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宋慧慈寫的 用心,與孩子對話:用「好奇心」提問,用「接納心」傾聽,用「祝福心」回應 和徐美珍的 語文教學最前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天衛文化所出版 。

樹德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溫嘉榮、胡舉軍所指導 傅琪允的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資訊素養與鄉土教學信念及教學效能之研究 (2021),提出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幼兒園、資訊素養、鄉土教學信念、教學效能。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張世杰所指導 羅田子的 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宜蘭縣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心,與孩子對話:用「好奇心」提問,用「接納心」傾聽,用「祝福心」回應

為了解決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問題,作者宋慧慈 這樣論述:

  「提問」比「給答案」重要   有層次的提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連續六年榮獲「全國教師創新教學競賽」獎的宋慧慈老師,如同教改的先行者,在三十年教學期間,秉持著「帶起每個孩子」的教育信念,揚棄了以分數為評量標準的填鴨式教育,因材施教,並率先引用「提問式」對話教學,啟動學生思考的引擎。宋老師說,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對話關係中,尤其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最怕的是沒有對話的獨白,同時還要身為師長或家長謹記「提問比給答案重要」,唯有「不急著給答案」,才能激發孩子源源不斷的創意。     在台灣教育現場,老師們各自以獨門的功夫帶領孩子,開發孩子的各項潛能。過

去,在「考試領導教學」、填鴨式教育的情況下,孩子根本無法樂在學習。現代的教育目標,就是期待給孩子更多元、開放的學習環境,並透過教改來逐漸落實這個目標。走在教改之前,宋慧慈老師便開始將「提問式」對話教學帶到教育現場,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課程,宋老師看到了孩子們因為有層次的對話教學,眼睛亮了、笑容多了、心也開了。即便對話教學耗時費力,也看不到立即的成果,但宋老師仍積極地推動分享,引導學生說出內心話。透過有層次的提問,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同時也能啟動了孩子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怎麼問,孩子願意說?   怎麼說,孩子願意聽?     怎麼問,孩子願意說?怎麼說,孩子願意聽?只要能啟動孩子思考

的引擎,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就有對話的機會。其中建立「信賴關係」的關鍵,必須修練「有效的問」「接納的聽」「到位的應」:     【有效的問】   「提問」比「給答案」更重要,只要問題問對了,理想的答案就會接踵而至。     【接納的聽】   學習放下「自己的想要」(預設的立場),才能看到「對方的需要」(真正的尊重)。     【到位的應】   先回應「心情」再回應「事情」,當對方的心情被接受了,事情往往也就解決一大半了。     《用心,與孩子對話》,是一本對「提問、傾聽、回應」再學習(relearn)的書,本書內容也連結到教改議題「一○八課綱精神」的落實,期待老師的課程規劃都能「以學習者為中

心」,透由「有效對話」,教師們的教學習慣,能從過去「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轉變為「學生想學什麼,教師就教什麼」的靈活教學。當每一位師長都「用心,與孩子對話」,就能呈現「學生愛上學,老師愛教學」的教學歡樂境界。   本書特色     一、   四層次提問的對話應用無時空、語言與年齡限制,宋慧慈老師推廣的足跡從台灣跨越非洲、緬甸、馬來西亞等地。   二、   搭配108課綱,提供教育者最實際、任何人皆可操作的練習方法。   三、   「四層次提問」的對話方式,適合學校、家庭、讀書會、演講……等各種需要跟孩子、大人建立良性互動的場域。   四、   本書整理了「四層次提問」對話常見的O&

A,包括:     1.|自己有情緒時,如何展開對話?   2.|孩子不願對話,或退縮恐懼時,如何打破僵局?   3.|當對方給的答案自己無法接受時,怎麼應對?   4.|無法感同身受時,如何接話?   5.|提問技巧不熟練,如何快速精進?   6.|如何設計會談的問題?   7.|如何結構化會談的內容?   8.|如何從前一個層次抓重點,並且不著痕跡地引導下去?   9.|當與談人的認知與我們原先準備或想引導的方向不同時,要如何處理?   10.|如果現場的回應冷淡,要如何刺激回應?   11.|面對與談人不願意分享(或過度熱情)時,該怎麼辦?   12.|當與談人無法回應提問時,如何轉換成

其他角度來提問?   13.|在與談人不習慣(不敢)發言的場合,如何引導發言?   14.|在人數較多的場合,如何調整帶領的方式,確保會談的效果?   15.|如何帶領讀書會?   真心推薦     (依姓氏筆畫序)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林曜聖│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柯雅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史瓦帝尼院區院長   張正芬│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退休教授   許芳榮|中華民國激勵協進會理事長,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馮仁厚|群仁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前中華民國激勵協進會理事長

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8第二屆【參與式預算.新店500萬】
(02案) 新和國小.幼兒園整體環境彩繪及美化方案
提案內容:
  新和國小附設幼兒園共7班,涵括2~6歲學童,美好的童年回憶將是他們一生的財富。校園環境具有陶冶學童身心、激勵學習興趣、涵養開闊胸襟、蘊育豁達人生觀的「境教」功效,若以創意與色彩將校園空間作一番美感環境改造,受惠的不僅是新和國小學童,也是新店區人文藝術環境的體現。本計畫擬對幼兒園教室內外牆面及走廊、天花板施以繽紛、可遊賞的彩繪圖案,並裝修可展示學童作品及掛載互動益智教具的牆面,以達細心培育國家幼苗之目的。
預期效益:
 ★是校園、也是美術館,結合教育與休閒的特色小學。
 ★校園美化、社區再造,凝聚社區親師生的向心力。
 ★假日回校玩藝術,特色小學新氣象。
預算金額:
 ★走廊天花板之彩虹主題式彩漆:水性漆每坪550元x 100坪 = 55,000元
 ★主題式牆面彩繪及地板遊戲圖案繪製:1式 = 200,000元
 ★舊公佈欄美化改造:1式 = 15,000元
 ★垂掛式作品展示設備(鋼琴線):20公尺x 8條x 1,500元 = 12,000元
 ★每班學童作品展示板:7組x 30,000元 = 210,000元
  總計約:49.2萬元。
提案人:
  新和國小附設幼兒園許瓊月主任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資訊素養與鄉土教學信念及教學效能之研究

為了解決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問題,作者傅琪允 這樣論述:

本論文在瞭解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資訊素養與鄉土教學信念的現況對教學效能之影響,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資訊素養對鄉土教學信念現況覺知的差異情形。老師教學時資訊素養運用得當其在教學中會影響老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鄉土文化的意願與能力,且老師的鄉土教學信念亦是影響資訊融入教學行為的因素並影響幼兒學習的原因。而教學效能高低與教學成果的好壞有著密切的相關,故探討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資訊素養與鄉土教學信念對教學效能的顯著影響。研究方式採用問卷調查,以高雄市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為對象,回收302份的有效問卷,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敘述性統計及信效度分析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分析、迴歸分析、SEM等統計

方式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教保服務人員不同背景變項之年齡、年資、職務、園所規模、教室有否電腦及使用網路時數在資訊素養上無顯著差異;在最高學歷的部份其資訊素養現況有顯著差異,其中以研究所畢業為最高,大學畢業次之。2.教保服務人員不同背景變項之年齡、服務年資、學歷、擔任不同職務及使用網路時數對於鄉土教學信念的現況上無顯著差異;在不同園所規模及教室有否電腦的教保服務人員其鄉土教學信念現況達顯著差異。3.教保服務人員的資訊素養對於鄉土教學信念具有正向影響。4.教保服務人員的資訊素養對於教學效能具有正向影響。5.教保服務人員的鄉土教學信念對於教學效能具有正向影響。

語文教學最前線

為了解決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問題,作者徐美珍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讓教師、讓家長回到「教育初心」的思辨之書!   31個教學現場的情境,讓你我一起深思——   在十二年國教講求素養導向的時代,如何看見學生本質而助其適性揚才?   聽、說、讀、寫的語文基礎能力,如何奠基可以更扎實?   教師自己怎麼閱讀,如何分析文本,如何備課?   親師生如何因應課程改革,讓教學順流而生?   小學六年,課堂數最多的教育重心是國語文的學習。此書即以語文教學為探討主軸,由五位性格、經驗與背景立場各異的六年級老師貫穿全書,以情境的方式鋪陳教育現場面臨的真實問題,經由他們的對談過程中產生的矛盾與衝突,呈現老師們各自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決定,深刻地描繪教育現場的真實現況

。   全書將三十一個教學現場分為三大章節,依次是〈進入最前線〉、〈聽與說的教學思維〉、〈讀與寫的行走方向〉。〈進入最前線〉可視為是老師粉墨登場前的練功篇,涵蓋了上講臺前的備課、教科書的選用、教師研習課程的安排、多元評量的方法到客製化作業的研擬,將老師們上臺前的切磋與演練做了一番翔實的描寫;〈聽與說的教學思維〉則將教育現場拉回教室,著墨在學生專注聆聽的學習與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藉由情節鋪陳出如何用遊戲教學生專注與聆聽,如何用符合文章情境的聲音詮釋文意,如何說出完整動人的故事,以及如何準備演說比賽……;〈讀與寫的行走方向〉先從閱讀出發,探究推動讀報教育與閱讀課所衍生出的各種問題,進而從錯別字的

訂正、寫作能力的培養,談到寫作的評量和作文的評閱。此外,在每一現場文末,並以提問方式歸納重點,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   這是一本從教學現場出發,描述教師團動互動成長的書,也是一本讓新手教師快速進入軌道的語文教學書,同時更是兼具教師生命經驗傳承,並能觸動資深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之書。  

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宜蘭縣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

為了解決新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問題,作者羅田子 這樣論述:

  社會的快速變遷,家庭結構的改變,人情味漸漸淡薄,科技的日新月異,造成現代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教保服務人員的心理壓力是行政單位應重視的課題,教師在適當的心理壓力下才能培育出健全、正向的幼兒,本研究論文欲探討宜蘭縣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所承受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  本研究以宜蘭縣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為研究對象,透過質性深度訪談,以瞭解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訪談8位宜蘭縣現職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中溪南與溪北地區各取四位教保服務人員,針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來源可歸納12個主要原因,包括:教保員地位較低的不公平壓力、工作負荷量過大、行政工作職務繁重、協

同教學的人際關係緊張、教育政策的壓力、上級主管給予的壓力、教學不自主的壓力、融合教育的負擔、工作與家庭生活的衝突、家長對教保服務人員的期待與要求、專業知能不足的壓力、班級經營的壓力。  經研究發現工作負荷量和人際關係為工作壓力的主要來源,融合教育生是工作負荷繁重的主要原因,行政主管的支持與協助有助減輕工作壓力,尋求家人、同事或朋友的支持可調適工作壓力,教育政策和教學現場的衝擊產生挑戰,主管的教學介入影響教保服務人員的情緒,教保服務人員規劃休閒生活有助於紓解工作壓力,故增進教師專業知能 、理性思考、解決問題、尋求社會支持、情緒調適、延宕處理可因應工作上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