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宮靈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指南宮靈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逢元寫的 台灣多奇廟,遊出好運道 和張家麟的 臺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指南宮禁忌也說明:不能一起去的是指南宮吧拜呂洞賓的Feb 11, 2021 · 農曆春節,民眾拜廟多,但受疫情 ... 圖/鄭清元攝)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得道成仙後,被奉為「孚佑帝君指南宮靈驗,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蘭臺網路所出版 。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志明所指導 高慶禮的 中和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的信仰研究 (2020),提出指南宮靈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封神演義、終極生命、靈修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玄奘大學 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蔡翊鑫所指導 劉寶滿的 苗栗玉清宮籤詩研究-以«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經»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關帝聖君、苗栗玉清宮、恩主公、籤詩的重點而找出了 指南宮靈驗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投竹山紫南宮拜財神廟、教你怎麼求發財金、金雞母、錢母則補充:不論是做生意或上班族,就連許多商界名流、知名藝人每年也都會固定來參拜,看看人潮就知道紫南宮有多靈驗了。每年大年初一是紫南宮發放新春錢母的日子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指南宮靈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多奇廟,遊出好運道

為了解決指南宮靈驗的問題,作者楊逢元 這樣論述:

  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   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   與神同行,跟著廟宇達人來個拜拜開運之旅,   神明加持,包管財運亨通、運勢暢旺!   ★兼具廟宇介紹、美食推薦與好遊景點的旅遊書   ◎如果「拜拜」歷經上千年而未式微,給予「凡人」心靈依靠。無疑是穩定台灣社會的力量。而普遍也流傳著求財、求姻緣、求子的名廟,除了「保佑」的功能之外,還有哪些值得參訪。其實,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而這些祀神,也各有專職「神通」,精彩的故事也值得閱讀。如果,「拜拜」不僅是祈福,而帶有歷史與文化的閱讀,

不也是文化傳承,讓「信仰」更有見聖賢而思齊的意義。   ◎本書從廟宇的分類、常見的祀神、拜拜的規矩及台灣祈福好廟等依序介紹,讓「拜拜」這件事,不再只是「拿香跟著拜」,而讓每一次的「拜拜」都像是走訪一座小型博物館,閱讀豐富的民俗文化。而且,不同的廟宇,也各求財祈福之道,在每座靈驗好廟的內文中,也將一一介紹,讓「拜拜」更得其法。 好評推薦   現代人如何能得福報?如何敬神能有福佑?在此勸勉世人多修福、修德,否則注定磨難!不論大廟、小廟,入廟三柱清香,拱手於胸,裊裊香煙直達天庭,誠心敬意,發自內心,方得諸天神佛庇佑!所謂修福,最基本從惜福做起,珍惜一點、一滴,一餐、一味都要感恩。修德要感念祖先

德澤,反求諸己要常保口德、心德,行為舉止都要有德,不要口是心非、不要搬弄是非,因為世事皆有因果,修福、行德才有善果。--板橋濟武宮 濟公活佛李修元  

指南宮靈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Walking Video】30分鐘帶你走完 拱北殿+後山步道全程! 正殿→八仙洞→後山步道→望月亭→萬壽亭→川流亭→仙丹亭→雙拱橋→飛鳳亭→正見殿。
拱北殿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88號
google Map:https://goo.gl/maps/PXUt1wvPhDVPt5V39

拱北殿的由來及草創時期
本殿在現址開基建廟前,奉祀孚佑帝君呂仙祖於三秀山下的「北港鸞堂」。
清朝光緒27年(西元1901年、民前11年),水返腳(今汐止區)北港地區徐介卿、廖新田,蘇四川等居民,聽說木柵仙公廟(今指南宮)香火鼎盛,奉祀的孚佑帝君十分靈驗,於是,共議前往祈求仙公祖恩准分火回鄉,供奉於蘇火旺茶館內(今烘內派出所附近),名為「北港鸞堂」。在仙公祖慈悲濟世神蹟感召下,信徒日眾,成為水返腳及北港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

五年後,有一天在堂內扶乩時,童乩突然跳上神桌,奮力捶打桌面至穿鑿成洞,隨說:「神昆由 柳星君降乩,指點在三秀山建廟,以廣被恩澤、福佑蒼生」。信徒蘇慶月、蘇文真及蘇四川等乃虔誠捐獻土地,經於光緒三十二年歲次丙午二月初四午時三刻,恭請孚佑帝君飛鸞降筆擇地破土開工建廟。

當時,雖有北港地區村民齊來鑿石開基、伐木運土,信徒們亦盡力捐輸金錢物資,但因草創之初,蓽路藍縷,入不敷出,經營困頓。倖得當時本殿第一任主持陳恭先生(泉州安溪縣人、法號優婆塞普頌)刻苦經營,白天進入礦坑工作,貼補開支不足,夜間汲汲於法務建制。眾心一志,終於三秀山上,創建完成一座台式木造拱北殿。

民國60年代迄今的第五次環境整建
民國55年全殿重建任務完成後,常務董事蘇勝雄先生未敢稍歇,即率其現任總幹事蘇百福先生,著手規劃整建神殿四周林域。於是,鑿石開路、駁坎護堤,開山闢徑、砌石成階,跨壑成橋、涼亭星布,工程之細微及用心之良苦,不亞於重建工程。

經過數十年的汲汲經營,今日的拱北殿,殿前有寬廣停車場及兒童遊樂場,後山有登山步道及景觀涼亭,四周花木扶疏、老樹參天,空氣清新、香氣四溢。本殿多年培育的花木有桂花、茶花、櫻花、含笑花 杜鵑、紅丹、楓樹、樟樹、榕樹等,依時令節序而有不同的自然景觀。清淨自然、樸實親切,不但是參香賞景、陶冶心性的好地方,更是修持呂祖丹法的人間仙境。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SEVEN.Mr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EVEN.KING.mr
★WebSite★ http://www.DanceSoul.com.tw

#全程走完 #拱北殿 #汐止 #北部 #一日遊 #景點 #步道 #秘境 #GOPRO

中和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的信仰研究

為了解決指南宮靈驗的問題,作者高慶禮 這樣論述:

摘 要 鴻鈞老祖是臺灣民間信仰的至上神,普遍遵奉為大道主宰與萬教之主。鴻鈞本做鴻均講,最早出現於西漢王褒的《四子講德論》一書,原文為「夫鴻均之世,何物不樂?」也就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的意思。後出現於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盤古與鴻鈞道人之間是以一氣相承,稟氣而生,道隨而傳。鴻鈞道人因而成為天地萬物秩序的主宰者。近代胡崇峻主編,《神農架〈黑暗傳〉多種版本彙編》,透過神話人物角色的變換,可以看出民間對鴻鈞老祖的重視程度。鴻鈞老祖世人尊稱之名稱甚多,諸如:無極老祖、玄玄上人、元始天王等等。 無上大道院於民國107年(2018)農曆12月正式成立於新北市中和區,乃研究者於「耳順」之

年奉無極老祖(即鴻鈞老祖)之指示而成立。供奉神明鴻鈞老祖(無極老祖)、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東王公、西王母、地母至尊、瑤池金母、九天道母、準提佛母、驪山老母、無上麒麟玄童、無上金光玉皇上帝、王天君、不動明王、太乙救苦天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神明。道院以「自然無為」為修道目標。 本論文,研究者以田野調查參訪臺灣以鴻鈞老祖為主祀神的宮廟共計十幾家分析整理記錄鴻鈞老祖的信仰活動和信仰特色了解其發展的狀況。無上大道院是屬於臺灣民間信仰中靈修模式的道場,以靈修、會靈山、靈山復古收圓為主要任務。以完成靈修者所應完成之個人使命。亦即如何去開創復古收圓的使命及成就自我終極生命的圓

滿道路。鴻鈞老祖的靈修模式如何在當代社會科學掛帥和瞬息萬變的生活中,除了需安頓信眾的心靈,更需具有社會教化之功能,來面對信眾在宗教上尋求生命安定與自我定位,進而達成自我圓滿之回歸。關鍵字: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封神演義、終極生命、靈修模式。

臺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

為了解決指南宮靈驗的問題,作者張家麟 這樣論述:

  本文以東南亞之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為例,說明各國在獨立建國以來的政治發展,並用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卡方分析方法,實證研究這些地區在臺僑生的政治文化現象,發現:不同僑居地僑生之政治社會化過程都深受儒家文化之影響,但也因地區不同而呈現異質性。而其政治態度則因僑居地的政府體制、政治發展不同而有不一致的現象。 作者簡介 成秋華   本書作者成秋華,是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及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雙碩士,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講師,對海外華人相關議題,有很高的研究興趣。   宗教儀式依附在臺灣社會上,信徒在此獲得心靈慰藉、神的啟示與教誨,形成參與者的我群感受,提昇人性至神聖的靈性。

  然而,在傳統社會變遷到現代社會的過程中,『現代」是永無止境的歷程,傳統遺留下來的許多人文活動,可能會消失殆盡或轉化而存活;其中,不少臺灣宗教儀式也面臨現代社會嚴峻的考驗,激烈的社會變遷使古老的臺灣宗教儀式面臨淘汰,或脫胎換骨存活、發展至今。   為何會如此呢?本書挑選五篇論文嚐試從現代臺灣社會與宗教儀式互動的角度切入,探究為何傳統宗教儀式仍然可以存在或發展於現代臺灣社會。 作者簡介 張家麟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系文學士 國立師範大學 教育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博士 現任: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 臺灣宗教學會副理事長 心鏡季刊顧問 歐亞教育基金會顧問 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理事

考試院文官講座教授 著作: 1.國家與宗教政策  訂價 新台幣380元 2.當代台灣宗教發展 訂價 新台幣280元 3.新宗教建立衡量指標之研究 4.國家與社會福利 第一章 宗教儀式變遷認同與宗教發展-以鸞堂扶鸞活動為焦 1壹、前言 1貳、理論回顧 2參、研究設計 10肆、調查資料討論 17伍、結論 35附錄 39參考書目 58 第二章 宗教儀式認知與感受-以拜斗參與者的宗教經驗為焦 61壹、前言 61貳、拜斗儀式參與者的認知 66參、拜斗儀式參與者的神秘經驗 78肆、結論 89參考書目 90附錄 93 第三章 宗教儀式與宗教領袖詮釋 -以大甲鎮瀾宮的進香儀式變遷為焦 131壹、理論回顧

與問題意識 131貳、進香儀式變遷(1975-2007) 138?、廟方領袖需盱衡社會情勢變化主導進香儀式變遷 150肆、討論與結語 157附錄 161參考書目 171 第四章 從關羽到關聖帝君-論關公信仰形成與發展 175壹、前言 175貳、關公信仰形成 178參、關公信仰發展之因 181肆、關公信仰的擴張 189伍、宗教儀式豐富關公信仰的內容 193陸、結論 197附錄 199參考書目 204 第五章  佛教徒皈依佛門因素-以佛光山信徒為例 207壹、緒論 207貳、佛光山信徒皈依的可能情境分析 221參、佛光山信徒皈依因子之分析 226肆、佛光山信徒皈依的四個因子討論 230伍、結論 2

38參考書目 239附錄 242跋 251   只有人群才有宗教活動,有宗教活動就可能會有人群集合起來對神或鬼從事宗教儀式,從原始信仰的巫儀式到制度化宗教的禮拜儀式,都依附在不同性質的社會中。當社會從游牧變遷到農業,再從農業變遷到工業,至今由工業轉向後工業社會,宗教儀式既離不開人的社會,也深受社會結構變化的衝擊。   台灣社會從過去祖先跨海來台,帶來了家鄉的守護神,也帶來了宗教儀式,隨著移民社會的開墾,農業為主軸的生產方式,影響了宗教儀式的進行。當農業社會過渡到後工業社會時,傳統的扶鸞、拜斗、進香、收驚及皈依等儀式,也面臨了農業社會過渡到後工業社會的衝擊。   以媽祖進香儀式為例,農業社會需

要鳩集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先民乃發明了「丁口錢」、「緣金」的制度,以移民社會的庄頭為範圍,建立祭祀圈無形的社會組織,提供進香儀式豐沛的資源,讓媽祖每年得以遶境,滿足信仰者的宗教心靈需求。然而,隨著社會變遷,媽祖廟宇的祭祀圈社會組織受到衝擊,新移民進入不見得同意繳交緣金,原有的居民移出,仍然帶著自己的媽祖信仰移到新的居住地。祭祀圈再也無法支援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取而代之的是信徒自由捐獻的「香油錢」制度。台灣廟宇的宗教活動能夠持續舉辦,也就分成兩種制度在背後支撐,傳統庄頭廟仍然維持祭祀圈。社會變遷遽烈的都市型廟宇,乃紛紛被迫拋棄祭祀圈轉而求助於香油錢。廟宇宗教領袖的經營能力,牽引著宗教儀式的興衰;

而宗教儀式感動信徒時,也使廟宇香油錢水漲船高。經營能力高者的廟宇香火鼎盛,香油錢豐沛,宗教儀式照樣推動;反之,經營能力差者的廟宇,香火衰退,宗教儀式的推動困難重重。宗教儀式的舉行依賴信徒捐獻的香油錢,因此,宗教儀式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時,也會帶來豐厚的香油錢,兩者成為互動的關係。   本書收集五篇宗教儀式的論文,焦點都放在宗教儀式和社會變遷之間的關連,有時候是社會變遷衝擊了宗教儀式,造成宗教儀式必需滿足現代社會的本質,才有辦法維持古老的宗教儀式,像扶鸞儀式、拜斗儀式都是存留到現在行之久遠的儀式。有時這些儀式會影響宗教發展,因為當儀式可以生存於現代社會時,它吸引了更多現代人進入到古老的宗教中,讓漢人

社會的民間信仰透過儀式的變遷,得以脫胎換骨持續發展。   宗教儀式也會造成信仰的發展與擴張,在關公信仰變遷的論文中,就發現了台灣的關公信仰廟宇香火鼎盛的原因在於保留相當多的民間信仰儀式。僅管這些儀式具有「神秘主義」及「理性主義」混合的內容,仍然被廣大的台灣住民所接受。以台北行天宮為例,祂的免費收驚儀式具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信仰者卻樂此不疲到行天宮接受收驚婆的收驚。又如台北指南宮,祂的禮斗儀式滿足現代人追求長壽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和諧的需求,到指南宮參加拜斗法會的信徒絡繹不絕。中華玉線玄門真宗、真佛心宗的扶鸞儀式具有代天宣化的教育色彩,教育信徒信守三綱五常的道德,變成效勞生的修行法門。   另

外,原本以為現代台灣人熱衷「皈依」在佛教的著名法師派下,造成台灣五大佛教教派的崛起,如證嚴法師的慈濟功德會、星雲法師的佛光山、聖嚴法師的法鼓山、惟覺法師的中台山與心道法師的靈鷲山,這些新起教派是台灣社會在全球宗教世俗化過程中的異例。但是本書卻有不太一樣的發現,書中最後討論佛光山信徒皈依佛教的變因,研究發現現代人喜歡佛教的主要原因,竟然不是宗教因素,而是社會因素,以人所生存的社會環境及人情網絡為皈依佛門的主要因子。除此之外,佛教的教義喜好與個人道德追求、面臨人生困境的生離死別及宗教心靈中的靈驗期待等因素,皆是一般信仰者會進一步參與皈依典禮的次要因素。   宗教儀式和社會變遷密不可分,有時宗教儀式

的變化來自社會的結構轉變的刺激,儀式不會自己變化,往往是宗教領袖深諳現代社會的本質後,賦予儀式新的生命,當儀式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時,儘管此儀式已經流傳久遠,未來仍可持續發展。   儀式本身存活在現代社會後,它也會帶給原有宗教新的契機,因為宗教儀式有時像個「聚寶盆」,主持儀式者讓宗教儀式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此時,信徒就會自願的從口袋掏出善款奉獻給神。宗教儀式與現代社會本質的緊密結合,擄獲信徒的宗教心靈,讓宗教浴火重生不斷發展。

苗栗玉清宮籤詩研究-以«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經»為例

為了解決指南宮靈驗的問題,作者劉寶滿 這樣論述:

「關聖帝君聖籤」為苗栗市玉清宮所使用的籤詩,是臺灣使用較為普遍的百首籤詩,又稱為雷雨師詩籤,此名之由來可以由第一百籤中得知,是由天仙雷雨師所降,雷雨師籤詩在許多寺廟廣泛使用,尤以關帝廟、城隍廟多採用此本籤詩,故有人稱它為關帝籤、城隍籤,雷雨師籤詩也會在其他主神之寺廟見到。本論文以苗栗市玉清宮的一百首聖籤 - 以《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經》一至五十首的籤詩故事典故為研究主題: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及探討相關文獻;第二章論述苗栗市玉清宮的歷史沿革、信仰背景,及介紹正殿及二樓、三樓的主祀神以及拜殿的開基諸神;第三章介紹玉清宮的請茭與求籤禮儀,籤詩的種類、構造及作用;第四章解析玉清宮籤詩與《關聖帝君應驗桃

園明聖經》中的籤詩故事典故一至五十首,從籤詩的詩文及背景故事、譬喻等,從歷史典故及延伸涵義中,還原五十首籤詩故事的出處;第五章籤詩的分類,從五十首籤詩中由論者重新詮釋籤詩,依朝代、學術主流、吉凶分類、文人武將、與他人互動及自己修行等分項解籤;第六章結論。籤詩具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明清時期輾轉至臺灣,自古迄今深深影響著人類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演變,籤詩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改變。然而在人們的心目中,卻依然扮演著相同的角色,也就是傳達聖意。籤詩是人生方向的指引,抓住籤詩的玄機,把握籤詩的精華,就如同關帝聖君天界的雷雨師在第一百首籤詩所說:「我本天仙雷雨師。吉凶禍福我先知。志誠禱告皆靈驗。抽得終籤百事宜。」

從學習籤詩源遠流傳的智慧,必能化險為夷並抓住改造命運的契機。關鍵詞:關帝聖君、苗栗玉清宮、恩主公、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