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 捐款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徵信-個人捐款查詢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也說明:徵信-個人捐款查詢. * 收據編號. * 收據抬頭. 網路捐款電話:02-2893-9966 轉6647分機│聯絡我們 法鼓山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4 法鼓山.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陳婷玉所指導 許譽騰的 非營利組織媒體露出形式與捐款行為之關聯性分析-一個捐款人導向的觀點 (2016),提出法鼓山 捐款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營利組織、閱聽人、捐款、華山基金會、獨居老人、新聞、捐款人導向。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莊秀美所指導 王宏倫的 「弘法」與「利生」新利器:佛教團體轉銜社會企業之契機與挑戰 (2015),提出因為有 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育成中心、企業治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法鼓山 捐款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慈善捐贈 -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則補充:但是,所得稅法上對於慈善捐贈列舉扣除額也有一些規定,簡單說明如下: ... 二、 透過財團法人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對私立學校的捐款,金額不得超過綜合所得總額50%,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法鼓山 捐款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非營利組織媒體露出形式與捐款行為之關聯性分析-一個捐款人導向的觀點

為了解決法鼓山 捐款查詢的問題,作者許譽騰 這樣論述:

  非營利組織要能維持穩定營運,最重要的就是經費的來源。Drucker(1993)曾指出非營利組織不同於商業單位和政府組織之處,在於經費只能靠大部分善心人士及企業組織捐款。因此現階段若干非營利組織會透過各式媒體運用方式來爭取能見度與開拓捐款管道(鄭雅蓮,2015)。為了檢視非營利組織的媒體露出效果,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來探討有關華山基金會服務的不同新聞報導對閱聽人的影響(如對華山基金會之評價、活動參與、捐款意願、實際行動),期待藉此研究提供非營利組織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設計、辦理能取得多數社會大眾認同的新聞露出,藉以產生更大的活動價值,促發對基金會有利的行動。國內相關研究及文獻中均少見到實際從

閱聽人(潛在捐款者)觀點去探討活動的新聞露出對捐款行為的影響(捐款人導向),然而反思閱聽人的意識對非營利組織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Williams,1997)。本研究發現:受測者對五個老人生活品質指標評估的重要程度不相同,依序為陪伴關懷、居住環境、吃飽穿暖、自我價值與行動能力。且受測者的老人生活品質指標重要性評估影響大部份閱聽人認同與捐款,即認為這些指標越重要,則越認同基金會。當受測者對新聞訊息的理解符合基金會期待的程度時,亦對閱聽人認同與捐款產生影響。另受測者自我經驗裡,受助經驗影響受測者對基金會之服務認同、評價與捐款意願,但與長者同住之經驗卻沒有。人口變項中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職業階層亦部

分影響生活品質指標評估、訊息理解與閱聽人認同與捐款。最後,受測者對基金會之服務認同、評價、興趣影響捐款意願與實際行為。

「弘法」與「利生」新利器:佛教團體轉銜社會企業之契機與挑戰

為了解決法鼓山 捐款查詢的問題,作者王宏倫 這樣論述:

非營利組織是政府推展社會福利措施不足下的重要幫手,而宗教團體更是弱勢者在適應社會劇烈變遷下得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可能最終憑藉。他們的貢獻雖是有目共睹,但是宗教團體自身所面對的生存挑戰也是相當艱鉅。就佛教團體而言,隨著社會環境的巨幅變動與資源日益匱乏,佛教團體本身想要在此情況下欲維持實現自我的理念,其困難度更是倍增。尤其目前大眾期盼責信程度更為的公開透明外,再加上經常性捐款金額不斷下滑,此時,如何發展更為穩定的財務來源以及有效的管理機制來繼續推動既有的組織理念,實應去深思與研究。 近年來,「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在台灣快速興起,尤其行政院於2014年積極投入「社企元年」的規畫,更通過「社

會企業行動方案」,「社會企業」儼然已成為台灣一種新的社會經濟現象。有鑑於佛教團體隨著社會改變的歷程,連帶地,佛教團體也採用分系統的方式,藉以開展企業化、多元化以及連鎖化的「佛教事業化」的弘法事業,雖可獲得不少宣教的便利與優勢,但同時也面對著各種分化與挑戰,進而可能瓦解或誤導了宗教的神聖性格。 因此,本研究嘗試以佛教團體的立場從法制面、組織面與執行面來探討佛教非營利組織轉銜社會企業的契機與可能遭遇到的挑戰,採用質化研究方法並輔以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本研究共計四位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接受訪談,經整理與分析資料後,歸納出以下結論:壹、研究發現: 一、社會價值與社會企業經營成效之優先順序考量存

在歧見 二、財務資訊應公開透明,以維社會公信 三、社會企業經營成效宜設監督機制 四、吸納並培育專業人才為佛教團體轉銜社會企業之首務 五、社會企業治理過程是轉銜成功關鍵貳、研究建議: 根據結論與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可整合道場資源優勢,啟動善的循環 二、社會企業應兼重社會價值實踐與經營績效 三、應排除自我設限,創造實踐佛法生活場域 四、宜設立社會企業育成中心,鼓勵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