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靜敏 等寫的 社區衛生護理學(7版) 和陳靜敏等的 社區衛生護理學(6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杏 和華杏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長期照顧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詹弘廷所指導 顏冠杰的 多面向健康促進活動之成效–以C級巷弄長照站老人為例 (2021),提出社區健康促進方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老人、多面向健康促進、功能性體適能、介護風險篩檢評估量表(Kihon Checklis)、長者功能評估量表(ICOPE)、社區關懷據點、C級巷弄長照站。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陳凱倫所指導 楊淑惠的 新北市兩個社區發展協會健康促進之經驗 (2019),提出因為有 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社區健康促進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區健康促進方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社區衛生護理學(7版)

為了解決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問題,作者陳靜敏 等 這樣論述:

  因應我國行政組織改造與社會變遷,以及倍受關注的弱勢族群照護與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等議題,新版提供最實用、最新的內容,使讀者更能掌握社區衛生護理的現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修訂與撰寫本書之作者群均為國內學界專家和實務工作者,期能更符合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所需,提升其專業能力,以及幫助學生掌握國考重點。 新版特色   ◆全新章節:   1.長期照護:內容從長期照護的定義、特性及現況開始,進一步探討長期照護需求評估及現有的服務模式和類型,並說明最新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相關政策及其提供的連續性照護,描述居家、社區、機構式照護,以及創新多元服務的現況,最後探討現有長期照護體系的發展方向,分析社區衛生護

理人員在長期照護的角色與功能發展。   2.弱勢族群健康照護:近年來全球經濟不穩定,國內外均面臨貧富差距拉大,健康差距隨之加大的健康不平等,凸顯弱勢群體健康照護的重要。本章內容從弱勢族群的定義及處遇開始,說明弱勢族群的需求、健康照護以及政府對弱勢群體的職責。   3.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人類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本章內容從氣候變遷的定義、緣由及現況開始,進一步說明對人類健康可能帶來的影響,最後從社區角度切入相關可行的調適策略與作為,同時探討醫療照護產業的減緩與調適作法,進而提出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及所需具備之能力。   ◆全面更新生命統計、公務統計與行政法規等資料:如2025衛生

福利政策白皮書、衛生福利部2017~2020年度中程施政計畫、國人十大主要死因、各項傳染病流行現況、預防保健服務、臺灣精神疾病防治實務現況……等,內容更具備時效性。   ◆內容架構重整、精簡,提升內容大意之可讀性:如社區健康營造、衛生行政組織與健康照護體系、公共衛生護理、職業健康護理、中老年保健與慢性病防治……等章節。   ◆新增議題使完整度再升級:如社區健康評估5W面向之步驟,社區健康評估與集體評值(CHANGE),健康識能,臺灣全球健康論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疾病致病模式之螺狀模式,採八期之PRECEDE-PROCEED模式,跨理論模式,C

MSA之個案管理模式,學校、家庭、社區連結之內容,長照服務法之居家護理部分,居家護理的訓練、能力與開業資格,精神疾病患者社區家訪要點,新的家庭結構類型,家庭健康識能及家庭長處的評估,同志婚姻,食品安全衛生管理之食品規範、標章、管理對象,食安五環及基因改造食品之法規與管理,反式脂肪及其管理,性侵害及性騷擾、生育自主權法案,母乳哺育之相關法規及其公共政策……等。   ◆黑體標示國考重點,學習、考試兩相宜。 第一篇 社區衛生護理概論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意義 第二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特性與分科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應具備的

條件 第五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未來趨勢與展望 Chapter 2 社區健康評估 第一節 社區概說 第二節 社區與社區衛生護理 第三節 社區健康評估 Chapter 3 以社區為對象之護理過程 第一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概念架構 第二節 社區衛生護理過程的步驟 第三節 護理過程與社區衛生護理業務標準 第四節 護理過程的特性 Chapter 4 健康促進 第一節 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理論與模式 第四節 社區健康促進方案 第五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第六節 展望 Chapter 5 社區健康營造 第一節 社區健康營造之歷史緣起 第二節 社區健康營造組織的類型及概況 第

三節 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社區健康營造實例 第五節 社區健康營造未來發展與挑戰 第二篇 健康照護體系與衛生政策 Chapter 6 衛生行政組織與健康照護體系 第一節 臺灣衛生行政組織 第二節 臺灣健康照護體系現況 第三節 衛生行政組織與健康照護體系之省思 Chapter 7 全民健康保險 第一節 健保投保與保險費 第二節 醫療給付與部分負擔 第三節 健保支付制度與藥品支付 第四節 現況與挑戰 Chapter 8 健康照護經濟 第一節 經濟學概論 第二節 健康照護經濟學概論 第三節 健康照護的特性 第四節 健康照護需求與相關變數 第五節 成本效益分析 第六節 成本效果分析

Chapter 9 健康政策 第一節 健康政策的定義 第二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參與健康政策的潮流 第三節 參與決策的領域 第四節 政策制定的過程 第五節 護理人員參與健康政策的行為指引 第六節 未來的挑戰 第三篇 社區衛生護理使用之策略與工具 Chapter 10 流行病學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流行病學之定義及目的 第二節 疾病自然史與三段五級預防 第三節 疾病的致病模式 第四節 流行病學方法綜論 第五節 因果關係的判定條件 第六節 流行病學在社區衛生護理的應用 Chapter 11 生命統計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相對計量的概念 第二節 時間介入計量的概念 第三節 疾

病統計 第四節 死亡統計 第五節 粗比率、特殊別比率和標準化比率 第六節 其他社區衛生護理常用之生命統計指標 第七節 生命統計在社區衛生護理的應用 Chapter 12 衛生教育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理論與模式 第四節 工作範疇 第五節 衛生教育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六節 展望 Chapter 13 個案管理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個案管理發展歷史 第二節 個案管理定義、目的與特性及對象 第三節 個案管理的模式、過程與服務程序 第四節 個案管理的角色功能與必備技巧 第五節 個案管理的倫理議題 第六節 個案管理在社區衛生護理工作的應用

第四篇 社區衛生護理的分科 Chapter 14 公共衛生護理 第一節 公共衛生護理的定義 第二節 公共衛生護理的發展與變遷 第三節 臺灣的公共衛生相關政策 第四節 公共衛生護理業務 第五節 臺灣公共衛生護理發展的努力方向 Chapter 15 學校衛生護理 第一節 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學校衛生行政組織 第三節 起源與發展 第四節 理論與模式 第五節 工作範疇及內容 第六節 學校護理人員之實作標準及角色功能 第七節 展望 Chapter 16 職業健康護理 第一節 職業健康護理之目的及意義 第二節 職業安全衛生之行政組織、相關法令與諮詢資源 第三節 職業或工作相關傷病 第四節 職業健康

護理工作內容、影響因素及工作準則 第五節 職業健康護理人員之角色與功能 第六節 職業健康護理的展望 Chapter 17 長期照護 第一節 長期照護概述 第二節 長期照護現況與發展 第三節 長期照護需求評估 第四節 長期照護服務的模式及類型 第五節 連續性照護服務內涵與重要性 第六節 護理人員在長期照護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18 居家護理 第一節 居家護理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居家護理的定義與目的 第三節 居家護理機構的型態、服務範圍與工作特性 第四節 臺灣居家護理資源及應具備的能力與訓練 第五節 居家護理與全民健康保險 第六節 居家護理的品質與未來發展 Chapter 19 社

區心理衛生護理 第一節 社區心理衛生與健康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社區心理衛生及護理的發展 第三節 心理健康促進 第四節 精神疾病防治 第五節 社區心理衛生實證服務模式 Chapter 20 遠距健康照護 第一節 遠距健康照護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遠距健康照護實務與運用 第三節 遠距健康照護未來趨勢與展望 第五篇 家庭與群體護理 Chapter 21 以家庭為對象之護理過程 第一節 家庭與家庭護理 第二節 家庭評估 第三節 家庭護理過程 Chapter 22 婦女、嬰幼兒生育與優生保健 第一節 婦女健康保健 第二節 生育保健 第三節 優生保健 Chapter 23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

第一節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的意義 第二節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相關政策 第三節 兒童及青少年常見問題與預防保健方式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於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中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24 中老年保健與慢性病防治 第一節 中老年保健與慢性病防治的概念 第二節 中老年期常見的慢性病 第三節 臺灣中老年人保健與慢性病防治的推動概況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25 弱勢族群健康照護 第一節 弱勢族群的定義 第二節 弱勢族群的處遇 第三節 弱勢族群的需求 第四節 弱勢族群的健康照護 第五節 政府對弱勢族群的職責 Chapter 26 傳染病防治 第一節

傳染病防治相關概念 第二節 臺灣地區傳染病管制工作現況 第三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與職責 Chapter 27 環境及食品衛生 第一節 環境衛生的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環境衛生涵蓋的內容 第三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在環境衛生工作中之職責 Chapter 28 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 第一節 氣候變遷的定義與緣起 第二節 氣候變遷對健康可能的影響 第三節 氣候變遷下社區的現況及挑戰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社區健康促進方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衛福部與教育部跨部會合作,108年共同推出「運動銀健康」方案,提供銀髮族所需的運動專業指導,協助更多社區長者,藉由正確的運動,來促進身體健康。

===你可以用下列方式支持Vamos報導更多台灣運動體育故事===

・贊助Vamos:https://ftt.tw/UGiVF
・購買Vamos商品:http://bit.ly/2viWs50

==更多關於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追蹤我們IG】https://goo.gl/vFu9qu

==貼心小叮嚀==
・看完請幫Vaoms分享影片還有按讚喔!
・記得訂閱然後開啟小鈴鐺認識更多台灣的體育運動休閒~
・歡迎幫我們上CC字幕:https://reurl.cc/8xg6X

#VamosSports #翊起運動 #徐裴翊 #體育 #台灣 #Vamos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支持Vamos到商店逛逛】http://bit.ly/2viWs50
【追蹤我們IG】https://goo.gl/vFu9qu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翻攝、下載重製或嵌入vamos sports翊起運動以外之平台》

多面向健康促進活動之成效–以C級巷弄長照站老人為例

為了解決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問題,作者顏冠杰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台灣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人口老化相關問題一一浮現。政府為了強化民間社區照顧的能力,衛生福利部自 2005 年就已經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作為在地老化之社區照顧,之後在2016年底頒佈「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計畫中也包含以「社區」為基礎之預防及照顧的C級巷弄長照站。因此,透過規劃高齡健康促進活動來減緩老化對社會衝擊及醫療資源消耗是社區經營者重要課題,提升社區老人生活品質,使年長者能以健康狀態過著圓滿、有貢獻的生活,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財富。目的:探討 12週多面向健康促進活動對於C級巷弄長照站老人功能體適能、衰弱風險及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之成效。研究方法:以立意

取樣,採類實驗性研究。對象為嘉義縣某醫事C級巷弄站及某社區關懷據點之社區老人,研究對象共82 位,分別為實驗組 57 位、對照組 25位。實驗組以多面向健康促進活動介入,每週 2次,每次 2小時(含前後暖身操 10 分鐘),共 12週;對照組則維持原有的日常生活及社區活動;兩組於 12 週後進行功能性體適能、Kihon Checklist (KCL) 衰弱篩檢量表及長者整合性照護(ICOPE)後測。本研究運用 SPSS 中文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及成對 t 檢定分析。結果:巷弄站老人參加十二週的多面向健康促進活動後,對於功能性體適能、衰弱風險及心理狀態的提升

是有幫助,並且提升成效極佳。實驗組在六項老人功能性體適能、衰弱風險及心理狀態具顯著差異(p<0.01),然而對照組在前測功能性體適能、衰弱風險及心理狀態等結果表現優於實驗組,但對照組在功能性體適能、衰弱風險及心理狀態後測表現等,未具顯著差異(p > .05)。結論:巷弄站老人參加經過專業人員評估後設計的多面相課程後,對於功能性體適能、衰弱風險及心理狀態的提升是有明顯的幫助,建議在政策上,未來可結合醫護與社工跨領域的專業能力,透過評估規劃出有效的社區健康促進方案。並針對較為衰弱或失能高齡者的家屬,提供支持性服務,試著建立家屬支持管道,建立起家屬支持團體來籌辦家屬與長輩的交流活動。社區專職人力、經

營者可制定系統性的培訓課程,針對專職人力與經營者進行培訓與輔導,強化其規劃和執行服務內容的能力。而研究上建議未來可針對不同族群設計不同的活動類型,以便能提供更廣泛的社區老人參與,瞭解及提高不同族群之社區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最後在實務方面,建立起慢性病及健康自我管理,結合專業醫療團隊及資源,包含運動(肌力)、營養、認知促進、慢性病管理(含用藥安全)、防跌及社會參與等服務,並且重視長者心理與靈性並強化參與動機。針對關懷據點志工持續辦理教育訓練,如體適能檢測項目及改善方針、健康飲食的宣導、心理健康的照護,讓內在能力的提升與功能發揮之觀念持續強化於每位志工。最後透過在地資源的整合與連結,同時重塑社區間不

同族群間的連結、互動與互助,讓個人和社區將更有活力。

社區衛生護理學(6版)

為了解決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問題,作者陳靜敏等 這樣論述:

  本版為提供讀者最實用的內容,使讀者更能掌握社區衛生護理的現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特聘請國內學界專家和實務工作者參與本書的修訂,期能更符合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所需,提升其專業能力。 新版特色   1.新增高齡工作者職業照護、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長期照顧法、長期照護保險、長期照護專業人力培訓課程、母乳親善社區、高齡友善健康城市、新型A型流感、遠距健康照護等內容,並以專欄呈現「Pender 健康促進模式」、「國際衛生」、「DALYs實際案例演練」、「職業婦女成功持續哺乳的關鍵因素」、「塑化劑事件」等新知,內容完整度再升級。   2.全面更新行政院組織改造、生命統計、公務統計

與行政法規等資料,如2013年國人十大主要死因、各項傳染病流行現況、預防保健服務、職業安全衛生法、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等,內容更具備時效性。   3.黑體標示國考重點,學習、考試兩相宜。 第1篇 社區衛生護理概論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意義 第二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分科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應具備的條件 第五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未來趨勢與展望 Chapter 2 社區健康評估 第一節 社區概說 第二節 社區與社區衛生護理 第三節 社區健康評估 Chapter 3 以社區為對象之護理過程 第一節 社區衛生護理的概念架

構 第二節 社區衛生護理過程的步驟 第三節 護理過程與社區衛生護理業務標準 第四節 護理過程的特性 Chapter 4 健康促進 第一節 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理論與模式 第四節 社區健康促進方案 第五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第六節 展望 Chapter 5 社區健康營造 第一節 社區健康營造之歷史緣起 第二節 社區健康營造組織的類型及概況 第三節 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社區健康營造實例 第五節 社區健康營造未來發展與挑戰 第2篇 健康照護體系與衛生政策 Chapter 6 衛生行政組織與健康照護體系 第一節 組織理論與設計之概念原則 第二節 臺

灣衛生行政組織 第三節 臺灣健康照護體系現況 第四節 衛生行政組織與健康照護體系之省思 Chapter 7 全民健康保險 第一節 健保投保與保險費 第二節 醫療給付與部分負擔 第三節 健保支付制度與藥品支付 第四節 現況與挑戰 Chapter 8 健康照護經濟 第一節 經濟學概論 第二節 健康照護經濟學概論 第三節 健康照護的特性 第四節 健康照護需求與相關變數 第五節 成本效益分析 第六節 成本效果分析 Chapter 9 健康政策 第一節 健康政策的定義 第二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參與健康政策的潮流 第三節 參與決策的領域 第四節 政策制定的過程 第五節 護理人員參與健康政策的行為指引

第六節 未來的挑戰 第3篇 社區衛生護理使用之策略與工具 Chapter 10 流行病學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流行病學之定義及目的 第二節 疾病的自然史與三段五級的預防 第三節 疾病的致病模式 第四節 流行病學方法綜論 第五節 因果關係的判定條件 第六節 流行病學在社區衛生護理的應用 Chapter 11 生命統計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相對計量的概念 第二節 時間介入計量的概念 第三節 疾病統計 第四節 死亡統計 第五節 粗比率、特殊別比率和標準化比率 第六節 其他社區衛生護理常用之生命統計指標 第七節 生命統計在社區衛生護理的應用 Chapter 12 衛生教育於社

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理論與模式 第四節 工作範疇 第五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第六節 展望 Chapter 13 個案管理於社區衛生護理之應用 第一節 個案管理發展歷史 第二節 個案管理定義、目的與特性 第三節 個案管理的模式、過程與服務程序 第四節 個案管理的角色功能與必備技巧 第五節 個案管理的倫理議題 第六節 個案管理在社區衛生護理工作上的應用 第4篇 社區衛生護理的分科 Chapter 14 公共衛生護理 第一節 公共衛生護理的定義 第二節 公共衛生護理的發展與變遷 第三節 臺灣的公共衛生相關政策 第四節 公共衛生護理業務

第五節 公共衛生護理理論 第六節 臺灣公共衛生護理發展的努力方向 Chapter 15 學校衛生護理 第一節 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學校衛生行政組織 第三節 起源與發展 第四節 理論與模式 第五節 工作範疇及內容 第六節 學校護理人員之實作標準及角色功能 第七節 展望 Chapter 16 職業衛生護理 第一節 職業衛生護理概論 第二節 職業安全衛生之行政組織、相關法令與諮詢資源 第三節 職業傷害與疾病 第四節 職業衛生護理工作內容、影響因素及工作準則 第五節 職業衛生護理人員之角色與功能 第六節 職業衛生護理的困難與展望 Chapter 17 長期照護 第一節 長期照護概述 第二節 長期

照護需求之評量 第三節 長期照護服務的模式及類型 第四節 出院準備服務 第五節 我國長期照護之現況及發展 第六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在長期照護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18 居家護理 第一節 居家護理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居家護理的定義與目的 第三節 居家護理機構的型態、服務範圍與工作特性 第四節 臺灣居家護理資源及應具備的能力與訓練 第五節 居家護理與全民健康保險 第六節 居家護理的品質 第七節 居家護理的未來發展 Chapter 19 社區心理衛生護理 第一節 社區心理衛生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社區心理衛生及護理的發展 第三節 心理健康促進 第四節 精神疾病防治 第五節 社區心理衛生

實證服務模式 第5篇 家庭與群體護理 Chapter 20 以家庭為對象之護理過程 第一節 家庭與家庭護理 第二節 家庭評估 第三節 家庭護理過程 Chapter 21 婦女、嬰幼兒生育與優生保健 第一節 婦女健康保健 第二節 生育保健 第三節 優生保健 Chapter 22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 第一節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的意義 第二節 兒童及青少年的發展特徵 第三節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相關政策 第四節 兒童及青少年常見問題與預防保健方式 第五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於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照護中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23 中老年保健與慢性病防治 第一節 中老年保健與慢性病防治的

概念 第二節 中老年期常見的慢性病 第三節 臺灣中老年人保健與慢性病防治的推動概況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24 傳染病防治 第一節 傳染病防治相關概念 第二節 臺灣地區傳染病管制工作現況 第三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與職責 Chapter 25 環境衛生 第一節 環境衛生的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 環境衛生的項目 第三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在環境衛生工作中之職責 Chapter 26 遠距健康照護 第一節 遠距健康照護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遠距健康照護實務與運用 第三節 遠距健康照護未來趨勢與展望 附錄 附錄一 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重要指標 附錄二 職業

安全衛生法 附錄三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附錄四 居家護理 附錄五 優生保健法 附錄六 家庭健康評估暨護理指引 附錄七 傳染病防治法

新北市兩個社區發展協會健康促進之經驗

為了解決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問題,作者楊淑惠 這樣論述:

摘要背景:我國人口高齡化快速且無減緩的趨勢,估計2040年時將突破30%,並在2050年成為全球最老的國家。因應高齡化社會之趨勢,近年來之社區健康促進方案亦以促進社區老年人健康為主軸,鼓勵地方團體(如社區發展協會)主辦各類長期照護據點或銀髮族共餐據點,以落實在地老化之政策。然而自文獻回顧整理分析中發現,目前的研究僅探討社區發展協會經營的財源、社區代表性、社區人員培訓及與村里辦公室功能重疊…等問題,以社區發展協會推動健康促進活動之問題尚未被探討。輔大診所自成立以來,與新莊及泰山地區各類地方團體合作,共同推動在地民眾之各項健康促進活動。自合作過程中可以發現,地方團體多已發展出固定模式服務,而且社

區服務資源整合相當不易。本研究認為,若能統整其過往經驗,應能據以提出未來之工作策略與方向,以利社區工作之永續發展。目的: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深入探討地方團體在社區中推動健康促進活動之現況與困境,以提出未來經營的策略。方法:本研究以新莊、泰山區各一個社區發展協會為對象,採用「個案研究法」進行。資料收集包括:社區相關資料分析、焦點團體訪談、深度訪談及社區動態觀察、,資料收集期間自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間進行,期間進行資料逐字稿之製作及初步分析,待資料收集完畢後,進行統整性的歸納分析。結果:研究個案於推動社區健康促進之工作內容,均以配合政府長者社區照顧之政策內容為主。其中,兩個協會均執行社區

關懷據點及銀髮俱樂部之內容,個案二則同時執行長照C級據點之服務內容。兩者於推動社區健康促進工作之成效方面,不僅使社區長者於身體、心理及社會三個層面之健康均有提升,亦使許多已邁入老年的志工,於服務過程中有自我實現。困境方面,兩個協會之共同困境包括:1.社區經費來源不足;2.社區發展協會經營重責無人分攤;3.計畫核銷程序困難;4.社區發展協會工作人力不足;及5.社區民眾參與活動,無法了解協會的實質困境。個案一另有未開發在地特色及地方公部門的不信任關係的困境;個案二則另有社區置產,衍生額外的開銷及無相通理念的夥伴及後援之困境。面對未來,個案一之改善策略包括:1.培養接班人選,重新申請政府計畫;2.建

立健康行為模式;3.鼓勵社區民眾實際社區活動參與,熱衷學習;及4.期待政府實際介入輔導,解決社區問題。個案二之改善策略則包括:1.持續執行政府政策性計畫,爭取社會認同;2.強化社區志工專業訓練;3.改善交通及社區位置問題;及4.社區民眾支持與肯定。結論:本研究中之兩個社區發展協會為社區長者服務多年,對提供服務者及接受服務者雙方均有助益,可做為其他地方團體推動相關業務時之參考。針對個案之困境,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供協會與其他地方團體參考。關鍵字: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社區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