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 社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社區 社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薛益忠寫的 都市地理學(二版) 和的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精簡本(第五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 和巨流圖書公司所出版 。

輔仁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王潔媛所指導 林資靜的 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僱傭外籍家庭看護工之決策歷程 (2021),提出社區 社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外籍家庭看護工、決策歷程。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蘇秀枝所指導 施品竹的 司法案件中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居家保母、傷害、嬰幼兒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區 社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區 社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市地理學(二版)

為了解決社區 社工的問題,作者薛益忠 這樣論述:

  都市化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全球化現象之一。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此都市化的趨勢仍然方興未艾,特別在發展中國家。不論是進步的已發展國家或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都市皆是社會發展的中心。甚至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經濟與都市網絡緊密結合,主要都市扮演著指揮與命令的功能,使都市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大增,因此在不同學科中,如地理學、經濟學、區域發展學等,亦加強對都市相關議題的研究。   本書試圖以較完整方式介紹都市地理學的內涵,其內容涵蓋了都市地理學的主要概念、理論及實證研究結果。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內容,書中盡可能列舉國內外實例,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特別加強說明臺灣的個案,進行西方理論與臺灣

個案研究的差異分析。本書可供地理系,以及與都市相關的科系,如經濟學、都市計劃、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及其他相關科系學生,作為學習的參考用書。

社區 社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一波整個台北進入三級的軟封城的時候
方里長上一次的經驗
讓你這一次可以應用得到的
其實在一級的時候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已經啟動了
在去年2月3號政府開始居家隔離
居家檢疫的時候
我們很多的里民從中港澳回來
一個媽媽帶了兩個孩子
從中港澳回來
里長我們回去過年現在回來要關14天
我們在家裡沒有14天的存糧可以吃
里長我跟我先生 跟我太太從大陸回來
我們要關14天
我們家裡沒有那麼多東西吃
很多老先生一個人回去
一個人回來
一樣的道理
那個時候他們是3-4天才會告訴我名單
可是這些里民是當天在機場
到了社區他們就主動打電話給我
我們就馬上開始啟動送餐
我們說我們把便當放在你家門口
你自己出來拿
你要3個便當你要2個便當
中午跟晚上我們都提供
因為我有食物銀行
所以禮拜六禮拜天
當我的廚房休息的時候
我們就會準備食物包放在他的門口
請他家裡禮拜六禮拜天來吃
也有所謂的新移民的媽媽
他們回來跟我講
里長因為我有乳癌
我要被關14天我沒有藥了
我們跟榮總聯絡
我們到榮總幫她拿藥
我們也是放在門口
目前在做的 去年我們就一直在做
我們沒有停過
然後接著今年疫情一開始嚴重的時候
到二級的時候
我們整個社區 尤其去年
去年一開始的時候
大家不是口罩都缺 對
都缺口罩
那時候看到那個狀況的時候
我就跟我所有服務長輩講
只要你拿回診單
醫院和平醫院的回診單來找我的社工
拿回診單我們就發兩個口罩給你
我比陳時中部長這邊還早啟動
坐公車要戴口罩
戴一個口罩進到醫院以後
看完診拿完藥走出醫院以後
你就把你身上那個口罩丟掉
從口袋包包裡面再拿出一個口罩
然後把口罩戴上再坐公車回家
我為什麼要這樣
因為我經過SARS那次
我知道醫院的感染源最多
你走出醫院不要捨不得身上那個口罩
所以SARS給我的經驗
我每一年都會備好多口罩
放在我的辦公室這邊
所以去年在那個時間
我讓我所有的長輩沒有一個因為確診
或者是疑似確診什麼都沒有
我就能幫到我所有的長輩跟所有的孩子們
那我也歡迎所有在這一次疫情裡面受傷的
台灣的好朋友們
不管你在台灣哪個縣市
也麻煩你告訴我
上我的FB方荷生告訴我
或打電話給我都可以
我在台灣有60家食物銀行
我們當地的食物銀行就可以幫到你
希望大家一起來度過這次的難關

直播日期:6/2

直播YT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9iAMJCYQo&t=1s

直播主題: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ft.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長方荷生

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僱傭外籍家庭看護工之決策歷程

為了解決社區 社工的問題,作者林資靜 這樣論述:

臺灣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上升,在疾病與老化的雙重影響下,日常生活仰賴他人提供照顧,然家庭照顧者無法長期回應此密集性需求,選擇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協助分擔家內照顧成為首要選擇。本研究即探討失能長者之家庭照顧者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之決策過程與動機,採取質化研究,以半結構問卷進行訪談,訪談宜蘭地區曾考慮僱傭及已僱傭外籍家庭看護工的失能老人家庭,共有17位失能老人之家庭成員,探討影響失能老人家庭決策與僱傭外籍家庭看護工歷程,及僱傭後對家庭互動關係之變化。 本研究發現,失能老人欲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為回應家中長者因疾病導致失能後需要密集性照顧,加上居住型態改變,多數長者與成年

子女並未同住,家庭照顧分工不易,面臨工作、家庭與子女分工等諸多限制。另有高齡配偶擔任家庭主要照顧者,皆為家庭向外尋求照顧服務資源之肇因。其次,失能老人家庭聘僱的決策過程中,遵循著「長幼有序」、「男性決策為主」之文化規範,以及「主要照顧者具有經濟決策權」的模式進行照顧資源的選擇。在現有各項長照服務資源中,家屬選擇外籍家庭看護工之考量分別為「照顧安全性」、「照顧連續性」、「照顧可負擔性」、「申請服務的可近性」,其中又以「照顧安全性」、「連續性照顧」為關鍵之因素,認為外籍家庭看護工的特質最貼近照顧需求。 外籍家庭看護工在進入失能老人家庭後,即與失能老人及家庭照顧者形成三角的互動關係,與老

人逐漸發展類家人的信任與家屬的僱傭關係,隨不同角色與關係,發展出三角制衡關係。失能老人與家屬皆認為在僱傭外籍家庭看護工後,在照顧品質及家人間的生活品質皆有改善,然仍需回應外籍家庭看護工「多元化飲食習慣」、「語言溝通障礙」、「執行照顧工作的異質性」等現況,指出雇主端需有意識的融合外籍家庭看護工文化差異。另外,首次聘用外籍家庭看護工與已聘用外籍家庭看護工多年兩者相較,對於「外籍家庭看護工品質的穩定性」與「長期支出照顧費用的經濟壓力」之感受差異性最大。 為穩定外籍家庭看護工之品質,與外籍家庭看護工的溝通與培訓之質與量最為關鍵。同時,在媒合外籍家庭看護工與失能老人過程中,雇主須敏感家庭看護

工文化差異與需求,能有助於外籍看護工執行照顧工作的穩定性。研究建議家屬可結合社區端現有的資源網絡,由外籍家庭看護工陪同失能老人參與社區活動,有助於雙方的社會參與及對文化差異的了解,重視外籍看護工在家庭與社區的融合。政府在積極發展長照政策之際,回應失能家庭照顧者主觀性需求,增加服務資源的連續性與可及性,回應失能老人與家庭長期面臨之多元負荷,維持家庭的穩定性。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精簡本(第五版)

為了解決社區 社工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大學社會學課程的首選教材!     本書扣緊台灣社會現象的發展,除了介紹基本的社會學概念與觀點外,也將本土研究的內涵和發現共同融入教材,提供兼具抽象概念和實質經驗現象的學習內容。     第五版仍維持第四版20章的安排,但其中9章換了作者,內容也和舊版截然不同。這些由新作者重新撰寫的9章包括:二、文化;七、族群關係;九、教育;十、宗教;十一、醫療;十二、經濟與工作;十三、權力與政治體系;十六、都市發展、空間與文化;十九、全球化與社會變遷。另外11章原作者做了大幅度的修訂,以呼應當今台灣社會的變化和挑戰,並且納入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因此,本版書相較於2014年的第四版,猶如台灣社會和全球局

勢過去七年以來的巨大變化,呈現嶄新的面貌。     本書內容深入淺出,貼近台灣社會的經驗,對通識課程或是學分數較少的社會學課程而言,是相當適宜的一分教材,亦可作為108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的補充教材,或者社會領域的探究與實作觀察論證之基礎。

司法案件中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分析

為了解決社區 社工的問題,作者施品竹 這樣論述:

社會變遷多數婦女走入職場,讓居家保母的需求增加,家長對於保母有更多的要求,但居家保母在家照顧過程中因疏忽或情緒不穩導致不當管教的意外事件,卻沒有因著居家保母系統管理與訓練而停止。因此本研究透過「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的判決書,針對民國100年1月1日至109年5月28日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108筆案件進行分析,共有109位受害者與118位被告,其中被告有69位受傷、40位死亡。結果發現本研究受害者當中,男童多於女童;年齡為1歲(含)以下之嬰幼兒的比例最高;過程當中有哭泣的比例較多;案件中有七成是領有保母證照;高中以上的比例佔八成,學歷越高導致嬰幼兒死亡的比例越高;收托月費為2萬(含)

以下之案件最多;托育總時數長達24小時之案件比例最高,與受害者是否死亡存在顯著性關聯,托育時間越長意外傷害越容易發生;而被告照顧嬰幼兒1個月到6個月(含)導致受傷與死亡率較高;案件最多發生於早上9:00-11:59之間,且於室內的臥室的受傷與死亡案件比例較高,其中於睡眠中死亡之案件較多,更要多留意;發生現場有第三個人在場的案件較多;被告收托2位以下嬰幼兒發生事故的機率較高。判決結果118位被告當中共有64位(54.2%)被處有期徒刑,有40位被判刑11個月以下之有徒刑;有13人遭處拘役,遭處50天拘役的比例最多;有28人緩刑,予以緩刑之案件73.1%被判刑11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有13筆案件有支

付和解金,其最低一萬元,最高金額達四百五十萬元。