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托嬰中心評鑑指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中國文化大學 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 賴宏昇所指導 黃美燕的 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對評鑑認知與投入意願之研究-新北市為例 (2019),提出新北市托嬰中心評鑑指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對評鑑的認知、工作人員對評鑑投入意願。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托嬰中心評鑑指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北市托嬰中心評鑑指標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針對4月1日發生在內湖的托嬰中心案件,這幾天議會其他同仁也陸續提出不少建言,社會局也有所回應,並根據新的事證有了第二波的懲處。在這事件中,除了最難過的父母外,其實台北市政府所謂的評鑑制度,也在這事件中喪失了最基本的公信力。

黃珊珊議員表示,依規定北市托嬰中心每三年至少評鑑一次,108年剛公布最新的評鑑指標,分為行政管理、托育活動以及健康安全三大項以及減分項目與外加項目,其中行政管理有10個評鑑項目,佔了20分,托育活動有25個評鑑項目,佔了40分,健康安全也是25個評鑑項目,佔了40分,每個評鑑項目為1-3分不等,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優等,80分以上未達80分為甲等,70分以上未達80分為乙等,60分以上未達70分為丙等,未達60分為丁等。而受委託評鑑的學者專家則大概花半天的時間到現場,進行這總共60個評鑑項目評分。
針對這60個評鑑項目、總分分級制以及評鑑的方式與時間,有沒有需要再檢討的地方?以下有幾點具體建議---
1、 目前僅花半天時間完成60個評鑑項目的評鑑方式,過於形式,也難以看出托嬰中心的完整面貌。具體建議可將評鑑項目與時間分次實施。
2、 評鑑項目中缺少家長的反映意見。應仿效公運處評鑑公車業者將乘客日常反映內容納入評鑑的方式,也將家長平日的建議內容納進評鑑項目。
3、 增加評鑑頻率,從每三年1次改為每二年1-2次。並將評鑑過程及評分細目資訊公開,並且要求托嬰中心將此資訊放置於對外招生的網站。
4、 其實會進到托嬰中心服務的保母、教保員,對這份工作都有一定的熱誠。在相關的研討會中也發現,幼兒園與托嬰中心發生兒虐事件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壓力。教保員、老師因為長期或當下壓力大,導致情緒失控,進而有了虐童的行為。因此如何增加托嬰中心的工作條件就非常重要。降低現行師生比則考慮給予一定比例的加分,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5、 其他像設置監視器、開放家長手機連線、社會局不定期稽核等,都能讓提昇評鑑信任度。

最後黃珊珊議員也關心像托嬰中心等社會機構的保險是否足夠。以托嬰中心為例,目前有規調必須強制投保場地公共意外責任險與兒童團保,但兒童團保身故僅為100萬元,是否曾該在要求投保責任險,這樣不僅增加家長保障,某種程度也是減少園方的風險。

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對評鑑認知與投入意願之研究-新北市為例

為了解決新北市托嬰中心評鑑指標的問題,作者黃美燕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新北市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對托嬰中心的評鑑之認知與投入意願之現況,與差異情形,並探討認知與投入意願之關聯,依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新北市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對評鑑的認知情形良好。二、新北市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對評鑑的投入意願為中等程度。三、新北市托嬰中心不同「學歷┘、「任職年資┘工作人員對評鑑的 認知看法有明顯差異。四、新北市托嬰中心不同「年齡┘、「專業背景┘、「職稱┘、「中心 規模┘工作人員對評鑑的認知看法沒有顯著差異。五、新北市托嬰中心不同「年齡┘、「任職年資┘、「中心規模┘工作人員對評鑑的投入意願看法有明顯差異。六、新北市托嬰中心不

同「學歷┘、「專業背景┘、「職稱┘工作人員 對評鑑的投入意願沒有顯著差異。七、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對評鑑之認知與投入意願具高度相關。 為了提升工作人員對評鑑的正確認知,本研究建議托嬰中心可以在平時教保會議中,多加討論評鑑認知相關內容,支持創新研究參訪其他托嬰中心,並獎勵員工投入評鑑,對學歷高中(職)畢業的工作人員,建議可以主動進修以提升專業知能。關鍵字:托嬰中心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對評鑑的認知、工作人員對評鑑投入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