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嬰寧寫的 誰沒有內心戲? 正視心中起伏的劇情,挖掘真正的情緒來源 和碧果的 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林水福所指導 邱麗娟的 手塚治虫之作品研究-以『火鳥』為中心- (1999),提出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日本漫畫、手塚治虫、鳳凰、火鳥、火之鳥、時間、宇宙、輪迴。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誰沒有內心戲? 正視心中起伏的劇情,挖掘真正的情緒來源

為了解決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的問題,作者許嬰寧 這樣論述:

  每段關係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沒有白走的路,只有更認識自己。   有些時候,我們因為擔心、焦慮、防備而無法以真面目示人,任由內心戲演了一遍又一遍,卻沒讓真正在意的人看懂,自己也無法從困頓中脫離出來。   「我不怕孤單,我怕在愛裡更孤單……」   在愛人面前,藏起脆弱,拋棄自尊;   「我害怕被當成異類……」   在朋友面前,包裝再包裝、只為了和大家一樣;   「沒有人是真心的!」   在陌生人面前,武裝自己,建立保護機制。   什麼時候才可以卸下多餘的面具,真真實實、坦然自在地面對自己的內心?   人生如戲,但人生不只有戲,更多的是內心戲!   每一次腦中跑轉千百回的小劇場,自動

挹注無限情節的腦補劇情,都是你對自我認知的深度理解與消化,沒有過彩排與演練,也不會有勇敢表露的你,當你真心渴望更靠近所愛的人時,你也更貼近了自己。讓我們正視每一場與自己對話的內心戲,試著逐步釐清那些盤繞在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結。   本書是由十篇虛擬個案的故事組成,來到諮商室的人們就像是帶著人生劇本來到試鏡舞台,在諮商師的引導之下演繹著自己的故事,勇敢揭露深淺不一的傷疤並展現生命的韌性,敘說那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每篇之主角及主題皆不相同,共通點為探討各自的生命故事與當下遇到的困境,透過心理諮商的對話,凸顯社會中各種常見的關係裂痕、情緒失落及各種心理狀況。期望透過專業協助每一個人面對自己的

內心戲,練習接納自己,拆解自我認知的盲點和死角,進而改善原本重複發生的衝突和徬徨,找到更多愛的力量。 名人推薦   李信謙/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姚淑文/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主任   徐志雲/精神科醫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黃柏威/諮商心理師   超強卡司補腦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死亡回歸》是芬蘭團隊開發的科幻題材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遊戲,故事敘述玩家扮演的女子瑟莉妮,迫降到一個形體不斷改變的神秘星球上,她必須藉由不斷戰鬥死亡重生的無限循環,設法找出真相並打破迴圈。

本作完全針對新一代PS5主機打造,因此在視覺表現、動作流暢度,以及觸覺回饋及自適應扳機等各方面,都堪稱一時之作。遊戲總監也在最新曝光的實機展示影片中,談到這是一款「為實現極高的重玩性而設計的遊戲」,主角每次死亡都會不斷演化,每個循環都提供了新的組合,迫使你不斷突破界限,每次都以不同的策略進行戰鬥。《死亡回歸》預計今年3月19日於PS5獨佔上市,到時候別忘了鎖定我們帶來的第一手直播喔!

© 2020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手塚治虫之作品研究-以『火鳥』為中心-

為了解決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的問題,作者邱麗娟 這樣論述:

  手塚治虫在日本漫畫界裡被稱為「漫畫之神」,是一位昭和時期的漫畫家。不但影響了日本漫畫界,也對日本人民有非常大的影響。在他為數眾多的作品裡,『火鳥』被喻為是最富哲理的作品。 『火鳥』是一部從亙古至未來的歷史大作,書中的火鳥被設定為永遠與理想的象徵。飲用其血可以獲得長壽,手塚治虫藉由貫穿古今的各篇故事來傳達「輪迴」「長壽」以及「尊重生命」的理念。 目前研究『火鳥』多以內容以及技法為探討。本論將從內容切入探討「輪迴」「長壽」「時間」「宇宙觀」等問題。所使用範本為角川文庫出版之『火 鳥(HiNoToRi)』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介紹手塚

治虫生平及各階段作品。第二章以火鳥為中心,介紹各地火鳥,及書中手塚治虫藉以火鳥和書中人物關係想傳達之理念。第三章則詳細探討『火鳥』一書中的「輪迴」「時間」「宇宙觀」等問題。而在結論當中,從各方面對『火鳥』一書下一個定位。 詳細內容摘要 論文摘要 序論 一、 研究目的 手塚治虫於日本漫畫界裡被稱為「漫畫之神」,為一位昭和時期漫畫家。不但影響了日本漫畫界,也對日本人民有諸多影響。在其為數眾多的作品裡,『火鳥』被喻為是最富哲理的作品。 『火鳥』是一部從亙古至未來的歷史大作。

書中的火鳥被設定為永遠與理想的象徵。飲用其血可以獲得長壽。手塚治虫藉由貫穿古今的各篇故事來傳達「輪迴」「長壽」以及「尊重生命」的理念。 台灣對於手塚治虫僅止於名字級數篇大作(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等)因此敝人想藉由碩士論文將這一部巨作介紹給國內讀者。 二、 研究方法 目前研究『火鳥』多以內容以及技法為探討,本論將從內容切入探討「輪迴」「長壽」「時間」「宇宙觀」等問題。所使用範本為角川文庫出版之『火 鳥(HiNoToRi)』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介紹手塚治虫生平及各階段作品。第二章以火鳥為中心介紹各地火鳥及書中手塚治虫以火鳥

和書中人物關係想傳達之理念。第三章則詳細探討『火鳥』一書中的「輪迴」「時間」「宇宙觀」等問題。 三、先行研究 這裡提到學者池田啟晶對於火鳥的解說以及早野泰造谷川晃一等學者對於時間方面的意見。 第一章 手塚治虫的生涯與『火鳥』的執筆 第一節 手塚治虫的生涯 手塚治虫本名手塚治。一九二八年(昭和三年)生於大阪。父親手塚粲為公司職員。祖父手塚為長崎控訴院院長。手塚治虫自幼生長於經濟不虞匱乏的環境中,幼年時常和母親手塚文子一同欣賞寶塚歌劇。這些經驗對後來手塚治虫的畫風產生不少影響。

幼年時期的手塚治虫對宇宙和昆蟲產生極大的興趣。經常前往大阪市電器科學館學習。除此,手塚治自友人處借得『原色千種昆虫圖譜』一書。從中發現和自己名字類似的昆蟲「osamusi」從此此名成為筆名。另外自弟妹的塗鴉中亦獲得不少靈感。 然此豐裕生活並不久長。二次世界大戰使手塚治虫生活開始拮据。但並不改其愛好漫畫之心。令手塚有志於醫始於一九四四年,手塚罹患糜爛性白癬疹一病而險遭斷手。幸得良醫所救,期間對醫者深受感佩,故立志於醫。 生活雖困頓,然手塚不改其好。至戰爭終時已繪數千。一九四五年入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就學。並於「大阪每日新聞

」一報中刊載己作。一九四六年酒井七馬創立「關西漫畫家俱樂部」手塚為其一員。並與酒井合作出版『新寶島』一書。此為手塚成名作。自此手塚一躍而為炙手可熱之漫畫家。 醫學之途雖順遂,然其受師長及母親鼓勵,以漫畫之途為終生之路。一九六○年前後,順遂之漫畫生涯由於劇畫興起而遭衝擊。手塚頓遭困阨,後因轉變畫風及自我成長而脫離此一困境。一九六○年手塚獲醫學博士學位,為日本史上第一「具有醫學博士頭銜之漫畫家」。 此數年間手塚成立「手塚production動畫部」初期職員甚少,然眾人群策群力使公司規模增至四五百人之眾。手塚production動畫部經部門調整,分出手

塚production與虫production(略稱(虫Pro)),創設雜誌『COM』,『火鳥』亦開始於此連載。數年後由於經營不善虫production倒閉,手塚負債一億五千萬日圓。除變賣家產外,手塚仍須奮力工作。人生際遇雖劣勢,然手塚不改其志,終以『怪醫黑傑克』、『三眼神童』等再創新境界。成為舉世聞名之人。 另一方面,一九八四年後手塚身體況和其人生巔峰成反比在不斷奮力之中雖續出『火鳥』等大作,仍不敵病。終於一九八九辭世。 第二節 各階段作品 手塚治虫將其作品作品略分為四期(原文略長,故本摘要中省去)而學者米澤嘉博則將

手塚治虫作品分為八期(赤本階段、席捲雜誌界階段、新挑戰階段、漫畫黃金階段、動畫錄製階段、青年文化階段、復出階段、最後階段)。本論融合上述二者,將手塚作品分為下列數期: 摸索期(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七年) 此期手塚畫風未定,主要作品以報章刊載之四格漫畫。政治漫畫等。 第一期(一九四七年∼一九四九年)作風安定時間亦充裕之時期 由於新寶島一書暢銷,使手塚發表遽增。此一時期作風安定,形式亦穩定。四九年後亦逐漸採用美式手法。 第二期(一九五O年∼一九五四年)以雜誌出版為中心

此期手塚以『森林大帝』一書進入雜誌出版界。不過一年半時間,便已席捲雜誌界。『森林大帝』不單為手塚五O年代代表作,亦為完成期之作品。此一時期技法提昇,畫風洗鍊。然手塚自評此一時期作品粗製濫造。 第三期(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九年)煩惱期與轉換期 此一時期由於劇畫(具寫實性故事性之漫畫)抬頭,使手塚式畫風備感壓力。手塚因此試著改變畫風。此一時期可謂手塚轉變期。耗數年光陰後,於六O年代後半始見突破。 第四期(一九六O年∼一九六二年)再出發時期 此一時期多流行英雄懲惡作品。團塊世代(戰後世代)成為兒

童文化主消費群,形成一大市場。此期手塚走出低迷,乘此潮流推出數部作品。國內首部動畫「原子小金剛」亦於一九六二年於日本首映。 第五期(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七年)致力動畫、畫風改變期 此期手塚以動畫為主。漫畫數量大減。團塊世代(戰後世代)亦成長為高中大學生,致讀者銳減。然六六年起長篇漫畫盛行,手塚亦趁此潮流推出數部作品。自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七年數年間手塚畫風不斷轉變,但仍可見其不調和感。『火鳥』一書則可見其畫風轉變。 第六期(一九六八年∼一九七二年)向多方挑戰 此一時期少年漫畫漸趨複雜。具備青年漫畫雛形。

而手塚除因應社會潮流作畫外,同時亦挑戰神祕性質的作品。 第七期(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八年)復活期 手塚以三十年的漫畫生涯、醫學經驗為背景,製作了『怪醫黑傑克』『三眼神童』等作品。此期作品深得讀者喜愛,為手塚開啟另一創作巔峰。 第八期(一九七九年∼一九八八年)最後創作期 此期星際大戰、科幻等作品廣受青睞,而手塚此時作品主要傾向青年、成人作品。除上述內容外,亦描述以家庭、自然、戰爭、歷史等主題為背景之作品。 第三節 『火鳥』執筆動機 現今所謂『火鳥』一書,所指

的是一九六七年刊載於『COM』雜誌之作。然其實際時期可分為下列五期。 一、 一九五四年∼一九五五年 於『漫畫少年』中連載之「火鳥 黎明篇」。 二、 一九五六年五月∼一九五七年十二月 於『少女俱樂部』雜誌中所連載的「火鳥 埃及、希臘、羅馬篇」 三、 一九六七年一月∼一九七三年八月 於『COM』中連載之「黎明篇」、「未來篇」、「大和篇」、「宇宙篇」、「鳳凰篇」、「復活篇」、「羽衣篇」、「休憩」、「望鄉篇」、「亂世篇」。 四、 一九七六年九月∼一九八一年四月 於『MANGA少年』中連載之「望鄉篇」、「亂世篇」

、「生命篇」、「異鄉篇」。 五、 一九八六年一月∼一九八八年二月 於『野性時代』雜誌中所連載的「火鳥 太陽篇」。 手塚於『森林大帝』之後,欲尋一能和主角『森林大帝』主角相媲美之角色來作一挑戰,期間深受芭蕾舞劇『火鳥』之火鳥一角感動,而有了以火鳥一角描述歷史的構想,然此連載終因構思不足而停載。其後手塚受電影影響,而再次以少女漫畫的角度構思『火鳥』然又因不受歡迎而停載。 十年後,虫production創『COM』雜誌以對抗當時廣受歡迎之『KAMUI傳』(『KARO』雜誌出版)。而手塚在累積繪畫經驗、醫界體驗後重新構思。

再度重新撰寫『火鳥』。此後雖經雜誌停刊而兩度中斷,但構思一貫,直至辭世。故『火鳥』堪稱為手塚貫其一生之巨作。 第四節 『火鳥』之初出與校異 本論所探討之『火鳥』主要為第三期以後的作品,然貫穿五期作品,除第二期堪稱獨立外其餘四期在構思上多有關連。其中「黎明篇」「望鄉篇」「羽衣篇」更是篇名相同,內容卻經過大幅修整。 「黎明篇」在『漫畫少年』的設定裡,主角那岐為救其父而尋火鳥,雖狩獵失敗然因護火鳥之子嗣有功而或鳥血,惜其父已亡,岐與其妹飲血並遠渡他島,因鳥血之故而成為不死之身。受該島人民景仰。另一方面『COM』的「.黎明篇」

設定為熊襲國村民那岐和邢馬台國一名軍人猿田彥之間的故事。邢馬台國醫生庫茲里臥底熊襲國,後熊襲為邢馬台所滅,那岐為猿田彥所擄。起初二人勢同水火,後共經數起患難而情同父子。後猿田彥為那岐所救共赴熊襲。另一方面。熊襲國滅後庫偕其妻希娜克避之。庫與希遭火山爆發於艱苦困頓之後於火山口度終生。其子阿猛攀壁出火穴,尋己之世界。 「羽衣篇」雖繪圖相同,然台詞各異。內容皆為一女子阿時與漁者遇,漁者匿其衣,故女子委身三年,生一子。後因戰事徵漁者兵,並奪女子衣,後女子告知自己乃千五百年後之人類,恐衣物遺失擾亂時空。漁者奪衣去之,後女子久待不得,原欲殺嬰,但不忍而攜之回未來;後漁者奪衣還,

然不見其妻,故埋衣於松下。『COM』版「羽衣篇」與「望鄉篇」相互關連。「羽衣篇」主角為「望鄉篇」主角之女。因躲避戰火而至古時。且產下一子。單行本主角則為未來人物,與各篇無關。之所以有此改乃因『COM』版列描述核戰慘狀及被害者悲鳴,故單行本中作者著手修正。 「望鄉篇」亦為設定出入頗甚之作品。原作『COM』版為科學家城之內買一行星做為生物複製計畫基地。因不慎引起核戰致星球崩壞。其女經時光機被送往古時,產下一子。後雖回元世界,然心神已失,其子遭惡人所棄。並背帶往他處。該棄子命不該絕,順利成長。一日遊玩中遇火鳥而相談。故事於此中斷。而在單行本裡設定為兩名地球人-羅美與間丈二

逃離地球來到伊甸17,後因意外丈二亡,羅美產一子,為求種族延續,故冬眠以待子凱因成人。凱因成人後由於和羅美未能生女,故羅美與凱因之子繼續結合,仍未能得女;後因火鳥之助,瑟夫與夢比(一變形生物)產下數女,而使新種族得以綿延;而羅美成為伊甸17之女王,但仍無法克制想回地球之念頭,藉由新人種可夢的念力幫忙,搭乘岩石太空船向地球前進。且遇到地球聯絡員-牧村;途中歷劫重重,後藉火鳥暗中導引回原本之銀河系,羅美藉由他助恢復生命及美貌。為代價是三天的生命。 另一方面,宇宙商人來到伊甸17,散播罪惡因子,使伊甸17成為犯罪煉獄,火鳥同夢比商量若不恢復原狀將不再壓制地震,但由於伊甸居

民不肯聽勸,後遭毀滅。之後牧村將羅美葬於伊甸17。 若以表格列之此三篇差異如下: 黎明篇 『漫畫少年』 『COM』 主角 那岐、那美兄妹 那岐、猿田彥 時代 神話時代 歷史時代 動物擬人化 有 無 火鳥 親子兩羽 一羽 羽衣篇 『COM』 單行本 主角 阿時,「望鄉篇」的時子 阿時,1500年以後的人 和各

篇關係 和「望鄉篇」有關 無關 時空轉移手段 時空機器 火鳥 孩子 畸形兒、男孩 女孩 望鄉篇 『COM』 單行本 主角 城之內 羅美 場所設定 地球以外之行星 地球以外之行星 火鳥介入 有 無 第五節 火鳥之展開與考察視點析出 雖然火鳥主題為「生命」,但筆者認為除了生命之外,作者尚有其他觀念。因此本論將從下列三點切入:

一、 火鳥本身 作品名稱即為主角為手塚漫畫的一大特色。因此在論及內容時必須對主角做一考察。本論將從火鳥外型及和各篇主角之間交流來探討作者想傳達之理念。 二、 時間 眾所皆知『火鳥』一書在其時代描述手法上有其獨特性。本論將從物理角度對其特殊描述手法做一番剖析。另外,本論亦將從『火鳥』中發現手塚自身的時間觀與輪迴觀。 三、 空間 本論將從空間特殊描述之「異形篇」與「太陽篇」找出作者獨特之複數空間概念。 第二章 『火鳥』裡的 第一節

各地傳說神鳥與 手塚所撰之火鳥,多以鳥型貫古今,原因可歸下列二點: 一、手塚自行設定 手塚於「望鄉篇」中做了預先設定:火鳥原為宇宙能源聚集體。從人類的眼看來為鳥之類型。如此得以與各地傳說鳥類做連結。在區分火鳥與其他傳說鳥類之前,先對其他鳥類做一番介紹。 埃及暨古希臘羅馬有一傳說鳥類PHOENIX。形如鷲,每五六百年親鳥自焚。後子自死骸重生。攜親骸於聖壇焚化。 佛經中亦有神鳥名迦陵頻伽。又名迦陵頻、歌羅頻伽。人首鳥身。其聲悠揚,居淨土。

另外俄國民間傳說亦有自由馭火之神鳥。中國古典亦備載鳳凰。鳳凰、神鳥也。為四靈鳳龍龜麟之一,為羽物之長。鎮南之神獸(北玄武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一名鳳皇,又名朱雀。古典記載其型為雞首、燕頷、蛇頸、龍紋、魚尾、鴻前、麟後、獨居丹穴,棲梧桐,飲醴泉,食幼筍,聲如簫,體五色。現於太平之世。具德義信禮仁五德。 書中雖設定火鳥與傳說神鳥相同,實則不盡相同。火鳥馭火,飲其血得長生。此為作者思慮獨到之處。 二、鳥者行動受限少 鳥者上可達天,下可入谷。行動無拘。若賦予永恆生命則可符合作者宇宙能源聚集體之設定。 手塚

所描述火鳥之姿為雞首、鶴頸、體足如鴕鳥、尾及羽如孔雀。時則以鳥姿時則以人形現之。 第二節 火鳥與各主角關係 作者雖設定火鳥為宇宙能源聚集體,然各篇所出現型態卻不盡相同。以下將以時代順序論述各篇。 「黎明篇」中火鳥居高嶽。雖為一高溫鳥類仍有其上限(鐵箭得以殺之)。且焚殺一心救妻之丈夫。遇險時則以生血欲與人交涉。見人欲自殺時則出聲以救之。貫穿全文可得下列數項特徵: 一、具高溫軀體自由馭火 二、不知人心 三、認為人類皆求己血

四、可使人長生 五、浴火重生 六、以意識與人相通 七、可以鐵箭殺之 八、教人生之價值 「黎明篇」中火鳥雖為一靈鳥,然並非知萬事如神佛。和人類關係甚淺,並以具象鳥姿出現。 次一時代「大和篇」中火鳥設定雖與黎明篇相去不遠,然略有進化--願以實際行動協助人類。 次者為「太陽篇」古代部份。於此火鳥設定更往前一步。火鳥以具象姿態和主角相會,離去時主角發現自己仍在原處,所經之事宛如大夢一場。於此火鳥

描述手法漸趨抽象,不再具象並且此篇可窺出火鳥為宇宙能源聚集體之雛型。另外火鳥於狗族面前以人形現身亦值得注意。狗族非人類,因此所見之宇宙能源聚集體非鳥類。此也符合作者所訂「人類所見為鳥型」之設定。 之後「鳳凰篇」中火鳥不再於人前現身。一切教諭皆透過夢境。並且此時已可見出火鳥具有看透人類歷史之能力。但純屬旁觀並不介入。 接者為「羽衣篇」此篇火鳥並未現身。但從主角臺詞可得知火鳥有能力將人物做時空轉移。 其次為「亂世篇」此篇講談社與角川文庫版本略有出入。角川文庫版中並無火鳥,而以一傳說鳥類火燄鳥(實為孔雀)作為神鳥傳說

之物。講談社版中火鳥則出現於主角夢中教諭主角並且介入主角的輪迴中。 其後為「異形篇」時代此篇火鳥出現的設定上如前數篇。但較前數篇又多一項能力--對於不重視生命者視為罪人並給予懲罰制裁。 至此火鳥所有的能力皆以出現可歸納為下列五項: 一、人眼所見為靈鳥 二、長壽且自由馭火 三、可自由決定救援或旁觀 四、給予罪人制裁 五、知人類所有歷史 之後描述未來之數篇「生命篇」「望鄉篇」「

復活篇」「宇宙篇」「未來篇」等篇大抵尋求此一模式。與主角進行意識溝通,對於陷入困境者時而給予教導,時而給予援助。對於不尊重生命者給予懲罰。較古代數篇相比,未來數篇火鳥以制裁者角色出現情形較高。 作者隨歷史潮流的推進,同時將火鳥設定形式抽象複雜化。從具象火鳥至抽象之能源聚集體。隨著人類理解程度之進化,給予教誨或懲罰。然而「望鄉篇」中火鳥較其他數篇相比介入情形遽增。此為一疑點。另未來篇中何以山之邊真人可得火鳥靈力以長生亦為一疑點。 第三節 作者於『火鳥』中所託之事 作者於『火鳥』一書中,藉由火鳥教導或懲罰主角的方式,將生

命的重要性介紹給讀者。在未來篇中可發現作者設定「壽命」不同於「生命」。「壽命」為生命之計算方式。宇宙生命介某生物形體存於某時空中,存在之時則以「壽命」作為時間計算。而作者對「壽命」「生命」則有如下理念: 一、無生命價值之壽命者無意義 在作者另一部作品『拯救玻璃似的地球』一書中有如下理念: 人類若只是單純延長壽命,無法稱之為活著。年輕人是如此,對年長者而言,若無 "生活價值"的話便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即使醫療進步延長壽命,只不過另其感覺痛苦罷了。 在「復活篇」中亦藉著主角雷歐那

靠著機器死而復生,卻不知為何所活而給予讀者思考空間。 另外,作者另有「無人腦者非人類也」之設定。在『拯救玻璃似的地球』一書中亦提到 腦細胞是一項精細的構造,無論任何精密的電腦都無法可及。即使將來出現代用品, 那也不過是人造物。無法取代真的腦細胞。若以人造物取代腦細胞,則該人人格盡失,而成為機器人。(中略)也因此腦是一種無法取代的組織,腦死則其人也亡。 故「生命篇」中的純妮的祖母是人類。「復活篇」雷歐那尚存些許大腦亦堪稱人類。然雷歐那與機器人知博的合體羅比達則為機器。 二、尊重

他人生命 年少經歷戰爭生涯,故手塚珍愛生命。『火鳥』一書中此觀念亦多次於對話中表達。在書中對於不尊重他人生命者。火鳥懲罰有三: (1)給予永久刻印 代表者為「宇宙篇」猿田,猿田殺了同僚牧村後火鳥給予制裁: 你殺了牧村,現在你也成了罪人。雖然同樣是地球人,還是要給予懲罰。你的臉將永 遠醜陋。子子孫孫都將刻著此罪惡刻印。 (2)反覆 「宇宙篇」裡的太空飛行員牧村與異形篇八儀左近介即為其代表人物牧村殺了芙雷米爾星球居民之後受火鳥懲罰,永

世不斷重複嬰兒--成人--嬰兒的成長、退化過程。過程不斷重複,但無結束之日。左近介在殺了八百比丘尼(三十年後的自己)後無法回到原處,而代替比丘尼居寺廟中。寺外時光逆流三十年。另一左近介出生、成長。寺內左近介為償罪孽於寺內醫治眾生。三十年後逐漸老去。待另一左近介前來。過程不斷重複。以此為懲罰。 (3)複製 代表者為生命篇青居邦彥。為了提昇收視率,不惜以複製人作為賣點的青居邦彥自己成了被複製的對象成為複製人之一。在飽嚐被追殺之苦後始知自己的愚昧,而破壞複製計畫作為贖罪。 三掌握自身有限生命 最代表的例

子為「黎明篇」阿猛,登崖至半途氣力盡失,欲鬆手墜崖時火鳥即時教導其人皆有活下去之權力。 第三章 火鳥中的時空 第一節 火鳥中的時間性 一、逆行時間性--螺旋狀「永劫回歸」之時間性 大體說來火鳥所表現出的時間性為「永劫回歸」--經歷了所有事情之後,一切又再重頭開始。若從時間長短區分,可分下列數項: (一)火鳥全篇 在『火鳥』作品中描述古代的有「黎明篇」「大和篇」「鳳凰篇」「羽衣篇」「亂世篇」「異形篇」以及「太陽篇」古代。描述未來的有「太陽篇」未來部份「生命篇

」「望鄉篇」「復活篇」「宇宙篇」「未來篇」但作者的描述手法為「黎明篇」--「未來篇」--「大和篇」--「宇宙篇」--「鳳凰篇」--「復活篇」--「羽衣篇」--「望鄉篇」--「亂世篇」--「生命篇」--「異形篇」--「太陽篇」其間藉由共同人物如「黎明篇」的阿猛和「大和篇」的長老為同一人物,「鳳凰篇」的我王和「亂世篇」的天狗為同一人物,「望鄉篇」的牧村亦於「宇宙篇」中出現,「復活篇」的猿田博士、羅比達和「未來篇」的猿田博士與羅比達相同等,藉由相同人物使讀者將各篇串成一起。 這是作者一項冒險嘗試:兩條主線一為自古至今,一為自未來溯古,相連結之終點現代的「大地篇」雖因作者過

世而未完成(在作者手札中可見「大地篇」雛型)然讀者仍可見其相連性。其畫龍點睛之處為「黎明篇」篇頭與「未來篇」篇尾以相同繪圖處理這亦為讀者與之前對於『火鳥』的論點皆採「永劫回歸」的看法。本論雖贊成此看法,但筆者認為「永劫回歸」的原點並非原本的起點,而是另一輪迴的始點。支持本論點者為「黎明篇」篇首與「未來篇」篇尾看似相同的繪圖。正因繪圖相同因此直至目前眾人皆視其循環為永遠相同。然經比較之後,可以看出兩部份繪圖一致但臺詞不盡相同。故不能視為相同。 因此筆者認為這是另一項進化的始點。如此,作者的時間性不再是一個首尾相連的圈型,而是不斷盤旋而上的螺旋型。(圖形請參照本論第三章

第一節62頁)如此看來,人類歷史雖從頭開始,實則為不斷進化。此螺旋之橫切面為一點。--此為讀者所見各篇。而螺旋自上而下俯視為一同心圓形。此為火鳥與作者所見之人類進化史。 (二)「異形篇」之時間構造 異形篇所構築之時間亦為「永劫回歸」。唯不同的是時間的長短。篇首與篇尾雖繪圖相似,但編排略有出入且臺詞不盡相同。故亦可視為一獨立螺旋構造。如此『火鳥』的螺旋狀時間帶便有複數個(圖形請參照本論第三章第一節64頁)。 二、無法逆行的時間構造 牛頓的絕對時間觀念裡提及「無論在任何空間中,時間皆由過去流向未來。」而在『火鳥

』的螺旋狀時間構造中,無論以三十億年為一輪替,或是以三十年為一輪替,當中時間皆屬絕對時間。無法逆流。 另外愛因斯坦曾提及「若有一物以光速以上速度行進,則該物可超越吾等現存之空間。可見過去事物。」火鳥既為宇宙能源聚集體,當可超越光速。因此可符合在不同空間可見不同時間,也就是空間與時間的複數化。本論將於第三章第四節詳細探討此一問題。 三、不同空間所產生之浦島太郎效應 「望鄉篇」太空員牧村則為代表例。特殊相對論理有下列學說--運動越快,則時間會變慢。相同年齡的A與B兩人,A乘坐太空船前往宇宙旅行。B在地球等A回來。以地球做基

準來看,進行中的A時間會變慢,所以當A返回地球時,等待A的B已經是個老人了。以亞光速飛行船進行太空飛行的牧村正是如此。即使不用冬眠,老化速度亦比地球人緩慢。但是作者將一方設定為冬眠(牧村), 另一方漸漸老去(牧村女友), 會使讀者較容易理解。 我們身處三次元空間,故可同時見到一次元二次元的世界。同樣地在三次元的世界加入時間因素,就成了四次元空間。火鳥與作者視點所處的正是此四次元空間。其俯瞰圖請參照本論66頁。 但是『火鳥』一書中所描述的空間並不是只有一個。除了「異形篇」特殊又獨立的空間外,還有古今空間同時存在的「太陽篇」因此可以推測作者所

想要表現的空間是同一時點所存在的不同空間。各空間有其時間流,空間無限時間亦無限。『火鳥』的時間構造是無始無終的。 四、「永劫回歸」的意義 「永劫回歸」可視為一種懲罰。無論是牧村的成長循環,還是左近介的殺人--被殺循環,都是因為犯了藐視生命的大罪。作者藉由不斷重複讓主角自省自己的罪惡,進而引導其走入正途。 第二節 火鳥裡的輪迴轉生 如前所述,『火鳥』的時間在每一個時段裡是不斷的,而主角們以何種方式在時間之流裡反覆出現?本節將就其不同方式加以探討: 一、火鳥的再生形式

火鳥全篇的再生形式可區分為「雷歐那式」「猿田式」「茜丸式」在此將做一番簡單介紹。 (一)猿田式 『火鳥』全篇裡出場最多者為「猿田」(這裡所說的「猿田」所指的是具有特別刻印,也就是具有特別鼻子的登場人物)。作者藉由各篇臺詞使讀者了解猿田皆為同一人物。 首先在「黎明篇」裡作者告訴讀者在此故事中,猿田雖然只是一介軍人但他的子孫在全篇裡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鳳凰篇」裡作者藉由對話告知讀者「宇宙篇」的猿田博士和我王具有某種程度的關連; 而在「宇宙篇」裡作

者藉由鼻子是罪惡刻印且子子孫孫都將如此來再次加深讀者印象。 最後在「未來篇」裡再次以「猿田博士這個物體會在未來的某天復活吧」對讀者再進行確認。 因此我們不難判斷「黎明篇」的猿田彥、「鳳凰篇」與「亂世篇」的我王、「異形篇」的八儀家正、「生命篇」的猿田研究員、「太陽篇」裡的老爸、「宇宙篇」裡的猿田太空員「復活篇」與「未來篇」的猿田博士都有相關。但是猿田彥我王以及猿田博士都沒有子嗣。如此子孫從何而來?根據三省堂的『新明解國語辭典裡』「子孫」一詞有如下解釋: 1. 其人之子嗣及兒孫(曾孫玄孫相連的血脈相乘)

2. 比自己的時代晚的人 『火鳥』當中所指的應為後者。作者藉由「猿田」這個靈魂不斷的出現,來作為和時間之流並行的證據。 (二)茜丸式 茜丸為經由輪迴再生之主角。而輪迴轉生這種模式在下列各宗教中亦有類似看法: 1.歐爾非斯教 此教派認為肉體為靈魂贖罪之居所。罪孽尚未贖盡而肉體已死,則必須另求新肉體繼續長程靈魂之旅。 2.畢達哥拉斯教 此教認為靈魂為不滅之實體。為償前世罪孽,從神的世界墜入地上牢籠--生物肉體。但是靈魂所為並不相同。死

後或是前往冥府,或是罪孽盡贖前往天堂。或是成為遊魂繼續尋找下一個肉體。 3.優波泥沙陀教 認為死後火葬魂魄成煙升天,化為雨落地,成為作物,為人食後成為精子,寄宿於母體而生。 4.佛教 此教認為人死後會以某種型態存續下去,並依生前罪孽前往不同的死後世界。死後世界分為六道,自己今世所為會在今世或是來世得到回報。 而「鳳凰篇」裡良弁對我王所教導之輪迴觀,則屬於佛教。然而茜丸的輪迴卻和前世無關:人--龜--鳥不斷重生,但是都已決定無法改變。 (三)雷歐那式

雷歐那是經過科學技術再生的典型生化電子人。人死後,藉由人工頭腦及人工臟器組合而成。這的確是再生,但不算輪迴。 如此可知『火鳥』中的轉生有兩種模式:一為靈魂藉由別種肉體重生,二為經由科學技術將意識托於物體之上而存續下去。 二、『火鳥』所見手塚之輪迴觀 本論認為手塚自身輪迴觀和茜丸式相近,在手塚的其他著作中對靈魂有他自己的看法 雖然我並不相信靈魂不滅說,但的確有靈魂這種東西......不,說靈魂也許有些奇怪,總之是一種人們無法想像的能源,藉由生物體吸收而成為活著的現象...

...(參考文獻請看本論) 手塚認為生物的重要性皆相同,即使外型不同所有生物皆為能源聚集體。一種生物轉生為另一種生物,和之前的所作所為無關。如此手塚自身的輪迴觀和1. 歐爾非斯教相近。 第三節 火鳥之宇宙觀 一、各地宇宙觀 (一)古埃及人宇宙觀 宇宙原為海,海水退盡生出原陸。太陽神和自身影子結合生出空氣之神與雨神,兩神結合後生出天神與地神。天神與地神欲結合而遭太陽神反對將其永遠分開成為天與地。 古埃及人認為宇宙為神所創,宇宙自身即為神,繁星為神明,所

有物人類所生存的世界為神所包圍。 (二)古希臘人宇宙觀 古希臘人的宇宙觀較埃及人先進,除認為日月繁星為水氣凝結之外,認為繁星皆做圓周運動。 (三)聖經宇宙觀 聖經中認為地球為平面,天為倒懸之碗。四周以巨柱支撐,日月繁星於碗中運行,就因此一論調,使許多科學家蒙受不白之冤。伽利略即為其一。 (四)古中國人宇宙觀 中國人的宇宙觀具有雙面性,民間神話視日月繁星為神祇。另一方面卻又能視其為單純的天體,準確把握運行發明易經紫微等占卜。 (五)古

日本人宇宙觀 古日本人認為天地分天界、人界、冥界三層。一說上天下海,海中有陸,而冥介於海之彼端。 (六)現代人的宇宙觀 1.宇宙由大霹靂所生,銀河系太陽系地球皆為爆炸後之氣體凝固。 2.宇宙大小若將宇宙所為10的10次方分之一,則太陽大小如葡萄柚,地球如海沙。地球到冥王星為600公尺,地球到最遠處為半光年。 3.宇宙至今仍在膨脹,但宇宙之外則不知是否有存在物。 4.根據科學家推算在10的1500次方年後,所有宇宙物質會在核分裂核融合之後,成為鐵元素。之後是否再經歷一次

大霹靂則無人能斷言。 第三節 『火鳥』之宇宙觀 (一)無數巨大與微小組合 「宇宙篇」中火鳥曾讓山之邊真人見識宇宙物體之中還有粒子,粒子之中還有更細微之物,而地球太陽系宇宙之外,尚有更巨大的次元。 (二)宇宙為複數 在『火鳥』裡宇宙之外尚有更大次元,在次元之中宇宙不過是一個粒子,數個宇宙集合起來可成為一個細胞。 (三)宇宙生命 支撐宇宙此依據大結構者為當中之宇宙生命,在『火鳥』一書中宇宙生命為宇宙能源的一種。以人類、夢比(變形生物)等各種型

態出現。死後皆回歸宇宙,火鳥則為宇宙能源的聚集體。 第四節 『火鳥』之空間性 本論第三章第一節中已說明時間潮流不只一條,而宇宙觀裡亦提及宇宙為複數。在『火鳥』全文裡「太陽篇」「異形篇」亦有其獨立空間構造,由於時空無法同時存在,因此本論認為『火鳥』的表現手法為在「同一時點在不同空間中,有不同時空表現。」每一時空皆有其時間流,而其橫斷面則為我們所見各篇(圖形請參照本論83頁) 而縱軸則為火鳥與手塚視點。 而將第三節宇宙觀併入之後『火鳥』之複數時空圖為異次元之中有無數宇宙,宇宙中又有無數銀河系。每一銀河系又包含無數太陽系。

若每一個太陽系皆如現今我們所居住者,則每一個太陽系皆為一條螺旋狀時間之流。故時間空間皆為複數(圖示請參照本論85頁)。 結論 『火鳥』一書定位 『火鳥』一書的定位可由下列各方面來檢視 一、創作時間 就內容系統區分,大約可分為下列三期:(一)1954年至1955年。(二)1956年至1957年。(三)1967年至1988年。其中第(三)期還可分初期:1967-72年,中期:1976-80年,後期:1986-88年。第(三)期正值手塚自低潮期復甦之後之大量創作期。自(三)之中期之後作者作品漸少。

二、人生位置 就作品繪圖線條來看第(三)期和(一)(二)期有很大差別而(二)(三)期之間又正逢作者本身低潮期。由此可見此作品為作者本身走出低潮、轉變畫風之作。而此作前後歷時34年堪稱為作者人生大作。 三、在所有作品中的位置 (一)歷史導入作品的成功出發 學者夏目房之介指出,此作品為手塚將歷史導入作品之成功出發點。但筆者認為除此原因之外,將兩線歷史以交錯型態營造出龐大時空概念也是本作成功原因之一。 (二)表現法轉換期 此轉換手法有二:

1.寫實化:50年代手塚的畫風線條柔和,且經常將動物擬人化。在(一)(二)期的火鳥之中尚可見此手法。但在第(三)期後動物不再以擬人化處理。和人類之間清楚畫出界限。 2.線條類型化:所謂類型化指的是線條本身不再具有生命感,在角度彎曲上亦不再柔和。 (三)兩大作品世界融合 作者之前的作品約可大致分為兩類:1.追求理想的光明面2.現實之中的黑暗面 但火鳥當中對於人性光明面之描述(諸如愛情勇氣信賴等),以及黑暗面之描述(如殘酷嫉妒背叛等)兼有描述堪稱為兩大世界之結合之作。 (四)

獨立之存在 雖然至今多將『火鳥』與『佛祖傳』二部作品評論為描寫生命與輪迴之作但『佛祖傳』是以釋迦牟尼一生傳記為出發點,內容觀點多與佛教相近。而『火鳥』當中無論對於生命或是輪迴的描寫都較為傾向作者本身看法。

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

為了解決無限 之主角 必須 死的問題,作者碧果 這樣論述:

碧果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創作── 詩的語言,甦醒於直覺的潛意識之中,而後,蛻變為意象詞語。   「碧果的詩是『獨一無二』,別人絕對模仿不了的詩人,他的詩在意象的塑造上,真正的做到令人出其不意,防其不備的驚人效果!   碧果的不變與堅持,早在孟樊與沈奇的評文中說過。孟樊說碧果是超現實主義中碩果僅存『孤獨的老狼』,沈奇則說當年加盟超現實主義的詩人,大多是借道而行,一種策略性運作,只有碧果是從生命內裡作了認同,是終成為自己的藝術歸趨。縱然孤獨成曠野中千山我獨行的一匹狼,他依然是堅持到底。——這就是他的風格。   他自己也說『我的執著如一,清醒如一,使我在黑中看見黑之光亮,看見碩大無朋的黑之花朵

。』我們會發現在詩表現上的這種獨特性格正是他被人尊敬與被人敬佩的一面。   而碧果近年作品,且更趨向『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的創作。碧果的作品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宏觀的』,融入宇宙大千。只是他不太情願活在眾人的掌聲中而已。」──詩人.詩論(評)家 向明 本書特色   ★超現實主義中碩果僅存孤獨的老狼、創世紀代表詩人之一碧果又一經典詩集!   ★更趨向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