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老時間早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拜月老時間早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atthewHussey寫的 Get the Guy:男人完全解密,讓妳喜歡的他愛上妳! 和吳政緯的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拜月老時間早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Get the Guy:男人完全解密,讓妳喜歡的他愛上妳!

為了解決拜月老時間早上的問題,作者MatthewHussey 這樣論述:

  ★亞馬遜4.5顆星高評價,千位讀者按讚。   ★全球瘋傳影片《約會時到底誰該付錢?》劉軒、史丹利狂推!   ★十年淬煉,百萬女性唯一推薦,也將為妳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   ★聯誼前先讀這本,提高戀愛勝率!   「到底男人在想什麼?」   不論在單身、穩定交往中、已婚的女性,每每遇到感情上的問題,這句話都會脫口而出。   愛情專家馬修‧赫西以《Get the guy》講座,超詳解男人內心世界,讓妳想要的男人愛上妳。   關於感情,女人總有無數的難題:   ․ 好男人到底在哪裡?   ‧ 怎麼分辨他到底是渣男還是極品男?   ‧ 為什麼他突然變冷淡?   ‧ 如何在感情狀態勾上穩定交往

中或已婚?   ․ 單身太久,該如何創造機會遇到異性?     而且妳也厭煩在錯誤的感情中打轉,或者整天想著為什麼他還不打來?   馬修‧赫西為妳解惑,那些男人不說,女人不懂的祕密!     關於談戀愛:男人不只想打砲,更多的男人內心渴望一段有意義、深刻、有趣的感情。   (是不是已經融化妳心?)   關於好男人在哪:妳不一定能從特定方式找到好男人,但拓展生活圈絕對有用。   (而且妳的生活更豐富精采,怎樣都不虧)   關於誰該主動:男人也怕失敗被朋友笑、被妳的朋友笑,他很需要妳釋放訊息給他。   (所以請鼓起勇氣!)   關於何時該上床:男人熱愛「性」,但性對他產生意義在於情感觸點,而非約會

次數!   (他們也懂得那套約會三次再上床,好嗎?)   關於承諾:男人真的很怕承諾,但言聽計從、隨叫隨到的女生也不會是他真正想要過生活的對象。   (戀愛要有技巧,但不能沒有自己)   接下來,馬修要談談實戰技巧:     沒有「好男人聖地」,好男人就在妳生活週遭。   練習妳的社交肌肉,學會認識、結交新朋友,才能創造更多的機會。   ✦在咖啡店點餐時,可以跟服務生簡單對話。   ✦記住那些最熟悉陌生人的名字(大樓警衛、早餐店老闆娘、公司樓下的7店員)。   ✦在大排長龍的隊伍裡,隨興地與他人講個話(如:「這個花生醬好吃嗎?」「等好久喔!」)。   ✦每天至少讚美三個人,學會看到他人的優點

,表達觀點。   ✦每天要能服務一個人、做件好事。   男人喜歡的是高質感女人,不是冷若冰霜、欲擒故縱的女人,這兩者到底差別在哪?   高質感女人對男人有挑戰有價值,因為這會讓他也想要變得更好。   ✦擁有自信:對自己的價值有自信。   ✦獨立:在擁有一個男人之前,先擁有自己的生活。   ✦有原則:不為了配合對方改變原則。   ✦女人味:女人味不只是性吸引力,而從生活中的各種面向展現熱情。   吸引力公式,讓他永遠被妳迷得不要不要的   ✦視覺吸引力+認知挑戰+自我認知價值+情感連結=深入且持續的吸引力✦   男人搭訕女生,心裡也怕怕,但女生主動就像倒追,到底該怎麼辦?   ✦改變動機:

別帶著「可能就是他了」的心態接觸異性,換成「現在不去,或許之後都沒有機會再遇見他、和他說話」。   ✦別太在乎結果:除了外表等容易看到的條件,妳壓根還不認識他,何必那麼在意他對妳有什麼看法?試著這麼想,他得先贏得對妳發表意見的權利。   怎麼評斷一個人值得繼續走下去,別被鬼遮眼?   ✦他將妳看重的價值視為優先   ✦實踐價值觀的力道   ✦個性成熟與妳一起成長、彼此合作   只要做這5件事情,會讓男人對另一半瘋狂,希望擁有她。   ✦他能在性愛上面得到認可。   ✦他被看到與眾不同的地方。   ✦他擁有一個忠實的隊友。   ✦他在這段關係中被支持跟被滋養。   ✦他是一個可以保護者跟提供

者的角色。   本書為妳完全解密男人,一切有關男人的疑難雜症都有解答:   ✦為何他已讀不回、搞消失?   ✦約會時的禁忌話題   ✦怎樣安排一場完美的約會?   ✦男女之間彼此吸引的公式   ✦交友軟體也有正確的使用方式   ✦何時才應該發生關係?   ✦如何不再只是當他的好友,而是女朋友。     馬修語錄:   ★妳的價值不會因為別人沒看見而減少。   ★美麗的外表會吸引注意,但個性才能把心抓住。   ★當我們自豪於自己的不完美,不安全感就失去控制我們的能力了。   ★妳今日為自己設立什麼習慣,會直接反應在一年後的感情生活樣貌上。   ★進入愛情的時間應該是當妳準備好時,而不是當妳覺得

寂寞時!   ★感情不應該是妳快樂的來源,它是拿來強化妳的快樂。   ★男生喜歡去追其他人無法追到手的女生,而不是他無法追不到的女生。   ★一場美好性愛的基礎並不在於他覺得妳的身體如何,而是妳自己覺得如何。   ★飽經世事的女人知道男人對她會有肉體上的慾望,但她並不會將這視為自身價值所在。   ★男人之所以願意在一段關係中定下來,因為他明白和這個特別的女人在一起能擁有的滿足,是單身永遠都無法所及。   ★有自信的女人知道不管哪個男人的生活裡有了她,絕對會大大提升好幾個檔次,而且彼此都能從中獲益。   本書特色   1. 用最簡單和最新的方法可以遇到更多男性、而且選擇權在妳手中。   2.

真正深入了解男人在想什麼和他們想要什麼。   3. 創造吸引異性的高質感生活,但沒有他們你也很快樂! 名人推薦   去年第一次在YouTube上看到馬修的影片《你為什麼一直遇到渣男》,當時正被這個問題困擾著的我,看完了馬修的影片之後,從此改變了我的戀愛態度,也立刻下訂馬修的書。去年我買的時候只有英文版,現在有中文版了,推薦給大家。   看完人人都能成為戀愛大師!—愛莉莎莎/新世代高人氣YouTuber   看完之後立刻推薦給我母胎單身的好姐妹了!戀愛這檔事,與其求神拜佛問月老,不如看上一本內容扎實的精華寶典!作者馬修‧赫西站在男人的角度,簡單扼要又好懂地告訴妳:「其實用對方法,搞定男人一

點也不複雜!」—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 / 知名兩性YouTuber   馬修是一個天才,他的愛情魔法需要與世人分享。他對愛情和人際關係有不可思議的理解,使他成為絕對最好的愛情大師!這本書是尋找愛情的人的必備工具。—伊娃·朗格莉亞,《慾望師奶》女星/製片人   這本書讓妳完全了解男人對愛情和浪漫的看法,以及一個女人能善用自信和正直,找到她應得的愛情的實用指南。—茱迪斯.歐洛芙暢銷書《讓情緒自由》、《臣服的力量》作者   百位女性試閱含淚點頭推薦:   如果妳想當個令人上癮的女人,而非總是跟人上上而已,就必須詳讀馬修說的一切!馬修提出了所有男人不說,但女人都該了解的重要事實。讀後我大大

震撼,原來自以為對男人的了解,都錯得離譜!—D,一言難盡但正神奇復原中   自古以來,愛情就是如此矛盾,既甜蜜又充滿挑戰。但這本書真的改變我對男人的看法,因為我才知道他們的內心和感受是如此想,更深入地了解他們。不管妳正在認識對象,或者穩定交往中,都要來讀一下,因為這不只是關乎怎麼經營感情,我也從當中學會該如何愛自己、有自信、面對恐懼。我也被提醒努力成為一個更可愛的人,更善於愛我愛的人。—Stephanie,不完美卻深深被愛著   身邊太多因為想戀愛而戀愛的慘痛案例,我們以為的真命天子其實是花花公子、我們以為的天賜良緣原來只是一廂情願!好好檢視追愛過程哪裡出了問題,再也不要為了戀愛而隨便投入

感情!因為作者不會勸妳情海無崖,回頭是岸,而是教妳怎麼面對他、解決他、征服他。—Abbey ( 阿比) ,(曾經)勇敢追愛(現在)享受寂寞的女子   這本書所有女人都應該擁有,因為學校沒教會我們怎麼學做女人,學習做個會被自己吸引的人。妳需要用這本書來挖掘等不到被愛的真相,學習用對的方法展現魅力的自己。這本書給的不只是談情說愛,而是帶著妳找回深藏在內心熱愛自己的妳。—Duffy,熱愛舞蹈卻身陷阿貝群中期待下一段美好的女子   即使你已經有男朋友也很適用,它為愛情中不同問題提出解決之到。而且相當激勵人,因為它會讓妳對生活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做一些就可以改善,不僅僅是在愛情生活方面,而是用一切。—

Amazon Customer   這個傢伙讓我重新看待自己,約會和關係,甚至改變了我的生活。突然之間,我不是在找對的人,而是在一個會成為對的人的男性。它對我和任何喜歡浪漫愛情的女孩來說都是一個突破性的變化。我已經嘗試了他所說的大部分方法,而且都有效!   如果我要尋找愛情,我不會只是坐下來等待,我會創造機會讓我遇到非凡的傢伙!花在這本書上的一分一毫都太值了!—Dana S.  

拜月老時間早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非常高興這次的光寶月老團拜活動圓滿順利的完成,也讓大家有愉快開心的二天回憶,
感謝商討小組成員們用心的規劃安排活動所有細節,
也感謝所有參加的光寶們支持和配合,讓這個活動圓滿成功,
祝福大家覓得良綠,幸福美滿,擁有開心甜蜜的感情!!]

塔羅占卜師、天使光靈氣療癒、內在小孩療癒、阿卡西占卜、靈魂療癒、心靈諮商,能量手鍊商品,歡迎洽詢預約!
歡迎預約個占,另增加[天使光靈氣療癒]服務,如有需要請洽line@預約!!
四月台北冥想課,五月高雄冥想課,歡迎預約!

微笑安妮13字筬言:[嫉妒吃醋佔有慾懷疑心不信任]
10字筬言:[正向積極樂觀溫暖有愛]

聯絡安妮:
[Line@預約助理]➡ https://bit.ly/2O8zHdP​​​​​​​​​​​​​​​​​
1、粉專搜尋[微笑安妮 Annie Tarot]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baby88/...​
IG:搜尋[Annie_Spiritual_Healer]

2、[開運招財招桃花提升能量飾品]
微笑安妮能量手鍊蝦皮賣場:https://shopee.tw/minamomshop?smtt=0....​

週日~週五每日早上十點直播占卜,每週三[會員專屬直播]
[實體塔羅課]、[療癒冥想]、[獨角獸神諭卡]課程招生報名,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至 line@:[@774uzbrg ]詢問!

也歡迎加入[光之寶寶群組](加入不需任何費用)
​​
療癒絮語神諭卡開箱:03:30​​​​
靜心選項時間:23:20​​​​
1:31:00​​
2:01:07:00​ ​
3:44:15​

喜歡安妮影片的朋友,歡迎訂閱,按讚及分享,記得開啟小鈴噹,才會收到影片及直播通知哦!祝福大家!!
如果覺得影片有幫助到你,可幫忙讓廣告多跑一點,感謝支持。

關於個人占卜諮詢:
有些朋友們還不了解方式的,安妮在此為大家說明一下:

1、服務內容:
個人占卜解牌指引、心靈療癒+諮商聊聊

2、占卜方式:
(1)錄製影片
(2)線上視訊
(3)語音通話
(4)文字檔案

3、時間選擇:
(1)20分鐘
(2)30分鐘
(3)40分鐘
(4)60分鐘

4、預約諮詢:
(1)[Line@預約助理]➡ https://bit.ly/2O8zHdP​​​​​​​​​​​​​​
(2)mail至:[email protected]
(3) [微笑安妮粉專]私訊詢問

5、付款方式:
(1)Paypal帳戶:paypal.me/annietarot
(2)中國信託
(3)蝦皮付款:https://reurl.cc/zbONy6​​​​​​​​​​​​​​​​

#歡迎預約​​​​​​​​​​​​​​​ #個人占卜​​​​​​​​​​​​​​​#天使光靈氣療癒​​​​​​​​​​​​​​​ #塔羅​​​​​​​​​​​​​​​ #占卜​​​​​​​​​​​​​​​ #心靈療癒​​​​​​​​​​​​​​​ #感情​​​​​​​​​​​​​​​ #愛情​​​​​​​​​​​​​​​ #療癒​​​​​​​​​​​​​​​ ​​ #高靈訊息​​​​​​​​​​​​​​​ #療癒訊息​​​​​​​​​​​​​​​ ​​​​​​​​ #微笑安妮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為了解決拜月老時間早上的問題,作者吳政緯 這樣論述:

16-18世紀,曾有那麼一群朝鮮使者, 他們穿越中韓邊境,交流白銀與布疋, 更透過當時的中國,掌握天下知識的核心。 他們是朝鮮的眼睛,站在這裡,眺望世界。 ♥獻給 依然渴望探索世界的冒險家♥ 我們,都可以是描繪世界地圖的那一個人。   【一部東亞交流史的縮影,一個探索世界的故事】   一個生於十六到十八世紀之間的朝鮮人,他腦海中的「世界」是甚麼樣子?要徒步多遠,才能離開朝鮮?越過邊境,直至盡頭,是北極或南極嗎?   明清時期,「朝鮮使節團」按例連年組織三百人左右的盛大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使中國。這趟行程長達一千兩百公里,使節團沿著鴨綠江,要走四十天至六十天不等,才能穿過山海關,來到北京。

  越過高山與深河,他們親歷中國,看見了什麼?      以朝鮮的「他者」視角,跳脫「中國」思維,從世界史的格局呈現16-18世紀對於東亞的另類觀察──「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人氣作家吳政緯,藉由珍貴的古地圖以及使臣日記,帶你看見不一樣的東亞!   1592年,一場波及中日韓三國的世界大戰「壬辰之戰」,就在朝鮮半島開打!豐臣秀吉揮兵朝鮮,朝鮮國王連夜逃走,使者急向中國求救,當時的大明王朝,救,還是不救?!   這是十六世界的東亞,當時的朝鮮身為明朝的藩屬,每年派遣朝天使(後稱「燕行使」)出使中國。本書以這場驚動天下的「壬辰之戰」揭開序幕,帶出這群罕為人知的「朝鮮使者」的故事。   

這群使者中,有人成功說動明朝官員出兵援救自己的國家,如鄭崑壽;有人在戰爭中被俘虜,流亡日本,淪為人質,最後終於逃出生天,如魯認與姜沆;也有因語言不通,只能與中國人透過筆談交流,卻從中培養出至死不渝的跨國友誼的,如洪大容與金在行。在他們眼中,明朝並非積弱不振,反而是援救朝鮮免於日本攻佔的強盛國家,中華文化以及「中國製造」的布疋、貨物與商品更是備受推崇,每逢朝鮮使節團出訪中國,都是一趟滿載而歸的商貿交流。   然而隨著清人入關,明清鼎革,孺慕大明的朝鮮人在心態上該如何自處?他們怎麼面對大時代的崩裂?又該如何看待大清帝國的存在?朝鮮的世界觀,至此產生了劇烈的改變!他們先是熱衷於撰寫明朝歷史,甚至放

棄仕途,為明朝守節;然而終究遺忘了明朝,並逐漸走向今日的韓國主體認同,這段艱難的轉折,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故事?   明清時期的朝鮮使者每次出使都留下許多觀察紀錄,作者由兩幅韓國人繪製的古地圖說起,從這些史料中,再現一個又一個真實生動的故事;並且更進一步,探索朝鮮人心底的中國與天下究竟有多遠有多大,為讀者描繪出一幅朝鮮的思想地圖。 本書特色   ★【獨特視野】中文世界第1本談朝鮮使者的大眾讀物!   ★【專業推薦】人氣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涂豐恩&「說書 Speaking of Books」陳建守+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蔣竹山+藏書界竹野內豐/活水來冊房主人黃震南+歷史才女作家謝金魚

一致好評;「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編輯委員陳韋聿(Emery)專序力推! 名人推薦   【一致好評】   人氣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涂豐恩&「說書 Speaking of Books」陳建守   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蔣竹山   藏書界竹野內豐/活水來冊房主人 黃震南   歷史才女作家 謝金魚   【專序力推】   陳韋聿(Emery,「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編輯委員)   作者簡介 吳政緯   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說書 Speaking of Books」編輯委員。著有《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以及學術論

文〈寓思明於志怪:董含《三岡識略》的歷史書寫〉等作品。   【推薦序】使節與叛將,宗師與君王──《從漢城到燕京》之前的朝鮮歷史故事/陳韋聿 導言 第一章 從義州到北京:絡繹於途的求救信 被遺忘的功臣 求救請兵的藝術 一五九二,北京 壬辰之後,使者絡繹不絕 站在請兵陳奏使的背後 第二章 在戰爭結束後開始:魯認與姜沆的故事 丁酉再亂 忍耐與等待 天借順風,便到中華 奇策 在南原的另一個人:姜沆 好事空憑千里夢 巾車返鄉 戰爭少了點甚麼? 那一年,我們站在一起 第三章 皇明中華的尾聲:最後的「朝天使們」 朝天‧朝天官 國防線上 學術話題 最後朝天 線性描述的末世預言 第四

章 清朝滅亡的隱喻:一棵等待盛開的枯木 從「朝天」到「燕行」 大明衣冠 在沒有中國的地方尋找中國 孝宗北伐 尋根:萬曆皇帝與思明 從荒涼到繁華 第五章 燕行即世界:十八世紀的「中國襲來」 被遺忘的「使者」 富貴險中求 中國製造 第一壯觀 消失的清單 禁紋,禁奢,禁中國貨物 北學中國 第六章 朝鮮人的「中國史難題」:中華?朝鮮? 一副眼鏡 願見天下奇士 天涯知己 因友情而起的論戰 思明時代 歷史知識 朝鮮的歷史教育:童蒙讀物 朝鮮轉向內在 眷眷明朝 結語 【同場加映】那些年,東亞其實很熱鬧…… 使者徹夜未眠:申維瀚在日本的文學苦惱 沒有共識的共識:藏在外交辭令裡的戰爭 後記 主要登場人物

徵引書目   後記   在我的認知裡,後記是作者面對讀者的心底話,這沒辦法寫在正文,於是擱於此。我打算向各位讀者交代兩件事情,一是我與朝鮮使者的關係,一是寫作時的構想。   我出生於雲林北港,在臺東市長大,可以說跟韓國、朝鮮八竿子打不著。從小喜歡讀書,但或許跟一般人的認知有落差,其實只是喜歡把書翻開,然後一直翻完,看些漂亮的彩圖。印象非常深刻,就讀小學的時候,母親每週拎著我去文化中心裡頭的圖書館,任由我隨便借幾本書,回家繼續無意義的翻,對,只是翻而已。   年紀漸長,有點閒錢,開始買書,幾乎都是歷史書,或是與歷史有關的漫畫書。當然,我只是一位生活於臺東,極其普通的國中生、高中生,能讀

懂甚麼書呢?回憶起那段歲月,買的不外乎都是人物傳記、歷史小說,間或有一些比較困難的學術書。   高中階段,網路書店博客來開張,在臺東這個購書不易、圖書館藏不豐的小地方,這是全新的窗口。於是我買了人生第一批書,當時入手的是包偉民的《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梁庚堯的《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以及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看來就讀高中的我,興趣是宋朝,只要有關的書都買,也不管是否能理解。   我很喜歡村上春樹的《身為職業小說家》,讀的時候常有「啊!這就是我嘛!」的感覺。村上認為小說家「大多稱不上是擁有圓融人格和公正視野的人」,「自尊心強

、競爭意識也強」,我也會這樣評價自己。   最令我共鳴的是,村上回首求學生涯,表示當時有很多「空隙」,他表示:「傷腦筋的時候,到處都有很多可以逃進去的餘地或空隙之類的地方。」回想起來,就讀高中期間,確實有不少空隙,讓我這個對未來茫然的小大人,藏身其中。   臺東高中的校友都知道,在第三節下課之前,只要去圖書館二樓的簿子登記,中午就不用在教室午休,可以在圖書館看書。我每天都在簿子上寫下姓名、班級、座號,然後期待中午到來。   以地方學校而言,臺東高中的圖書館稱得上頗具規模。傳統歷史文獻基本備齊,也有不少二手研究,當然,我完全都看不懂。中午到圖書館的人不多,基本上就是兩到三人,且是固定班底。

這些同學也不全是來看書的,其中一位只是來睡覺,畢竟在教室人太多,這邊則是安靜許多。   我每天都在圖書館晃來晃去,就像小時候一樣,甚麼書都看。看不懂也開心,曾花兩週閱讀《文獻通考》,還是覺得有趣,翻來翻去就覺得新奇刺激。這可能是我愛讀書的原因,花錢買書,父母卻從來沒問過我「書看完了嗎?」他們從沒給我壓力,提醒我花錢買的書要看完。我覺得這增添不少對閱讀的好感,時至今日,我仍覺得閱讀很自由,是隨時可以打開的世界,不喜歡就抽身離去,毫無壓力。閱讀不應該是任務,而是娛樂。   父親常買書送我,我手上的《萬曆十五年》、《中國現代史略》都由父親轉贈,上頭不少他的讀書筆記。父親倘若不是囿於年少時的經濟問

題,想必能夠成為傑出的文學人物。   除父母之外,鎮日隨便讀書的我,還受到幾位老師的關心,他們分別是陳嬿羽、李翠萍、查萬富。如果說為什麼要讀歷史系,可以說他們就是關鍵人物吧。三位老師都給我很多機會,上台分享讀書心得,或針對一個專題向同學報告。記得其中一次是談科舉,於是生性容易緊張的我,每天中午都在圖書館找跟科舉有關的書。   意外的是,高中畢業後,我並沒有馬上進入歷史系。國中開始自學圍棋,喜歡中午不睡覺的我,每天下課回家都下網路圍棋,夢想成為職業棋士。畢竟我只喜歡歷史,覺得其他科目都極其無趣(老師,對不起),於是畢業後就去韓國明知大學圍棋學系就讀。   韓國明知大學圍棋系是第一個以「圍棋

」為主體的科系,同學都是正式的職業圍棋選手,或者是未能通過職業棋士考試,打算來此進修的年輕人。在明知大學的時光,讓我認識來自各國的圍棋選手,也體認到一件事情,原來我喜歡的還是讀書。   某一天,我躺在宿舍的床舖上,突然驚覺,我應該回臺灣,繼續讀歷史。於是,當天晚上打越洋電話給父母,表達想要回國的意願。幾經波折,那天吵著要出國下圍棋的少年,就這麼回國發憤讀歷史學。雖然惹了很多麻煩,但我始終沒後悔過這個決定。   回到臺灣後,一路讀的都是歷史系,摸的文獻是朝鮮史料,碩士畢業論文寫的是朝鮮使者,後來很幸運出版,也就是《眷眷明朝》。那年去韓國失敗的少年,居然寫的是朝鮮使者,上天冥冥之中或許有安排吧

。   經手《眷眷明朝》的編輯是臺師大國文所的學姐,學姊與我是「同行」,研究明清,於是完全不感陌生。《眷眷明朝》出版後,與編輯一次見面,突然提及,是否有興趣寫一本面向非學院讀者的書。當下沒有想太多的我,一口答應,現在想來追悔莫及。   關於如何架構本書,我曾有許多想法,幾經波折,方才定案。此前曾拜讀日本學者宮崎市定(一九○一-一九九五)的《雍正帝》,深受啟發。宮崎市定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史學者,他利用硃批奏摺寫就《雍正帝》,讀來輕鬆,內容精彩,對我是極大的震撼。寫作本書的目標,是期盼能立基於扎實的史料文獻,盡量呈現「真實」,並詮釋其歷史意義。將此理解為受《雍正帝》影響,當不為過。   我的碩

士論文《眷眷明朝》寫的就是朝鮮使者,理論上完成此書應是「輕鬆寫意」,實際上完全相反。首先,寫作期間恰逢服役,每天都只能利用瑣碎的時間工作。服役的生活作息極其正常,早上六點半起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一整天下來,返家後往往筋疲力竭。我總勉強打起精神,在用完晚餐後,慢跑一個小時,寫作兩小時,這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雖然寫的是朝鮮使者,但在碩士論文結束後,我早已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題目,許久未碰《燕行錄》。加上本書前二章談壬辰倭亂,本非所長,最後痛下決心,重新將相關史料、二手研究精讀過一次。僅是如此,已然耗費大半時間。   我生性敏感,容易緊張,覺得寫書茲事體大,印行後無法改變,一錯

就是永恆,於是萬分小心。拜託臺北友人幫忙借書、印資料,寄到臺東老家,盡力查核出處。我不敢說本書的內容多麼有趣,但敢保證本書的出處皆有根據,絕非杜撰空言。某些段落若沒有史料支撐,也會以「我認為」、「在我眼中」表達,以示區隔,還請各位讀者明察。   寫學術論文跟歷史普及讀物是兩回事,研究生常戲稱,我們「生產」出的論文,讀者不超過二十人,這其實還是「太多」了。相形之下,面向非學院讀者的作品,要超越二十之數,實是輕而易舉。既然如此,怎麼能不謹慎小心呢?   在我的理想中,好的歷史普及書,首先是本故事書。有趣的內容才能引發讀者對歷史的興趣,進而觸及較深層的詮釋。事實上單是正確無誤地述說故事,就是費力

氣的事情。其次,故事題材不能僅止於「有趣」而已;我的目標是透過筆下人物,傳達最新的歷史知識,而不是陳舊過時的歷史觀念。   學院裡頭常有一種意見,認為日新月異的歷史研究,少為「外人」所知。因為學術研究有其規範,不論筆法或形式,確實難為一般讀者知悉。因此,自從在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說書Speaking of Books」寫過幾篇文章後,我深深體會歷史學與非學院讀者之間,仍有很多未及開發的空間。   在我看來,歷史普及的最大難題是「簡化」。「過去」是極其複雜的時間漩渦,千頭萬緒,不知如何說起。說故事有賴「簡化」過去,才能勾勒出輪廓。然而過分的簡化,反而損卻歷史學的價值,畢竟歷史研

究的魅力,就是需要長時間的閱讀、理解、反芻、批判。求快速成,只會出現你想看的歷史,而不是真正的歷史。   相形之下,本書最大的特色,或許就是盡量「不簡化」。我的預期是呈現「錯綜複雜」、「漣漪外擴」的歷史景象。筆下人物有血有肉,不論對錯,都曾做出重要的抉擇。他們曾親眼見證時代的起落,經歷過人生的高峰與低谷。透過小人物的眼睛,我想述說大時代的故事,彼此交相呼應。在這個「之間」,創造出的感受與體驗,是我最想與讀者分享的部分。   明朝是一個怎麼樣的時代?一次在國家圖書館的講座,我聽到一位老先生舉手發言,不外乎是錦衣衛、黑暗腐敗、皇帝不上朝。這都是真實,但審視歷史的角度不應只是政治觀點,也必須考量

經濟、文化。書寫臺灣歷史的人,眼中如果只有藍綠惡鬥、馬王之爭,這理應成為唯一述說當代的方式嗎?如果聚焦於兩廳院售票紀錄、出版業的目錄清冊,是不是別有風景?   從這個角度出發,朝鮮使者其實提供另一種視野,說一個中國史學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他們筆下的中國充滿魅力,這些熟悉中華經典的「外邦人」,在中國的各種遭遇、言論不僅是有趣而已,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聽到不同的聲音,提醒我們,這也是中國。   透過別人的眼睛,才能發現自己的不一樣。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利用中國文獻再正常不過。相形之下,來自域外的資料提供新視角,彼此對話,往往能擦出火花。本書企圖捕捉的,就是這個火花吧?這可能是一個「既定歷史認知

」排除掉的「可能性」,我就是想描繪這種可能性的各種樣貌。歷史在成為今人理解的「歷史」前,可能千迴百轉,歷經無數試煉;本書的重點不是結局,而是過程。   本書正文六章未曾發表,皆為全新的作品。同場加映的兩篇文章則曾刊登於「故事」,惟經修訂,並改回原擬之標題,特此說明。   最後,還是借用村上春樹的話,關於寫作一事,他曾說「我想其中可能也含有『自我療癒』的意味。因為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對我而言,寫書的生活是上天安排的療癒之旅。睽違十年,我回到家鄉服役,每日陪伴父母,以工作與寫作度過一天。期間,我重新思考許多人事物,尤其是父母早早就寢後,獨坐書房,認真地反芻許多回憶,

琢磨著自己是甚麼樣的人、想要當甚麼樣的人,這都是寫作本書期間,額外收獲的禮物。   最後,必須感謝幾位朋友,他們是陳建守、錢云、陳涵郁、陳重方,以及本書的編輯鄭伊庭,沒有他們的協助,同樣無法完成本書。林麗月老師百忙之中撥冗審閱部分書稿,一如以往,指出諸多謬誤,提供寶貴的意見。這像是回到碩士階段,業師總是悉心教導我,希望拙作能入業師法眼。張存武老師是開創中朝關係史的先行者,其《清韓宗藩關係》、《清代中韓關係論文集》至今已是研究者不可不讀的經典。謹以拙作,敬祝張老師九十歲榮壽之喜。Emery學長筆耕不輟,長期共事,其文采與用心有目共睹,能獲一言,至為感念。我曾忝列「故事」的編輯委員,與多位學有專

精的編輯共事,必須感謝豐恩學長、建守學長邀請我加入。得蒙學長們推薦拙作,對我別具意義。   寫作期間有賴父母悉心照料,服役期間不僅讓我成功增胖十四公斤,一遂二老心願,也完成本書,他們是最大的功臣,謝謝您們。筆者學力有限,尚祈方家不吝指正,謹以此為記。   二○一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草於臺東市康樂橋堤坊下的老家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修訂 導言 重現過去,探尋古人的思想狀態,是歷史學家的職志。史家窮盡一生,蒐羅各種可能的線索,拼湊答案。正式出版的著作、私密珍藏的日記、課堂上的講話記錄,文字像是海洋,史家意欲打撈名為意義的寶藏,揭露那夾在黑白之間的真相。甚麼最能顯露一個人的世界觀?他怎麼認識世

界?定義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這是令人著迷的歷史疑問,帶領我們走到一張張地圖面前,重新思索,這是甚麼? 一位十八世紀的朝鮮人,他腦海中的「世界」是甚麼樣子?要徒步多遠,才能離開朝鮮?越過邊境,直至盡頭,是北極、南極嗎?世界是球狀圓體?人類曾經沒有Google Map,仍必須想盡辦法,刻劃世界的樣貌。可以說,關於世界的知識,背後由一套歷史認識支撐。遠渡重洋的遊歷是少數人的特權,描繪世界的模樣基於探索未知的熱情,是奢侈與浪漫;地圖,是最佳的代言人,向無緣外出的人訴說,這個世界不著邊際,但請聽我娓娓道來。 試著端詳兩張由朝鮮人繪製的地圖(頁十六、二十),我們可能較熟悉第一幅「中國地圖」。乍看之下,朝鮮人

筆下的中國地圖,大體符合實情,不論是沿岸的輪廓,或是重要河川如黃河、長江的相對位置。當然,我們能輕而易舉地指出失真的部分:河川與陸地的比例失衡,中國大陸東部與西部的比例尺不一致。 然而,「真實」與否不是觀看地圖的唯一方法,中國地圖的巧妙處甚多,值得一一申述。首先,朝鮮半島的大小顯然與現實不符,放大不少。其次,此圖應作於清代,從圖右下側有「臺灣府」,右上有「寧古塔」、「瀋陽」即可知之。其三,畫者知道中國之外另有天地,左上角列有「荷蘭國」、「大西洋」、「小西洋」,左下角註明「暹羅國」、「占城」,透露來自域外的消息。不過繪者顯然是以中國為中心,於是勉強將中國之外的地理知識,緊縮一隅,聊備一格。 那麼

,地圖中的中國本身有甚麼問題? 既然是一張清代的中國地圖,為何北京旁寫著「順天府」,南京則是「應天府」,這都是明代的用語。再者,圓圈紅底註明戰國時期的國家,又用小字寫下孔子、張良、東方朔、周瑜、郭子儀等歷史人物,這似乎不止是一張地圖,更像是歷史教材。在我眼中,這幅地圖呈現的是層累疊加的中國歷史,而且明顯是以朝鮮為中心出發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