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小常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日常生活小常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元氣星球工作室寫的 這樣做,不生病:110種讓健康更靠近的生活小習慣、飲食療法與心裡舒壓方法 和郎伽.優哥希瓦的 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德國最熱門科學節目為你知識充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空氣品質與日常生活也說明:空氣品質與日常生活. Facebook; Twitter; Line. 空氣中的污染物都是人為排放的嗎?外面灰濛濛的就是空氣不好嗎?有關空品的生活小知識就在這裡,快來瞧瞧吧!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漢宇國際 和先覺所出版 。

輔仁大學 食品科學系 丘志威所指導 林雪雲的 桃園縣餐飲業團膳伙食承包商之衛生管理調查 (2006),提出日常生活小常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桃園縣、伙食包、衛生管理。

最後網站生活理財小常識@ 麵條Mantaul的台灣日常則補充:Oct 16 2022 00:36. 【生活理財小常識】1元台幣兌換4.65日圓,不知道大家換了嗎? Sep 09 2022 13:10. 【消費資訊】如何從Hilife App確認在萊爾富購物明細與電子發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日常生活小常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這樣做,不生病:110種讓健康更靠近的生活小習慣、飲食療法與心裡舒壓方法

為了解決日常生活小常識的問題,作者元氣星球工作室 這樣論述:

  導正錯誤的生活常識,建立正確觀念,  每天改變多一些,你就能輕鬆掌握健康!   14種日常生活小常識+多種改善常見慢性病的96道食譜+16種不可忽視的心理健康疾病介紹+每日常見主食營養成分表 本書特色   健康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就會失去一切!  正確的健康知識,顛覆傳統迷思,跟錯誤的生活常識說再見!  多種常見疾病的對症食譜。  完整的食物營養成分表。  淺顯易懂的描述和步驟圖解,現學現用不求人。  本書均以實體食材拍攝,讓讀者一目了然。 作者簡介 元氣星球工作室   我們致力於經營品牌、注重視覺呈現,力求每一項作品都匠心獨運,每一項策劃都要出類拔萃。 Part 1  優化你的生活方

式蔬菜的清洗 …………………………… 6吃飯的暴飲暴食 ……………………… 8蔬菜水果當主食 ………………………10飯後常抽菸 ……………………………12洗面乳泡沫愈多愈好 …………………14夏天才塗防曬霜 ………………………16直接用手塗抹爽膚水 …………………18營養早餐天天吃 ………………………20午餐吃飽吃好 …………………………22養成好的晚餐習慣 ……………………24保養雙腳下功夫 ………………………26裸睡有益健康 …………………………28溫水足浴好入眠 ………………………30慢跑可強身健體 ………………………32 Part 2 吃出健康的對症食譜感冒 …………………………………

…36哮喘 ……………………………………38急性支氣管炎 …………………………40肺結核 …………………………………42肺炎 ……………………………………44腹瀉 ……………………………………46急性腸胃炎 ……………………………48十二指腸潰瘍 …………………………50胃下垂 …………………………………52便祕 ……………………………………54肝硬化 …………………………………56肝炎 ……………………………………58痔瘡 ……………………………………60高血壓 …………………………………62口腔潰瘍 ………………………………64痤瘡 ……………………………………66水腫 ………………………

……………68遺精 ……………………………………70早洩 ……………………………………72月經失調 ………………………………74痛經 ……………………………………76乳腺癌 …………………………………78小兒水痘 ………………………………80小兒麻疹 ………………………………82 Part 3 不可忽視的心理健康男兒有淚不輕彈 ………………………86經常熬夜的夜貓族 ……………………87四十男人的心理徬徨 …………………88男子的更年期症狀 ……………………89女性更年期綜合症 ……………………90女性婚前恐懼症 ………………………91產後易患憂鬱症 ………………………92女性愛上狂購物 ……

…………………93老人易患健忘症 ………………………94老年常有癡呆症 ………………………95老年易發憂鬱症 ………………………96兒童厭食症 ……………………………97兒童自閉症 ……………………………98兒童過動症 ……………………………99溺愛會造成兒童心理障礙 ……………100不可忽視的叛逆期 ……………………101 附錄 前言   生活方式是一個內容相當廣泛的感念,包括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閒娛樂、社交、待人接物等物質生活,以及價值觀、審美觀、道德觀等精神生活。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不再僅限於吃飽、穿暖這樣基本的物質生活,更多的人在追求能反映個人情趣、

愛好、休閒娛樂等精神生活,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包括這幾個方面:合理安排膳食;堅持適當的運動;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自覺保護環境;學習健康常識。   本書為你介紹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樣「吃」出健康,怎樣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以及各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書語言淺顯易懂,內容貼近我們的生活,書中介紹的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我們相信,只要你能堅持做到我們為你介紹的這些健康生活方式,你就一定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一個健康的心理。   溺愛會造成兒童心理障礙   原因概述:   脆弱性兒童綜合症患兒得病的主要原因是家長的溺愛。家長的過分溺愛,反而使

得孩子更加脆弱,承受不起現實的一點點打擊,更會造成兒童心理障礙。此心理行為障礙疾病的發生以7~12歲兒童最多,占總數的52%。並且在整個性別比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   專家們認為,患脆弱性兒童綜合症的小孩,在最初並無心理行為障礙,但患兒的父母對小兒可能患某種疾病潛意識的心理恐懼而導致心理失衡,進而對小兒過分保護、限制、干涉或者溺愛。尤其對小兒的健康過分擔心,甚至疑病而反覆就醫,進而造成兒童情緒緊張,過分依賴、多疑,甚至好爭吵和多動等,給孩子帶來心理行為問題。   預防方法:   專家建議,主要是應對其父母進行心理調整,盡可能結合群體的力量,消除孩子的心理行為問題。有的父母認為多給些東西沒有壞

處,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其實,這種做法絕非正確。就是在排隊上車時,也將孩子領到隊伍前頭,總以為這是孩子的特權。孩子在街上隨便亂扔紙屑,全當沒看見等,這些都可算入溺愛這一範疇裡。但孩子總要慢慢長大,要學習能充分控制自己,不然會栽跟頭的。   對於孩子自己也是,要充分認識到,溺愛對自己不好,會阻礙自己的發展,更要學會自己走路,而不是大人的一味扶持。   不可忽視的叛逆期   原因概述:   孩子長大了,自己的主意開始多起來。某一天,那個原來俯首帖耳的乖孩子忽然變了,父母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父母不讓他做的,他偏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且一副不耐煩的樣子,這使得一直喜歡把孩子的一切都控制得有條不

紊的父母氣得咬牙切齒,經常為孩子的叛逆行為深感煩惱。這種叛逆心理是學生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家長的要求採取不合作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中學生處在青少年時期一個正常的心理特徵,也是青少年的思想正在走向成熟的標誌。過激的叛逆心理會對學生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造成學生和家人、老師的關係緊張,進而產生代溝;會引發偏激行為,傷害到別人;還可能會導致心理極端,引發犯罪等。   預防方法:   在青春叛逆期期間,家長和學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學生應充分認識這個階段的叛逆心理是自己的弱點,情緒容易衝動,看問題還不成熟,應不斷地豐富知識,提高對社會的洞察能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多採納別人的好建

議。   2.家長應尊重孩子民主教育,在學習上對孩子不要提過高的要求。   3.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充分尊重他們,多以朋友的角色,平等、友好的態度與子女談心。   每當孩子說出過火的話、做出過火的事的時候,家長要想辦法「熄火滅火」。只要引導得當,叛逆心理也能夠在現代社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日常生活小常識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換新車也有一陣子了
剛好最近有關於汽車維修保養的問題
我的賓士車友就推薦我到博世汽車維修保養廠看看
除了檢查一下我的車有沒有什麼問題
也順便幫大家問了自己保養、原廠保養跟到專業汽車保養廠保養的差異

剛好有維修需求的朋友趁現在做活動趕快去體驗
9月到博世旗下汽車維修保養廠消費
送100週年Uncle Bob一卡通紀念鑰匙圈(含儲值金NT$100)
歐系車車主再加碼NT$500現金折扣券

快到博世官網查活動據點登記領券:https://boschservice.com.tw/
博世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oschautopartstaiwan

另外博世也在我的FB準備了小禮物給大家
快到我的FB留言吧 https://bit.ly/3DSmR8X


加入我的Line@生活圈⬇︎
@3ctim
訂閱3cTim哥副頻道⬇︎
http://bit.ly/36gDKs7
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2LoUuox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Apple https://apple.co/2IupRwH
Google https://bit.ly/3hMfwMn
Spotify https://spoti.fi/32ZflZS

訂閱3cTim哥主頻道⬇︎
http://bit.ly/2MgPy4H
訂閱Tim嫂頻道⬇︎
http://bit.ly/2PEnHMZ

追蹤3cTim哥即時動態⬇︎
instagram☛http://bit.ly/2HCZ52j
facebook☛http://bit.ly/2JyOGGK

Tim哥嚴選商城 🛍️ 3C購物
官方網站▶️ https://goo.gl/jW7cny
App Store▶️ https://goo.gl/67foDK
Google PlayStore▶️ https://goo.gl/l6B5Zp

*圖片內容截取自Google搜尋網站
**音樂與音效取自Youtube及Youtube音樂庫

桃園縣餐飲業團膳伙食承包商之衛生管理調查

為了解決日常生活小常識的問題,作者林雪雲 這樣論述:

隨著工商業進步,社會型態的改變,外食人口增加,餐飲業的衛生安全也日漸受到重視。爲瞭解桃園縣餐飲業之伙食承包商業者(伙食包)衛生現況,自民國九十五年二月至九十六年二月期間,以問卷方式分送60個伙食包商(包含總公司及據點)進行設施及衛生管理相關資料的蒐集,共回收28份有效問卷,其中總公司5份,據點23份。經統計分析後的結果顯示,總公司所採購的原料或半成品均購自可追溯的合法供應商,並有專人負責驗收,然而僅有40% 業者對低溫原料有使用溫度計驗收,且乾物料室均無溫溼度控制。伙食包據點在倉儲管理方面,實施先進先出者為78.3 %。大部分的伙食包據點使用木質砧板,有肉品或蔬果專用水槽,但是沒有專用之工作

檯。在員工衛生管理方面,每年均實施健檢及工作時戴髮帽、口罩、穿著圍裙。多數伙食包據點的器具清洗區與食物製備區有距離區隔。此外,在衛生設施方面,各作業區專用洗手槽、更衣室、廁所等及環境病媒防治情形皆不盡理想。綜合而言,伙食包業者在諸多衛生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應多加強人員的衛生訓練及增加稽查頻率,方能有效提昇業者的衛生安全管理績效。

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德國最熱門科學節目為你知識充電

為了解決日常生活小常識的問題,作者郎伽.優哥希瓦 這樣論述:

★令50萬德國人拍案叫絕!來自歐洲最強經濟體,激盪知性與想像的發現之旅!★108問,家事到天下事,無所不答!知識一哥帶領你把玩科學,養成聰明頭腦!   「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一切該知道的,但是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人的盲點!拍案之餘,也令我們深思。」──李偉文(作家、醫師) 最不教條而趣味洋溢的2分鐘小科學!   打呵欠為什麼會傳染?幾點鐘去看牙醫比較不痛?   為什麼高樓附近的風特別大?為什麼電梯不會直直往下掉?   為什麼臭襪子可以把蚊子引開?為什麼要打到蒼蠅那麼難?   你對世界的好奇心,他用最有趣又科學的解答滿足你! 德國人最信賴,有什麼問題就問他!   讓上百萬觀眾天天收看的科學節目主持人優哥

希瓦,總是以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開始,從人人都有過的經驗出發,帶領大家進入知識的迷人世界。   從薪水談判中聊到數學,在星期天早上的可頌麵包中切入歷史,仰望夏日的天空看到物理學……有時候他會稍微帶大家繞點路,卻令事物之間的脈絡更清楚。他引導我們遊走於日常生活的各種知識,甚至告訴你實用的祕訣:你知道幾點鐘去看牙醫最好嗎?   只要仔細觀察,每天都可以有新發現,因為在生活的各種小事物背後,正隱藏著趣味盎然的故事和令人驚奇的關連!   從巴哈、貝多芬,到雙B汽車,德國憑什麼在歐債危機的風雨飄搖中,仍是舉世稱羨的最強經濟體?   憑的是實力,也就是傲人的科技與工藝。   優哥希瓦告訴你,即使看似

不起眼的問題,也要好好解答,因為對既有知識的懷疑,正是促成驚人進步的原動力! 小現象.大學問女性為什麼容易腳冷?   百分之八十的女性都抱怨腳冷。   看看兩性身體的熱能管理,男性顯然占了優勢。肌肉就是人體的暖氣機,覺得冷的時候我們會發抖,透過肌肉運作來讓受凍的身體暖和起來。   然而女性的肌肉卻只有男性的一半,所以女性的「人體暖氣機」規模小得多。   另外,當我們一覺得冷,通常會把身體縮起來,好減少體表面積,讓釋出到環境中的熱能少一點。女性有胸部,體表面積比較大,釋出的熱量會比男性多。   身體為了讓重要器官維持溫度,供應其他部位的血液就會減少,像四肢、眼睛和鼻子。這樣熱能就會流向身體的核心

部位。天冷的時候,女性腳部的血管會收縮得更快,而血液不流通的地方就不會產生熱,腳趾溫度甚至可以降到攝氏八度!   所以,女性容易腳冷是大自然的一種求生策略。   不過,幸好還有我們男人在。 作者簡介 郎伽.優哥希瓦 Ranga Yogeshwar   德國最有魅力的科學節目主持人。   1959年生,在盧森堡、印度兩地成長,德國亞琛科技大學物理學碩士,主修實驗粒子物理與太空物理,2009年獲烏帕塔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他的父親是印度籍科學家,母親是出身盧森堡的藝術史家,祖父是科林圖書分類系統的發明人。他自己曾就讀音樂學院,多元背景塑造出豐富的知識養分,以及獨特的個人風格。   他曾任職於瑞士核

能研究所(SI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後來轉戰新聞工作。自1987年起在西德電視廣播公司(WDR)科學組任職,負責策畫科學節目,並因主持「夸克與鈷」(Quarks & Co)、「八點前小知識」(Wissen vor 8)等節目而家喻戶曉。他擅長以熱情活潑的解說,以及深具娛樂性的實驗,將複雜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有趣知識,在德國擁有廣大粉絲。   1999年,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克諾佛,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以優哥希瓦的名字命名(20522 Yogeshwar),由此可知優哥希瓦在德國科學界的盛名。他深具親和力的形象,在推廣普及科學上獲得諸多獎項的肯定,包括侯茲普林克新聞獎(Georg-von

-Holtzbrinck-Preis)、施密特新聞獎(Helmut-Schmidt-Journalistenpreis)、格林獎(Grimme-Preis),以及科學報導年度記者獎。無怪乎,德國新聞通訊社Teleschau讚譽優哥希瓦是「全德國媒體圈最聰明的腦袋之一」。   2009年出版《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長銷逾50萬冊,使他躋身暢銷作家的行列。2010年續集《原來如此!》(中文書名暫定)上市,更立即躍登亞馬遜網路書店總榜冠軍。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爆發核災,他製作了福島核災專題報導,為德國大眾解說核災事故,獲得德國電視獎的肯定。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

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近期譯作包括《希望真的存在》《不拖延的人生》(先覺出版)、《如何穿過一張明信片》(究竟出版)、《道歉服務公司》(寂寞出版)等。 前言 女性為什麼容易腳冷? 感官與理智:我們的身體如何運作 1泡澡的時候,怎樣能讓手指頭不皺? 2為什麼A型的人不能捐血給B型的人? 3滿月真的有特殊魔力嗎? 4為什麼在水裡看不清楚? 5臭腳丫比較容易被蚊子叮嗎? 6肌肉痠痛是怎麼產生的? 7為什麼有的人聲音高,有的人聲音低? 8為什麼一看到特價品,人就失去理智了? 9「血壓」到底是什麼? 10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喝牛奶? 11為什麼羽絨衣特別保暖?

12為什麼手、腳會發麻? 13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14打噴嚏是怎麼一回事? 15打呵欠會傳染嗎? 16女性為什麼容易腳冷? 17不必三D眼鏡,就能看見立體的三D圖像? 星星為什麼一閃一閃亮晶晶? 天地無限大:宇宙、風和天氣 18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19彩虹為什麼彎彎的? 20雲朵裡面藏了什麼? 21霧是地上的雲嗎? 22星星為什麼一閃一閃亮晶晶? 23我們住的銀河系有多大? 24下雪的時候為什麼特別安靜? 25月球表面坑坑疤疤,是因為沒「拉皮」? 26無論在哪裡,看見的月亮都一樣嗎? 27看花式溜冰就能明白地球如何轉動? 28漲潮和退潮,都是因為月亮嗎? 29五萬個人一起跳躍,能引發地震嗎

? 30美麗的流星其實是太空中的灰塵? 31春天什麼時候會來? 32為什麼月蝕出現的機會比日蝕多? 33為什麼在高樓大廈附近風特別大? 34人在沼澤裡會沉下去嗎? 35怎樣才能像太空人那樣飄浮起來? 電梯會直直往下掉嗎? 給初學者的科技常識 36投自動販賣機不被退幣的祕訣是什麼? 37電梯會直直往下掉嗎? 38該撞上一棵樹,或迎面駛來的汽車? 39為什麼會有高壓電? 40往空中開槍的話,子彈掉落的速度有多快? 41以光束移動的夢想,會成真嗎? 大象的耳朵為什麼那麼大? 動物的祕密生活 42為什麼鳥群會排成人字飛行? 43蛾為什麼會飛向燈光? 44大象的耳朵為什麼那麼大? 45為什麼貓的眼睛會發

亮? 46要打到蒼蠅為什麼那麼難? 47褐色的雞蛋比較營養,還是白色的雞蛋? 48睡著的小鳥為什麼不會從樹枝上摔下來? 49為什麼冰上的鴨子不會凍住? 怎樣才不會被閃電打到? 日常生活小常識 50手帕為什麼是正方形的? 51「潤滑費」是怎麼來的? 52怎樣才不會被閃電打到? 53德國小一新生為什麼要領開學禮物筒? 54第一個按「標準規格」製造的工業產品是什麼? 55化學性和物理性防曬乳,哪種比較好? 56德國國旗為什麼是黑紅金三色? 57紅地毯是怎麼來的? 58 A4紙的「A4」是什麼意思? 59照片上的人為什麼會有紅眼睛? 60求職面試:下水道蓋子為什麼是圓的? 61「順時針」和「逆時針」方

向是怎麼訂的? 62為什麼吐司掉下去時,總是塗果醬的那一面著地? 奧運有「文學」這一項嗎? 更高,更快,更遠:運動上的挑戰 63奧運馬拉松賽跑為什麼是四二一九五公尺? 64高爾夫球的球面為什麼有凹洞? 65在比賽中使用藥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66奧運有「文學」這個項目嗎? 67網球和愛情有什麼關係? 人為什麼會暈車? 海、陸、空:汽車與交通 68汽油和柴油有什麼不一樣? 69人為什麼會暈車? 70「部落格」這個名詞是怎麼來的? 71一輛汽車會製造出多少二氧化碳? 72車子打滑怎麼辦? 73安全氣囊如何起作用? 74衛星導航是怎麼將車子定位的? 75客機的機翼有可能折斷嗎? 76長程飛行後為什麼

會有「時差」? 香檳裡的氣泡是怎麼來的? 大家請慢用:來自廚房、地下室和儲藏室的有趣事物 77綜合麥片如何拯救生命? 78可頌麵包是怎麼來的? 79為什麼做卡布奇諾時,機器會轟隆隆地響? 80冰淇淋的祕密是什麼? 81香蕉在哪裡成熟? 82糖和鹽為什麼可以保存食物? 83巧克力為什麼會燃燒? 84為什麼有些牛奶的保存期限比較長? 85食物的保存期限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86香檳酒裡的氣泡是怎麼來的? 87礦泉水和可生飲的自來水差別在哪裡? 88為什麼牛奶加到咖啡裡會凝結? 水滴為什麼會在熱鍋上跳躍? 甜蜜的家:關於家務你該知道的事 89怎樣才能讓地下室不發黴? 90馬桶坐墊和洗碗布,哪個比較髒?

91為什麼塑膠餐具在洗碗機裡乾不了? 92為什麼用肥皂能洗得乾淨? 93水滴為什麼會在熱鍋上跳躍? 94為什麼浴簾總是朝裡面鼓起? 95浴缸裡的水流掉時所產生的漩渦往哪個方向轉? 96該怎麼對付頭蝨? 97為什麼洗衣服時襪子會跑進被套裡? 98一面鏡子至少要多大,才能照到全身? 買樂透為什麼不能選123456? 數字的祕密! 99「零」是怎麼來的? 100 「13」這個數字為什麼特別? 101「數位」是什麼意思? 102為什麼分期付款比較貴? 103航海時為什麼以海里來計算? 104買樂透為什麼不能選123456? 105觀眾提供的答案有多可靠? 106德國的中心點在哪裡? 107你會「算」

嗎? 108為什麼這本書有一百零八章? 前言每個問題都值得我們認真看待   我們的世界充滿驚奇。木蘭樹清楚知道要在春天的哪個時節綻放花朵,蒼蠅用後腳來清潔牠們透明的翅膀。貓咪抖動腳掌做著白日夢,沒有人知道牠夢見了什麼。渺小的單細胞生物在牠們安靜的微小天地裡盡情舒展,宛如太空船般緩緩行過一滴水滴形成的汪洋。   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太容易忘記自己身處的世界是多麼美妙,這個世界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謎題和祕密。   陽光照耀的秋日草地上,為什麼露珠總是會往草莖的末稍移動?為什麼蜘蛛不會像蒼蠅那樣被牠自己所結的網黏住?放眼望去,處處都隱藏著疑問,許多問題卻不見得有實用的答案。對日常生活沒有幫助,不能

帶來商機,沒有實際的用處!   然而,正是這種看似不切實際的問題一向吸引著我。小時候,我能好幾個鐘頭直盯著蚯蚓吃東西,有時連功課都忘了做。觀察雲朵在天空堆積變幻是莫大的樂趣,有些雲朵述說著故事,它們的臉孔會慢慢變老,最後在藍天裡消散。把腦袋深深埋進夏天的草地,昆蟲的小宇宙就會在我眼前開展,牠們在由草莖和樹根構成的城市裡找到前進的路。牠們永遠在移動著,可是,牠們怎麼知道自己該去哪兒呢?   我一再碰到這些看似沒有用的問題,不過,和在炙熱爐面上跳舞的水滴相比,世人認為知道水管的口徑大小或稅率等級比較重要。   後來我明白,並沒有所謂「重要」和「不重要」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問題都值得我們認真看待。  

 然而我的工具書和教科書卻洋溢著自大的篤定,因為書裡絕口不提那些懷疑和失敗的嘗試,不提那些疑惑和走錯的路,不提錯誤的假說和理論,不提過往歷史上在通往認知途中那無數次的繞路而行。   那些教科書把公式、定理和現象當成不可動搖的真理傳授給我們,當成無需追問的絕對事實。畢氏定理就像一條教義,世世代代的學生滿心敬畏地臣服於學校的拷問,在這場拷問中不是「對」就是「錯」。數學計算只有唯一一種方法,如果你選擇另一種方法,說不定還能更快算出答案,但你就有被退學的危險。我們不是在學習,我們是在惡補,就算在學校裡待了二十年,大多數的人還是連最簡單的問題也答不出來。例如:「一面鏡子要有多大,才能把整個人照進去?」(

我會在本書裡告訴你!)   在漫長而驚奇處處的探究過程中,「認知」絕不是最終的結果,頂多只是期中結算。   進步是許多「胡思亂想」的結果,有賴好奇的人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十八世紀賈法尼(Luigi Galvani, 1737-1798)的時代,很多人可能都認為他瘋了。他研究了青蛙腿抽搐的確切原因!他觀察到蛙腿在接觸解剖刀時會有反應,儘管青蛙已經死了!然而這種現象只有在解剖刀的銅質跟鐵質部位互相接觸時才會發生。當其他人都致力於日常生活的「重要」事物,這位義大利生物學家用不同的金屬、金屬線、解剖刀和青蛙來做實驗,向未知的電流領域開出了一條路。如今他被奉為進步的開路先鋒。   一九二一年夏天,印度物

理學家拉曼(C. V. Raman, 1888-1970)搭船前往歐洲。也許他有很多空暇來欣賞海水的顏色,不過和其他乘客不同,地中海的湛藍讓他百思不解。一回到他的故鄉加爾各答,他就著手研究這個現象,結果在光波的探索上為認知開啟了另一道門。一九三○年,他以光的分子散射獲得諾貝爾獎。「拉曼散射」替許多現代醫學診療奠定了基礎。   抽搐的蛙腿、海水的顏色......這些看似「不重要」的問題,有時候會有出人意料的「重要」答案,哪怕不見得是原先所尋找的答案,我們只不過在事前無法預知。不知道有多少次,難解的問題、失敗的嘗試,和對既有知識的懷疑,導致了驚人的進步;不知道有多少次,不被看好的人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   他們誠實地提出問題,並且以同樣的誠實尋找答案,而在尋找的過程中,他們不被想當然耳的觀念所矇騙。他們所走的路,每一條都充滿了不安和寂寞,親近大自然及其奧祕卻也帶來美妙的欣喜。   好奇始於一個問題,而且永無止境。有些人願意親自走一趟,好親自去發現、去讚嘆,這個世界的大美會在這些人面前展現。這趟探究之行,得到的犒賞並不在於得到諾貝爾獎,也不是發明科技儀器,而在於認知本身。我們是否是頭一個解開一種現象之謎的人,這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的投入和滿足。   每一個人都是第一次發現這個世界!第一次看見星空,第一次經歷暴風雨,第一次看見果蠅翩翩起舞,還有第一次發現到熱牛奶表面的

那層薄膜。而每一個現象都同樣令人著迷:彩虹的璀璨幾千年來都不曾褪色,月亮升起的夜空永遠那麼迷人,彷彿前所未見。睜開眼睛,每一秒鐘都能領受到種種獨一無二的賜予。   在這個令人興奮、驚奇的世界,本書頂多只是個小小的路標。如果在左顧右盼之際,你發覺某樣東西引人入勝,就請你離開這條路,自己去發現! 長程飛行後為什麼會有「時差」?「各位乘客,我們剛剛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窗玻璃外面是個灰濛濛的早晨,下著毛毛雨|又回到德國了。下飛機之後我覺得冷颼颼的,毛衣塞在行李箱裡,因為在洛杉磯起飛的時候陽光燦爛,而且在攝氏三十度的氣溫下,誰會想到毛衣。不久之後我看著同機旅客睡眼惺忪的臉孔,我們全都有一個共同點:

對我們來說時間還是午夜,就算有人在飛機上能夠小睡一會兒,我們體內的生理時鐘還是在按照加州時間轉動。頭一次做長程飛行的人很快就會體驗到飛行時差是什麼意思,敏感的人往往接連幾個星期都會抱怨睡不好,在不該餓的時間覺得餓,或是在白天裡突然打起瞌睡。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地球被劃分成不同的時區。在十九世紀,就連德國境內的時鐘都有不同的時間。慕尼黑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柏林的鐘塔顯示的時間是十二點零七分。從前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時刻!各地的時間是以太陽的移動為準,太陽走到最高點的時刻是正午十二點。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從一個城市旅行到另一個城市,他得先弄清楚當地的時間,並且根據這個時間來調整他的手錶。例如,在從前的火

車時刻表上還看得出來,在巴登使用的是卡爾斯魯爾時間,在符騰堡使用的是斯圖加特時間,在奧地利使用的則是布拉格時間。對於在長途旅行中必須多次轉車的旅客來說,那真是夠混亂的了。一八九三年四月一日,德皇威廉二世終於頒訂了統一時間的法律。從那時候開始,全德國的時鐘才有了相同的時間。其他的國家也隨之跟進,以國際標準時間作為依據。國際標準時間是在零度經線的時間,這條經線通過英國的格林威治。從那裡開始,經線每往東十五度就加一小時,每往西十五度就減一小時。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看出每個地方的時間和兩地時間的差距:在法蘭克福和紐約之間的時差是減六小時。也就是說,把德國的時間減去六小時,就是紐約此刻的時間。相反的,法蘭

克福和莫斯科之間的時間差距是加兩小時,也就是說:德國時間+兩小時=莫斯科時間。在像俄國或美國這樣領土廣大的國家,同一個國家裡還會區分成幾個不同的時區。所以說,時間差距不曾改變,可是我們的世界變大了。例如,如果你讀到這幾行字的時候在德國是黃昏時分,在加州太陽才剛剛升起,在東京的人則睡得正甜,因為那裡是深夜。一天之內經歷的時差如果超過兩小時,就會讓我們的生理時鐘難以應付。第一個感覺到飛行時差後果的人,是一九三○年代初期的美國飛行家威利.波斯特(Wiley Post),他在八天的時間內沿著地球朝東飛行。比起波斯特的螺旋槳飛機,新型的噴射機能更快地飛越長程距離,所以時差問題如今讓許多旅行的人深感困擾。

雖然從很多年前開始,科學家就嘗試揭開人體「生理時鐘」機制之謎,但直到如今我們知道的還是少得出奇。實驗室在自願受試者身上做過實驗,受試者在以人工照明、沒有時鐘的房間裡度過幾個星期,結果這些人的每日週期很快就調整為一天二十五小時。也就是說,我們的生物時鐘走得比較慢,因此每天都必須重新加以校正。在這件事情上,明亮的陽光顯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所以在旅行手冊上也一再向經常飛行的人建議,在一趟長途旅行之後,不管再累,也不要立刻上床睡覺,而要盡可能到室外去吸收陽光。「光線治療」也被用來治療睡眠障礙。誰要是在陽光明亮的白天上床睡覺,就得花更長的時間來調整時差。美國外交部給所屬人員的指示上提到另一個辦法:咖啡

因。從起飛開始就依照目的地的時間來飲用每天所喝的咖啡,這樣就比較容易適應時差。這個方法就算有幫助,背後的道理卻很難解釋清楚。我們的生理時鐘關係到許多因素,以特殊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身體。舉例來說,我們忍受疼痛的程度也受到時間的影響。必須去看牙醫的人最好在下午才去,因為和早上相比,在下午的時候我們對疼痛比較不敏感,而且麻醉藥的效果在下午也比較持久。究竟哪一種方法最能解決時差的問題,到最後還是要依照個人的經驗來決定。經常旅行的商務人士提供給我各式各樣的小祕訣:從酸黃瓜到冰冷的雙腳,再到兩瓶勃艮地葡萄酒,最好是一起飛之後就喝。不過,關於葡萄酒那一項我會建議你最好別試,否則你會從飛行變成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