豐富多彩知性的人生,實在很難用三言兩語形容,所

以美津就以一位受教於陳教授的角色進行撰寫。      跟著陳教授學習已超過20年了!在教授面前永遠覺得自己渺小與不足。      認識的陳教授,就像一本百科全書,請教他經營上的問題時,他總能隨時給予架構性的回答及指導。有教授在一旁,總讓人覺得安心,因為根據他的架構及建議去落實執行,總會有好的績效!      除此之外,更佩服教授對工作的熱忱與使命。他總能把這份工作當成志業去經營,跟著他學習,雖然很辛苦,但是很有收穫。      有人看到教授的堅持,有人看到教授的嚴厲,但是美津總是感受到「嚴格背後的慈悲」,因為他總是努力地想要幫我們成長,讓台灣中小企業能提升競爭力!這沒有使命使然,是無法堅持下去

的!      一個人真的不是生下來就優秀,從平凡到優異是需要經歷多次的挑戰淬鍊,如同教授在書中所言「人非生來即完人,非生來即智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勇氣面對創新及接受挑戰,成長就會與日俱增。      茲就美津拜讀陳教授《滾石的啟示》一書中很有助益的部分內容與大家分享:      一、善用時間成本概念      莫成為時間奴役,而應役於時間,是句至理名言,提醒我們,善於規劃時間、懂得控制時間成本的人,成功機率永遠高於他人。應學會如何讓一天有25小時,並加以善用,將這時間用於人、事、物的學習與管理上!      二、向上管理的竅門      一

是要有「原則律」,要本著「外圓內方」的為人處世態度;也就是說,本身要有原則,謂之方,只是在運用上要依實際狀況而為之,謂之圓。      二是當組織中的「忠臣」而非「弄臣」。所謂忠臣,乃是忠於職守且能為主管分憂,直言提醒者。所謂弄臣,則是一味地想著如何取悅主管、如何討好主管、如何投其所好者。      三、對於績效,要做到盡責,而非只是負責      負責是一種承擔,是一種必然,是一種勇於當責。      績效是一種表現,是一種盡責,是一種盡責成效。      四、價值決定價格      21世紀是講求高性價比與高人資CP(Cost-Performance)值的時代,所有出錢的人都很清楚錢要花在

刀口上。能創造績效,價值就高,價碼也就高;不能創造績效,不易展現價值,價碼就很難提高。      無論是個體,或是企業,都必須累積或創造自我的獨特優勢,才能無懼於市場的競爭,反而可以建立自我的「價值」。      感謝教授不藏私地將這麼長久以來的人生及事業經營成功觀念揭諸於《滾石的啟示》一書中,讓我們快速學習。期許自己能做到教授書中所說的「保持對外部變化的了解+持續學習+創新方法+以突破的心挑戰多元工作並盡職創造績效」,以答謝教授多年來的指導!      最後想跟教授說:「美津真的很有福報能跟著您學習,有您真好!」      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美津   推薦序四    從業師典範看

見成功本質      與陳宗賢教授相識近30年,他除了是一位令人景仰的前輩,更是陪伴阿瘦實業一路走來的戰友及業師。      多年來,有幸得到陳教授的指導、叮嚀,並學習激盪出許多經營管理的想法,讓阿瘦實業從一個中小型企業,進而發展成全國鞋零售業領導品牌,後來更成為業界第一家上市公司。2016年,何其有幸邀請到陳教授擔任公司董事,除了感謝,更感榮幸!      學識易取,經驗難得!多年來,不少企業領導人透過各種管道,想要請益陳教授在個人職場經營以及協助企業成功的秘訣,而這本《滾石的啟示》正是陳教授彙集40多年來的實戰經驗寶典。      書中沒有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只有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透過聚

焦個別主題的理念傳達,陳教授無私地分享其成功與實作案例。      細讀書中的每個章節、每個觀念,字裡行間,彷彿時空倒回,令我重新回想受教於教授,經歷企業成長的點滴過程。      天底下的道理易懂,但能真正身體力行才是關鍵,而我認識的陳教授,就是一位嚴以自律又講求效率的實踐者。總是充滿活力與想法的他時常提到:「年齡不是重點、心態才是關鍵!」每天15個小時工作之餘,還硬是再擠出2個小時自我學習充實。      「總是考不倒的陳教授」背後其實是他多年來超乎常人努力成果的具體展現。      《滾石的啟示》不僅是一本值得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取經的良冊,更是許多上班族邁向成功的必讀心法。      不

自我設限,放下本位主義,不計較當下付出,勇於承擔更要勇於給承諾……,不僅突破職場中個人成長的盲點,更讓企業在升級轉型時不再迷航。      無論你是上班族,或是企業經營者、管理者,透過反覆閱讀,細琢陳教授一步一步的歷練過程,勢必對個人宏觀提升大有助益。      「滾石要生苔」,滾石代表人生與歷程,生苔提醒著累積歷練、精進智慧,提醒著內化經驗、再次前進,提醒著要累積善行、觀功念恩。榮岳在此期許自己,也期待正在閱讀此書的你,能像陳教授一樣成為成功的生苔滾石,人生圓滿、企業圓滿!      阿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榮岳   推薦序五    不只做大,更要做遠   掌握經營管理之鑰      聯

聖企管是筆者與陳宗賢教授搭起橋樑的開始,有賴集團專業且豐富的課程規劃,許多觀念與實務分享著實給了筆者諸多助益,也因此,甫收到《滾石的啟示》一書,便難掩期待地翻閱起來,宛若回到席間聆聽陳教授指教的當下,字字句句都與親聞指導毫無差異,感嘆教授無私傾囊之餘,也感謝發行此書造福百業。      15年前,筆者白手起家打造科定企業品牌,隨著規模不斷壯大,更了解良好管理的必要與重要,除了硬體上的維護與升級,精準策略還需「人」有效執行,才能快速帶來進步。如何在百樣人前制定體制並達成共識,說來簡單,但執行不易,光從「人」衍生出來的上下屬關係、本位關係,就有太多說不完的故事。      成功的企業經營,從高階乃

至基層,甚至經營者本身,都需要有效管理,他們的時間、遵行的制度,每一處就像企業這個龐大機體的螺絲釘,稍有鬆懈,便會有深遠影響。商品與企業,前者重品質,後者重體質,各方面的健全才能為長遠發展奠基,也因為如此,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一成不變也絕非是企業經營的恆遠之道。      沒有人天生就知悉如何掌管企業並長遠經營,人人皆可以是夢想家,但在無數夢想家當中,能逐夢踏實的實踐者卻寥寥可數,空有「想法」而沒有「辦法」了解「做法」,可能因此錯過了成功的契機與商機,甚是可惜。      常言道:商場如戰場。借鏡歷史,英雄若不是諸葛孔明指點一二,又怎能雄霸一方?《滾石的啟示》一書淬煉陳教授商場數十餘載實務歷練

及心法分享,秉持學無止盡的態度虛心學習,定能給予經營與管理上受用無窮的啟示。      科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憲章   推薦序六      很榮幸也很惶恐,被邀請為陳教授的新書寫序。因為對我來說,陳教授是我非常重要的人生導師。      這本書詳細記載了教授的人生轉折,並且不藏私地分享他的挫折與奮起的過程。教授在工作與教學繁忙的生活中,還願意抽空把這麼珍貴的人生過程分享給大家,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與敬佩。      雖然我怕筆拙無法清楚的表達,但是因為真的太感謝教授平日的教導,也希望讓更多需要幫助的朋友可以認識教授,所以我還是鼓起勇氣完成這篇序。      我們夫妻倆跟著教授學習已有8年

的時間,認識教授這些年是我們人生很重要的轉折。8年前是我們人生的一個低谷,因為決策錯誤,在中國大陸虧了數千萬,台灣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公司處於一個分崩離析的狀況。我們夫妻倆常常對坐愁城,不知道明天該如何是好。      這時好友蕭總(采妍國際的蕭素秋總經理)引薦我們來上陳教授的課。記得第一次聽完教授的課,我們夫妻倆興奮到不行,因為有許多我們困惑的事情,在教授的引導下,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儘管教授的課程不算便宜,公司也處於財務很吃緊的狀態,我們還是馬上報名了一整年的課程。      每次上完課,我們夫妻倆就想辦法落實在公司運作上,慢慢地公司的狀況也愈來愈好。爾後我們不但自己上課,也安排我們的同

仁們跟我們一起接受教授的教導,努力把所學帶入每日的工作中。      8年後的我們,業績已是當年的數倍,同時也在教授的建議下,4年前往東南亞經營我們的網購事業,也在2016年接受國家頒發的創業楷模獎項。      回首這些年的時光,教授用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深厚的管理智慧,解答了我們無數的問題,也幫助我們,不但在失敗中站起來,同時也學會如何做正確的決策,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如果你的人生跟我當年一樣,正處於困境中,我推薦你讀《滾石的啟示》。我相信你會跟我一樣,找到人生再出發的方向與勇氣。      耐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思齊   推薦序七      如果說,人一生中必須有很多的貴人來幫助你

,你才會成功,那我要說,陳教授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      23歲大學畢業,因父親當時正逢由家庭代工廠進駐台中工業區興廠,他讓我擔任當時公司的總經理,雖然我學的是企管,但因沒有實務,學校所學用到實際工廠、公司管理上經常覺得不知為何所學的都用不上實際要用的。      直到認識陳教授,跟著他學習以來,在他身上我學到「管理」的意義。      十幾年來,我總不知為何從他口中所談出的所有「管理」,O'PDCA是最基礎的開始,目標、計畫、做、控制、行動……,不斷地立定目標,有計畫去做,在過程中做好掌控及稽核,一而再地去行動,則所有事情都可以成功?      看似如此容易的理論,但是如何說到做到?

當自己運用在公司上,為何總是無法完全運用及體會?陳教授說起來、運作起來是如此的如魚得水,為何自己學了、用了10年仍無法如自己願景去擴展自己的企業?為什麼?為什麼?      後來決定停上陳教授的課,將近5年的時間,到外面尋些東西。我去讀EMBA,參加社團,增加人脈,以補齊自以為不足的地方。總希望能完善自己的不足,有朝一日,如陳教授所教,成為全方位的管理者,進而完成自己一輩子希望在事業上實現的志業、願景。      然而,幾年下來,回頭一看,卻發現自己當初的「起心動念」及想要完成的「願景」,在自己沒有在「O'PDCA」一條直線上去思考、去做,而不斷繞路的結果,只有原地踏步,或是慢慢退步!   

  驚覺自己如此,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及見過的人,發現自己的人生要「滾石生苔」,唯有再回到原點,跟陳教授學習,才得以讓自己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願景!      當自己在2015年回過頭來再上陳教授的課,陳教授的風範依舊。我在他的課堂上,除了看到他談管理,更多的是看到他無限大的「格局」及「智慧」!      所謂大師,乃是集一生的經驗、知識及智慧,彙集成資料庫,大格局、無私的傳承。陳教授被譽為「台灣的彼得.杜拉克」、企管界的大師,他真的當之無愧!      管理不只是經營者由內而外,以該有的責任、使命、價值觀等去經營他的事業,更必須整合外部的資源、人脈。對內則要整合內部的人員溝通,打通所有工作的瓶頸,

讓團隊所有相處和諧之餘,又能創造公司的業績及成長。      所以我要說,一個經營者不只有表面上的管理而已,他是集一生的智慧融入。我愈上陳教授的課,就愈能了解管理的深奧。管理不是表面的管理,管理是「滾石生苔」,不斷經由時間、能力、德性等因自強不息、最後累積而得到「厚德載物」的結果!      跟著陳教授學習已經即將20年,到現在都覺得他的智慧是我見過最深奧的人,如果西方有一個管理大師叫作彼得.杜拉克,那東方的彼得.杜拉克絕對是陳宗賢教授莫屬!      看到教授要出《滾石的啟示》這本書,將他的智慧結晶成冊,真的非常難得,也為台灣的中小企業感到非常高興。台灣從以前到現在到未來都是中小企業為台灣的

努力而發光,如今教授願意將他的所有智慧集結在這本書上,我想可以受惠很多人,感謝教授對台灣中小企業所做出的所有貢獻!      奧斯汀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連禧   推薦序八      認識陳教授已有10幾年時間,非常幸運能在年輕時候遇到陳教授,讓原本從業務起家,草莽打天下,自認為自己很厲害,自我感覺良好的無知自己有了不同的學習。      也因為跟著陳教授不斷學習,個人及公司在這十幾年來能不斷成長,從國際貿易代理跨足生技工廠,由原本只做台灣生意,現在生意已不斷地往海外擴展,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美國、馬來西亞與印尼等東協國家、澳洲、歐洲、阿拉伯國家,成為國際型的生技工廠,為台灣生技保

健領域在國際上發光發亮,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厲害。      在陳教授不斷的引導及要求下,公司及個人將不斷的創新及突破性成長,邁向國際化,讓業績翻倍成長。      一個公司的成長,除了要有正確的方向、明確的願景、落實執行的年度計畫,更重要的是要有優秀的團隊。      人才永遠是公司最大的資產,但人性本是自我為中心,能閒不要忙,能不負責就避開,能說就少做,要福利不要太多工作,這是絕大部分上班族最大的迷失。      在職場上認真、負責、不計較,為企業創造績效的人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嶄露頭角,被公司重用,不僅在職務上提升,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公司也因此受惠而不斷成長,為公司帶來更好的獎勵及福利,創

造一個良善的循環。      在職場上只要你願意,機會永遠等著你,只有自己及帶領團隊不斷地突破困境,解決問題,最終自己的價值就能被反映在個人的所得及成就上。      也祝福有幸拜讀陳教授這本書《滾石的啟示》的讀者能建立正確的工作觀念及學習好的方法,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在職場或自己創業,都能創造自己不凡的人生,為自己及家人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綠茵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嘉峰   推薦序九      滾石生苔的啟示:     人生不留白,滾石要生苔     學海要無涯,生活才精彩     人生只有一遍,不能砍掉重練     時間只去不回,不做等著後悔     JUST DO IT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心若開懷,人生自在     經營精彩,成功開泰     管理有愛,團隊齊來(摘自經營管理如是說)      人生舞台上不管是企業經營或是個人生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如果你想快樂、富足、成功,生活與工作卻讓你遇到很多瓶頸,不知所措,想不出解決對策,那麼我誠懇推薦你,細讀此本智慧好書。它非常適合社會各階層人才,無論是士農工商,只要願意學習成長,書中沒有艱澀內容,輕鬆易讀,讀後必有所得,進而內化運用,必能邁向成功之路。      陳教授是知名的經營管理大師,此書也是他無私、無保留地將其數十年的經驗傳承、理念印證、實務操作成功案例、管理心法重點整合而成的智慧寶典。  

    書中字字真言,句句精彩,不看此書,會後悔一輩子。再者,書中邏輯性的內容,有啟承轉合,從〈做自己的主人〉進入〈滾石跑道〉進而〈滾石生苔〉。對於人生的歷練,如何勇於面對挑戰,如何運用智慧與管理心法,培訓績優團隊,創造倍增績效,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突破瓶頸,讓願景得以順利實現,書中也有完整詳細的介紹。      多用心學習與落實書中的生命真言,你會充滿自信,能以正向思維輕鬆面對各種挑戰,也會勇於轉念、轉變與接受挑戰,創造新法、新機及新思維,讓自我能力提升,創造獨特核心價值,彈性與應變,導入策略聯盟與整合服務。      若再善於使用書中的各種方法與工具,打造顧客滿意的無形服務與具優質差異化的有

形商品,再搭配感動行銷,離成功就不遠了。      以下是我的分享:      人生就像是個旅程,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目標),你就最可能到達那裡。      以前只知道每天忙茫盲,努力工作,以為就會成功,其實浪費了不少青春,直到遇到生命中的貴人-陳宗賢教授,才改變了我的一生,讓我體驗到「你無法決定出生,無法改變過去,卻能創造未來」。教授,謝謝你,有你真好!      多年來一直跟隨陳教授學習,每次上課可說是我最興奮的時候,教授的加持鼓勵與每次下課都有收穫成長,對未來更加充滿自信心。      因不但可以獲知時勢分析,洞見未來局勢,採取建議的因應對策,又能溫故知新,習得各種新管理方法、技巧與

工具的應用。尤其是計畫經營、目標管理、制度建構與行銷策略的執行更是重要。上課中教授回答同學的問題互動,才是最寶貴的實務經驗。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管理」,我們的產品是傳統的風扇及電暖器等小家電,過去是完全靠傳統通路銷售,後來更進一步為國內外知名大廠代工,但是多年來還是有很多經營上的瓶頸問題,尤其是人的問題及客戶抱怨問題,真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麻煩的是家族成員的溝通問題。      結果教授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我頓悟:「捨得,有捨有得。」對於經營上的困難,也提出了明確的方向與對策,包括經營管理法則及責任中心制,目前實施中,已逐漸步入軌道,其中,電商、創意、行銷、管理更是我們要積

極投入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正轉型朝向藍海策略的差異化產品開發,包括文創商品,健康、環保、節能、美容小家電。產品也深獲歐美日等客戶肯定,也為業界所仿效。      有競爭才有進步,要保持產品創新領先,只有了解市場需求,不斷開發,多接近客戶,策略聯盟與異業結合。      「有夢最美,逐夢相隨」,為了達到快樂、健康、富足的願景,必須更加確定目標,付諸行動力。當然,企業要成長,要具有競爭優勢,除了明確目標、付諸行動力之外,優質團隊的建立,選對人做對事,更是非常重要。      人才是關鍵,也是公司寶貴的無形資產,「訓練很貴,不訓練更貴」,為了公司的永續經營,創新研發及教育訓練必須非常重視,

也因此公司要求全員接受教育訓練,並將之作為績效考核依據。希望透過不斷的教育訓練,除了增進個人的知識技能,也加速共識的形成。我相信透過教授的指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必能創造藍海策略最賺錢的家電王國。      我要感謝陳教授,感謝聯聖的夥伴們給我此機會分享,也感謝公司同仁夥伴的支持與鼓勵,同時感謝所有一起成長學習的學長們。      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 WORK SMART THAN WORK HARD! 共勉之!      鐳達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瑞龍 推薦序十      生命是在流通當中不斷地前進與淬煉,生命亦在經歷不斷拋光打磨的過程中展現出光彩。停滯會導致能量窒息,也會導致苔蘚附著上

來。      《滾石的啟示》就如同早年收到陳教授的另一本書《一天25小時》,如何讓自己在前進的流通當中不斷地精進自己的能力,也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智。在前進滾動的過程中,我們愈來愈好,也不斷地看到自我的曲線還有自我的限制,在前進的過程中去修改、釋放、質變,最後再造。      21世紀,不是一個享受的世紀,而是一個需要自我重設然後再造的世紀。舊有的經濟模式在崩解,新的經濟模式還沒有成型,有賴我們這個時代的所有人共同去轉換,再造一個新的可能性。      當所有人都在困惑於為什麼過去的方法不再有效時,只有少數人有新的思考應該做什麼樣的常識讓新的可能性發生。我們的社會就有一群少數人引領著所有人的進

步。如果能夠再多幾個用心去想方法的人,用心去覺察和洞悉,我們的社會就會進步得更快。      台灣普遍瀰漫的社會氛圍跟日本很像,在經歷威權統治以及高度規則化的填鴨教育後,國人的心智已經僵化,產生大前研一先生說的「集體不思考」。在不思考的狀態下,人們不習慣動腦筋,只是淺層的反應,長期下來,思考的主動性就會消失,剩下被動的惰性,近乎於放逐的不努力。      想要改變這個慣性,需要扭轉這個惰性,就要從活動量開始下手改變。增加你的活動量,去嘗試不同的可能,不要怕犯錯,縱使過程不如預期,我們都可以視為一種學習的經驗,豐富自己的見識,並從中磨練技巧。我們怕犯錯,這來自於一種恐懼,而這個恐懼就是來自於威權

體制及填鴨教育裡頭要我們所有人都要有標準答案的錯誤觀念。      在現實當中,一切都沒有標準答案,任何可行的方法都可以。在一個充滿活潑及創造動能的21世紀,我們需要有滾石的智慧,持續前進不要停歇,在滾動中享受生命所能帶來的豐富經驗。      聯聖致鼎管顧集團執行長陳致瑋 自序    滾石的啟示      人說滾石不生苔     我說滾石要生苔   因為滾石代表人生與歷程     不生苔意味著虛度一生,一無所獲     要生苔提醒著累積歷練,精進智慧     不生苔意味著只有滾動,沒有體驗     要生苔提醒著內化經驗,再次前進     不生苔意味著負面人生,觀過計較     要生苔提醒著

累積善行,觀功念恩      長期以來,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將多年來從訂定人生志向到進入職場,跟著一步一步地靠著自我的實踐與許多位伯樂所給的機會,讓我能實現成長自我與服務中小企業的志業一一實現,將台灣傳統經營習性的中小微型企業,扶持改造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代表性企業。      雖不是百分百的成功,但在71家親自經營的企業與超過3000家輔導的企業中,卻也有95%以上的企業表現亮麗與轉變為國際級企業,居於業界前三大的地位,亦有28家企業成為表現傑出的上市櫃公司。      這些心路歷程透過一篇篇的文章整理分享給有志之士,主要是印證無須有家業可承繼,一樣可以在職場社會成為有貢獻的專業經營者與盡責的經營

顧問。      我常在課堂上強調,我是一個立志不創業卻是要志業的人,現今一一實現。曾有人好奇地問我為何?我的回答是:「如此我方能協助眾多有心的企業更加成功茁壯,並且可接觸更多的行業與產業。」      因為我是一個喜歡接受挑戰的人,因此也希望能建立台灣專業經營者的地位與形象,確立台灣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分立的正常經營體制,改變長期以來的既定印象,確實建立責任經營制度。      陳宗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