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風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南臺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簡南山所指導 許力中的 公寓大廈公共設施使用率與管理方式影響居住價值感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2019),提出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風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設使用率、大樓管理方式、居住價值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蘇瑛敏所指導 謝巧柔的 高層建築陽臺綠化對都市微氣候影響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高層建築、陽臺綠化、概念城市、計算流體力學(CFD)、熱舒適的重點而找出了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風評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風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寓大廈公共設施使用率與管理方式影響居住價值感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為了解決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風評的問題,作者許力中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的住宅型態由於經濟社會發展不斷的發生改變,人口結構急速的變化;使得居住的各類型的住宅隨之孕育而生,從傳統獨立店面進而轉變到公寓大廈。本研究所指之「公寓大廈」它是目前商業性的地產投資中最為廣泛的建築房產形式,它是一種能容納多人居住的住宅,為了能更深入瞭解目前公寓大廈住戶使用公共設施使用率及住戶對居住價值感之影響。本研究收集台南市16棟20層(含)以上之公寓大廈及低樓層住民共365份有效問卷,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高中職以下的住戶在公設使用率上顯著低於大專以上學歷;居住年數越高的住戶公設使用率顯著高於居住年數低的住戶;大樓樓層越高公設使用率顯著高於樓層低的大樓;公設比高

的大樓使用率顯著高於公設比低的大樓;大樓戶數多的公設使用率顯著高於戶數少的大樓;管理費越多的大樓使用率顯著高於管理費越低的大樓。教育程度高中職以下的住戶在管理方式顯著低於大專以上學歷;居住年數高的住戶管理方式顯著高於居住年數低的住戶;大樓樓層越低管理方式顯著高於樓層高的大樓;公設比越低的大樓管理方式顯著高於公設比越高的大樓;管理費多的大樓管理方式顯著高於管理費低的大樓;行政設施及景觀設施及大樓管理方式對居住價值感有顯著正向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因個人特性及大樓特性對公設使用率及管理方式而影響住戶的居住價值感,因此當大樓做好服務管理及提高公設使用率後,將對居住價值的提升有明顯助益。關鍵字:公設

使用率、大樓管理方式、居住價值感

高層建築陽臺綠化對都市微氣候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風評的問題,作者謝巧柔 這樣論述:

為因應都市平面綠地不足及都市熱島效應問題,高層建築陽臺綠化為近年來之立體綠化新趨勢,惟目前尚缺乏高層建築陽臺種植喬木對於都市微氣候影響之相關研究。本研究以建築量體配置型式為6棟(Y向) 11棟(X向)之高層建築概念城市作為基礎,分別建立不同陽臺深度(無陽臺、3m陽臺、5m陽臺)及陽臺綠覆率(0%、50%、100%)之7組高層建築概念城市模型,並採用ANSYS Fluent 18.0軟體進行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擬分析,據以探討不同變項(陽臺深度、陽臺綠覆率)之高層建築陽臺綠化,對於行人高度(1.75m)下之風速、氣溫及熱舒適度的

影響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在風速方面,3m及5m陽臺之高層建築於陽臺綠覆率達50%及100%時,可讓整體建築群背風面之風速及高層建築頂樓上方約25m範圍內之風速減弱,同時也可讓側風向街道(即X軸街道)及迎風向街道(即Y軸街道)之平均風速降低,顯示高層建築陽臺綠化確實具有減緩風速之效果。在氣溫方面,當3m及5m陽臺之高層建築於陽臺綠覆率達50%及100%時,可讓整體建築群背風面及側風向街道之高溫區域大幅縮減。同時,3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達50%時,可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均氣溫降低0.08%及1.8%;3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100%時則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均氣溫降低3.2

%及2.4%。至於5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50%時,可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均氣溫降低1.9%及1.7%;5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100%時則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均氣溫降低9.2%及4.9%。在行人熱舒適度方面,3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50%時,可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均生理等效溫度(Physiologically Equivalent Temperature, PET)降低1.1%及1.4%;3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100%時,則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均PET降低4.6%及2.4%。5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50%時,可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

均PET降低3.6%及1.2%;5m陽臺於陽臺綠覆率100%時,則分別讓整體側風向街道及迎風向街道之平均PET降低11.3%及5.2%。綜上可知,3m及5m陽臺之高層建築提高陽臺綠覆率(達50%或100%)後,皆具有減緩風速之現象,並可讓行人高度下之都市街道氣溫及生理等效溫度有所降低;顯示3m及5m陽臺之高層建築於提高陽臺綠覆率以後,均有助於都市降溫,減緩夏季都市熱島效應,並讓夏季時行人於都市街道行走時之熱舒適感受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