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再見日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珍重再見日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寫的 100個領導基本╳100個工作實踐:每天都是新的始業【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給創新者的人生指南】(二版) 和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的 100個領導基本╳100個工作實踐:每天都是新的始業【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給創新者的人生指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哈囉,你好嗎 - 聽音樂的貓也說明:哈囉你好嗎衷心感謝珍重再見期待再相逢 真想要找一句會讓你心動的話語 讓你接受我接受我接受我請你答應我 「我們這一家」片頭曲- 日文完整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悅知文化 和悅知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體育研究所 盂峻瑋所指導 朱永弘的 臺灣籃球運動發展之研究-以臺灣銀行籃球隊為例(1973-2002) (2011),提出珍重再見日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銀行、國營企業、臺灣籃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林瑞明所指導 陳明成的 陳映真現象研究 (2011),提出因為有 陳映真、陳映真現象、陳映真書簡、台灣文學史、台灣行進曲、家族書寫、國族認同、知識分子、精神史、生命史的重點而找出了 珍重再見日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木卯言十- 【日文學習】 「夢と希望を持って頑張れよ ...則補充:【日文學習】 「夢と希望を持って頑張れよ。さようならまた会おう。」 也就是「請抱持著夢想和希望向前進,珍重再見再相逢吧!」的意思。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珍重再見日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00個領導基本╳100個工作實踐:每天都是新的始業【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給創新者的人生指南】(二版)

為了解決珍重再見日文的問題,作者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 這樣論述:

一本給創新者的工作筆記書! 讓人想隨身攜帶,反覆閱讀的人生指南。 當你為了工作煩惱不已、就要走投無路時, 不妨隨手翻閱,以它作為你一天的目標吧!   ☆ 暢銷著作《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系列超強續作!   ☆ 彙整如珠玉般珍重的200個基本,請隨身攜帶。   ☆ 左頁是人生啟發的話語;右頁是簡明扼要的解說。不妨試著將隨手翻閱的那一基本,作為你一天的目標吧!基本,總是能幫助自己,找回原來的自我。   ☆ ,把工作上的煩惱、痛苦、失敗、領悟等,化為文字,能讓寫下屬於你的「100個基本」。   **********************************************

******   失敗與挫折,是讓人成長的養分。   工作時的我們,難免感覺失敗、力不從心,無法盡如己願,   然而,松浦彌太郎認為,失敗與挫折實則有著莫大價值,   能讓我們思考如何踏出新的一步,克服難關。   努力學習、發想、承擔責任與約束、接受挑戰,   所謂的領導者,是以感謝的心來面對每天的工作。   本書將「工作即領導」所重視的原則,   彙整成《領導基本100》╳《工作實踐100》,   目的並不在於逐一完成,而是每天不斷地自我更新及修正。   相信這些「基本」,不僅止於工作,   也能在漫長人生旅途,成為驅使你的靈感與力量。   *********************

*******************************

臺灣籃球運動發展之研究-以臺灣銀行籃球隊為例(1973-2002)

為了解決珍重再見日文的問題,作者朱永弘 這樣論述:

  臺灣銀行籃球隊成立於1973年,創隊後以銀行盃籃球賽為主要舞台,1974年起加入甲組比賽,最佳成績為1978、1981年二度獲得中正盃籃球錦標賽冠軍,1999、2000年蟬聯總統盃籃球錦標賽冠軍。成立初期請來南山高中籃球教父郭輝協助組訓,領隊曲自立後來更身兼教練並成為臺灣第一位NBA專家,隊史中擔任教練一職長達十九年的田希和,也為臺銀籃球隊建立許多規章制度,使一度遭受職籃成立衝擊而委靡不振的球隊,再度一飛衝天,成為籃壇強權。臺銀籃球隊成立之後培養過無數位中華隊國手,如鍾枝萌、宋建順、邱宗志、李雲翔、邱啟益、陳信安等等,離開臺銀隊的部分球員也在教練領域得到發揮,從國小到大學乃至SBL球隊皆

有臺銀球員蹤跡;影響臺灣籃壇最大之處,在於建立了輔導球員後續工作的制度,這使得國、民營企業籃球隊紛紛效法,使臺灣球員在卸下球衣後,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國營企業籃球隊在時代和社經環境的變遷下,競爭力慢慢減退,臺銀是目前唯一的國營企業男子籃球隊,雖不至於解散,但也如同其他在歷史洪流中消失的國營企業球隊一樣,面臨競爭力下降、成績不佳的困擾,如何跟隨時代建立新制度,是臺銀籃球隊未來必須重視的課題,期待臺銀籃球隊未來能有再次譜寫籃壇新頁的那天到來。

100個領導基本╳100個工作實踐:每天都是新的始業【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給創新者的人生指南】

為了解決珍重再見日文的問題,作者松浦彌太郎野尻哲也 這樣論述:

  一本給創新者的工作筆記書!   讓人想隨身攜帶,反覆閱讀的人生指南。   當你為了工作煩惱不已、就要走投無路時,   不妨隨手翻閱,以它作為你一天的目標吧!   ☆ 暢銷著作《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系列超強續作!   ☆ 彙整如珠玉般珍重的200個基本,請隨身攜帶。   ☆ 左頁是人生啟發的話語;右頁是簡明扼要的解說。不妨試著將隨手翻閱的那一基本,作為你一天的目標吧!基本,總是能幫助自己,找回原來的自我。   ☆ ,把工作上的煩惱、痛苦、失敗、領悟等,化為文字,能讓寫下屬於你的「100個基本」。   失敗與挫折,是讓人成長的養分。   工作時的我們,難免感覺失敗、力不從心,

無法盡如己願,   然而,松浦彌太郎認為,失敗與挫折實則有著莫大價值,   能讓我們思考如何踏出新的一步,克服難關。   努力學習、發想、承擔責任與約束、接受挑戰,   所謂的領導者,是以感謝的心來面對每天的工作。   本書將「工作即領導」所重視的原則,   彙整成《領導基本100》╳《工作實踐100》,   目的並不在於逐一完成,而是每天不斷地自我更新及修正。   相信這些「基本」,不僅止於工作,   也能在漫長人生旅途,成為驅使你的靈感與力量。 編輯推薦   人累了,可以休息,如果心累了,又該如何是好呢?當喪失工作興趣,厭倦、疲憊席捲而來時,工作效率會接連低落,形成倦怠的惡性循環。工

作多年下來,不易疲憊的初心、工作的眉角、待人處事的方式,這些「基本」是最容易被遺忘的。   這是一本在這漫長的職涯旅程中,能不斷指引你、修正你的領導指南,請隨身攜帶,並定期更新它。   《100個基本》是漫長人生旅途中必備的指引地圖。反覆多看個幾遍,讓它成為你的護身符。   《100個基本》需要每天不斷地更新修正,這樣才能讓這份人生地圖更加貼近自身。   《100個基本》的目的並不在於逐一完成,而是能因掌握到這些原則,並依循自己的成長軌跡蛻變。   作者簡介 松浦彌太郎Yataro Matsuura   1965年出生於東京。高中輟學後,在完全不會半句英文的情況下,隻身前往美國

闖蕩。回日本後,逐步實現開設書店的夢想,並將自己感興趣的攝影集、藝術、繪本等書籍,展示於店內與讀者們分享與交流。並以書商、作家、譯者活躍著。2015年3月辭去《暮しの手帖》總編輯職,同年4月加入日本最大食譜社群網站Cookpad,以「追求高品質生活」為主題,擔任企劃統籌。   1992年 成立以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2000年 創立以貨車運送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 與GENERAL RESEARCH創辦人兼設計師小林節正,以「自由」主題於中目黑開設《COW BOOKS》書店。   2003年

    於南青山設立《COW BOOKS》分店。   2006年   擔任《暮しの手帖》總編輯。   2015年   轉戰「Cookpad」股份有限公司,之後擔任「生活的基本(くらしのきほん)」網站站長,美味健康股份有限公司(おいしい健康)的CEO。   著有:《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松浦彌太郎の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松浦彌太郎のHello、Bonjour、你好》、《松浦彌太郎の即答力》、《松浦彌太郎の即答力》、《給40歲的嶄新開始》、《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放下包袱的輕生活練習》、《日日100》、《謝謝你》、《找

到你的工作好感覺》、《嶄新的理所當然》、《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旅行的所在》等。   COW BOOKS:www.cobooks.jp/ 野尻哲也 Tetsuya Nojiri   2004年創立UNBIND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起接任「Cookpad」股份有限公司MBO一職,之後創立美味健康股份有限公司(おいしい健康),並擔任CEO。   おいしい健康oishi-kenko.com/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領導禪》、《平常心》、《蜜蜂與遠雷》、《初戀》、

《我要準時下班》、《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等。 【100個領導基本】 001自己就是自己要販售的商品。 002訂立「絕對不能做的事」這項準則。 003今天也是新的起步。 004「願景」是自然湧現的東西。 005向別人清楚說明自己的理念與信念。 006必須以未來為起點來思考。 007自己一定對別人有所幫助。 008危機意識也能催生一股「吸引」的力量。 009因為「喜歡」,所以不覺得辛苦。 010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 011簡化想做的事情。 012當你鬆懈時,就是在走下坡了。 013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勝過跟風一事。 014不曾失敗的人,肯定什麼也沒做。

015有時謙讓才能促使工作順利進行。 016對於數字要有所存疑。 017捨棄過往的自我,讚美未來的自己。 018隨時在心裡描繪美好的未來。 019捨棄錙銖必較的心態。 020努力讓自己的身心保持良好狀態。 021建立信賴關係。 022別因為過度投入工作,而變得任性。 023也有「不決定」這選項。 024與其急著出手,不如等待時機到來。 025偉大的發明往往來自平凡的存在。 026經營的基礎,就是懂得關愛別人。 027懂得自動自發的人才是好夥伴。 028打造齊心向前的團隊。 029打造一處能夠放鬆的環境。 030設計未來,並思考如何落實。 031以彼此不理解為前提,反而溝通無礙。 032真誠地回

答每個問題。 033思考對方為何提問的「理由」。 034貼近對方的想法,一起思考怎麼做。 035教導的真正意義。 036教導方式一定要有趣。 037不能將所有的不滿,都等同看待。 038就算心懷善意,言行也要謹慎。 039利用業務空檔開個小會議。 040試著將課題轉化成淺顯易懂的概念。 041秉持客觀態度,看待討論過程 042打造每個人都能「暢所欲言」的職場環境。 043設法將無趣的瑣事,變成有趣的工作。 044理解這件事是有「時差」的。 045只要確實掌握必須達到的目標就行了。 046公平對待團隊的每位成員。 047觀察一個人,先看他的意志是否夠堅強。 048給予對方能力所及的課題與挑戰。

049愛抱怨的人,反而能擁有正向活力。 050隨時提醒自己有何疏漏之處。 051工作一把罩的同時,也要懂得適度放鬆。 052絕望時,先想想現在還能做什麼。 053看似柔弱,實則堅強;看似堅強,實則脆弱。 054別因為忙於工作,而忘了體貼別人。 055訓誡幾句,不吝讚美 056商機就隱藏在每天看到的東西裡。 057帶領大家航行大海。 058好的領導者不必凡事親力親為。 059擁有膽小與樂觀這兩種矛盾的特質。 060生氣是沒意義的事。 061每天努力讓別人了解你。 062每天仔細檢視自己的儀容。 063當個舉止有禮的人。 064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能強求部屬做到。 065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066

重要的不是市調,而是秉持信念而為。 067重大的決定還是取決於自己。 068藉由外在助力,拓展商機。 069創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 070有時候正因為是素人,反而更能掌握商機。 071試著將創意串連起來。 072真金不怕火煉。 073真正有內涵的東西才能經典永流傳。 074哪怕是再大的困難,一定有突破點。 075真正有價值的是不同的意見。 076面對自己經手的工作,要勇於成為頭號奧客。 077以對方的利益為優先考量。 078不足往往是促使成長的催化劑。 079你要的答案就在「現場」。 080親身體驗的感動更勝情報。 081樂在其中的同時,也要努力將樂趣傳達給更多人知道。 082傳達的原

則是「開始、中間、結論」。 083自由絕對不是任性而為。 084領導者擁有允許失敗這項特權。 085市場行銷的基本功就是比誰都認真思考、瞭解。 086別貪圖一時之快,而做出後悔的決定。 087不是當個吝嗇鬼,而是謹慎用錢。 088打造一個讓眾人自然結集的結構。 089打造人際關係網絡。 090比起金錢,「機會」才是促使一個人成長的食糧。 091以同理心看待遇到困難的人。 092「守口如瓶」是贏得信賴的必備條件。 093無論面對的是煩惱還是迷惘,都能為自己找到「出口」。 094檢視「成果」也是工作的一環。 095越是一帆風順,越要懂得謙虛。 096贏得漂亮,輸得也乾脆。 097逆境才是奮戰的開始

。 098眼光放遠,才能解決問題。 099就算只剩自己一個人,也不會逃避。 100吃苦當吃補,體會承擔的樂趣。 【100個工作實踐】 001勇敢比優秀更可貴。 002變化就是進化。 003永遠以「喜歡」作為轉換工作跑道的理由。 004重新設定,再開始吧。 005選擇將來有所回報的路。 006樂觀的人,最強大。 007不要害怕投入新事物。 008比別人早一步洞察先機。 009掌握新知。 010以熱情面對眼前的課題。 011不要揣揣不安,心懷感謝吧。 012用最後的五分鐘,做想做的事。 013一旦目標明確,便能輕鬆取捨。 014將感動作為邁向成功的礎石。 015不求讚賞 016升遷加薪是期許你「

今後變得更好」。 017學習隱藏你的自尊心 018遇到困難時,更要懂得放鬆。 019以優美的方式劃下句點。 020應該突顯的不是自己,而是工作。 021花點時間慢慢找到這輩子想做的工作。 022擁有嬰兒般的好奇心。 023勇於嘗試就對了。 024主題很平凡,概念卻非凡。 025正因為有獨創性,才有價值。 026書寫的同時就是在思考。 027落實靈感與想法。 028認真面對眼前的工作。 029不要輕忽枝微末節的事。 030最好多發想幾個假設。 031發明讓大家更幸福的方法。 032寶物就沈睡於麻煩瑣事中。 033打造讓別人感受到笑容的東西。 034嘗試從不同觀點思考 035不妨與別人分享靈感。

036成為別人心目中的理想型。 037將自我利益拋在一邊。 038別忘了保持幽默。 039任誰都喜歡帶給大家歡樂的人。 040謹言慎行很重要。 041對於未知的事,抱持興趣。 042珍惜每一段緣分。 043讓自己每天保持「新鮮狀態」。 044找件能讓大家一起參與的事情,喚醒向心力。 045由衷對待一起工作的每位夥伴吧。 046成長,就是和夥伴一起努力向前。 047彼此砥礪成長。 049大家想聽的不是批評,而是能變得更好的方法。 049瞭解自己之前,先理解對方。 050不要介入太深,尊重彼此的私領域。 051表達重要的事情時,要壓低音量、口氣徐緩。 052恰到好處的話語溫度。 053不能凡事只求

「自己方便」。 054不時帶給別人驚喜。 055尊重每個人的特質。 056過於期待,其實是利己主義作祟。 057以寬容的心接受不合理的事。 058誤解、背叛都是理所當然。 059避免投入過多情感。 060不是竭盡全力,而是用心貼近。 061棘手又麻煩的事,有其獨一無二的價值。 062一件工作能否順利完成,開始著手的態度取決了八成。 063從工作以外的事物,學習如何感動人心。 064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065藉由和別人聊聊,整理思緒。 066做好萬全準備。 067總覺得沒有做好準備,是因為缺乏自信。 068給自己來個「增添自信的儀式」。 069簡報不是唱獨腳戲,也要理解對方。 070準備一套動

之以情的腳本。 071不能只滿足於邏輯思考。 072發明屬於自己的框架。 073工作不可能一直都很順利。 074別擱著問題不管,馬上解決就對了。 075將「有趣」化為具體話語。 076創造一位屬於你的粉絲。 077讓對方湧起「想再見面」的念頭。 078「審視現況」的工夫不能省。 079缺乏自信是壓力的根源。 080發現自己的能力,大方展現。 081清楚說明,再三確認。 082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 083試著分解惱人又棘手的工作。 084不必堅持獨立完成。 085讓錢自動跟著你。 086解讀瞬息萬變的世間價值。 087先探探對方的想法,才有機會讓對方理解你。 088自信就是一種自我管理。

089心情會表露在臉上和話語。 090不要被無聊事支配人生。 091問題的大小,往往會因為立場不同而有所差異。 092身旁要有比自己優秀的朋友。 093只有自己能解決內心的不安。 094努力與誠意不是為了求得回報。 095投資自我,不能太小氣。 096做好健康管理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097品嚐稱為「美味」的感動。 098擁有一處能讓自己專注的地方。 099膽怯反而驅使我們成長。 100不要總是逃避,勇敢邁出一步。 序 100個領導基本   無論身處任何立場,一定會有煩惱,一定會有難處。必須儘早瞭解問題所在,誠實面對,以新觀點找到解決的線索,這也是任何工作必須跨出的第一步。   

我的工作夥伴野尻哲也先生曾和我分享一件事──他對於公司同事,還有周遭人一律一視同仁。他的這番觀點小小衝擊著我的心。   怎麼會有這麼溫厚的人啊!這是我的感想。這不僅是自己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也是因為懂得感謝別人,亦是工作與生活的原則、重要的態度,這就是他的「基本」。   工作方面最令人頭痛的事,莫過於人際關係。成為領導者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更多責任與約束,也許會被這股壓力逼得喘不過氣,人際關係的煩惱與壓力也愈來愈多。   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傷神的人際關係呢?   那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抱著學習心態,將其視為能讓自己成長、天賜的機會,並滿懷感謝;今天,自己之所以能做這件工作,是因為得到

許多人的支持與協助,所以要真心感謝。不要忘了這兩種感謝的心情,面對眼前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相信大部分的時候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也可以這麼說,《領導者的基本》就是以感謝的心來面對每天的工作。   無論面對誰、面對什麼樣的工作,只要懂得感謝,相信不僅工作,對於今後漫長人生而言,都能成為人際關係的「基本、解決問題的要點」。   獻給身為領導者的你。 松浦彌太郎 100個工作實踐   失敗與挫折,反而是讓人成長的機會!   你將商業視為工作?還是將工作視為商業?   我認為兩者有所差異。商業是創造利益,工作則是幫助世上有困難、煩惱的人。要如何選擇,取決於自己。   我選擇將工作視

為商業。因為我認為幫助有困難的人,才是眼前要先做的事。因此,我每天努力學習、發想、承擔責任與約束、接受挑戰。   老實說,每天都會嘗到失敗、覺得力不從心,無法盡如己願。然而,我認為失敗與挫折有著莫大價值,能讓自己思考如何改進,也是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在「將工作視為商業」這塊領域中,可以學習到察覺、失敗、重新來過、確認等,各種稱之為「基本」的東西。   某天,我和美味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的CEO之一,野尻哲也談論這些「基本」。為了工作煩惱、陷入瓶頸的我們如何踏出新的一步,如何遍嘗失敗後,咬牙苦撐、克服難關呢?   本書就是將每一個「基本」,彙整成「工作的基本,領導者的基本」。「成功的反義不

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那麼,該怎麼做呢?相信本書提到的「基本」能成為驅使你的靈感與力量。   若這本書能讓大家在工作上有所助益的話,就是我的榮幸。 松浦彌太郎  

陳映真現象研究

為了解決珍重再見日文的問題,作者陳明成 這樣論述:

早在1994年時,業師林瑞明教授在與作家鍾肇政的私人通信中即已明白指出「『陳映真現象』是台灣文學不能不正視的問題」,就目前所知這應是國內最早發出的呼聲!而作為一個跨領域的現象,所有關於陳映真的心懷意念、智性活動所形構的精神史或生命史,特別是陳映真在一次又一次的歷史困境中的價值抉擇和其林林總總生成的一切效應,都必然是「陳映真現象」所考察的對象與指涉的內涵。但非常遺憾的是,筆者卻深覺在眾多有關陳映真的論述中,長久下來已普遍存在著一種「標準故事」(standard story)的危機。因此針對歷年來的「陳映真研究」及陳映真本身的論述世界,筆者擬以為數不少卻又從來不會也未曾被討論的檔案文獻來

進行一場又一場的爆破──有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宣稱的,電影的出現「以十分之一秒的炸藥摧毀了這個牢竉世界」──俾使筆者及所有後來者可以抓住那最富暗示性的時刻在「四處飛散的廢墟間從容地進行歷險旅行」,將易逝性的「陳映真」碎片放入諸如家族書寫、國族認同等永恆的議題,徹底地重新敲敲打打、拼拼貼貼,期待最後能夠庖丁解牛似地將「標準故事」從既有情境的裂縫中割離,讓歷來修辭敘事中受到壓抑與變異的部分解放出來,並進一步利用經由一片片碎片重構的「陳映真現象」得以透過陌生化的方式重獲寓言般的力量,體現當代台灣社會的盲點與方向。 本論文在形式上,預計由七個帶有環狀敘事圈性質的章次以向心

的姿態結構乙篇命名為<陳映真現象研究>的「橘瓣式」論文,其中的每一個章次在論述空間上就像一片橘瓣可獨自開裂剝落又能對稱合抱;而在書寫的策略上則採「剝洋蔥」的方式,每剝掉一層遮蔽,就會多露出一些歷史曙光。第一章:挖掘了一首陳映真的生父即陳炎興先生在日治時期親自譜曲的愛國軍歌和一連串曾經確實發生過的歷史現場,明確地打破了陳映真長期以來營造的一則政治神話。第二章:持續出土了陳映真的養父也就是他的三伯父陳根旺先生於日治時期是殖民政權刻意培植的台灣人高階警官、於戰後擔任過縣議員的舊史料,使得陳映真得再次面對自己一直理直氣壯卻荒謬異常的立場與立論。第三章:由於陳映真幾十年來總是試圖「以家喻國」地一再「記憶

」一個百年來絕對聖潔的台灣家族,本章將透過「舊家」、「皇國少年」、「戰爭犯罪性」、「魯迅」、「左翼」、「社會主義」等幾項實證的資料與分析,總結我們在陳炎興與陳根旺的身上看到了歷史、陳映真卻製造歷史的獨特現象。第四章及第五章:以有限卻異常珍貴的五十七封「陳映真致鍾肇政書簡」作為論述核心,「再現」一段從六0年代親密的「文學諍友」進而決裂為九0年代的「認同論敵」的歷程,最後並標示出鍾、陳二人書信因緣的聚散本質。第六章及第七章:當實現所謂社會主義理想與中國統一成為陳映真解讀世界的唯一視角和最高道德時,筆者試著接連透過「紅色中國」、「少年中國」、「『人間』中國」、「『文選』中國」、「白色中國」、「文革中

國」、「六四中國」以及「回歸中國」等八個橫切面來評價將文學視作政治婢女的陳映真。 從「芥川」的體質一路刻意裝扮成「魯迅」的陳映真,是值得我們特別珍惜的,但這一切並不代表就此認同或不需進行批判。陳映真的問題當然不在擁抱崇高的理想,卻是出自他把理想當成不可議價、不可挑戰的「目的」,再根據理想來尋求證據、選擇證據,甚至如有必要也可以抹除證據、變造證據去證明被當成「目的」的理想,「目的與手段」之間不得不在急盼彌賽亞的心理下失去了一種起碼的道德均衡感,最後終究避免不了「異化」為自身言說的囚徒。正因如此,本論文所論證的整套被「政治化」了的家族史書寫記憶∕技藝,它的書寫策略──即為了某種先驗的政治理想

或目的而不惜「工具化」書寫對象──恰恰也就是陳映真長期下來習以為常的論述策略,其政治性的操作與宗教性的救贖共構了一生的「中國情懷」。「陳映真現象」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兩岸關係的總和,不但說明了陳映真的生命史或精神史就是整個台灣特定社會裡身分認同、左翼視野、統獨立場……等眾多分歧的產物之一,也直接證實了在台灣的眾多國族論述中尚存有許許多多的「手段vs.目的」∕「表象vs.真理」被有計畫地進行倒錯而充滿遮蔽與無奈的結論。筆者相信本論文不止是一個「陳映真研究」再生的界面,也將有效地見證一段現存於台灣文學史的荒謬書寫,如果學界不正視「陳映真現象」所持續發揮的效應及產生現象的社會現狀,總有一天「陳映

真現象」所帶來的這則「國王的新衣」寓言將會演變成一道又一道的「陳映真問題」,屆時本文的研究成果反倒成了名副其實的「台灣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