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KarenHitchcock寫的 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 和JeremyBrown的 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也說明:等同台北的醫療儀器: 新竹馬偕所採購的醫療儀器,與醫院評鑑為醫學中心的台北馬. ... 部-住院醫師、內科專科護理師小組-內科專科護理師|想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游擊文化 和今周刊所出版 。

大葉大學 運動健康管理學系 張志銘所指導 陳小榕的 桃園市Curves健身俱樂部女子會員運動參與行為、服務品質與忠誠度之關係 (2014),提出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女子健身、環狀運動、再購意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王文基、陳嘉新所指導 林桂卉的 拼裝醫療化:台灣精神醫學的自殺論述與政策參與 (2013),提出因為有 自殺、自殺防治、台灣精神醫學、醫療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的解答。

最後網站電話服務:馬偕醫院則補充:電話 服務 ; 掛號服務, 電話 ; 電腦語音掛號, (02)2808-3046(全年無休) ; 人工預約掛號, (02)2809-9495 (週一至週五8:00~17:00) ; 轉診中心, (02)2809-4661轉2237、2238 ; 單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

為了解決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的問題,作者KarenHitchcock 這樣論述:

老年人、脆弱的人,就是我們的社會。 他們曾經努力過、愛過、活過,且能繼續做到。 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我們的照顧者和鄰居。 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我們每一個人。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     她穿越記憶的隧道,回望年輕的自己在面對親人生命老化及消逝時的深沉無能為力。就讀醫學院期間,肺部纖維化的外婆正在經歷人生的最後階段,從鼻孔固定插著製氧機長管子的居家日常,到最終入住安寧病房度過餘下的時光。

在那些年間,母親每星期都會到養護中心探望有嚴重失智症的姨婆,有時會打電話要她一起去,也會告訴她姨婆在養護中心受到的各種屈辱,而那些細節是她最不想聽聞的。她剛成為醫生的第一年,罹患血癌的父親住院時因不慎跌倒而顱內大量出血,主治醫師交代家人們好好想一想「父親會想要怎麼做」,往後幾年她經常在半夜驚醒,糾結於當時選擇放棄治療是否做錯了決定。     埋藏心中的回憶伴隨著她的行醫生涯。她在診間和病房裡與形形色色的病患及家屬相遇,溫柔地凝視並靠近這些「複雜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拒絕服藥且不配合限制水分攝取、又會攻擊妻子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艾利克;在送醫途中因供氧過量而導致昏迷、卻被直接送往安

寧療護的老奶奶佩莉;愛妻和愛犬皆已離世、自覺一無所有而只是個麻煩老人的福瑞得;仍充滿機智和生命力、但在家人安排下被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大衛;在養護中心過得意興闌珊、需要女兒同意才能安裝心律調節器的喬治;因出手打了照護員而被送到醫院來、又在譫妄的狀態下辱罵護理人員的芬曲太太;年輕時曾遠赴勞改營為丈夫請命、年老時被強制安置在養護機構的伊蓮娜……。     希區考克醫師讓她筆下的各個生命案例,幽微地映現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式議題,像是社會排除、年齡歧視、無效醫療、過度醫療、醫療永續性、安寧緩和照護、預立醫療計畫、死亡醫療化、安樂死等等。她的書寫並非振振有詞的倡議檄文,而是將自己的親身

經歷與臨床所見所思,凝結成一本深刻而動人的文集,以此向所有人發出懇切的思辨邀請: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該如何共構屬於全民的「親愛的人生」?   專文推薦     吳易澄∣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暨主治醫師、英國杜倫大學人類系博士候選人   劉介修∣成大醫院老人醫院籌備處主治醫師/醫務秘書、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陳懷萱∣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共感推薦     「當醫師坐在診察室或在病房走動時,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這是一本字句間流露著溫

柔的書。作者Karen Hitchcock同時具有臨床醫生的身分與曾陪伴重病家人臨終的經驗,從糾結且細膩的視角切入,反思專業分工底下的醫病關係。如此的內容有時令人氣餒,尤其當發現人的狀態難以被明確分類,無疑是對社會追求效率、標準化的打擊;但同時,它們卻也相當激勵——當我們理解同身為人,彼此的差異是程度之綿延,而非分明的類別;因著相通,我們有機會達到共感、理解,打破生命經驗之囿限,探尋涵融的可能,不枉費每一個親愛的生命。——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街頭生存指南》共筆作者     臺灣社會越趨高齡,去年出版的兩本中譯經典作品,西蒙•波娃《論老年》、芭芭拉•艾倫瑞克《老到可以死

》,便從「理性」角度來解剖今日「老年處境」的歷史社會條件。然而,年邁多病不只是「思索」的對象,更是人類無從拒絕的生命晚期「體驗」。這本另類醫療散文《親愛的人生》,提供了陪伴「衰老」的現場角度:在工作繁重、超時過勞、醫療資源緊繃的診間,現役醫師要如何直面我們都心照不宣的「老年恐懼」?在這個悄悄與老年病患保持距離、過度考量「市場效益」的現代醫學體系,所有關心生命尊嚴的讀者,將會無可自拔被《親愛的人生》所深深觸動。——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每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經驗:心情低落、想哭;一覺醒來找不到起床的理由;沒有可以說話的對象,覺得自己就算消失了也沒有關係。我們都知道這

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低潮。當陷入低潮時,我們要學會調適自己,但要是關卡走不出來,就要懂得尋求別人的幫助。同樣地,年長者也會有需要被拉一把的時候。然而我們的社會卻普遍「默許」他們在遭遇苦難時自我放棄,彷彿老人家的努力不算是努力。這本書談的正是這樣一個「年齡歧視」的問題。作者以身邊家人和病人的例子告訴我們,身為一位老年病患具體指的究竟是什麼?藉此提醒大家在面對生命時基本該有的尊重和耐心。讀完這本書後我們會發現,「什麼樣的生命值得活?」從來都不單純是一個醫療的問題。——陳俐伊/護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現代人平均餘命大幅提高,老化到死亡的生理年齡也大幅延長,在醫療專業管

轄權不斷擴張「醫療化」之下,生、老、病、死原本是人類最自然的經驗,已不再從日常生活裡學習,在由家人轉交醫療專業人員處理的過程中,逐漸扼殺人們處理生命自然歷程的能力。身為臨床的醫師,作者Karen Hitchcock藉由親身參與外婆老化到死亡的照護經驗,清晰而細膩地挑戰了高科技積極醫療vs.安寧療護二元對立下救活vs.善終理念。她強調老年人瀕死醫療化的過程,往往不當地被拒絕應給予的積極治療,限制了某些該有的醫療選項,忽略了年老者非常想要活下去的求生意志。   同時身兼臨床醫師與外婆的照顧者的雙重角色,作者帶領我們揭露老人面對瀕死醫療化的灰色議題,全書兼具生命倫理、社會文化與醫療制度的整體

視角。她要告訴我們,每一個老人都是獨特的,沒有一個醫療的公式可以適用所有臨終的老人,參與在其中的當事人、家人以及醫護人員都必須有更複雜的思考。——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研院人文講座(陽明、國防、北醫)授課老師     生命總是這麼巧合地將他人寫作與自身情境貼合起來,當我陷溺在親人離世、以及對過往生活城市的記憶日漸模糊而感到極度失落之際,《親愛的人生》這本小書帶來了些許安慰。這樣的慰藉並非來自對於年老疾病、醫療照護、死亡凋零等認識的豁然開朗,而是有機會重新審視當我們面臨老化乃至於死亡時,人對於醫療照顧的主體選擇權受到了極大的社會條件限制,同時,將死之人也因年齡而隱含著醫

治與否的價值判斷。醫護、病人與家屬交織出的多重關係,以及公私部門的醫療政策,決定了年老者的照護選擇,或是「被」選擇。那些強調病人主體性的各項照顧決策,可能並不如期待中的充滿積極意味;而那些從醫療觀點介入的治療服務,可能也並不如想像中的僅止於消極地面對疾病和老化。本書為即將走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帶來了一些關於照顧服務的辯證,目的不在於贊成或反對無效醫療、安樂死、預立醫囑及安寧照護,而是看見每個身體機能日益衰敗的生命,是否能在制度完整的醫療服務中安心死去。——鄧湘漪/東海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流亡日日》作者     一位醫者,不單單以疾病或受損的器官來俯視眼前的「病人」,而是見證著

一位位受苦的「人」。平實而真摯的文字,是為了對世人提出熱忱又急切的邀請——請再次仔細思索:「我們在醫院裡對這些人做了什麼事?」書中的每一個案例,都緊繫著技術與道德判斷的交織自問,文字讀來全然不具威迫之感,然而,愈讀到後來,你將愈發現自己無法再以置身事外的姿態閱讀;也可能毫無預警地,對於之前深藏而不自知的念頭,感到慚愧與驚心。但這本小書並不打算讓你停滯在不斷地自我詰問裡,作者給出了現行自由市場模式之外的替代方案——它正視關鍵問題且具體可行,更重要的是,裡頭深藏著對生命的深深關愛。——魏明毅/諮商人類學實作者、《靜寂工人》作者

桃園市Curves健身俱樂部女子會員運動參與行為、服務品質與忠誠度之關係

為了解決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的問題,作者陳小榕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桃園市Curves健身俱樂部女子會員運動參與行為、服務品質與忠誠度三者之關係,並進一步研究分析運動參與行為在服務品質對忠誠度是否有干擾效果。以桃園市Curves健身俱樂部11家分店為研究調查對象,總計發出500份問卷,回收494份,問卷回收率達98.8%;有效問卷為42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6.43%。回收資料以統計套裝軟體SPSS 12.0中文版執行資料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階層迴歸分析法,研究發現如下:一、服務品質「反應和可靠性」、「有形和保證性」和「關懷性」三個構面與忠誠度呈正相關,顯示服務品質愈高,忠誠度亦愈高。二、女子健身俱樂部之服務品質

對忠誠度具有部分預測能力。三、女子健身俱樂部會員之運動參與行為在服務品質對忠誠度具有部分干擾效果。 最後,就研究結果進行結論,並對健身俱樂部業者提出具體建議。

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

為了解決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的問題,作者JeremyBrown 這樣論述:

亞馬遜評論★★★★★好評讚譽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導致全球約5000萬~1億人死亡。 一百年後,流感仍然是連環殺手! 2020年,英國暴增3萬6千確診破紀錄, 新冠病毒變異失控,聖誕假期湧現逃難! 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布朗博士: 探討百年前流感始末,開啟未來防疫之窗。   1958年亞洲流感,全球約200萬人死亡。   1968年香港流感,全球約百萬人喪命。   1976與2009於美國和墨西哥爆發的流感疫情,奪走全球數十萬人性命。   SARS、MERS、伊波拉、新冠病毒……1918後的世界,人類不斷和疫情奮戰,不斷受到致命流行病的考驗。   病毒無情

,而我們的世界也從此改變。   ★醫學史X病毒學X經濟學X流行病學   ★獨家收錄臺灣版作者序:從美國衛生研究院醫師觀點,專業分析新冠肺炎與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異同   就風險而言,沒有任何事物可與流感相提並論。──湯姆.弗利登(Tom Frieden),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   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資深急診醫師傑瑞米.布朗,在這本書中詳細說明流感的冷酷過往,帶領我們一覽百年來人類對抗流感病毒那充滿困擾、恐慌,和曲折的歷史。   布朗博士從1918年那場殺死數千萬人的流感大流行開始,帶出一系列充滿爭議的問題:   ‧流感桿菌,為何會演變成具有恐怖

致命性的伊波拉病毒?   ‧注射疫苗有必要嗎?抗流感藥物究竟是救命丹,還是騙局一場?   ‧預測流感,可能嗎?人類是否已做好對抗下一次大流行的準備?   ‧灌腸、毒氣、雞湯治病?人類距離最終治癒流感還有多遠?   ‧誰從疫情中獲利?疫情又會激發哪些科技創新與工作機會?   流感如今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常見且輕微的疾病,但美國每年仍有超過30000人因此送命;根據臺灣衛福部網站資料,每年估計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每10萬人約有20人),相當於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九位。   布朗博士深入探討1918年感染者體內流感病毒之發現與復活過程,還有那些曾經用來對付這種疾病的奇特療法──放血、灌腸、香檳、毒氣

。   他也與流行病學家、政策制定者、病毒研究專家、醫療物資管理者對話,審視與流感大流行相關的若干重要問題,探討人類戰勝流感的可能藍圖。   本書也打破目前圍繞在疾病的對話,解釋疫苗接種、抗病毒藥物的爭議,流感預測的可能性與局限,以及政府在應對流行病爆發時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大流行病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儘管自1918年災難發生以來,醫學研究和技術百年來已有長足的發展,但布朗博士警告說,關於流感病毒,許多重要問題仍然沒有答案,甚至是最優秀的專家也束手無策。這種病毒已經出現在人們面前很久了,他提醒我們,要想徹底戰勝,可能還需要很多年。   然而本書也帶領讀者了解醫師

和急診室照顧流感患者的想法,並提供一些可以預防流感的準備,以及若發生另一波致命性流感大流行時,可以採取的措施。   1918年和2020年的世界,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儘管冠狀病毒已成為一種新的威脅,但流感病毒仍然是每年的季節性大敵,造成全球數百萬人因此喪生。從現在起開始了解1918年那場流感大流行的故事及其教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現在,就讓我們開始這個故事吧。 名人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 張上淳 教授專業推薦   白永嘉|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   呂 捷|歷史節目主持人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林氏璧|前臺大感染科醫師   許

書華|輔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番紅花|作家   桑迪普.裘哈爾|暢銷書《心臟的故事》作者   大衛.葛雷格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政治分析師   蓋爾.德奧諾弗里奧|耶魯大學急診醫學系教授   「在歷史前面我們學會了謙卑,在疾病面前我們務必得堅強!」──呂捷,歷史節目主持人   「為什麼需要重新理解1918年全球流感造成的重大影響?不只是因為它與此次新冠肺炎,有著近似傳播方式(後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也由於在這網路串聯的年代,全球公民對於資訊公開透明與政府公衛治理的要求,與日俱增。這本書以史為鑒,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帶出積極跨界的對話,從而帶領我們思考──如果短期仍無法完全滅

絕病毒,人類又該如何應變,尋找安然度過的各種解方。」──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傑瑞米.布朗醫師,以專業但又能讓一般人看懂的方式,從各個角度切入,帶領你我了解這一百年來人類和流感的戰爭。」──林氏璧,前臺大感染科醫師   「人類與病毒的戰爭永不止息。縱貫古今,不難發現這些微小的致病原,竟也足以在人類世界掀起滔天巨浪,從疾病本身,到民生、經濟、心理乃至全球攻防。與其說是戰爭,實為生物間的互動平衡,從歷史借鏡學習,將傷害減到最低。」──許書華,輔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傑瑞米.布朗寫了一本出色作品。從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到我們

最近的疫情,他講述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為我們與流感的鬥爭帶來全新視角。他的廣泛研究與不乏幽默的行文,使我們想起現代醫學取得的巨大進步,以及每個流感季我們仍然面臨的危險。」──蓋爾.德奧諾弗里奧,耶魯大學急診醫學系教授   「布朗博士這本書,生動地提醒我們流感是當代最致命的威脅之一。藉由閱讀這本廣博又重要的作品,我們也終於明白一百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我們該如何追捕這位一直沒有離開過的連環殺手。」──桑迪普.裘哈爾,暢銷書《心臟的故事》作者   「作者以專業又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那場造成史上最多人喪生的致命疾病故事。這本書非常及時、有趣,引人入勝且發人深省。」──大衛.葛雷格里,美國有

線電視新聞網(CNN)政治分析師,前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與媒體見面》節目主持人   「在這本書中,布朗以他專業的醫學和科學角度出發,講述一個關於病毒的精采故事。雖然這個故事最後有些令人憂鬱,但布朗博士行文幽默與嚴謹兼具,令人不忍釋卷。流感如今仍是一個真實又迫切的威脅,布朗在書中也明確點出現代醫療的進步與局限。」──《華爾街日報》   「流感是連環殺手,布朗從醫學史、病毒學、診斷和治療、經濟學和流行病學、衛生保健政策、疾病預防等各個角度,深入淺出探討這種致命病毒感染。」——《書單》雜誌重點書評   「在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布朗的處女作中,他追溯了流感病毒數百萬年的歷

史,對其進行理解和治療的努力以及該病毒的許多毀滅性爆發,是一本精彩的書籍。──《柯克斯書評》  

拼裝醫療化:台灣精神醫學的自殺論述與政策參與

為了解決新竹馬偕住院中心電話的問題,作者林桂卉 這樣論述:

自殺問題已成為當代各國關切的重要公衛議題,世界衛生組織與先進國家紛紛推動防治策略加以因應。台灣於1969年出現民間與精神科醫師合作的自殺防治專責機構,並於2006年開始執行全國性自殺防治計畫,由精神醫學主導自殺防治系統。精神科醫師參與台灣的自殺防治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並進一步於當代執掌全國性的自殺防治計畫。然而在此同時,台灣的政治、社會、經濟型態均經歷快速變遷,精神醫學作為主導自殺防治的專業知識,因此隨之轉變。本研究試圖勾勒這些變化如何影響當代台灣的自殺防治政策,並透過政策推動進而成為台灣社會的行為準則,甚至形塑台灣社會對於自殺的想像。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為主,訪談為輔。分析材料為台灣精

神科醫師所發表之中英文學術論文,以期理解專業知識對於自殺研究的關切,並佐以若干當代自殺防治與自殺研究的實作者之訪談,以涵蓋當代自殺防治與研究的實作細節。本研究發現,1960年代末期,在一般媒體報導中,已可看到自殺的心理衛生化,精神科醫師也開始於醫學普及期刊中為文討論。戰後至今,台灣精神醫學的自殺研究產生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的轉變。2000年後的自殺研究則以大範圍群體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以統計學方法分析之。這些研究不僅因應全國性自殺防治政策制定,而調整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此外,學術研究分析結果也成為自殺防治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除論述分析外,本文也探究2006年後台灣自殺防治計畫的實作情況,並以「簡式

健康量表」、「守門人理論」及「限制自殺工具取得」三項政策為主要分析標的,呈現自殺防治計畫的拼裝性質,以及實作者對於如何防治的不同想像與見解。最後,本文試圖將由台灣精神醫學專業所主導的自殺防治政策與既有醫療社會學的「醫療化」理論進行比較與對話,以呈現台灣自殺防治不同於西方的拼裝「醫療化」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