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藥局慢箋預約領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民眾服務\ 社區藥局(健保藥局)查詢也說明:民眾服務\ 社區藥局查詢, 註:「*」健保藥局、 「℞」中藥調劑、 「Ɵ」戒菸治療、 「♥」藥事照護. 藥局名稱:. 藥局地址:, 縣市.

大仁科技大學 藥學系碩士班 施承典所指導 廖經弘的 桃園縣某社區藥局民眾用藥經驗與購藥行為對服藥配合度之影響 (2021),提出特約藥局慢箋預約領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藥局、用藥經驗、購藥行為、服藥配合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陳家麟所指導 温靜如的 數位藥事服務分析-以iHealth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藥事服務、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宅配送藥、送藥到府的重點而找出了 特約藥局慢箋預約領藥的解答。

最後網站嬰兒與母親 07月號/2021 第537期 對抗 COVID-19 病毒!孕婦、嬰兒防疫全攻略則補充:慢箋預約領藥,安全又便利健保特約藥局,即時查詢病人用藥紀錄健保署表示,目前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嚴峻,為減少民眾頻繁外出領藥的暴露風險,在全國第三級疫情警戒期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特約藥局慢箋預約領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桃園縣某社區藥局民眾用藥經驗與購藥行為對服藥配合度之影響

為了解決特約藥局慢箋預約領藥的問題,作者廖經弘 這樣論述:

社區藥局藥師可提供民眾較詳細藥物資訊或用藥指引,讓民眾獲得更多正確藥物知識與認知,改善服藥配合度。民眾用藥經驗、購藥行為與服藥配合度在大多數社區藥局並不明確,尤其桃園縣地區。因此,本研究使用橫斷式描述性研究,探討桃園縣觀音區某社區藥局民眾用藥經驗與購藥行為對服藥配合度之影響。本研究以面對面訪談方式收集問卷,共收集226份,問卷內容包含基本人口學資料、用藥經驗、購藥行為與服藥配合度,以Microsoft Excel與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在基本人口學資料方面,男女比率約4:6,年齡低於50歲者占69%,教育程度以大專以上為主,族群多為客家人,居住狀態大多與家人同住。用藥經驗與購藥行

為方面,大多數民眾具有正確觀念,九成以上民眾有用藥問題時會詢問醫師或藥師,在用藥期間會併用成藥與保健食品者服藥配合度較不會併用者低,家人或本身不會購買電視電台媒體廣告或遊覽地區藥品服用者,以及藥師、醫師或其他醫療人員不會介紹或鼓勵購買藥品(非處方藥)治療者服藥配合度較高。研究結果顯示桃園縣觀音區民眾大多具有正確藥物知識,但服藥配合度易受是否併用成藥與保健食品以及媒體廣告、醫療人員是否介紹藥品所影響。因此,社區藥局藥師除了可以進行面對面衛教之外,也可藉由數位化或多媒體之方式(如宣導短片)讓桃園縣民眾了解正確用藥知識;隨著科技發展,民眾不僅止於前往社區藥局才能獲得用藥相關資訊,平時在家或外出也能學

到正確醫藥相關知識,進而提升民眾服藥配合度。

數位藥事服務分析-以iHealth為例

為了解決特約藥局慢箋預約領藥的問題,作者温靜如 這樣論述:

自2017年邁入高齡社會的臺灣,預估在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到了2034年,一半以上都是中高齡、超過50歲。隨著高齡人口的比例增加,罹患多重慢性疾病與使用多重藥物的機會亦隨之大幅增加,長期慢性病比例逐年增加導致醫療成本日趨沉重。三高慢性病調查資料呈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盛行率分別為25.16%、21.76%、10.12%。平均每年每人會就醫14次,使用15億元處方藥品,對比美國(3.2億人口)一年使用45億處方藥品,顯示臺灣民眾的確有「過度用藥」的情形,此外,病人服用藥品的遵囑性也明顯不佳。依據2017年10月中央健保署最新統計,目前全台每年浪費藥品

已估計達到193公噸,約五億顆藥品,排列起來可環島八圈,其潛在的醫藥浪費將會突破200億台幣。用什麼方式來避免過度用藥、減少用藥浪費,於此同時提升病患的用藥遵囑性,並且能夠有效的讓醫療服務提供者完整亦具隱私安全的使用者健康資訊,實是現今臺灣數位、智能化藥物服務發展之重大方向與必要目標。 本研究以2010年成立的iHealth 政昇藥局,臺灣第一間網路上傳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提供藥師送藥到府的藥局,作為數位藥事服務的個案研究對象,並且利用Alex Osterwalder於2014年出版之《價值主張年代》作為分析工具,以深度訪談的方式,完成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者之顧客素描、iHealth之價值

主張圖,並進行價值適配之交叉分析,探討iHealth所提出之價值主張是否能解決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者之痛點並為其締造價值,提供iHealth未來服務發展之具體策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