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議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氣候變遷議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pplegate, Katherine寫的 The One and Only Bob 和山謬.薛富勒的 未來關我什麼事?:點擊跨世代超連結,開啟永續發展的哲學式思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氣候變遷是什麼?6大環境永續發展行動也說明:全球暖化是這十幾年來常見的環境議題,根據交通部氣象局,「全球暖化特別是指靠近地表面或是海表面的全球平均氣溫隨著時間逐漸升高的現象。」而人類的經濟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 和聯經所出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王嘉瑜所指導 李欣怡的 探討概念、態度與科學解釋能力之關聯:以氣候變遷數位課程為例 (2021),提出氣候變遷議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氣候變遷、心智模式、結構方程模式偏最小平方法、科學解釋。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保險金融管理系 黃文聰所指導 吳珮綺的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綠色保險銷售因素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計畫行為理論、綠色保險、環境關注、激勵的重點而找出了 氣候變遷議題的解答。

最後網站氣候變遷議題對台灣廠商的主要衝擊則補充:氣候變遷 對產業產生組織、業務與營運面的多重影響,諸如原料成本增加、法令規範趨嚴、客戶加大要求、排放揭露義務等是主要衝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氣候變遷議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The One and Only Bob

為了解決氣候變遷議題的問題,作者Applegate, Katherine 這樣論述:

美國紐伯瑞文學獎金獎作家 x《八號出口的猩猩》動人心弦的續作   2013年,紐伯瑞金獎作家凱瑟琳.艾波蓋特(Katherine Applegate)筆下的《八號出口的猩猩》(The One and Only Ivan)感動無數讀者,多年來大小粉絲不斷敲碗續集,想知道更多伊凡、包柏,和露比的故事……   2021年,小狗包柏一躍而為主角,他那機智又厭世的狗狗視角和感人至深的真實告白,為擬人化動物小說文類再添經典。   我跑進荒野──這個世界風雨交加,有著野狼和鱷魚,   還有一種能撕裂我心肺的聲音。   當了一輩子的流浪狗,包柏現在安逸的棲身在茱莉亞家的屋簷下,生活中最刺激的事情是和門

外樹上的松鼠鬥嘴。他三餐無虞,偶爾茱莉亞還會帶他去動物園探望最親愛的朋友──大猩猩伊凡和小象露比。他不能再奢求更多了,但內心卻有一小塊失落的感受,也時常在夢裡聽見那聲吠叫……   氣象預報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颶風迫近,可怕的龍捲風摧毀了動物園,嬌小的包柏無法再失去任何人,他克服恐懼,鼓起勇氣在斷垣殘壁中穿梭,焦急的尋找他的動物好友。這時,從一片嘈雜的人獸叫喊中,傳來了那聲吠叫,包柏不再逃避了,他下定決心前往聲音的來源,面對多年來深埋心中的愧疚。   在前傳《八號出口的猩猩》結尾,大猩猩伊凡成功的以繪畫引起人類注意,進而解救了自己和動物朋友們的命運,可說是從人類手中奪回了(部分)生存權利;而

到了續集《小狗包柏的真實告白》,主角從伊凡變成小狗包柏,同樣是擬人化的第一人稱視角,讓讀者將包柏的內心世界一覽無遺。   故事以溫暖平靜的筆調開場,包柏在茱莉亞家過得安全無虞,即使他不改善於自嘲、憤世嫉俗的本性,且仍時時提醒自己不能過分相信人類。前半部舒緩的寫作節奏,就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其實遠方的駭人風暴正悄悄迫近。當包柏和茱莉亞來到動物園探望好友伊凡和露比,龍捲風突襲,人獸驚惶,小說後半部敘事口吻驟變,讀來緊張刺激。   天災降臨時,無論人類或猛獸都顯得脆弱無助,但作者艾波蓋特筆下的小狗包柏,卻顯露出和外表完全不符的驚人勇氣(即使他本狗並不承認),他出生入死,無懼灰狼的利爪威脅,誓死保

護自己重要的事物。在續集中,作者彷彿賦予了動物更多的主導權,他們在災難中互相扶持,奮力拚搏。   而當暴風平息後,包柏回到了人類溫暖的屋簷下,身邊甚至多了一些新角色的陪伴,他終於領悟到並非所有的人類都不足信任,有些人類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得獎紀錄   美國《今日美國報》夏季最佳兒童讀物   包柏向眾人(終於也是向他自己)證明在他小小的身軀裡,藏著一顆寬大又勇敢的心胸。艾波蓋特為她的紐伯瑞文學獎金獎作品續寫未完的故事,讀者將會從討人喜歡又善於自嘲的包柏眼中,一窺他在颶風侵襲下歷經的種種冒險。包柏那充滿嘲諷的狗狗觀察與行事作風,只能以完美來形容。──美國《柯克思書評》   時而讓人大笑,

時而讓人揪心,小狗主角對過往的細細追憶和對現今的冷靜觀察,逐漸被緊湊的求生冒險篇章取代。這部小說嫻熟的講述忠誠、原諒、信任等主題,讓讀者不禁期待有更多「伊凡 x 包柏x 露比」的故事問世。──美國《出版人週刊》   在這個講述真正的友誼、希望,和勇氣的故事中,包柏逐漸學會了欣賞他人以及珍視他所愛的。環繞著《八號出口的猩猩》的眾多討喜角色,包柏的冒險故事讓人笑中帶淚、撫卷歎息。──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探索了寬恕、贖罪、英雄主義等主題,有趣的狗狗詞彙表和生動的插圖也為這本續集加分。──美國《號角圖書》   包柏那機靈、生動的口吻大大取悅了小讀者。《八號出口的猩猩》的粉絲將會開心的與老

朋友敘舊,而從續集入手的人也會被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收服。──美國《書單》   就和包柏一樣,這本書揉合了狂亂的張力和嚴肅的沉思。作者小心的將對於動物福利或氣候變遷議題的評論融入小說敘事中,給予讀者省思的空間但不至於讓人覺得過於沉重,而忘了這是一本描述友誼與寬恕的故事。──美國《童書中心告示牌月刊》      ——中文簡介擷取自《小狗包柏的真實告白》,小天下出版   A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Good dog Bob. Great to have a best friend.”—Danny DeVito   Return to the unfor

gettable world of the Newbery Medal-winning and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novel The One and Only Ivan (soon to be a major motion picture!) in this incredible sequel, starring Ivan’s friend Bob!   Bob sets out on a dangerous journey in search of his long-lost sister with the help of his two best

friends, Ivan and Ruby. As a hurricane approaches and time is running out, Bob finds courage he never knew he had and learns the true meaning of friendship and family.     Bob, Ivan, and Ruby have touched the heart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and their story isn’t over yet. Catch up with these beloved

friends before the star-studded film adaptation of The One and Only Ivan hits theaters in August 2020!   One and Only Bob is an instant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embraced by new and old fans of Katherine Applegate's beloved One and Only Ivan. Great for summer reading or anytime! A Today show p

ick for “25 children’s books your kids and teens won’t be able to put down this summer!"

氣候變遷議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7/17起【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播出時間改為每週六日23:00首播上集 24:00首播下集,中間無廣告,完整一次看唷!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8g99
●{大國崛起:中國的世界大業}播放清單:https://pse.is/3bpmw3
●{美國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u5jn
●{歐洲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tcwh
●{新冠病毒2.0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rrk3
●{中美經貿之戰}播放清單:https://pse.is/3aat9v
●{在台灣放眼全球}播放清單:https://pse.is/3ayj2v

本節目感謝《富蘭克林 國民的基金》贊助

● 1分鐘解讀2021美股4大趨勢圖文版:https://lihi1.com/yx742
● 四大『美國註冊基金』掌握拜登政策利多:https://lihi1.com/9Zg3i
● 海外資產佈局趨勢潮來臨 預約理財顧問為您獨家解析:https://lihi1.com/yTMjq

不放棄通往世界的窗口
全新4小時的"陳文茜"國際新聞與專家觀點,就在《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TVBS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每周六、日晚間21:00-23:00 敬請鎖定TVBS 56頻道&YouTube頻道。

#TVBS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陳文茜
●按讚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VBSSisysWorldNew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部分影片因版權限制以致海外地區無法觀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歡迎海外觀眾鎖定網路獨家影片。台灣以外TVBS ASIA頻道,在以下地區電視台播出,皆可收看到「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 馬來西亞Astro → 21:00
● 新加坡StarHub → 21:00
● 香港myTV SUPER/ Now TV → 21:00
● 澳門 Macau Cable TV → 21:00
● 菲律賓Sky Cable → 21:00
● 印尼 First Media → 20:00
●澳洲 TVB Australia → 24:00(雪梨時間)
●美國Dish Network → 8:00(美東時間)

探討概念、態度與科學解釋能力之關聯:以氣候變遷數位課程為例

為了解決氣候變遷議題的問題,作者李欣怡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氣候變遷的機制與相關之因素為主題,探討融入科學解釋的線上課程對成年人的氣候變遷概念理解、心智模式和與對氣候變遷態度的影響,以及學習者對氣候變遷態度、持有概念多寡與科學解釋品質之關聯。本研究以90名成年人為對象,先進行氣候變遷概念課程後進行氣候變遷為主題的科學解釋課程,並在任務前、後以線上問卷進行氣候變遷概念理解測驗與氣候變遷態度問卷。研究方法以溫室效應概念與態度之前、後測分別進行成對樣本t檢定,以探討氣候變遷課程對學習者的氣候變遷概念理解以及對相關議題態度的影響。其次以PLS-SEM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

g)分析學習者對氣候變遷態度、先備概念、概念學習成效與科學解釋品質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發現接受氣候變遷線上課程後,學習者在概念理解表現各構面和總分均有顯著提升。氣候變遷態度方面,相信氣候變遷正在發生、對氣候變遷議題感到擔憂和認為氣候變遷議題非常重要等構面有顯著提升。後測的心智模式分析結果顯示,高階與中階心智模式比例較高,且有大幅度的進步。PLS-SEM分析結果則指出先備概念是科學解釋以及概念後測的主要解釋因素之一,但科學解釋品質與概念後測表現並無關聯。態度前測則會影響態度後測,然而於教學前、後概念與態度並無關聯,且科學解釋品質對態度沒有解釋力。

未來關我什麼事?:點擊跨世代超連結,開啟永續發展的哲學式思辨

為了解決氣候變遷議題的問題,作者山謬.薛富勒 這樣論述:

── 與哲學家一起思辨跨世代連結的根源, ── ── 認識自我,重新發現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 ──   ◤◤ 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可能會使後代的生活變得更糟,   但究竟為什麼要關心那些在我們離開很久之後才出生的人的命運如何? ◢◢   【非關道德】   一些哲學家將此疑問視為道德責任的範疇,並認為我們有慈善義務來促進後代的福祉。山謬‧薛富勒考慮了更廣泛的問題,即後代對我們的重要性。儘管我們對人類延續性的價值缺乏一套成熟的觀念,但我們對後代命運的投入的程度,比自己所意識到的要來得多。我們現有的價值觀中隱含著各種強有力的理由,希望世代的連結在有利於人類繁榮的條件下延續到無限的未來。   

◤◤ 如果得知人類即將在自己死後不久滅亡,   那許多我們現在認為有價值的活動,諸如環境保護、學術研究、提升教育等,   會不會變得毫無意義? ◢◢   【因為愛,所以重視】   這意味著我們關心人類未來的最強有力的理由,取決於我們現有的依戀與保守觀念,以及維持自己所珍視的事物的傾向,而不取決於單純善的道德義務。後代與我們這一代間存在著一種互惠關係,能為我們此刻的許多行動賦予意義;而我們此刻的許多行動也能確保後代生存的可能性,或是擁有更好的生存環境。     ◤◤ 如果花時間好好思考後代對自己的意義,   是不是就更能好好對待我們眼前的世界? ◢◢   【回歸自我】   薛富勒的觀點不是要

求我們去抑制或發揚對後代的關注,而是藉由探討「為什麼要擔心下一代?」這個問題的本質,了解自身如何思考生活中的時間維度與價值認知;對於諸如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等許多跨世代的議題,也能提供另一種的切入與判斷的觀點。 各界推薦   ▌專文導讀   邱振訓│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專業譯者   ▌關心推薦   Super Y 超級歪│YouTuber   朱家安│「沃草烙哲學」主編、哲學作家   朱家漢│作家   劉維人│《暴政》、《修辭的陷阱》譯者   蔡慶樺│作家     ▌對於未來世代的關懷(或者說是愛)說起來似乎非常直覺,但其實要仔細闡明並不容易。愛這種直觀理由,其實並不只是出於我們對自身血脈

傳承的盲目眷戀,而是出於對整體人類存續的在乎。更何況,我們當前的許多活動之所以有價值、有意義,也正是因為這些活動、計畫、項目、事業的根本價值,有一部分就根植於未來世代的存在與接納。更進一步說,倘若我們會愛惜、珍視某些人事物的這種現象再也沒有未來世代繼續傳承而消滅,光是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令我們消沉痛苦,這就證明了評價活動本身的意義,也足以成為在乎未來世代的理由。──邱振訓│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專業譯者   作者簡介 山謬.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   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當代道德暨政治哲學家。著作嘗試解決倫理理論的核心問題,探討的各式主題包括平等、

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寬容、恐怖主義、移民、傳統和個人關係的道德意義等。 譯者簡介 邱振訓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研究專長為倫理學、道德心理學。譯有《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窮查理年鑑》、《衝浪板上的哲學家》、《尼采會怎麼做》等書。   譯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導讀│為何要為後代操心?/邱振訓 誌謝   第一章  時代本位主義及其不滿 第二章  操心的理由:利益與愛 第三章  操心的理由:珍視與互惠 第四章  依附與價值論 第五章  保守主義、時代偏見及未來世代   參考書目 索引   導讀 為何要為後代操心?(節錄) ▌邱振訓(

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專業譯者)   二○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西班牙巴塞隆納宣告聖家堂高達一百三十八公尺的聖母塔封頂完成,並於十二月九日在聖母塔塔尖上點亮十二芒星,完成了封頂祝聖儀式。這座教堂從一八八二年開始興建,至今已經一百四十年,一手設計教堂模樣的建築師高第也早已作古多年。我看著這則新聞報導,正感嘆著不知高第若能見到這一幕該有多感動,就在這個時候,聯經出版的編輯來信問我願不願意幫《未來關我什麼事?》寫篇導讀?我二話不說,一口答應。   山繆.薛富勒教授任教於紐約大學哲學系,一九八二年首部著作《反對結果主義》(The Rejection of Consequentialism)就一鳴驚人

,隨後更陸續出版《人的道德》(Human Morality)、《界限與忠誠》(Boundaries and Allegiances)、《平等與傳統》(Equality and Tradition)等書,而最新的這本《未來關我什麼事?》則可以說是繼先前《我們為何期待來生?》(Death and Afterlife)後的又一力作。猶太裔出身的薛富勒教授十分關注社群傳統與道德之間千絲萬縷的緊密連結,更擅長就近取譬,以生動活潑的思想實驗直指人人心中的保守面向,在崇尚功利、講求效益,只問結果、不擇手段的這時代裡,點出真正深植人心的永恆渴求。   在《我們為何期待來生?》中,薛富勒借用小說《人類之子》中

的情境來設想一個思想實驗:假設你確知儘管自己能夠安享天年,但在你過世三十天後,地球將因遭受巨大的小行星撞擊而徹底毀滅,那麼你對於自己現在所從事進行的種種活動、計畫、事業,會不會有任何態度轉變?儘管這個情境純屬想像,但薛富勒從對這個情境的思索中,整理出我們一般人面對這情境的態度變化具有三個重要面向:非經驗論的面向、非結果論的面向,以及保守的面向。這表示我們未必要實際體驗這種情境也會對這想像於心不忍,而且不管這情境究竟是否會產生最佳結果,我們都會有些抗拒與不悅;更重要的是,這情境顯示出我們對某些人事物的依賴眷戀,會強烈到我們期盼能夠永久保存、維繫這些人事物。   薛富勒從這三個重要面向細膩分析,

指出我們真正該在乎重視的其實是以人類整體為考量的「群體來生」。接續《我們為何期待來生?》一書談我們如何看待死亡的論點,薛富勒在《未來關我什麼事?》中將重點轉移到闡述我們與未來世代之間互賴互存的緊密關聯。   薛富勒在第一章開宗明義就直指我們在整體思維上的一項重大缺陷:儘管我們如今對於全球化、全球整合等領域的思索及合作上已經有了顯著進展與成果,但是在時間向度上卻缺乏同樣包容古人、涵蓋後代的思考,更遑論具體作為。以氣候變遷議題為例,各國在制定排碳相關政策的時候,應當考慮到這些政策會影響到接下來尚未存在的未來世代,但是我們卻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這個時代,以我們所在的時代為考量依據,難以衡量在當下尚

未出現的將來人口究竟該在決定政策時佔多少份量。我們自然而然會抱持的這種不對稱態度,使薛富勒放棄以效益主義或正義原則為構想理論的根據,試圖在歷來思路的侷限外另闢蹊徑,找出我們之所以應該為未來世代操心的價值理由,也就是接下來兩章〈愛與利益〉和〈評價與互惠〉的主要內容。   對於未來世代的關懷(或者說是愛)說起來似乎非常直覺,但其實要仔細闡明並不容易。薛富勒再次利用《我們為何期待來生?》中所舉的思想實驗來指出愛這種直觀理由,其實並不只是出於我們對自身血脈傳承的盲目眷戀,而是出於對整體人類存續的在乎。更何況,我們當前的許多活動之所以有價值、有意義,也正是因為這些活動、計畫、項目、事業的根本價值,有一

部分就根植於未來世代的存在與接納。更進一步說,倘若我們會愛惜、珍視某些人事物的這種現象再也沒有未來世代繼續傳承而消滅,光是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令我們消沉痛苦,這就證明了評價活動本身的意義,也足以成為在乎未來世代的理由。   這四大理由中最複雜的是薛富勒所稱的「互惠理由」,既然我們與後代之間有著時空不對稱的關係,如何能夠彼此「互惠」?薛富勒說,這裡的關鍵不僅在於我們與未來世代實際上在各方面的相互依賴,更是在於我們將這份互相依賴的關係當作彼此合作的行動理由。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會願意為後代子子孫孫多設想一些、多採取一些考慮到他們福祉的行動。   點明了我們應當為後代操心的四大理由後,在第四章與第

五章中,薛富勒更細膩地抽絲剝繭,分析他所列舉的這些理由確實為真。這裡尤其可以看出薛富勒一貫的保守主義立場,特別著重在我們身而為人自然會有的保守傾向上加以剖析,並且論證這種觀點所提供關懷後代的理由有別於依據某種特殊人口價值判準構想所訴諸的關懷理由。   不過,說到保守主義,薛富勒所採取的保守主義並不是一般指稱在政治方面的保守主義,也不是重視既有事物勝過其他事物的立場,而是根據對人性的觀察,接受我們會對自己所珍視的事物抱持著一份關懷在意,不願它們損傷毀壞。由此而論,薛富勒對於應當替未來世代操心所提出的理由,可以說是一份保守主義的宣言:儘管我們在各方面難免囿於當下時空,但是我們確實有許多好理由關心

未來的世世代代。   這本書的底稿根據的是薛富勒教授在牛津大學上廣講座(Uehiro Lecture)的三篇演講講稿,並參考了來賓問答修改擴充而成。但凡這類連續幾日的學術講座,來賓問答時間的機辯交鋒往往是與會者最感興趣的部分,不僅能夠從其他人的問題裡察覺自己在聆聽演講中未必留心的思辨角度,也能從演講者的思考回答中斟酌衡量這番理論學說的長短優劣。雖然將這些問答環節形諸文字時不免略失臨場口手並用的風采,但讀者諸君在每讀一章之間仍不妨暫停半日,略加思考方才所讀章節中所提出的論證理據是否能令自己信服。若有疑問,亦可提筆記下,等待明日繼續讀了次章或全書讀畢後,再重新檢視自己先前所想到的這些問題是否有了

滿意解答,或是仍然有待商榷。市面上的哲學書籍多以介紹性內容為主,雖然多半號稱鼓勵思辨,但是真正像本書這樣可以彼此攻錯的作品實在罕見。   為文之際,正值國內舉辦公民投票之時,新聞報章、社群網站、廣播電視鎮日大談核四、藻礁議題,正反立場各家名嘴紛紛都說此次一役於未來影響如何如何。對照聖家堂建造已歷經一百多年,但要到整體完工,仍須不少時日。我不禁心生喟嘆:若是大家都看了這本書,都願意多想想我們有什麼樣的理由替後代操心,是不是就更能好好對待我們眼前的世界,更能好好處理手上的事務呢?   這也許是文人的一片癡心,但是我僅以這片癡心來翻譯這本值得各位一讀的好書。   第一章:時代本位主義及其不滿

在這本書裡,我想用一種開闊思辨的精神,來探討我們對待未來世代的態度。若我的說法過於抽象複雜,希望各位能夠見諒。我想思索的問題很大、很困難,但是也很重要,甚至很急迫,可是我不覺得哲學家對這些問題盡了該盡的注意。除了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一派的保守主義份子以及某些宗教傳統的追隨者之外,大部分活在當代自由社會中的人在思考後續世世代代的人類時,都欠缺一套豐富的評價根據。我們沒有一套關於人類延續意義的精緻觀念,也沒有關於盼望將來所能實現價值的完整想法,更沒仔細發展過為了後代考量或顧及未來世代而指引自身活動的規範。這種大略的說法要排除掉大家對於後代的命運——主要就是自己的孩子跟孫輩——所

懷抱的希望或恐懼,但是這些希望或恐懼通常也只是相當粗淺模糊的印象,往往就是一種希望子孫過得好、擔心他們過不好的一般慾望而已。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人對於目前的生活方式對未來世代造成的衝擊隱約感到不安,公眾人物更是會行禮如儀地宣示高呼我們應該要對後代負責。這些宣示有的擺明是投機取巧,但就算真的是肺腑之言,也很少明明白白地說清楚這些所謂的責任究竟指的是什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對人類未來的評價討論就和對於人類過去的評價討論一樣乏善可陳。也許向來就是如此,而且近來也有不少學術風氣不再帶著敬意或崇拜來看待先人,不再認為他們立下了我們賦予其忠誠或是榮譽的理想標準。我認為這些學術風氣包括了傾向個人主義與宗教

懷疑主義的風氣,再加上對於文化多元性的日漸讚許,卻同時對民族與種族組織的道德模糊性倍感不安。這些風氣破壞了以往我們認為歷史具備規範意義的概念,但是我們卻還沒能發展出另一套概念和態度能夠取代這些遭拋開的部分。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綠色保險銷售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氣候變遷議題的問題,作者吳珮綺 這樣論述:

因氣候變遷造成經濟重大損失,此時綠色保險的興起,提供一個良好的補償機制,政府亦透過「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來積極推動,然而實際之投保狀況並不如預期。保險從業人員為一重要之中介角色,保險從業人員是否願意投入推動,實質影響投保的績效。本研究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試圖從保險從業人員角度探討影響綠色保險銷售因素,期許透過本研究瞭解保險從業人員所扮演角色與影響其投入綠色保險之關鍵因素,並有助於提供政府作為推動相關綠色保險政策建議。實證結果顯示:個人或公司有無販售綠色保險經驗在各構面中存在顯著差異;在年齡和年資方面,顯示對環境關注存在顯著差異;研究構面間相關程度皆呈統計上顯著正相關。所以,保險從業人員

具有越高的環境關注,對於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越有正向的影響,進而對於銷售綠色保險的意圖與行為越有正向影響;且當保險從業人員受到物質的激勵時,對於銷售綠色保險的意願跟行為越有正向的影響。本研究加入環境關注與激勵構面,能更充分瞭解保險從業人員對綠色保險銷售意圖與行為之影響。此外,本研究亦針對政府及保險公司在推動綠色保險的作法,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