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發旺,庄平輝,劉青霞寫的 分數階偏微分方程數值方法及其應用 和金亞秋 劉鵬 葉紅霞的 隨機粗糙面與目標復合散射數值模擬理論與方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折衷观点 - X-MOL也說明:偏微分方程(PDE) 数值方法的设计和分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似乎我们越开发偏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就越面临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和问题——这可能是知识增加的结果,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科學出版社 和科學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數學系應用數學碩博士班 沈士育所指導 鄭皓澤的 諧波齒輪之柔輪與發波器接觸點分析 (2016),提出微分方程數值方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諧波齒輪、初始常微分方程、數值方法、改動後差距。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班 簡良翰所指導 徐千曄的 雙壓並聯蒸發冷凝式冰水主機之性能測試及模擬 (2010),提出因為有 直接蒸發冷卻、熱質傳、熱傳增強、並聯壓縮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應用於四個處理器系統之微分方程的初始值問題的平行數值方法則補充:本文主要內容是探討一些能適用在四個平行處理器上的穩定數值方法,用以解微分方程的初始值問題。我們以未定係數法來考慮符合穩定性質及若干程度之準確性之數值方法,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微分方程數值方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分數階偏微分方程數值方法及其應用

為了解決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問題,作者劉發旺,庄平輝,劉青霞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介紹許多工程和科學研究領域中有關分數階偏微分方程的數值方法及其理論分析的最新成果,這些內容大部分是作者及其合作者得到的研究成果。這些分數階偏微分方程包括空間,時間,時間-空間分數階擴散方程,分數階對流-擴散方程,分數階反應-擴散方程,反常次擴散方程,修正的反常次擴散方程,反常超擴散方程,分數階Cable方程,也包括多項時間-空間分數階偏微分方程和變分數階偏微分方程。分數階偏微分方程的數值方法及其理論分析包括有限差分方法,有限元方法,譜方法,有限體積方法,無網格方法。我們討論了數值方法的穩定性和收斂性,給出了數值結果,同時我們也介紹分數階偏微分方程的一些應用實例。

諧波齒輪之柔輪與發波器接觸點分析

為了解決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問題,作者鄭皓澤 這樣論述:

由於科技發展快速,諧波齒輪已不再是當年昂貴的零組件,得利於此,諧波齒輪又比以往更廣泛的運用在各個科技領域,也因為這個原因,研究諧波齒輪變得更有其價值。先前研究的常微分方程,是求解剛輪和柔輪的接觸點方程式,用以決定剛輪齒型,其中假設發波器與柔輪齒接觸在正中央。而在本文中是為了研究,當改變發波器必接觸在柔輪齒中心點的這個假設,諧波齒輪的運動會有如何的相對應改變,採用原本的常微分方程,加入分析方法求取精確的接觸點,用此結果調整常微分方程,再以Euler數值方法和second order Runge-Kutta法求數值解,具體的將改動結果表示出來。經過反覆的驗證,這個改動確實是可靠的。諧波齒輪使用在

包含精密科技等各個領域,在工業精度不斷進步的時代,假以時日,這個不算太大的誤差,在更小的尺度下,必定也會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也給日後要繼續優化諧波齒輪一個方向。

隨機粗糙面與目標復合散射數值模擬理論與方法

為了解決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問題,作者金亞秋 劉鵬 葉紅霞 這樣論述:

本書總結了作者近十年來在隨機粗糙面與目標復合電磁散射的理論建模、數值模擬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成果,着重從散射理論、數值方法與物理機制分析做一個全面的闡述。 書中首先論述粗糙面散射近似解析解的理論研究,然后討論目標與粗糙面復合電磁散射的積分方程數值解、微分方程數值解、物理光學與射線追蹤數值解等。積分方程數值解包括矩量法、前后向迭代法和廣義前后向迭代法、差場散射快速互耦迭代算法、數值矩量法與解析方法的混合迭代算法等。微分方程數值方法包括有限元共形匹配層方法、大范圍粗糙面區域分解的有限元方法以及運動目標與海面Doppler譜雙級准靜態方法、時域有限差分法等。書中還討論了復雜電大尺寸三維目標和粗糙面

環境復合電磁散射物理光學與射線追蹤方法,非均勻起伏月球表面物理光學散射及其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模擬,非均勻分形粗糙面廓線反演方法等。書中給出了粗糙海面上艦船、臨空目標、月球表面等電磁波探測的應用研究。 本書可作為空間遙感與對地監測、電波傳播與信號處理、計算電磁、應用物理等有關領域的研究生、研究人員的研究與教學參考書。 前言參考文獻第一章 隨機粗糙面散射的解析理論與方法 1.1 大尺度起伏粗糙面散射的Kirchhoff近似解(KA) 1.2 小尺度起伏粗糙面散射的微擾近似解(SPA) 1.3 雙尺度起伏粗糙面散射的近似解(TSA) 1.4 粗糙面散射的陰影遮蔽函數 1.5 

具隨機粗糙界面非均勻介質層全極化脈沖回波Mueller矩陣解  附錄1-5A 粗糙面散射積分方程解(IEM)的Mueller矩陣 1.6 海面上運動目標與箔條雲DP頻移仿真 參考文獻第二章 隨機粗糙面散射的FBM/SAA方法 2.1 電磁場積分方程 2.2 矩量法(MoM) 2.3 錐形波 2.4 FBM/SAA計算分形粗糙介質面的雙站散射 2.5 雙網格FBM/SAA法 參考文獻第三章 粗糙面與面上目標電磁散射GFBM,SAA方法 3.1 GFBM/SAA方法 3.2 隨機粗糙面的產生與P—M譜 3.3 粗糙海面與船目標散射的GFBM/SAA計算 參考文獻第四章 二維差場散射的快速互耦迭代算

法 4.1 差場散射的耦合方程 4.2 Green函數分析耦合方程 4.3 快速互耦迭代算法 4.4 算法性能分析 4.5 介質目標的散射 4.6 多目標散射 參考文獻第五章 解析KA與數值MoM混合算法 5.1 二維解析-數值混合算法 5.2 參數選擇與算法性能分析 5.3 二維隨機粗糙面的譜FFT產生方法 5.4 三維解析-數值混合算法 5.5 參數選取和算法性能分析 5.6 數值結果分析 5.7 介質粗糙面感應差場的KA計算 參考文獻第六章 粗糙面與臨空目標電磁散射FEM/CMPL方法 6.1 開域散射問題的FEM理論 6.2 FEM-PML求解散射的建模 6.3 共形匹配層(CPML)

吸收邊界 6.4 連續場的離散化與系統矩陣的求解 6.5 數值結果與物理解釋 6.6 粗糙面與目標強/弱耦合散射Robin邊界條件 6.7 迭代Robin邊界條件的FFT加速計算 參考文獻第七章 大范圍海面上艦船與低空目標復合散射的FEM/DDM方法 7.1 區域分解法DDM 7.2 艦船及低空Vl標的復合模型 7.3 復合模型的DDM 7.4 數值結果與分析 參考文獻第八章 動態海面上低飛目標DP頻譜FEM/DDM/TLQSA方法 8.1 目標的多普勒(DP)頻譜 8.2 動態起伏海面的FEM/DDM方法 8.3 雙級准靜態方法TLQSA 8.4 數值結果與物理機理分析 參考文獻第九章 三維

目標與粗糙面散射的FDTD方法 9.1 周期延拓粗糙面的FDTD計算 9.2 粗糙面與三維目標散射的FDTD計算 9.3 超寬帶散射的SFDTD方法 參考文獻第十章 三維電大船目標與海面復合散射的BART方法第十一章 非均勻月表粗糙面散射計算和SAR成像第十二章 非均勻粗糙面廓線的反演附錄 復旦大學波散射與遙感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關粗糙面散射論文目錄

雙壓並聯蒸發冷凝式冰水主機之性能測試及模擬

為了解決微分方程數值方法的問題,作者徐千曄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濕盤管的熱質傳模式為基礎,建立蒸發式冷凝器的分析方法,並與壓縮機及蒸發器性能關係式結合建立整體冰水機能力數值輔助計算程式,輔以測試數據比對驗證,以探討各項設計參數對冰水主機性能之影響。性能實測以一10冷凍噸之雙壓縮機並聯蒸發式冷凝式冰水機原型機進行,其主要構件由雙台渦卷式壓縮機組、硬焊板式蒸發器、及蒸發式冷凝器所組成,工作流體為冷媒R22,其中冷凝器採用外徑為9.52mm的內螺紋銅管所組成。模擬分析中分別針對熱、質傳係數進行比較計算,選出適合之經驗公式;本研究測試數據及模擬結果比對誤差約在± 8%以內。各項參數模擬結果顯示:使用冷凝內螺紋管可提升整體系統COP約6.7%。增減風量對於

系統效能之影響程度隨環境與負載變化而改變,而在固定送風機與冷凝器橫截面積條件下,增加管排會使系統風阻增加造成風量下降,並且降低冷媒流速,影響增加熱傳面積對整體COP的改善效益,在外氣濕球溫度24℃時熱傳面積由8.9增加至14.8m2使COP由4.7增加至4.87。適當減少管數的配置可使COP落差不超過1%而達到減少管排成本之效果。性能測試結果顯示本雙渦卷並聯壓縮之冰水機於外氣濕球溫度24℃時,全載系統SCOP(製冷能力/總耗電)可達4.12,半載系統SCOP為4.27;冷卻動力佔半載總系統耗電約27.4%,其中循環水幫浦即佔17.8%,根據蒸發冷卻式系統的需求特性選配較適當之幫浦與風機來改善冷

卻動力,是提高半載時的SCOP是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