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補助撥款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蔡錦昌所指導 莊品琬的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政府公共托育政策:以澎湖縣為例 (2020),提出托育補助撥款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私協力、托育政策、托嬰中心、公共托育家園、澎湖縣。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王保進博士所指導 李素禎的 臺北市推動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現況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政策評估、家長選擇、幼兒園的重點而找出了 托育補助撥款時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托育補助撥款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托育補助撥款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19,045 個孩童(局長答覆約 6,000 戶)符合單親生活補助,補助要點除了家庭收入天花板之外,還要求全家(含父母、子女)土地公告現值未超過 650 萬才可申請。試問若今天申請人與父母分別住高雄、台北,為何無法申請?還是說政府希望單親家庭投靠老父老母依親嗎?若申請人已與原生家庭疏離、甚至關係不佳,又該怎麼辦呢?因此我要求社會局長好好重新檢視補助標準的適宜性。局長回覆表示,同意補助標準有不近人情之處,會再研擬是否能透過面訪等方式確認申請人之需求,讓補助都能落實在有需求的民眾身上。

【#托育日誌電子化 雙軌制先行】

托育人員每天都要填寫的托育日誌是與家長間重要溝通媒介,若能節省行政時間,托育人員就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因此請社會局研擬推動電子聯絡簿的可行性,讓家長在工作忙碌之時,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與手機 APP 即時掌握狀況。我建議局長可先實行雙軌制,讓托育人員可以選擇紙本或電子化,作為轉換期間的緩衝配套作法。局長回覆肯定此方向,會再與秘書處進一步討論,我也會持續追蹤。

【#社工強制回捐 須有預防機制】

今年 2 月高雄爆出一件強制回捐的個案,感謝社會局事後協助社工把回捐的款項給討回,但只要求補回,卻無其他懲處或預防,形同讓「暗砍」的行為穩賺不賠。我認為,應公告違法的機構,讓社工在求職時可以迴避。申請風險加給的機構也應公開,協助社工判斷加給是否被暗砍。此外,我以市議會跳過服務處、直接向公費助理撥款薪資的方式為例,請局長檢視補助案薪資撥款流程(現為補助案→機構→社工)是否有變革為直接撥款給社工的可能性,避免被機構從中操作。也許事前略增行政手續,但省去後續稽查、處理糾紛的成本,未必不划算。

【#社工訪視風險 明訂警察陪同 SOP】

經統計,過半的社工在進行個案訪視時曾遭遇口頭或肢體暴力,雖然社會局有訂出一套安全維護要點,但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實在很難實施,甚至在要求警察陪同時,也是由派出所自由心證,希望社會局能訂定出一套明確標準,在怎樣的評估之下需要兩人陪同甚至是警察陪同,以利降低訪視的風險,同時也讓警察局有一套標準可以遵循。

【#斷頭修樹 給兒童的不良示範?】

隸屬社會局的高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近來修剪了外面的黑板樹,卻是用危害樹木健康的斷頭修樹。據我們了解,廠商有證照、也是照 SOP 在修剪,問題恐怕是源頭的 SOP。我會再向養工處反應 SOP 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局長一同留意,否則傷害樹木健康的修樹方式恐怕是對兒童的不良示範。

【#客家文化觀光亮點】

高雄客家原鄉的觀光亮點究竟在哪?我建議以文化底蘊深厚的美濃作為出發點,結合黃蝶季,吸引青年返鄉、傳承在地文化。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生活化的展覽形式,成功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到農村,值得師法。我認為美濃的菸業、紙傘、八角亭、穿水橋成年禮等元素都相當有發展為觀光產值的潛力。此外,旗山、美濃、杉林、內門非常適合成為里山生態村,友善耕作不只可達成產業與環境的平衡,也能讓觀光客親身體驗客家的農業文化。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政府公共托育政策:以澎湖縣為例

為了解決托育補助撥款時間的問題,作者莊品琬 這樣論述:

我國為因應少子化危機,自2012年起推動公私協力托嬰中心政策,後來為了讓嬰幼兒托育能夠更近便,讓社區成為幼托支持體系之一環,2017年開始推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政策。採用公私協力與民間機構合作的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透過民間機構的優勢及經驗縮短布建時間。本研究試圖從公私協力的角度切入,先由文獻回顧梳理公私協力相關議題、面臨的挑戰及我國嬰幼兒照顧政策發展,並以澎湖縣嬰幼兒公共托育機構為研究範圍進行資料蒐集,透過深度訪談方式對政府部門承辦單位及受委託機構人員計7名進行深度訪談,以瞭解實際運作及互動情形。研究發現,協力起始階段政府部門與受託機構除了先考慮各自條件外,中央政府政策目標、家長需求等,亦為

推動公共托育政策的推力;在協力過程中,政府部門與受託機構分別就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制度設計,協力雙方並透過多元管道溝通,若能透過善意溝通取得共識,將有助信任關係及維持整體運作,反之將有結束協力關係的可能。此外,受託機構因受限於組織章程規定,必須定期改選組織成員的運作模式,也成為機構是否繼續與政府部門合作的隱憂;在協力結果的探討上,受訪者普遍對於嬰幼兒公共托育政策抱持正向看法,並對實際情形提出減緩擴張速度及健全人員薪資福利及托育環境的建議。最後,本研究藉由研究發現,對公私協力模式的公共托育政策,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

臺北市推動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現況之研究

為了解決托育補助撥款時間的問題,作者李素禎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選取臺北市作為調查地點,透過問卷調查了解臺北市推動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的實施現況,並探討園長及家長對計畫影響家長選擇的認知,以及園長及家長對計畫執行的滿意程度。本研究分析發現:一、在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的實施概況的瞭解情形方面,從政策評估角度而言,園長與家長對於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實施概況的瞭解程度高,就政策本身而言尚稱成功,但對於補助金額部分,不論是園長或家長,仍有加強宣導的空間。園長與家長都不認為計畫能夠建構優質之教保環境。而幼兒園幼托整合前屬性與公私立類型對補助金額選項有顯著的差異中發現,過去屬於教育體系的幼稚園與屬社會體系的托兒所,在幼托整合2年後,在補助金額的暸解上仍嫌

不足。廣義的來說,高學歷者較低學歷者更暸解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家長及園長對計畫實施現況之瞭解皆有顯著差異,且家長的暸解程度顯著低於園長的暸解程度。家長與園長暸解程度的差異,恐造成計畫在推動上產生溝通的困擾,進而使家長與園長在關係上產生緊張。二、在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對家長選擇影響的看法方面,就園長與家長而言,並不認為幼兒園是否可申請免學費補助為家長選擇幼兒園的因素,反倒是幼兒園在教保服務人員素質、幼兒常規訓練及環境硬體之良莠才是家長較重要的選擇考量。而資深園長所領導的幼兒園可能比資淺園長所領導的幼兒園更重視收費標準、教保人員素質及課程設計。一般家長在選擇公、私幼兒園之主要差異,就讀私立幼

兒園者,比較在乎幼兒園提供照顧時間是否可配合家長上下班;就讀公立幼兒園者則較認為教育計畫之補助可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亦即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對於選擇公立幼兒者之家長較有成效。廣義來說,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的補助,對於低所得者在選擇幼兒園上,確實是一重要的因素,亦隱含著補助計畫對於所得較高者之彈性較所得較低者為高。家長學歷差異在幼兒園提供照顧時間可配合家長上下班的選擇上有著顯著的差異,高學歷者顯著高於較低學歷者。家長認為幼兒園應重視幼兒的生活常規,但園長則認為生活常規家長似乎是應負較多的責任。三、在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執行的滿意程度方面,園長認為政府在補助申請作業流程及政府補助撥款的時間

及速度需要加強改進,而家長則認為政府在相關政策宣傳及補撥款助速度上,仍有改進的空間。家長在補助的認知上,有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期待有更普及的幼兒園適用對象,亦有從社會福利的角度,期待應設排富條款。多元但混雜,政府應有更完整的政策論述。本研究提出之相關建議,可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後續施政之參考。關鍵詞: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政策評估、家長選擇、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