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組冷門科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文組冷門科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豪鍵寫的 尼采先生之沒禮貌的上班哲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組冷門科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尼采先生之沒禮貌的上班哲學

為了解決文組冷門科系的問題,作者李豪鍵 這樣論述:

「我只是想好好混口飯吃啊~」 尼采先生這次要敲碎你的玻璃心 千千萬萬上班族一定要讀的職場生存哲學!   「吳課長」是典型的苦命上班族,他總是將辭職信放在上衣口袋裡,帶去上班。但為了賺取還過得去的薪水,不論心情和意願如何,吳課長都必須強逼自己繼續留在職場上,努力生活下去。有一天,吳課長遇上了存在主義的先驅--尼采,兩人聊起了工作與生活。吳課長向尼采說:「我好想把口袋中的辭職信往主管的臉上丟去!」以為能得到些安慰,沒想到尼采先生的回應竟然是:「所謂的獨立,是只屬於強者的特權!」   身為企管系博士兼上班族教育諮商師的李豪鍵博士,透過上個世紀被稱為最現代化的知名哲學家尼采之哲學理論,從中尋找

能夠解決現代上班族煩惱的方法。作者整理出職場生活和人生中最常見的 34 種問題,以尼采的思路提供解答。這些問題是職場人每天都會遇到的:   【煩惱要不要遞辭呈】獨立—是專屬於強者的特權   【想做些新嘗試,卻被潑冷水】創新—我們飛得愈高,在不能飛的人眼中,看起來就愈渺小   【定期買樂透,期待人生逆轉勝】希望—是災難之首   【一直做熟悉的工作,這樣好嗎?】習慣—會使雙手伶俐、想法遲鈍   【即將和惡名昭彰的主管共事】善惡—如果不是創造者,誰都不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   【要不要跟別人一樣去念研究所】虛榮—比起他人的評論,人們更容易拋棄良心   【難以選擇該走哪條路】實存—世上有一條路,除

你之外,無人能走   【夢想爬到頂尖,卻只能做雜事?】最高—想學會飛行,就必先從站立、行走學起   【因同期同事表現良好而自卑】自卑—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花園和植物   【真的非改變不可嗎?】變化—無法蛻皮的蛇,注定滅亡   ……   尼采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他在本書中化身為最傑出的良師,提供大家「神準的」處方,他的解答一語道破,字字切中人生核心,能帶給絕望的人希望,給傷心的人安慰,給陷入悲傷的人快樂。本書提供職場人一個「出口」,對許多人在職場生活中所經驗或感受到的鬱悶及衝突,藉助尼采的智慧,幫助我們尋找新的洞察視野與解決方法。   這本書是尼采給不安的職場人的建言,讓我

們一起向更好的生活前進! 作者簡介 李豪鍵이호건   以企管博士之姿在職場活躍,但是本人卻不喜歡這種稱呼,因為不希望自己的身分被定型。他追求的是差異及多元,而不是共同性,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這種傾向。大學就讀理工科系,研究所攻讀企管,在企業裡則鑽研教育(HRD),現在陶醉於人文學和哲學之中。   從上班族變身為顧問和講師的他,目前經營一間教育顧問公司—Hubiz(株),同時身兼作家和專欄作者。著作包括《愈忙愈要思考》(바쁠수록 생각하라),以及《30日人文學》(30일 인문학)。 譯者簡介 蕭素菁   畢業於政治大學東語系韓文組,韓國漢陽大學社會學碩士。目前為專職韓文翻譯/口譯,同

時擔任信義及永和社區大學韓語教師。譯作包括《一天》《不可思議的世界文化遺產》《上哈佛真正學到的事》《富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33件事》《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等三十餘本。目前最大的心願是「核電歸零」。 前言 你最意想不到的職場導師:尼采 第一章 自由,是專屬克服阻力者的特別權利 01_獨立 獨立,專屬於強者的特權 在煩惱要不要遞辭呈 02_自由 沒有阻力,就沒有自由 在職場中感覺缺乏自由時 03_任職 想往上晉升,必須先往下扎根 想晉升到更高的職位,該怎麼做? 04_創新 飛得愈高,在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看起來愈渺小 想要有些新嘗試,卻被他人潑

冷水時 05_良師 如果沒有好爸爸,就應當自己創造一個出來 目前為止,還遇不到好的良師! 06_神 如果上帝已死,不就應該自己成為上帝嗎? 當奉為上帝般的上司離開,內心感到失落時 第二章 價值傳遞,反問價值的「價值」 07_希望 希望,其實是災難之首 養成習慣每星期買樂透 08_習慣 習慣會使雙手伶俐,使想法變遲鈍 一直做熟悉的業務,這樣好嗎? 09_勞動 「勞動的高貴」是奴隸的夢想 盲目的勤勞也算美德嗎? 10_回憶 沒有遺忘,就沒有幸福、開朗、希望、自信,也沒有現在 過去所犯的錯,一直困擾著我! 11_疾病 在疾病強迫賦予的空檔中獲取智慧 被調到冷門職位,該怎麼辦? 第三章 道德,讓生

活後退的弱者選擇 12_道德 不存在所謂的道德現象,只有道德的詮釋而已 內心感到自責,真的好累 13_善惡 如果不是創造者,誰都不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 要和惡名昭彰的主管共事,真令人擔心 14_欲望 不當的想法都隱藏在一無所有的人心底 真正擁有一切的傢伙,想要的更多! 15_利己 所謂利己主義是屬於高貴靈魂的本質 公司結構調整時,希望有人能自行離開 16_虛榮 比起他人的評論,人們更容易拋棄良心 煩惱著是否也必須像別人一樣去念研究所 17_良心 感覺良心受到譴責,是如同狗咬石頭一般愚蠢的行為 考績超越前輩,心中因此感到抱歉 第四章 人生,必須再次反覆咀嚼的人生疑問 18_實存 世上有一條路

,除你之外,無人能走 該走哪一條路,難以判斷 19_青春 我們比自己所意識到的更像藝術家 想要有新的嘗試,但已經上了年紀 20_肯定 已存在的事物中,沒有哪個是可以去除的,也沒有哪個是可有可無的 懷念過去,那段輝煌的時光 21_目的 在旅行的途中,人們常會忘記旅行的目的 對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是否算過得好,感到疑惑 22_評價 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 在公司沒拿到好考績,覺得很冤枉 23_回歸 你想再過一次,再反覆過無數次這樣的生活嗎? 覺得生活無趣,而且感到厭倦 第五章 變化,無止境的變身與進化,是強者的戰略 24_最高 想要學會飛行,就必先從站立、行走學起 夢想爬到最頂尖,卻因為只做雜事而感到困

擾 25_自卑 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花園和植物 因為表現良好的同期同事而感到自卑 26_變身 必須從駱駝變為獅子,再從獅子變為孩子 因為工作忙碌,所以沒有空參加教育訓練 27_變化 一條無法蛻皮的蛇注定死亡 心中納悶,真的非變不可嗎? 28_競爭 你們應當尋找你們的敵人,展開戰鬥 因為遇到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煩惱 第六章 自我,所謂生活,是要了解自己,愛自己,超越自己! 29_自我超越 人是必須被超越的東西 以前我也表現得很好,近來感到人生太無常了! 30_愛自己 愛鄰居之前,先愛自己! 因為沒有幫同事的忙而遭側目 31_欲望 禁欲主義是對自己的暴行 該為了組織放棄個人的欲望嗎? 32

_財產 當財產超越限度時,財產就成了主人,主人則成了奴隸 別家公司要高薪挖角,我該跳槽嗎? 33_自信 必須相信自己,才能相信未來 我所做的努力,別人都不知道! 34_自我欺騙 被當成是治療劑的東西,長期而言卻會使病情惡化 像現在這樣,算過得還不錯嗎? 後記 Amor fati,愛自己的命運! 參考文獻 前言    你最意想不到的職場導師:尼采      你有戀人嗎?      好不容易遇到許久不見的朋友,彼此先寒暄問候,接著一定會問一個問題:「嗯,你結婚了嗎?」這時如果回答「還沒」,就會再被追問:「那麼,有交往的對象嗎?」表達方式雖然不太一樣,但其實就等於是在問:「你有沒有戀人?」想確

認朋友是否安好時,問候「有沒有戀人」絕對是件比什麼都重要的事。即使衣服穿得很有「品味」,即使職位高、賺的錢又多,只要朋友身邊沒有戀人,就感覺好像豆沙包裡沒有「豆沙」一樣,只是外表光鮮亮麗,內在卻有所缺憾。戀人的存在與否很重要,戀人會讓我認知到自己的重要性,可以安撫我疲累且傷痛的心靈。總之,如果沒有戀人,原本已充滿艱險的人生道路,只怕會變得更孤單淒涼。因此我也忍不住想問:「你有戀人嗎?」萬一沒有的話,希望你現在就去找一個。「馬上!」      對職場人來說,職場上也需要一個「戀人」。在辛苦的職場生活裡,我們需要一個能幫忙照亮前方去路、安慰疲累心靈的戀人。如果是我,會把這樣的戀人稱為「導師」(me

ntor)。以前問朋友:「有戀人嗎?」這句話,以後可以改成問職場人:「你有導師嗎?」就好像身體有病痛就要去醫院一樣,當對職場生活感到苦悶時,就需要找導師。但是如果連能找的良師都沒有呢?這樣就未免太淒慘了,再怎麼痛苦煩心,都只好咬緊牙根。      生活中需要戀人,同樣地職場生涯也需要。「導師」(mentor)一詞,是出自希臘神話中奧德修斯朋友的名字「Mentor」。奧德修斯參加特洛伊戰爭時,將年幼的兒子泰勒馬科斯託付給曼托(Mentor)照顧指導,於是像這樣在危急狀況下需要找人幫忙時,所找的那個人就叫做「曼托」(mentor)。今日曼托(mentor)一詞已經被引申為能指引正確方向、「既明智又

值得信賴的指導者或良師」之意。      換個方式再問一次:「你的導師,真的是明智且值得信賴的嗎?」萬一連你所相信且追隨的導師,也昏庸不明事理呢?如果因為這樣,而讓職場生活變得更辛苦,或使未來更加不安的話呢?這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雖然對他說的話深信不疑,但是這位導師如果缺乏真正的人生智慧,聽他的話就好像是找江湖術士看病一樣。因此在我們相信導師「存在」之前,應該要先確認導師的「資格」。      通常我們會習慣將同一個職場裡工作的前輩當成導師,這是件好事。不過若以導師的資格來評論的話,工作上的前輩極有可能也是正在為將來人生煩惱的凡夫俗子。連自己的前途都渾沌不明的情況下,自然沒有立場去為其他人的人

生提供意見。前輩也如同多數的職場人一般,不僅身處無止境的競爭與壓力所引起的慢性緊張之中,他對未來的不安與恐懼從沒有停止過,而且說不定前輩也正急迫需要能指引自己的導師。      像這種情況,儘管需要導師的人很多,但實際上能滿足需求的導師卻很難找到。無論多麼急迫需要,身邊就是找不到適當的人。從一開始要找具備資格的導師就成了問題,因此到如今還在四處徘徊,尋找這位導師,就好像一名為了徵求武林高手而行走江湖的浪人般。這個現實問題令我感到著急,因此想要為這許多渴望導師的朋友們推薦一個人。如果是平常急需導師卻又因為各種原因而遇不到優秀導師的人,可以好好注意。      介紹尼采      我要介紹的導師是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一八四四至一九○○年)。其實他很有名,即使是聽到「哲學」一詞就頭皮發麻的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大致上對他的評價是正反各半──「反對」(anti)或「狂熱」(mania)。持前者看法的人,對尼采的印象大概是下面這樣。      留著長鬍髭加上矮小的身材,滿嘴嚴厲批判的苛薄言論者;高喊「上帝已死!」的無神論者;被求婚的女人拒絕後一輩子單身、令人缺乏好感的男子;懷疑一切事物、毫不留情推翻既有價值的非道德主義者;手持棒錘,一邊研究哲學一邊自稱為「炸彈」的破壞者;因為精神異常而就醫,最後在精神病院結束這一生的人;提供法西斯哲學理論的危險思

想家等等,一般來說有很多負面的形象。      但是追隨他的「群眾」也很多,稱得上是「愛好者」或「狂熱者」的他們極度推崇尼采,對他所提出的哲學相當瘋狂,狂熱的程度讓人不得不將他的跟隨者的研究稱為「當代哲學」。當然,要把尼采稱為當代哲學的創始者──甚至稱為提供基礎的哲學家亦無妨。雖然這是普通常識,不過追隨他的人們都以溫和的視角觀察尼采與他的思想,而且提出正面的詮釋。      他是對二十世紀影響最深遠的哲學家;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是以藝術家的爽朗高唱自由精神的啟蒙家;是診斷並治癒有關人與世界之病癥的精神治療師;是持有自己獨特的道德清單,邊唱邊跳地教導要活得健康的教育家;是向對生命感到幻滅的

絕望者強調「懂得愛惜自己,肯定自己的健康生活」的哲學醫生等,這些他所呈現的思維轉換,被評價為對當代哲學奠定了基礎。      對尼采的評價之所以兩極化的理由是什麼?或許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在於對他(或他的思想)不理解或是有所誤解。負面評價尼采的一方,大部分是因為不認識或誤解他的真面目而討厭他,就好像不懂音樂的真正價值而覺得古典音樂枯燥乏味一樣,但即使是那樣的人,只要能了解尼采原本的面貌,或許也會加入狂熱愛好者的隊伍也說不定。      尼采,從「地下歌手」到「流行歌手」      義大利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曾經形容,經典著作(classic)「雖然有名,但卻是沒人

讀過的書」。這段話是要揭發那些聽過有名的書,但實際上卻沒讀過原著的人。雖然事實如此,但是由卡爾維諾的定義來看,尼采的書顯然也是屬於「經典著作」。因為他的著作雖然有名,事實上仔細讀過的人並不多。因此尼采總是、而且依然是「異鄉人」,也是「外星人」。於是他有如珠玉般的文字,便無法在很多人的現實生活裡引起特別的影響或改變。      相反地,還有追隨「尼采」的另一群人,被稱為「狂熱愛好者」的他們不是一般人,而是專家──具體而言就是「平常對哲學有興趣,而且深入研究(或學習)的一群人」。他們崇拜尼采,並仔細研讀他的著作。他們努力試圖從他的書中獲取洞察力與生活智慧。如果將尼采比喻為歌手,應該稱呼他為「地下歌

手」比較恰當。雖然知名,但卻是只有少數歌迷圈會去消費聽歌的歌手。對一般大眾來說,就是有聽過他的名字,不是那麼陌生,因此也不會太好奇,結果也沒有欲望覺得應該好好了解他的思想。      現實狀況如此,一部分雖然是讀者閱讀能力粗淺的關係,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追隨尼采的研究者(特別是作者)也有關係。市面上介紹尼采的書特別多,以個別的哲學家來看,介紹書籍比他多的哲學家簡直屈指可數。儘管如此,還是未能成功地將他的思想廣泛介紹給一般人,因為大部分與尼采有關的著作主要都是「為粉絲而寫的書」(當然,最近有針對一般人而寫的趨勢),所以想要吸引粉絲之外的一般大眾目光,還略顯不足。尤其是想引起多數上班族(受薪階級)

的興趣,總覺得還是少了點「什麼」。尼采雖有名,對一般人來說依然是「忽遠又忽近的你」。      聰明的讀者或許已經看出來了,這本書不是為了專家,而是為了「一般人」而寫。將「地下歌手」的尼采變身為「流行歌手」,是身為「製作人」的我的目標,也是我執筆寫這本書的動機。我既然不是專家(更非專攻哲學),當然深知一般人從專家哲學書籍中所感受到的艱澀和陌生,就像第一次參加的派對裡沒有任何認識的人一樣尷尬。所以本書努力試圖從一般人──而且是初學者的角度切入,為了那些平時雖然對尼采有興趣,但是卻從「粉絲用讀本」裡感覺不到樂趣的人,因此本書姑且就稱做「一看尼采就上手的說明書」吧。也就是想把門檻降低,寫一本幾乎沒有

哲學基礎知識的人稍微用心就能充分理解的書。就算一個人也好,總是要增加關注,才能將尼采打造成「流行歌手」。      還有一點,我想說些實用層面的目標,先聲明這本書的屬性雖是給初學者的入門書籍,但卻不是單純以傳達尼采思想為目標的書。正如維根斯坦所說,哲學的目的「就是給捕蠅瓶中的蒼蠅指示出口」一樣,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職場人一個「出口」,對許多人在職場生活中所經驗或感受到的鬱悶及衝突,藉助尼采的智慧,幫助他們尋找新的洞察視野與解決方案。換句話說,就是「尼采給不安的職場人建言」,或是像一開始所提到的,「把尼采當成良師,更有智慧地過著職場生活」。      深入研究尼采的許多專家都說過相同的話。他們說

活在早於我們一世紀之久前的尼采,他的思想仍然是「現代的」。也就是說他的視野和觀察至今還是相當適用。更進一步說,我相信對現在的職場人來說,尼采會是一位很好的「課外老師」。對於職場生活中大多數職場人感受到的各種苦悶,尼采將化身為傑出的良師,提供大家「神準的」處方。不用因為所謂「神準的」就小看他(雖然是仰慕他的一群人使用的表達方式)。因為他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許多狂熱粉絲(專家)都因他的哲學深度與高度而為之著迷。我相信尼采的處方能帶給絕望的人希望,給傷心的人安慰,給悲傷的人快樂。希望翻閱本書的讀者一定要站上尼采的肩膀,吸取對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別具的慧眼,此外也希望讀者能對尼采開始產生無限的

喜愛與關心。   01_獨立 獨立,專屬於強者的特權 Q:在煩惱要不要遞辭呈 職場生活已邁入第十年的吳相洙(오상수)課長,他在這段期間心無旁騖,自認很努力地過著每一天,但是不管活得多認真,沉重的生活看不出絲毫可以改善的跡象。每到月底,雖然有為數不小的金額匯入戶頭,但是那筆錢一轉眼就會消失,好像餵鱷魚的飼料一樣,都拿去繳信用卡費了,他也因此一直很難從負債人生裡脫身。不只是經濟上不夠寬裕,工作上也是如此。首先不僅工作本身缺乏樂趣,工作量也是再怎麼做都沒有止境,加班已是家常便飯,但要達成目標還是一樣吃力。還有,人際關係上帶來的壓力也不小,有無時無刻「挖坑」給他的上司,還有不照自己指示做事的部屬,

周邊都是這些情斷意絕的人。沒有一項可以使人感到滿足的職場生活,讓吳課長疲憊不堪。  情況演變至此,吳課長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有了辭職的念頭。朋友中也有看過這樣的人,把辭呈遞出之後過得比以前悠閒,而且過得更像個人。每次看到這種人就很羨慕, 另一方面心中也會興起念頭,想說:「我要不要也趁這個機會辭職,嘗試一下新的生活?」現在吳課長該怎麼做才好?應該要果斷地把辭呈遞出去?還是再辛苦也要忍耐, 持續過這樣的職場生活比較好? A 每個職場人大概都有過一次想遞辭呈的時候。永遠都做不完的工作,讓人不禁想問「世界上怎麼有這種人」的愚昧主管,還有隨便提出缺乏常識的厚顏要求、惡言相對的無理顧客。就如菩薩所說的「人生苦

海」,職場同樣也是「痛苦之海」。在職場生活中遭遇的這些痛苦,誘惑著我們辭職。嚴重一點的人就乾脆一邊隨身帶著辭呈工作,一邊下定決心說「再讓我不爽一次,一定辭職不幹」。  帶著辭呈度過一天又一天,這種職場人會在某個瞬間果敢地做出決定嗎?要是真的發生令他不愉快的情況,就會立刻丟出辭呈嗎?就如大部分人所經驗的一樣,要將心裡所想的事付諸實行,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現實生活當中有太多的束縛。每個月逼近的貸款利息、小孩的奶粉錢、子女的學費、另一半難以置信的凶狠眼神,都讓他猶豫不決。人們很難從綑綁自己的桎梏中解脫,因此獨立宣言沒有像心裡所想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