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金山202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真理大學 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林志欽所指導 袁小萍的 觀音法門之實踐與弘揚 —台灣佛教聖嚴與心道法師之例證 (2021),提出法鼓山金山202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觀世音、觀音信仰、觀音法門、聖嚴法師、心道法師、法鼓山、靈鷲山。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 王惠雯、釋妙南所指導 陳嘉慧(釋知頌)的 瑜伽焰口儀軌法會之研究—以佛光山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瑜伽焰口、三善、修行次第、發菩提心、心意識的重點而找出了 法鼓山金山2021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法鼓山金山202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觀音法門之實踐與弘揚 —台灣佛教聖嚴與心道法師之例證

為了解決法鼓山金山2021的問題,作者袁小萍 這樣論述:

觀音菩薩是中國佛教重要的信仰之一,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觀音的信仰,也是台灣宗教非常普遍的信仰對象,在佛教更居重要地位。而觀音法門的具體實踐與弘揚情況如何,則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本文即以台灣佛教中,與觀世音菩薩有密切關係,並建立起偉大道場的二位宗教領袖−法鼓山聖嚴法師與靈鷲山心道法師之實例為研究對象,以探討觀音法門之實際實踐與弘揚。本文首先考察介紹觀音信仰的起源與流轉,以及現存佛典中所見的觀音法門之意涵與功德利益。其次彙整資料以綜述聖嚴與心道法師的生命歷程,包括其成長、出家、修學,以至於創建道場弘法利生。特別是以體會其生命之心路歷程與所得的角度詮釋之。此外,各傳記資料有不一致與不明確處,本文亦進

行查考與確認。之後再進一步探討二位法師的法脈宗源與修持體證,特別是與觀音菩薩相關的因緣與法門的修持。此外本文也對於前述二位法師的生命歷程、法脈宗源與修持、與觀音菩薩之因緣及觀音法門的修持等,均進行比較研究。最後本文於結論再以「信、解、行、證」四個修學階段來詮釋,研究發現二位法師的生命歷程儼然就是觀音法門歷階修行與弘法的具體例證。經由本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聖嚴與心道法師因為與觀音菩薩的因緣,對觀音信仰產生了深切的感恩與堅定的信念,而後能以其一生的生命歷程體現演釋了觀音法門的各修持層次,並創建法鼓山與靈鷲山規模宏大及代表性的兩大觀音道場,成為當代台灣佛教觀音信仰與法門之實踐與弘揚的真實典範。

瑜伽焰口儀軌法會之研究—以佛光山為例

為了解決法鼓山金山2021的問題,作者陳嘉慧(釋知頌)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究「瑜伽焰口儀軌」的實修要義,包括其所依據的相關思想與典籍之溯源、藉由訪談與意見調查之分析,以進一步了解在過去傳統的遞延下,如何能夠開展具有深刻、豐富的現代修行意義。一方面希望了解此做為引導眾生所施設的方便法門,如何涵攝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內涵;另一方面則思考其與佛光山「以共修淨化人心」的宗旨相契應的可能性。因此,本文首先針對「瑜伽焰口儀軌」的相關註解進行解讀,並結合《廣義法門經》、《大乘廣五蘊論》、《大乘百法明門論》、《瑜伽師地論》等所揭示的修行方法、次第,希望能解明儀軌行法的共同原則-透過觀修而獲得法益;以及實地參訪舉行法會的佛光山道場中,了解相關發展現況,以及訪問參與法

會的實修者、與會者的經驗,說明其如何透過儀軌內文的唱唸持誦、隨文入觀,所覺察的個人心意識或心念之轉化,及其如何建立對佛法的信心、信解和行持之道,體現人間佛教之精神與關懷。在「三業相應,道行高隆,精研熟練」的原則下,本文發現:「瑜伽焰口儀軌」傳佈的主要意義,即在於經由共修的力量,開啟令眾生(自、他)之離惡向善的增上因緣,即能培養正確的生命態度,使生活與生命產生連結,進而自覺利他-此即是與大乘佛法及人間佛教相應的修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