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國中分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劉正所指導 陳展宇的 代理/代課教師製造甘願之形塑經驗與社會實踐 (2019),提出深坑國中分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代理/代課教師、師資培育制度、製造甘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林秀珍所指導 呂宜庭的 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論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 (2018),提出因為有 莊子、乘物以遊心、教師修養、人文涵養的重點而找出了 深坑國中分班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深坑國中分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代理/代課教師製造甘願之形塑經驗與社會實踐

為了解決深坑國中分班的問題,作者陳展宇 這樣論述:

目前中小學校園有著「正式教師」與「代理/代課教師」之區分,兩種教師形成的二元分立結構關係,如同「一個學校,兩個世界」。這樣的結構對代理/代課教師產生了許多不公平。然而,即便如此,許多代理/代課教師仍不惜耗費青春年華,堅持長期代理/代課,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甘願為教育做出奉獻? 本研究以臺南市公立國中代理/代課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正式教師與代理/代課教師的二元分立的結構關係形成;另應用Burawoy「製造甘願」的理論觀點,一方面對相當數量的正式老師以及代理/代課老師進行了深入訪談;一方面發放問卷,進行統計分析並對照差異。經由如此質、量並用的研究方式,期能整理出代理/代課教師「甘願

勞動」的因素與其過程中的製造機制。 從訪談與分析的結果發現,師資培育制度如同一套走入甘願的結構設計:在代理/代課教師進入教育市場之前,教師甄試的束縛形塑了甘願;在進入教育市場之後,有三大機制---教人遊戲、內部勞動市場、以及內部國家---更加鞏固了這種甘願。代理/代課教師一旦開始就任,就很難不繼續擔任,其教職生涯如同一部被製造甘願的歷程。我們另將上述三大機制轉化成統計變項進行分析,更發現代理/代課教師隨著年資累積,有更高的工作投入意願,即使勞動條件不佳,依舊甘之如飴。最後,本研究從師資培育的制度層面角度去做全面檢視,探究現行的師資培育制度對代理/代課教師所產生的影響,也提出政策上的建議。

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論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

為了解決深坑國中分班的問題,作者呂宜庭 這樣論述:

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論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摘要教育是實現人文精神的途徑,使作為教育主體的「人」生發情意美感與生命理想,其具體的方法在透過人文涵養的實踐。莊子的「乘物以遊心」啟發教師關注人為「萬物之一」的存在處境與困境,以及人為「萬物之靈」的生命價值,透過虛靜的美感心靈,開展人我關係的和諧、自我生命的成長與終極理想的追尋。本研究旨在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探討教師的人文涵養,釐清「乘物以遊心」的哲學內涵,透過其對人生處境的關懷與生命出路的闡述,開展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以期能對教育提供理念與實踐上的啟發。研究內容方面,以莊子內七篇的內容為主,外、雜篇為輔,運用人生修養與生命智慧的詮釋觀點。首先,探

討「心在物中」的人生存在處境與困境,連結當代的生物學、心理學與社會學,分別闡述「生也有涯」的自然行程、命與義的人間難關與「知也無涯」的人為造作。其次,從莊子對人生存在處境與困境的體悟,闡述教師在當代社會中應有的自我定位與期許,連結生物學、心理學、家庭學與社會學,先探討教師在天倫親情與人倫道義中的自我定位。再探究學校教育中分數主義與升學競爭的問題,從中建構教師以心靈修養為根本的自我期許。復次,探明「乘物以遊心」的修養工夫,揭示修養工夫的主軸在心,其具體的方法為「用心若鏡」與「形就心和」,並輔以美學理論,闡發修養的進程,釐清主體生命從「聽之以耳」,進到「聽之以心」,再到「聽之以氣」的差異。再者,闡

發「乘物以遊心」的生命理境。分別從「在生有涯中逍遙遊」、「在人間世中齊人我」以及「體現天道的真人生命」,說明主體如何透過修養,開顯自我生命的美感、人我關係的和諧與天人關係的一體性。最後,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闡明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分別從「人我關係的和諧」、「教師自我生命的成長」以及「教育終極理想的追尋」,說明教師如何化解不同立場的對立、自我身心的失衡與束縛,並建構自身教育理想與形上理境的重要。此外,根據前述探究,提出評論,以作為教育實踐之參考。從中發現,莊子的「乘物以遊心」有以下特點:對「形器物慾」有正面積極的觀點;以「心」來化解生命的困境;對自我生命與人間社會的重視;與儒家人文精神的會通與

並行;人文精神與自然生命的並重,以及天人關係的重視。在教育實踐上的建議為:道與術的並行;人文與自然教育層面的兼顧;中國哲學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開展,並建構以人生修養為基礎的教育美學與美感教育。關鍵字:莊子、乘物以遊心、教師修養、人文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