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江中信寫的 都市更新叢書II: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和江中信的 都市更新叢書I: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蔣萬安射北市都更5+2箭!推防災型、整宅專案容積獎勵最高 ...也說明:北市都市更新 處指出,「台北市防災型都市更新專案」以三大精神積極推動「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及「耐震能力不足」之危險建築物重建,達到韌性防災的目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詹氏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 林政逸所指導 蔡彥廷的 探討市場改建對於街道攤販的衝擊與時間性–以東門市場改建暨周邊街廓都市更新案為例 (2021),提出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傳統市場、街道攤販、時間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企業管理系(所) 張旭華、葉清江所指導 許乃夫的 危老重建成功因素之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危老重建、民間推動、都市更新、都市計畫、Dematel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的解答。

最後網站陳香菊教戰手冊之- 都市更新篇則補充:依據「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及「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基準」規定,更新改建. 後可享有最高1.5倍法定容積或原建築基地0.3倍之法定容積再加其原建築容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市更新叢書II: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為了解決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的問題,作者江中信 這樣論述: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臺灣都市更新機制解說最權威、最詳盡之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近390頁,叢書約1100頁   都市更新條例權利變換機制逐條白話解說   都市更新條例為基礎,輔以完整函釋分類   著重實務操作,兼顧官方、實施者與地主觀點   旁徵博引,相關函釋與會議紀錄最完整   引用資料與出處文號最正確   穿插大量圖解與表格,艱澀法規不再難懂   近140頁,8篇專題深入解說權利變換原理與機制   穿插13個爭點思考,可作為延伸課題演練   適宜做為地主權益參考、業界工具書、大學教學用書   搭配另書「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都市更新公共利益」,   完整呈現

實務與理論全貌

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次的質詢題目較難,所以這裡整理個文字懶人包:

台北市有一筆基金今年就會突破一百億大關。這筆基金很厲害,每年固定會多出二十億的現金,所以明年底預估會有130億那麼多。

但這筆越變越多的現金卻是台北市最大的虧損投資之一,你知道為什麼嗎?

這個故事很長,要從一個叫做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東西開始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基於都市計畫的理由,台北市把一些土地劃為公共設施保留地。這些土地的所有者很倒霉。因為公保地的意思就是市政府想要買下來建設成道路或公園,但是現在沒錢。可是因為已經被政府保留了,所以地主也不能拿去做別的用途,因為「有一天」政府會來買。

很多公保地就這樣躺在那裡十幾二十年。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2014年市政府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讓建商可以去「幫市政府買」。建商可以買公保地和捐現金給台北市政府,換取建商自己建案的‘容積獎勵,讓建商可以蓋更大的房子。通常轉手之間就可以賺到三倍以上的利益,不過政府也獲得公保地,倒楣地主也順利脫手,三贏啊。

但是這個好辦法卻出現一個bug。

這筆錢每年固定會收到建商給付的現金大約30-40億,但是每年都沒花完。例如今年收到35億,只花了15億,剩下20億。

有剩餘好像也不是壞事?但其實這筆錢有法律規定的用途,不能因為有剩餘就改拿來賑災、紓困、或做社會福利。它只能拿來買地。

當錢沒花完放在銀行時,每年利率大概0.1%,但是土地價值每年固定成長1.5%-4%。也就是你今年沒花完的錢,明年會因為土地價值的成長而損失1%左右,以容積代金總額100億來算,等於每年虧損1億以上。

那為什麼不把錢花完?明明被限定使用的公保地還那麼多。

因為公保地是採取標購制,畢竟我們是民主社會,我們不准地主隨便亂搞這些公保地,但我們也不能強迫他賣,所以地主要自己拿著地給市府標。

但是他們也不想賣。

因為按照規定,政府收購公保地的價格只能是土地公告現值的15%。等於要叫地主打1.5折賣給政府,很多地主並不樂意。而且因為依照現行的容積代金制度,建商也可以買公保地,而且不受15%的限制。最後建商與公保地主的成交價常常是在50%或甚至200%以上。建商很樂意出高價,因為容積獎勵可以讓他賺更多。

所以地主幹嘛把土地賤賣給政府呢?

政府不希望調高公保地收購價格是因為怕某些在最近幾年才持有公保地的建商或掮客牟取暴利,但是容積代金的問題不解決,我們只會看到一筆不能使用的現金變成利息虧損的怪獸。如何在合理範圍內調整土地收購的方法、刺激地主賣出土地的動力,或甚至找到代金的其他使用方法,是台北市政府不可逃避的責任。

--
📌加入呱吉頻道會員:https://bit.ly/3361X61
📌呱吉的Podcast(每週更新):https://apple.co/2GKc3Rp
📌呱吉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froggychiu/
📌呱吉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froggychiu/
📌呱吉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uuepLUX
📌呱吉的美食廢人地圖:https://goo.gl/bpPKvW

探討市場改建對於街道攤販的衝擊與時間性–以東門市場改建暨周邊街廓都市更新案為例

為了解決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的問題,作者蔡彥廷 這樣論述:

傳統市場改建計畫為近年來臺北市政府的重要政策,針對市場的軟硬體設施進行全面性的整頓,期望能夠藉此改變市場老舊的意象,提升整體的環境品質。然而,既有文獻指出,對於市場改建此種建成環境的研究,缺乏對於權力與時間的探討。故此,本研究以「東門市場改建暨周邊街廓都市更新案」為研究案例,透過時間性的角度,探討市場改建推行過程中所存在的「計畫的時間」和「攤販的時間」,以及彼此之間的抗衡。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進行,透過觀察研究法、訪談研究法及次級資料分析法作為資料收集的途徑,並以時間地景作為研究分析架構。本文的結論有三:第一,規劃下所存在的不同時間政治,反映了不同利害關係人所擁有的權力,以及對於時間的控制程度

;第二,計畫的時間性不僅受到利害關係人的影響,亦牽扯於其他銜接計畫;第三,快速的規劃使計畫缺乏彈性,當面臨意外的變革時,將迫使計畫停滯。在基於本研究之結論,並參考過往學者所提倡的緩慢規劃,提出未來發展與治理之建議,以促成更具包容性的都市規劃。

都市更新叢書I:都市更新事業計畫

為了解決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的問題,作者江中信 這樣論述: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   臺灣都市更新機制解說最權威、最詳盡之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420餘頁,叢書約1100頁   都市更新條例事業計畫機制逐條白話解說   以都市更新條例為基礎,輔以完整函釋分類   著重實務操作,兼顧官方、實施者與地主觀點   旁徵博引,相關函釋與會議紀錄最完整   引用資料與出處文號最正確   穿插大量圖解與表格,艱澀法規不再難懂   近百頁容積獎勵圖文解說   近50頁同意比例疑難解說   規劃9篇專題,深入分析重要機制   穿插8個爭點思考,可作為延伸課題演練   適宜做為地主權益參考、業界工具書、大學教學用書   搭配另書「都市更新權利變

換」、「都市更新公共利益」,   完整呈現實務與理論全貌

危老重建成功因素之探討

為了解決新北市都市更新獎勵的問題,作者許乃夫 這樣論述:

本文針對危老重建推動為主題,探討影響危老重建之關鍵因素,各縣市都有經過百年發展面臨都市老化的問題,政府與民間都需正視及面對發展之趨勢,在不同的過程都有不同的配套措施,擴大都市更新以老舊社區為主軸,但卻面臨整合之困境。因此政府於民國87年11月11日公佈都市更新條例,將都市更新獨立於都市計畫法之外,使民間可自行整合提交都市更新計畫,但依然成效不彰。老舊建築易受地震倒塌受損,再加上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現有住宅無法因應高齡化社會所需無障礙環境之需求。為加速解決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的問題,政府建立分流制度,於2017年5月10日公布「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簡稱危老條例),推動老舊瀕危險之

建築物重建。 台灣老舊建築林立,二十年來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但效果有限。遂提出危老重建計畫,透過容積獎勵、賦稅減免及融資協助等各項措施,以期加速都市更新成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Dematel分析危老重建計畫施行方向與危老重建選擇何種方式執行,評估各指標以及各構面之因果關係,探討政府推動危老重建政策效果及後續執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