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天然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甲烷天然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馮向法,錢奕舟寫的 醇基清潔燃料 和楊勝雄的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科學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所 賴美津所指導 魏文心的 台灣西南海域深海底泥甲烷囊菌屬新種及甲烷古菌病毒之純化分類鑑定與病毒基因體解析 (2017),提出甲烷天然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甲烷古菌、甲烷古菌病毒、甲烷囊菌屬。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碩士班 林君玲所指導 許竣翔的 雲端智慧型環境監測系統 (2016),提出因為有 Arduino Yun、甲烷、資料庫、雲端智慧型環境監控系統、Visual studio C#的重點而找出了 甲烷天然氣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甲烷天然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醇基清潔燃料

為了解決甲烷天然氣的問題,作者馮向法,錢奕舟 這樣論述:

《醇基清潔燃料》比較全面地介紹了以甲醇和多碳醇為基礎的醇基清潔燃料,包括它的含義和理論基礎、基礎原料甲醇和多碳醇、性能改良劑、相關產品品質標準、推廣應用情況和發展前景等。 《醇基清潔燃料》的兩位編著者,都是從事這個項目研發和生產應用實踐二十多年的專業人員,書中有他們親身經歷的經驗教訓,也有他們的一些觀點和意見,可供讀者參考和討論。 《醇基清潔燃料》可供從事醇基清潔燃料及其燃具開發研究、生產經營的相關人員參閱,也可以供學校能源專業的師生參閱。

甲烷天然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4/13)】

#大潭電廠微型感測器設置

為監測空氣品質與污染源,工業區周邊會加裝微型感測器,但依照地圖分佈來看,相較於觀音工業區週邊遍佈的感測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的大潭電廠周邊,設置量卻寥寥無幾,即使大潭電廠是使用天然氣發電,但燃燒甲烷依然會產生PM2.5,難道大潭電廠周邊不需要做空氣品質監測嗎?

局長回答,目前微型感測器主要監測PM2.5(懸浮微粒)與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大潭電廠不會產出VOC,PM2.5產出量也不比燃煤機組,但智翔反駁,當未來發電量提升時,PM2.5的產出量一定與目前的狀況不同,環保局應該未雨綢繆。

況且大潭電廠目前監測PM2.5的設備在自己廠內,如果設備出問題,公部門即使有做連線,也無法及時得知污染的狀況,事後檢討難免又上演互踢皮球的戲碼。

因此智翔認為,環保局勢必要在電廠周圍設置自己的微型感測器,才能從另一方面得知空氣品質與污染源的現況,所以請環保局現在就開始研擬在大潭電廠周邊設置微型感測器的辦法。

#電動車火燒車救援廢水處理

前陣子桃園發生電動公車火燒車意外,無論以何種方式滅火,都會產出污染源,例如廢水流進溝渠,進而影響居民的問題。

而按照趨勢,台灣電動車數量是逐年上升,若一台電動車燒起來,撲滅鋰電池火勢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大量的水持續噴灑,按特斯拉滅火SOP需3000加侖的水(約13公噸水)。

若桃園市大力推廣綠能,也鼓勵機場的運輸車輛電氣化,那麼就應該及早做好功課,為將來著想,盡快來研擬電動車消防廢水的處理方式。

#噪音車聲音照相執法追蹤

持續追蹤噪音車科技執法的議題,今天智翔再次向環保局建議,採取深入鄰里的噪音熱點並架設更多偵測裝置來取締噪音車的方式。

由於目前的檢測器材,是採取移動式到路口監測,需要警察人力到現場守株待兔,因此有類似酒測臨檢的問題,噪音製造者可能從遠方得知,並提早迴避,環保局也表示,目前使用的器材桃園也才兩台,全國不過50台的數量。

所以智翔建議,如果換個方式,事先向地方里長搜集噪音熱點,並採用類似天羅地網監視錄影系統的作法,如果是大量採購也許有辦法向廠商來壓低價格,還請環保局再思考看看。

#桃園市成立化學檢驗處之必要性

延續昨天向衛生局提出的想法,也是智翔從上任第一個會期便曾提過的,由桃園市政府設立化學檢驗處,統一檢測所有在業務上涉及化學物質檢測的局處所負責的項目。

包括今天在議場中,聽到許多議員也有質詢到化學檢測相關的問題,例如龜山污水處理廠的水肥,在檢驗上就曠日費時,採樣加送外部單位化驗就要一個月,且其他局處同樣都有化學檢驗的需求,包括衛生局、農業局、環保局、水務局等,業務相當龐大。

所以桃園市應可整合資源,額外成立獨立檢驗單位,不僅可針對空氣污染、河川污染、土壤污染等進行採樣檢驗,也能加快檢驗速度,提升效率,也能省下許多送外部單位的費用。

雖今天局長稱要思考是否該為了一杯牛奶養一隻牛,但智翔認為比喻不對,以桃園市的牛奶來比喻,可能足夠養十頭牛了,且就是因為業務龐大,檢驗數量夠多,統整起來才有效益。

以上倡議,未來的總質詢智翔會繼續請教市長的想法。

#好桃器共享容器推廣追蹤

去年桃園市政府為推廣減少一次性餐具,推出好桃器方案,與十家業者合作,可租借容器餐具,並且可以A店借B店還,立意良善。

但隨著後續追蹤發現,合作店家現已剩五家,其中一家還歇業了,合作店家減少的原因為何? 是否環保局在推廣宣傳方面的力道不足? 今天由於時間問題無法完整質詢,希望會後環保局再提供相關資料。

而今天也聽到環保局稱今年會繼續推動,並與超商業者合作,那麼就拭目以待囉!

台灣西南海域深海底泥甲烷囊菌屬新種及甲烷古菌病毒之純化分類鑑定與病毒基因體解析

為了解決甲烷天然氣的問題,作者魏文心 這樣論述:

三域生物都可能被病毒感染,許多細菌噬菌體與真核生物病毒都是顯學,但有關古菌病毒的描述卻僅佔少數。好氧極端高鹽古菌因較易培養,其相關噬菌體型態病毒被報導與研究的較早。近年來,泉太古生物門的高溫古菌多樣化病毒形態與病毒離開宿主後於高溫環境下的形態結構變化與適應演化,是目前相當被關注的主題研究。然而在過去二十年間幾乎沒有關於甲烷古菌病毒的研究發表。賴美津教授實驗室執行科技部天然氣水合物計畫,研究生翁杰愔自台灣西南海域變形前緣區取得活塞岩心底泥樣品分離純化出甲烷囊菌屬新種菌株Methanoculleus taiwanensis CYW4T,以穿透式與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均觀察到病毒及CYW4T細胞於後對

數期被病毒裂解現象。本論文研究進一步測量CYW4T於不同生長期的細胞密度OD、甲烷產量與顯微觀察,確認病毒於後對數期與平穩期間裂解釋出,菌量下降,菌液澄清。甲烷古菌病毒VMta (Virus of Methanoculleus taiwanensis),病毒顆粒為球形,有二十面體衣殼蛋白(capsid protein),外部還有外套膜(envelope)包覆,直徑大小約為100 nm。VMta病毒具雙股DNA含70,262個鹼基對,G+C含量為54.5%,有101個開放讀序框架(ORFs)。VMta基因體序列經BLASTX及HHpred比對,顯示可能利用穿刺蛋白將DNA送入宿主中,並以滾環型複

製機制(rolling cycle replication, RCR)複製DNA,經由終端酶將DNA包裝進空的衣殼蛋白,最後由裂解性酵素,例如內溶素(endolysin)破壞宿主而出。本研究亦自台灣西南海域好景海脊取得岩心樣品純化出新甲烷菌株Methanoculleus sp. CWC-02,經由親緣關係比對,菌株CWC-02與Methanoculleus marisnigri JR1T 有98.4%相似度,而兩株菌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為86.81%;且基因組對基因組距離計算(GGDC)分析結果為32.50%,顯示菌株CWC-02應為Methanoculleus屬下之新 “種” 菌株。

菌株CWC-02能利用甲酸及H2/CO2及2-propanol、2-butanol等二級醇為基質行甲烷化作用,最適生長溫度為37℃。菌株CWC-02生長至平穩期於TEM的觀察下,也發現有許多的VPL (virus-like particle)自細胞裂解而出,推測菌株CWC-02也被裂解病毒感染。於天然氣水合物潛力區以甲烷為主的生態系中,碳源與營養的加速循環,對此生態系的影響與可能的甲烷天然氣累積值得進一步探討。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

為了解決甲烷天然氣的問題,作者楊勝雄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反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973計畫)項目“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採基礎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針對南海北部典型天然氣水合物藏,分別從微觀、介觀及宏觀角度深入揭示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方法的傳熱和傳質機理,在天然氣水合物成核機制、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綜合識別方法、南海水合物成藏類型和形成機制,以及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等重大基礎問題上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創新性認識。這些重要的理論成果正在逐漸被南海水合物勘查工作所證實,也必將對我國海域水合物勘探開發起到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本書可供從事天然氣水合物調查與研究的專業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參考用書。

叢書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進展 1 第一節 天然氣水合物的微觀特徵 1 第二節 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地質環境 2 一、構造條件 4 二、沉積條件 11 三、溫壓條件 15 第三節 國內外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進展 17 一、國外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現狀 17 二、國內天然氣水合物調查與開發研究 25 參考文獻 30 第二章 天然氣水合物形成的分子機制和相平衡條件 32 第一節 水合物成核的分子機制 32 一、水合物形成機制的研究進展 32 二、水合物形成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35 三、籠子吸附成核機制 39 四、 溫度、壓力、溶解度對水合物成核的影響 42 第二節

水合物成藏的相平衡條件研究 45 一、實驗方法 46 二、離子-水-氣體-水合物體系相平衡 47 三、沉積物-水-氣體-水合物體系相平衡 51 四、沉積物-離子-水-氣體-水合物體系相平衡 57 五、南海北部海區實際沉積物中水合物相平衡 58 參考文獻 60 第三章 天然氣水合物形成的熱力學條件和動力學機制 68 第一節 水合物結晶生長動力學研究 68 一、TBAB 水合物晶體形狀及生長特性 68 二、甲烷水合物膜厚度測量及膜生長研究 71 第二節 水合物形成動力學實驗與理論 78 一、水合物形成動力學過程及理論 78 二、水合物形成動力學實驗 83 三、甲烷-二氧化碳混合水合物形成分子動

力學 88 第三節 沉積物中水合物形成動力學 95 一、沉積物中擴散體系水合物形成動力學 95 二、沉積物中滲漏體系水合物形成動力學 103 三、沉積物中水合物形成動力學模擬 115 參考文獻 126 第四章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控制因素 130 第一節 區域背景 130 一、海底地形地貌 130 二、構造背景 132 三、沉積環境 134 第二節 水合物成藏的構造控制因素 135 一、斷裂對水合物形成分佈的影響 135 二、泥底辟構造對水合物形成分佈的影響 141 三、氣煙囪構造對水合物形成分佈的影響 144 四、海底滑坡對水合物形成分佈的影響 147 第三節 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沉積環境

152 一、神狐鑽探區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沉積控制因素 152 二、東沙海域水合物成藏的沉積條件 164 第四節 溫壓場對水合物成藏的控制作用 172 一、南海北部陸坡熱流分佈特徵 172 二、熱流演化歷史及其對水合物成藏的影響 174 三、溫壓條件及其對水合物成藏的影響 179 四、南海北部陸坡水合物穩定域特徵 185 參考文獻 189 第五章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成礦氣源 193 第一節 烴類氣體的成因及來源 193 一、烴類氣體成因分類 193 二、神狐地區天然氣水合物的成礦氣源 195 三、南海其他地區天然氣水合物的成礦氣源 204 四、南海與祁連山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成礦氣源對比 20

6 第二節 非烴氣體及其成藏貢獻 210 一、非烴氣體成因類型 210 二、非烴氣體分佈特徵 220 三、非烴氣體成藏貢獻 229 第三節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分解事件 232 一、天然氣水合物分解事件 232 二、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分解證據 233 參考文獻 246 第六章 南海北部沉積物和生物對冷泉甲烷滲漏的回應 252 第一節 冷泉區沉積學研究 252 一、沉積物年代地層學研究 253 二、晚更新世異常沉積與甲烷滲漏 254 三、沉積物特徵及變化 258 四、磁學特徵及甲烷噴溢關係 260 五、有機化合物的分佈及意義 262 第二節 微體古生物識別標誌 268 一、冷泉區底棲有孔蟲指示甲

烷噴溢機理 268 二、南海北部底棲有孔蟲殼體同位素對甲烷噴溢的指示 268 第三節 微生物與冷泉甲烷滲漏和水合物分佈關係研究 270 一、冷泉區微生物與甲烷和天然氣水合物相關機理 270 二、冷泉區微生物對甲烷滲漏和水合物回應 271 參考文獻 274 第七章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的地球化學異常特徵研究 275 第一節 東沙海域沉積物地球化學異常特徵 275 一、孔隙水地球化學異常和硫酸鹽-甲烷作用介面 275 二、底棲有孔蟲及其碳、氧同位素 285 第二節 神狐海域沉積物地球化學異常特徵 303 一、烴類有機質 303 二、自生礦物及其碳、氧、硫同位素 310 第三節 冷泉碳酸鹽岩地球化

學異常特徵 315 一、礦物學及岩石學 315 二、碳、氧、鍶同位素及冷泉流體來源 322 三、U/Th年齡及冷泉活動誘發因素 326 四、煙囪狀冷泉碳酸鹽岩成岩模式 329 五、生物標誌物、微生物種群特徵及其控制因素 336 參考文獻 344 第八章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異常特徵研究 360 第一節 水合物地球物理特徵研究 360 一、含水合物地層速度特徵 360 二、含水合物地層滲透率特徵 369 第二節 羽狀流特徵研究 386 一、含氣泡水體聲學特徵研究 386 二、羽狀流數值模擬研究 391 三、羽狀流地震回應特徵研究 398 四、小結 409 第三節 水合物識別技術研究

410 一、含水合物地層滲透率估計 410 二、CRS成像技術研究 418 三、高精度速度反演技術研究 431 四、天然氣水合物識別方法 436 第四節 南海水合物地球物理回應及地質特徵分析 457 一、試驗線羽狀流探測及地質認識 457 二、試驗線水合物探測及地質認識 463 三、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地球物理回應及地質特徵分析 478 四、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地球物理回應及地質特徵分析 484 參考文獻 493 第九章 南海北部天然氣成藏系統 499 第一節 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 499 一、概念 499 二、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的組成 501 三、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研究的意義 504 第二節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模式與分佈 505 一、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地質模式 506 二、瓊東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地質模式 508 三、東沙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地質模式 511 四、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分佈特徵 513 第三節 南海神狐鑽探區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特徵 514 一、水合物產出特徵 514 二、水合物富集層位 519 三、水合物儲層特徵 520 四、地層溫度 521 五、流體活動 522 第四節 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發潛力評價研究 524 一、開發潛力評價模型 525 二、開發潛力評價 527 參考文獻 534 第十章 天然氣水合物開採中的多相流動機理和相關基礎理論研究

538 第一節 天然氣水合物藏開發技術和方法 538 一、降壓法開採技術 538 二、加熱法開採技術 538 三、注化學藥劑法開採技術 539 四、新型天然氣水合物藏開採技術 539 第二節 水合物沉積物滲透率和熱導率測定研究 540 一、滲透率測定研究 540 二、熱導率測定研究 543 第三節 水合物沉積物分解滲流特性的核磁共振實驗研究 544 一、填砂模擬沉積層中水合物分解特性的MRI實驗及分析 544 二、填砂模擬沉積層中單相、氣液兩相流體流動的MRI成像測速實驗 548 三、多孔介質內氣、水兩相流場與溫度場的MRI成像實驗模擬 550 第四節 LBM數值模擬技術應用於沉積物中水合物分

解滲流特性研究 553 一、LBM數值模型的建立與驗證 553 二、LBM方法應用於複雜微通道內單相和多相流動的初步研究 559 三、含水合物均勻多孔介質孔滲飽特性的LBM數值模擬研究 563 四、LBM模擬單相流體在多孔介質中的流場 565 五、對MRI影像處理後進行水合物分解過程模擬 567 第五節 水合物相態變化過程傳熱和傳質的分子模擬研究 574 一、天然氣水合物微觀性質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 574 二、天然氣水合物熱激法分解的傳熱、傳質分子動力學模擬分析 576 三、天然氣水合物降壓法分解的傳熱、傳質分子動力學模擬分析 578 四、天然氣水合物注劑法分解的傳熱、傳質分子動力學模擬分析

579 第六節 沉積物中水合物分解動力學研究 581 一、沉積物中水合物分解動力學實驗模擬 581 二、沉積物中水合物分解動力學模型分析 584 本章小結 588 參考文獻 589

雲端智慧型環境監測系統

為了解決甲烷天然氣的問題,作者許竣翔 這樣論述:

近幾年雲端系統的發展與研究十分受到關注。雲端運算能減輕終端CPU的負擔,還有運算「集中化」的特性,所以即便使用者不懂的運作原理及複雜的系統設定,只要有一個介面就能讓使用者和雲端伺服器進行資料的讀取、儲存和設定的功能。本論文提出了以Arduino Yun和Google雲端為發展平台的一個家庭環境監測系統。本論文使用了Arduino Yun和感測器來蒐集溫度、濕度、氣體(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氣)資料。在家庭伺服器使用了Visual Studio C# 2010作為接收Arduino Yun所傳送過來的數據並做出即時判斷分析,隨後可把數據儲存於資料庫(NaviCat SQL)和雲端資料庫(Goog

le Docs)。因此,監控系統除了能提供即時記錄查詢、履歷查詢之外,在記錄發生異常的時候,能透過Gmail和簡訊方式即時通知使用者。此外,系統也可讓使用者能透過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APP)遠端遙控自走車(YBBCar)並透過攝影鏡頭來監測家中目前狀況。本論文目的在於應用於居家環境的雲端環境監控系統,能有效的監測居家環境狀況和即時性的保護使用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